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02723发布日期:2021-03-26 15:3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而在对注射器运用的过程中,不慎将气体注射到血管中将会导致空气栓塞。
3.现有技术中从注射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栓塞的办法是将注射器倒置、轻轻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挤出一点儿液体,目的是将针管和注射头中的空气排尽,这样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增加了操作步骤,影响注射效率,另一方面在将部分液体挤出时造成了药液的浪费或者药物污染,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射器为了避免将气体注射到血管需要挤出部分药液,造成浪费或者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包括筒体和活塞,所述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筒体的顶壁并且在筒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筒体的内壁嵌设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中心对称分为两个导电部分,两个所述导电部分的连接处设有绝缘层,所述连接层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电片,所述筒体底部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密封连接有导液腔,导液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管;
6.所述导液腔设置为方筒形结构并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导电板,两个所述导电板的中心均开设有小孔,位于上侧的所述导电板与左侧的导电部分连接并且导电板上的小孔与出液孔连通,位于下侧的所述导电板与右侧的导电板分连接并且导电板上的小孔与针管连通。
7.在上述节约药液型注射器中,所述筒体底部密封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导液腔的侧壁贯通,所述导液腔靠近回流管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密封回流管并通过扭簧与导液腔的内壁转动连接。
8.在上述节约药液型注射器中,所述活塞的外侧套接摩擦层,所述活塞的顶部设置为金属导电材料,连接层采用导热材料。
9.在上述节约药液型注射器中,两个所述导电板构成平行板电容器,所述导电板采用可恢复型金属使得平行板电容器在击穿后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原状。
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1.1、本发明中,通过在筒体内壁设置连接层,并且连接层通过绝缘层相互隔开,使得两侧的连接层分别起到连接压电片导通的电路两端作用,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对压电片的施压,产生电热,实现对于注射器内药液微量加热的效果,这样有助于药液中药剂与溶剂的混合,也可以在大量注射时调整药液温度,以避免人体血液温度与药液温度相差过大产生不良反应;
12.2、本发明中,压电片设置在筒体顶部,使得在将药液吸入后即可通过拉动推杆实现活塞对压电片的施压,从而产生电流使药液加热,操作简单并且加热程度可以通过施压的力来控制,方便操作;
13.3、在筒体底部的出液孔处密封连接导液腔,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在使用时,由于注射器与针管连接处具有一定空间,因此当药液完全进入筒体内时,无法通过轻弹筒壁来将针管内部空气去除,则需要额外排出一定液体才可除尽空气,而在本发明中,当对压电片施压时,两侧的导电部分分别与导液腔上下两侧导电板连接,使得两个导电板之间形成电势差,并在电压逐渐升高达到击穿电压,从而将导液腔内部空气电离;
14.4、当电容被击穿后,导液腔内气体迅速膨胀且温度升高,使得通过针管末端向外输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将排出大部分导液腔内的空气,并且,当冷却后,导液腔内空气由于大部分排出,因此会使得自身处于负压状态,而从两侧分别吸收药液和气体;
15.5、此时注射器整体位于针头向下的状态,而通过热弹片使得转板逆时针转动,而使得回流管与导液腔连通,则在重力作用下,药液将先于空气填充至导液腔,并落入针管底部,使得将原本被空气覆盖的部分通过药液自动填充完整,使得在注射时无需向外挤出液体即可实现防止空气输入血管的效果,避免药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筒体、2活塞、3推杆、4推板、5连接层、6绝缘层、7压电片、8导液腔、9回流管、10针管、11小孔、12导电板、13转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0.实施例
21.参照图1

2,一种节约药液型注射器,包括筒体1和活塞2,活塞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3,推杆3贯穿筒体1的顶壁并且在筒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筒体1的内壁嵌设有连接层5,连接层5中心对称分为两个导电部分,两个导电部分的连接处设有绝缘层6,连接层5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电片7,筒体1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密封连接有导液腔8,导液腔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管10;
22.导液腔8设置为方筒形结构并且上下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导电板12,两个导电板12的中心均开设有小孔11,小孔11用于药液的进入和排出,位于上侧的导电板12与左侧的导电部分连接并且导电板12上的小孔11与出液孔连通,使得压电片7上端与上侧的导电板12保持相同的电势,位于下侧的导电板12与右侧的导电部分连接并且导电板12上的小孔11与针管10连通,使得压电片7的下端通过活塞2和右侧的导电部分与下侧的导电板12电连接,使得两个导电板12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构成平行板电容器;
23.筒体1底部密封连接有回流管9,回流管9的另一端与导液腔8的侧壁贯通,导液腔8靠近回流管9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转板13,转板13密封回流管9并通过扭簧与导液腔8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板13底部设有热弹片,热弹片采用热膨胀材料,使得当压电片7产生电流时使
得热弹片发生热形变而推动转板13逆时针转动,使得药液通过回流管9进入导液腔8,活塞2的外侧套接有绝缘的橡胶结构,活塞2的顶部设置为金属导电材料,连接层5采用导热材料,两个导电板12构成平行板电容器并且板体采用可恢复型材料,平行板电容器受到高压时会发生击穿,而可恢复型金属在发生击穿后可以在散热后恢复正常。
24.常规注射器在使用时,由于自身重力因素,使得在向上吸入药液时会携带部分液体,并且留存在针管内,此时医生需要向外推射部分药液来排尽空气,避免空气如体内产生气栓等问题,而不呢反在使用时,筒体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导液腔8,并且在吸取药液后,活塞2向上挤压压电片7产生电流,使得两个导液腔8内两个导电板12之间产生电势差,并在电势差升高后达到击穿电压,使得导液腔8内空气发生电离并温度剧烈升高,则在热压力作用下气体将冲破针管10向外排出;
25.由于击穿过程迅速,因此自身冷却过程较短,而导液腔8在冷却后形成负压,使得因高温产生形变的热弹片打开与筒体1的连接,则液体将充满导液腔8中,而此时注射器中将不含有气体,原本被空气覆盖的位置将被药液填充,此时注射将无需向外挤出药液即可实现避免空气输入端问题,避免药液的浪费;
26.同时在压电片7通电过程中,将使得连接层被加热,而筒体内药液将被微量加热,从而避免人体温度与药液温度相差过大时注射产生不良反应,并且提高药剂与溶液的溶解度,起到混合均匀的效果。
2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筒体、2活塞、3推杆、4推板、5连接层、6绝缘层、7压电片、8导液腔、9回流管、10针管、11小孔、12导电板、13转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