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组合物、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6053发布日期:2021-01-24 05:3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菌组合物、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口腔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组合物、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每天接触食物的口腔是细菌的温床,口腔中细菌容易导致蛀牙及牙周病等常见的口腔疾病。口腔中细菌有超过六百多种,常见的为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嗜热链球菌等。漱口水可以深入口腔各部位,减少引起口臭的细菌、菌斑,改善牙龈健康。
[0003]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具有抑菌功能的漱口水产品中都添加了化学杀菌剂,如,二氯苯氧氯酚等,但其对人体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合成的化学组成物,葡萄糖酸氯己啶chx或氯化鲸蜡吡啶cpc,需要加入酒精,对一般人的口腔粘膜即会造成刺激,还会使得牙齿变黄,影响外观。中药漱口水也被广泛用于抑制口腔有害细菌,如,鱼腥草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石榴皮提取物中等,但中药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氧化、色泽较深。
[0004]
为最大程度地克服漱口水中杀菌剂的诸多不足,本领域的研究者作了很多尝试。例如,单辛酸甘油酯安全无毒无刺激,有光谱抗菌性,对细菌、霉菌、酵母菌起到完全抑制作用。但单辛酸甘油酯不溶于水和醇,极大限制了含单辛酸甘油酯的漱口水的杀菌效果。
[0005]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亟需研发一种高安全性、高抑菌效果、高稳定性的抑菌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改善单辛酸甘油酯溶解性导致杀菌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抑菌组合物、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抑菌组合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抑菌组合物,所述抑菌组合物包括单辛酸甘油酯、阳离子聚合多肽和环糊精;所述单辛酸甘油酯、阳离子聚合多肽、环糊精的质量比为(5-6)∶(8-10)∶(40-48);所述阳离子聚合多肽的肽键数为20-60。
[0008]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加入了阳离子聚合多肽和环糊精,控制单辛酸甘油酯、阳离子聚合多肽、环糊精的质量比为(5-6)∶(8-10)∶(40-48),不仅可以改进单辛酸甘油酯的溶解度和分散性,还能显著提高杀菌效果。申请人认为阳离子聚合多肽富含阳离子,对口腔致病菌的生物膜有良好的穿透力,且阳离子聚合多肽可以作为单辛酸甘油酯的载体;环糊精具有外缘亲水而内腔疏水结构,环糊精的疏水性空洞内可嵌入单辛酸甘油酯,形成包接复合物,提高单辛酸甘油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除此之外,采用肽键数为20-60的阳离子聚合多肽,可以抑制单辛酸甘油酯水解为辛酸和甘油,还能部分掩盖单辛酸甘油酯本身的刺激气味。
[0009]
优选的,所述阳离子聚合多肽为聚赖氨酸;所述聚赖氨酸的聚合度为25-30;更优选的,所述聚赖氨酸为ε-聚赖氨酸。
[0010]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含有游离氨基的聚赖氨酸,其属于阳离子聚合物组的同多肽,分子结构更规整,有利于提高阳离子聚合多肽对生物膜的穿透力,且聚合度为25-30的聚赖氨酸,有助于提高阳离子聚合多肽对单辛酸甘油酯的增效作用和载体作用。尤其是ε-聚赖氨酸,易被生物体吸收,且其羧基与ε-氨基形成肽键,游离的氨基离肽键距离较近,其活性较强,且越容易与环糊精等其余组分形成氢键,提高体系稳定性。
[0011]
优选的,所述环糊精为α-环糊精和/或β-环糊精;更优选的,所述环糊精为β-环糊精。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环糊精将单辛酸甘油酯嵌入在其疏水性空腔内,形成包接复合物。在研究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γ-环糊精分子洞太大,聚赖氨酸也会部分被包接进去,会影响杀菌效果;采用α-环糊精分子空洞孔隙较小,单辛酸甘油酯分子体积较大,部分留在空腔外部,会降低单辛酸甘油酯的水溶解性;而采用β-环糊精,恰好可以对单辛酸甘油酯进行很好的包接,并能掩盖单辛酸甘油酯的不良气味。
[0013]
优选的,所述β-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和/或磺丁基-β-环糊精;更优选的,所述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β-环糊精包接单辛酸甘油酯可以提高单辛酸甘油酯的水溶性,单辛酸甘油酯、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5-6)∶(40-48)时,包接后的材料在水中容易结晶,达不到优异的溶解度。本申请采用磺丁基或羟丙基取代的β-环糊精,尤其是羟丙基取代的β-环糊精,羟丙基的引入打开了β-环糊精分子内的氢键,形成无定形混合物,降低了环糊精的结晶性,同时,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更好的抑制薄荷醇的挥发,提高ε-聚赖氨酸的耐水解性。
