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90890发布日期:2021-03-17 00: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面有不少的药品是用于治疗脚癣、脚痒、水疱、脱皮及干裂的,但是大多治疗效果不好,治疗方式也是治标不治本,效果短暂,同时一些药品中含有激素性的药膏,不适用于皮肤敏感人群。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食用药材,外用配方,渗透性强,杀菌效果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简单,效果显著。

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1-20份,苦参1-10份,氯化钠1-10份,水杨酸1-5份,苯甲酸1-10份,红花1-20份,水10-20份。

作为优选的,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1份,苦参1份,氯化钠1份,水杨酸1份,苯甲酸1份,红花1份,水10份。

作为优选的,醋酸2份,苦参10份,氯化钠10份,水杨酸5份,苯甲酸10份,红花20份,水20份。

作为优选的,醋酸8份,苦参5份,氯化钠8份,水杨酸2份,苯甲酸6份,红花12份,水20份。

作为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苦参、水杨酸、苯甲酸和红花,分别研磨成粉后并混合;

(2)浸泡:将制得的粉末中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醋酸和水浸泡,浸泡时间24h,制得药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配伍合理,有利于皮肤的再生,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感染;

(2)具有抗菌、消炎、排毒、排脓等作用,随着新陈代谢,被感染的皮肤蜕变成角质层而脱落,呈现干净,无菌的皮肤,达到彻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3)制备方法简单,采用足浴或手浴的方式,使药效直达病灶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1份,苦参1份,氯化钠1份,水杨酸1份,苯甲酸1份,红花1份,水10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苦参、水杨酸、苯甲酸和红花,分别研磨成粉后并混合;

(2)浸泡:将制得的粉末中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醋酸和水浸泡,浸泡时间24h,制得药水。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2份,苦参10份,氯化钠10份,水杨酸5份,苯甲酸10份,红花20份,水20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苦参、水杨酸、苯甲酸和红花,分别研磨成粉后并混合;

(2)浸泡:将制得的粉末中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醋酸和水浸泡,浸泡时间24h,制得药水。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8份,苦参5份,氯化钠8份,水杨酸2份,苯甲酸6份,红花12份,水20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苦参、水杨酸、苯甲酸和红花,分别研磨成粉后并混合;

(2)浸泡:将制得的粉末中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醋酸和水浸泡,浸泡时间24h,制得药水。

实施例四:

一种治疗手脚皮肤病的中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醋酸12份,苦参4份,氯化钠3份,水杨酸3份,苯甲酸2份,红花15份,水15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称取上述重量份的苦参、水杨酸、苯甲酸和红花,分别研磨成粉后并混合;

(2)浸泡:将制得的粉末中加入氯化钠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醋酸和水浸泡,浸泡时间24h,制得药水。

以上实施例使用方法:

冬季使用时,将塑料袋套在盆上,然后把药水倒在塑料袋里,在塑料袋外面(盆里面)可以适当的加点热水,调解药水的温度;夏季使用时可以不加热水。患者将病灶处泡于药水中,药水用量以没过病灶为宜,浸泡时间10-30分钟。浸泡完后无需清洗,晾干并涂抹保湿油(保湿油为现有产品,主要用于防止药物挥发以及皮肤保湿)。

浸泡时间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微的感染,水疱,角质层薄一些的,每次泡10分钟;

中度的情况,每次泡20分钟;

重度的情况,每次泡30分钟。

病例一:

华某某,女,53岁,病人主诉患有脚底水疱,瘙痒难耐,曾使用其他治疗药水未见根治,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水,每日浸泡一次,每次10-20分钟,使用第一天瘙痒减轻,使用七天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使用三周,脚底被感染的皮肤蜕变成角质层开始脱落,继续使用直至水疱全部消失,症状痊愈,随后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至今两年无复发。

病例二:

邢某某,男,28岁,病人主诉患有脚脱皮、蜕皮现象多年,严重时出现糜烂、开裂,曾以缺乏某种维生素为由治疗一段时间,症状无改变,后购买市面上治疗脚气脚癣的药物,症状反复无法根治,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水,每日浸泡一次,每次20-30分钟,使用七天症状好转,连续使用两周,脚底被感染的皮肤蜕变成角质层开始脱落,继续使用直至痊愈,随访无复发。

病例三:

航某,男,5岁,前脚掌脱皮,并伴有水炮,且脱皮面积蔓延扩大,就医多次治疗无效,后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水,每日浸泡一次,每次10分钟,连续使用三周后,症状痊愈无复发。

病例四:

李某某,男,48岁,脚心皮质硬,有裂口,整个脚心颜色深,使用本发明制备的药水,每日浸泡一次,每次10分钟,连续使用7天,脚心的皮质硬的区域面积变小,皮肤逐渐呈现红色且柔软,继续使用两周后痊愈。

试验效果:

选取不同年龄段人群,男性50人,女性50人,且病程均为50天以上,表现症状为明显能看到脚癣、或水疱、或脱皮蜕皮、或干裂、或足部瘙痒等症状;分别采用实施例一制备的药水,每天泡一次,每次泡20分钟,15天为一个疗程,调查各个调查对象相应的病症是否有所缓解,判断标准如下:

基本痊愈:症状明显消失、没有瘙痒症状;

显效:症状部分消失、瘙痒症状明显好转;

有效:症状部分消失、瘙痒症状减弱;

无效:症状明显未消失、足部瘙痒无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高达99%。

本发明采用中药配方,配伍合理,有利于皮肤的再生,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感染;具有抗菌、消炎、排毒、排脓等作用,,随着新陈代谢,被感染的皮肤蜕变成角质层而脱落,呈现干净,无菌的皮肤,达到彻底康复治疗的效果;制备方法简单,采用足浴或手浴的方式,使药效直达病灶治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