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嘴与奶嘴配合的吸管及使用该奶嘴的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8772发布日期:2021-02-23 19:5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嘴与奶嘴配合的吸管及使用该奶嘴的奶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哺乳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奶嘴、与奶嘴配合的吸管及使用该奶嘴的奶瓶。


背景技术:

[0002]
哺乳用的奶嘴一般由瓶体、奶嘴、环扣、瓶盖等组成;也有同吸管与奶嘴配合使用者;以减少空气的吸入或呛奶。目前,较为通用的为分离式的结构。吸管一端固定在瓶体的瓶口位置;从而使得奶嘴内部存在较多的空气;容易被使用者吸入。为此,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09695852 u和cn209221015u的改良结构;通过强化奶嘴基部、颈部的结构;将吸管的一端上移;使其与奶嘴的吸吮部极为靠近;减少空气被吸入的量。前述的结构,都是通过在颈部与基部间设置向内的突出部,突出部向中心形成环状卡环;通过卡环与吸管固定端的卡槽配合而固定吸管的一端。在配合时,通过吸管的变形将吸管与奶嘴卡合。此种现有结构虽然较好的解决了空气吸入的问题;但是,由于奶嘴本身材料的限制;变形的卡合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配合松弛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奶嘴;可以将吸管的端头配合固定在靠近奶嘴吸吮部的位置;而且,可以保障长期有效的使用。
[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与前述奶嘴配合的吸管。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前述奶嘴的奶瓶。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7]
所述的奶嘴由软性树脂等弹性体制成、整体为大致圆锥状的中空体的成形品,所述的奶嘴具有与安装对象对应地被扩径的基部;与该基部连续地形成且以逐渐缩径的方式延伸的颈部;从该颈部延伸并在到达前端之前中途没有被扩径、且以比上述颈部的缩径率小的缩径率逐渐缩径延伸的吸吮部;吸吮部上端为用于流出饮料的顶部;
[0008]
所述的颈部内侧向下凸伸有连接筒;连接筒壁上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槽;在槽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与该槽连通的容置槽。
[0009]
所述的连接筒的轴心与奶嘴连接奶瓶瓶体后的轴心重合。
[0010]
所述的槽沿着圆周均匀布设。
[0011]
所述的容置槽从下往上方观察时相对于槽的顺时针方向布设。
[0012]
所述容置槽从下往上方观察时下方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向方向向下凹的定位槽。
[0013]
所述连接筒设置槽的外壁沿径向方向外凸。
[0014]
所述连接筒底部端面设置有密封凸起。
[0015]
所述的吸管头部上端为与奶嘴连接筒内侧对应的筒状部;在筒状部的顶端对应所述的槽设置有连接扣。
[0016]
所述的连接扣轴向方向尺寸与容置槽轴向方向的尺寸相配合。
[0017]
所述的连接扣从顶部方向向下看时的前端设置有导入容置槽的圆角;末端下方设置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凸起。
[0018]
所述的吸管头部的筒状部下方设置密封圆盘;当连接扣与容置槽配合后,密封圆盘的上侧表面与密封凸起紧密配合。
[0019]
所述的密封圆盘下方对称连设有轴向向下、径向展开的叶片。
[0020]
所述的奶瓶的瓶体与所述奶嘴连接。
[0021]
本发明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
本发明在奶嘴颈部设置连接筒;通过连接筒结构与吸管头部连接,从而使奶嘴可以将吸管的端头配合固定在靠近奶嘴吸吮部的位置;并且将其与吸吮部围成的空间与奶嘴基部空间隔离;尽量降低婴幼儿在使用奶嘴时的空气吸入。由于连接筒与吸管头部配合结构的支撑强度高,可以保障稳定的连接和长期有效的使用。在本发明中,沿圆周均匀布设的容置槽与连接扣连接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全圆周的卡扣结构,装配实现上更为容易;既可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又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奶嘴10立体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奶嘴10主视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奶嘴10仰视图;
[0027]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0028]