[0015]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漱口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漱口水,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漱口水包括前述抑菌组合物0.53-0.64%、赋香剂0.05-0.06%、保湿剂5-15%、余量去离子水。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向漱口水中加入上述抑菌组合物,口腔清洁性好,对口腔致病菌具有优异的抑杀功效,还能预防龋齿;本申请在赋香剂和保湿剂的作用下,还能提高漱口水的顺滑感和口感。
[0017]
优选的,所述赋香剂选自薄荷醇、绿茶香精、柠檬香精、甜橙香精、茉莉香精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赋香剂为薄荷醇。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薄荷醇作为赋香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咽止痛的功效,可以提高漱口水的香味,但薄荷醇在水中溶解度小,且在高温条件下易挥发。
[0019]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甘油和黄原胶的混合物;所述甘油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1∶(0.00002-0.00004)。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甘油和黄原胶复配作为保湿剂,不仅可以提高保湿效果,且通过控制甘油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1∶(0.00002-0.00004),还可以有效降低薄荷醇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并提高薄荷醇的溶解性,本申请人认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甘油可以提高薄荷醇与水的溶解度,但甘油含量太高也会加剧高温下薄荷醇的挥发,而黄原胶的加入,乳化形成稳定的胶体,并通过氢键作用和黄原胶的双螺旋结构,抑制薄荷醇的挥发。
[0021]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漱口水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部分去离子水加热,溶解单辛酸甘油酯、环糊精,并水浴搅拌;所述部分去离子水、单辛酸甘油酯的质量比为(80-120)∶1;s2:再加入阳离子聚合多肽、赋香剂、保湿剂、剩下的去离子水,混合,即得抑菌漱口水。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用加热后的去离子水预先溶解单辛酸甘油酯和环糊精,并水浴搅拌,可以促进环糊精更好的包接单辛酸甘油酯,再加入阳离子聚合多肽、赋香剂、保湿剂,可以提高漱口水的稳定性。
[0023]
优选的,所述s1步骤去离子水的加热温度为55-65℃。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55-65℃的去离子水并在该温度下进行水浴搅拌,在提高单辛酸甘油酯的溶解性和溶解速度的同时不降低薄荷醇的挥发,保证阳离子聚合多肽、环糊精对单辛酸甘油酯的增效作用。
[0025]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加入了阳离子聚合多肽和环糊精,对口腔致病菌的生物膜有良好的穿透力,环糊精的疏水性空洞内可嵌入单辛酸甘油酯,形成包接复合物,不仅提高单辛酸甘油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还能显著提高杀菌效果,抑制单辛酸甘油酯的水解,还能部分掩盖单辛酸甘油酯本身的刺激气味。
[0026]
2、本申请采用含有游离氨基的聚赖氨酸,尤其是ε-聚赖氨酸,活性更强,有助于提高阳离子聚合多肽对单辛酸甘油酯的增效作用和载体作用。
[0027]
3、本申请采用β-环糊精,不仅可以对单辛酸甘油酯进行很好的包接,还能掩盖单辛酸甘油酯的不良气味,提高体系的抑菌效果;尤其是羟甲基取代的β-环糊精,降低了环糊精的结晶性,可以更好的抑制薄荷醇的挥发,提高ε-聚赖氨酸的耐水解性。
[0028]
4、本申请采用甘油和黄原胶复配作为保湿剂,不仅可以提高保湿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薄荷醇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并提高薄荷醇的溶解性。
[0029]
5、本申请采用55-65℃的去离子水预先溶解单辛酸甘油酯和环糊精并水浴搅拌,可以促进环糊精更好的包接单辛酸甘油酯,在提高单辛酸甘油酯的溶解性和溶解速度的同时不会引起薄荷醇的挥发,保证阳离子聚合多肽、环糊精对单辛酸甘油酯的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改善漱口水的杀菌效果,本申请采用安全无毒无刺激,对细菌、霉菌、酵母菌起到完全抑制作用的单辛酸甘油酯。但不足的是,单辛酸甘油酯不溶于水,其制备的漱口水不仅稳定性差,进而影响漱口水的杀菌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加入阳离子聚合多肽和环糊精,不仅可以改进单辛酸甘油酯的溶解度和分散性,还能显著提高杀菌效果,但环糊精的种类和用量多少的不同,会影响环糊精的结晶现象和包接效果,进行影响漱口水的杀菌效果和稳定性。此外,薄荷醇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掩盖单辛酸甘油酯的气味,但其薄荷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在高温下易挥发。本申请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
[0031]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
[0032]
实施例1-6
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单辛酸甘油酯为食品级,购买自江苏采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述阳离子聚合多肽为yr-cp1,所述yr-cp1的序列为:所述环糊精为γ-环糊精,cas号为17465-86-0;所述薄荷醇为l-薄荷醇,cas号为2216-51-5;所述黄原胶为食品级,购买自济南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3]
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为:按表1的质量百分比,称取单辛酸甘油酯、环糊精、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00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60℃),溶解单辛酸甘油酯和环糊精,在60℃水浴中不断搅拌混合30分钟后,将阳离子聚合多肽、薄荷醇、甘油、黄原胶和剩余去离子水加入,混合,即得漱口水。
[0034]
如表1所示,实施例1-6的漱口水的区别仅在于其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不同。
[0035]
表1实施例7-8实施例7-8同实施例6,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7,不同的是:所述阳离子聚合多肽为yr-cp2,所述yr-cp2的序列为:
[0036]
实施例8,不同的是:所述阳离子聚合多肽为ε-聚赖氨酸,cas号为28211-04-3,购买自陕西晨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7]
实施例9-13实施例9-13同实施例8,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9,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为α-环糊精,cas号为10016-20-3。
[0038]
实施例10,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为β-环糊精,cas号为7585-39-9。
[0039]
实施例11,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为羧甲基-β-环糊精,cas号为218269-34-2。
[0040]
实施例12,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为磺丁基-β-环糊精,cas号为25167-62-8。
[0041]
实施例13,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cas号为128446-35-5。
[0042]
实施例14-17实施例14-17,同实施例13,不同之处在于: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不同。
[0043]
实施例14,不同的是:称取单辛酸甘油酯、环糊精、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80倍的去离子水。
[0044]
实施例15,不同的是:称取单辛酸甘油酯、环糊精、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20倍的去
离子水。
[0045]
实施例16,不同的是: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00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55℃);在55℃水浴中不断搅拌混合30分钟。
[0046]
实施例17,不同的是: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00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65℃);在65℃水浴中不断搅拌混合30分钟。
[0047]
实施例18-20实施例18-20,同实施例6,不同之处仅在于漱口水的原料种类不同。
[0048]
实施例18,不同的是:所述薄荷醇替换为茉莉香精,所述茉莉香精为食品级,购买自陕西源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49]
实施例19,不同的是:所述黄原胶替换为山梨醇糖,所述山梨醇糖为食品级,购买自石家庄春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50]
实施例20,不同的是:无黄原胶。
[0051]
对比例对比例1-4对比例1-4,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仅在于漱口水的原料不同。