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
[0029]
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
[0030]
图7是图6的d部放大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吸管20头部立体图;
[0032]
图9是本发明吸管20头部另一视角立体图;
[0033]
图10是本发明吸管20头部俯视图。
[0034]
图11是本发明吸管20头部剖视图;
[0035]
图12是本发明吸管20头部主视图;
[0036]
图13是图12的e部放大图;
[0037]
图14是本发明奶嘴10和吸管头部20装配后的局部剖视图;
[0038]
图15是本发明奶嘴10和吸管头部20装配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为此附加有技术性上优选的多种限定。但该优选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但凡依照前述的记载,可得之等效变换;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0]
见图1-7所示的奶嘴10;本发明的奶嘴10由软性树脂等弹性体制成、整体为大致圆锥状的中空体的成形品,所述的奶嘴具有与安装对象对应地被扩径的基部11;与该基部连续地形成且以逐渐缩径的方式延伸的颈部12;从该颈部延伸并在到达前端之前中途没有被
扩径、且以比上述颈部的缩径率小的缩径率逐渐缩径延伸的吸吮部13;吸吮部13上端为用于流出液体的顶部。
[0041]
奶嘴10的颈部12内侧向下凸伸一连接筒14;连接筒14的轴心与奶嘴10连接奶瓶瓶体后的轴心重合,以方便连接吸管20后的使用。
[0042]
连接筒14壁上沿着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槽1;在槽1顶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与该槽1连通的容置槽2。为提升奶嘴10颈部12的支撑强度,容置槽2之间处于未连通的状态;容置槽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只需满足连接扣22的容置即可。此外,连接筒14设置槽1的外壁沿径向方向外凸,以提升强度。为便于加工、使用,槽1沿着圆周均匀布设;数量上一般设置为3个;既可以实现稳定的与吸管20连接,又可以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造。而根据使用的习惯,容置槽2从下往上方观察时相对于槽1顺时针方向布设。为实现吸管20连接后的定位,容置槽2从下往上方观察时下方的槽壁上设置有轴向方向向下凹的定位槽3。考虑到奶嘴10连接吸管20后的密封性,连接筒14底部端面设置有密封凸起4。
[0043]
见图8-13所示,本发明的吸管20头部上端为与奶嘴10连接筒14内侧对应的筒状部21;在筒状部21的顶端对应连接筒14上的槽1设置有连接扣22。连接扣22轴向方向尺寸与容置槽2轴向方向的尺寸相配合。从顶部方向向下看时,连接扣22的前端设置有导入容置槽2的圆角;如图13所示的角a、b;末端下方设置有与定位槽3对应的定位凸起221。
[0044]
此外,在吸管20头部的筒状部21下方设置密封圆盘23;当连接扣22与容置槽2配合后,密封圆盘23的上侧表面与密封凸起4紧密配合。密封圆盘23下方对称连设有轴向向下、径向展开的叶片24。
[0045]
在本发明中,以上只是对吸管20头部结构进行了明确;在头部的中心(过轴线)设置有连通的孔;头部下端可以连接软管;软管另一端连接重力球。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头部、软管、重力球也可以一体化的结构;而不是区分为不同的配件进行组装。
[0046]
见图14、15所示,实现吸管20头部与奶嘴10连接的基本方式是:手握吸管20头部将连接扣22与连接筒14的槽1相对准,然后向内插入;插入到底部(即无法继续插入)后,通过叶片24顺时针旋转吸管20头部,使得连接扣22转入到容置槽2内;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定位凸起221与容置槽2的过盈配合会感受到稍较大的阻力;继续旋转,当感受到阻力突然变小,并继续适当的行程后,定位凸起221与定位槽3实现配合;即可停止旋转。在实现连接扣22与容置槽2配合的同时,密封圆盘23与密封凸起4实现紧密配合;从而避免从吸管吸入奶嘴10吸吮部13的液体漏入到奶嘴10与奶瓶瓶体之间的空间内。
[0047]
实现吸20头部与奶嘴10脱离配合的方式是按照前述配合的相反方向(逆时针)旋转吸管20头部;旋转到无法旋转后,向外拉出吸管20头部;即可实现配合的脱离。
[0048]
以上奶嘴10与吸管20头部及吸管20其它组件配合的整体,可以与奶瓶的瓶体等部件再进行组装;即可使用该奶瓶。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奶嘴10也可以不组装吸管20的情况下与奶瓶瓶体等装配后使用。具体视实际的需求而定。
[0049]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将连接筒14的槽1与筒状部21上的连接扣22交换设置的位置;即在连接筒14内壁设置连接口22,而在筒状部21外侧设置槽1和相连通的容置槽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