[0052]
对比例1,不同的是:所述yr-cp1替换为γ-pga,cas号为25513-46-6,购买自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53]
对比例2,不同的是:所述环糊精的质量百分比为0.2%。
[0054]
对比例3,不同的是:无阳离子聚合多肽。
[0055]
对比例4,不同的是:单辛酸甘油酯的质量百分比为0.1%。
[0056]
对比例5-7对比例5-7,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仅在于漱口水的制备方法不同。
[0057]
对比例5,不同的是: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00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85℃);在85℃水浴中不断搅拌混合30分钟。
[0058]
对比例6,不同的是:质量为单辛酸甘油酯100倍的去离子水(加热至35℃);在35℃水浴中不断搅拌混合30分钟。
[0059]
对比例7,不同的是:直接将单辛酸甘油酯、环糊精、阳离子聚合多肽、赋香剂、保湿剂、去离子水在60℃,混合。
[0060]
性能检测试验针对本申请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提供的漱口水,进行如下的性能检测;抑菌效果:分别对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提供的漱口水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具体操作如下:将变形链球菌、肠膜明串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于肉汤培养基上培养24h,用接种环挑取典型形态的供试菌落,接种于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200r/min,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取菌液,用lb液体培养基调整菌浓度至10cfu/ml;无菌条件下,依次将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制备的漱口水稀释,稀释方法为:按稀释度从低到高依次加入到无菌96孔板的第1列至第11列,每孔50μl,第12列为阳性对照,加等量无菌水;随后每孔再加入50μl菌液,密封混匀;此时,第1孔至第11孔漱口水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3200、1600、800、400、200、100、50、
25、12.5、6.25和3.125μg/ml(按膏体质量);用酶标仪测定0h时的od值,然后将96孔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再次测定od值。通过对比0h与24h时菌液的od值,确定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6的漱口水对变形链球菌、肠膜明串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其中,最小抑菌浓度小于10ppm记为a,最小抑菌浓度为10-20ppm且不等于10ppm记为b,最小抑菌浓度为20-40ppm且不等于20ppm记为c,最小抑菌浓度为40-70ppm且不等于40ppm记为d,最小抑菌浓度为70-100ppm且不等于70ppm记为e,最小抑菌浓度大于100ppm记为f,测试结果见表2。
[0061]
表2
稳定性:分别将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提供的漱口水在25℃放置一个月,观察是否分层、是否有结晶现象产生,测试结果见表3。
[0062]
气味:分别用手煽动实施例1-20和对比例1-7刚制备的漱口水的瓶口,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测试结果见表3。
[0063]
味道:分别将实施例1-17、19-20和对比例1-7提供的漱口水在100℃放置1周后漱口,闻是否具有薄荷香气,测试结果见表3。
[0064]
表3
以下结合表2和表3提供的检测数据,详细说明本申请。
[0065]
从本申请实施例1-6和对比例2-4可知,阳离子聚合多肽和环糊精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溶解度,并控制环糊精、单辛酸甘油酯的含量,制备的漱口水无分层,同时提高了对变形链球菌、肠膜明串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0066]
从本申请实施例6-8可知,采用ε-聚赖氨酸可以提高漱口水的杀菌效果。
[0067]
从本申请实施例8-13可知,与α-环糊精相比,β-环糊精,可以提高漱口水的抑菌效果,还能掩盖单辛酸甘油酯的不良气味,但其易分层、结晶;采用磺丁基-β-环糊精可以提高β-环糊精的溶解性,采用羟甲基取代的β-环糊精,降低了环糊精的结晶性,可以更好的抑制薄荷醇的挥发。
[0068]
从本申请实施例13、18-20可知,加入甘油和黄原胶复配作为保湿剂,可以有效降低薄荷醇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性并提高薄荷醇的溶解性。
[0069]
从本申请实施例5和对比例5-7可知,用加热后的去离子水预先溶解单辛酸甘油酯和环糊精并水浴搅拌,可以提高漱口水的稳定性;用55-65℃的去离子水并在该温度下进行水浴搅拌,在提高单辛酸甘油酯的溶解性和溶解速度的同时不降低薄荷醇的挥发。
[007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