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2748发布日期:2021-06-18 20:1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滑动型按摩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构成为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的辅助部以滑动方式能够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的主体部移动,而且在辅助部移动的过程中辅助部可保持水平。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按摩装置,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236271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公开了“按摩装置”。

这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如下:开启控制单元的开/关的开关或者遥控器的开/关的开关,之后若开启控制单元的标准或者局部选择开关将标准或者局部按摩控制信号输入于微型处理器,则内置于加热垫的热线发热来加热背部,同时从微型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对驱动马达施加电源,以预定的周期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驱动马达,据此由接收该旋转驱动力的减速器执行减速,之后设置在输出轴的驱动皮带轮以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来向右侧或者左侧拉线,线向右侧或者左侧反复拉动支撑架,进而第一及第二无油轴承沿着第一及第二导轨向右侧或者左侧移动的同时以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交互旋转第一及第二滚轮,同时按摩脊椎及大腿。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能够躺着以舒适的姿势进行加热治疗的同时可按摩背和腿(包括小腿及大腿),而且不仅可按摩特定部位,还能折叠,因此可容易搬运,同时减小占地面积,可进行简单的布置。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的问题:2个支撑基板需安装诸如铰链或者合页等的结合工具,而且为了在各个支撑基板折叠的状态下展开支撑基板,存在需要使用人员直接通过手动以如上所述的结合工具为中心展开支撑基板的麻烦。

另外,各个支撑基板需进行旋转来执行展开、折叠动作,因此存在无法保障内置于各个支撑基板的按摩模块等的稳定的支撑结构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236271号(2001.06.18.授权)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提供一种滑动型按摩装置,构成为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的辅助部以滑动的方式能够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的主体部移动,而且在辅助部移动的过程中辅助部可保持水平。

但是,在本发明中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技术课题,而是也可存在其他技术课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课题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包括:主体部,用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及辅助部,以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能够进行滑动地连接,以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可进行旋转,以在所述辅助部执行滑动动作时支撑所述辅助部的下面。

此时,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板件,直接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侧架,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板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可配置在所述侧架的内面。

此时,所述辅助部包括:第二板件,直接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支撑腿,支撑所述第二板件,以在使用时使所述第二板件保持水平;在所述第二板件的下面可具有第一引导部件,所述第一引导部件被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支撑,并沿着所述辅助部的滑动方向延伸。

此时,在所述侧架的内面具有沿着所述辅助部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部件;在所述辅助部可具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可进行旋转,以在所述辅助部执行滑动动作时沿着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移动。

此时,为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支撑所述辅助部的下面,在所述侧架的内面可具有向所述辅助部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杆。

此时,为使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插入配置到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内侧,在所述第二板件的下面可具有向所述侧架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杆。

此时,在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可形成有平行移动区间,以使所述辅助部与地面平行地进行移动。

此时,在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形成有从所述平行移动区间的一侧向下延伸的防打开区间和从所述平行移动区间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防关闭区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可配置在所述平行移动区间的另一侧。

此时,在所述辅助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上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板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板件高第一高度的上部,所述防关闭区间可形成为向下延伸所述第一高度。

此时,在所述辅助部配置在所述主体部上部的情况下,所述支撑腿可从地面向上间隔所述第一高度。

此时,在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可具有第三支撑部件,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可进行旋转,以在所述辅助部滑动时支撑所述辅助部。

(发明的效果)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滑动型按摩装置为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的辅助部以滑动的方式能够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的主体部移动,因此可提高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辅助部移动的过程中,辅助部的下面被第一支撑部件支撑的同时辅助部保持水平,因此可确保辅助部的拉出或者推入的过程的动作可靠性。

同时,在为了使用按摩装置将辅助部拉出至主体部后端,或者在使用之后将辅助部从主体部的后端推入的情况下,在辅助部配置有第二支撑部件,所以辅助部可稳定地移动,因此使用人员用小力就能够推入或者拉出辅助部。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效果,而是应该理解为包括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或者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结构可推测的所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作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立体图;(a)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

图2作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和辅助部相互结合的状态的立体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正在拉出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和辅助部相互结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详细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的第二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5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剖面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

图6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剖面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体部110:第一板件

120:侧架130:第一支撑部件

140:第二引导部件141:平行移动区间

142:防打开区间143:防关闭区间

150:第一支撑杆200:辅助部

210:第二板件220:支撑腿

230:第一引导部件240:第二支撑部件

250:第二支撑杆260:第三支撑部件

h1:第一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常规知识的人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可实现各种不同的形态,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对于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元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包括”或者“具有”等的用语应该理解为是要指定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元素、零部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并不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元素、零部件或者这些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的可能性。另外,在说明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上”时,这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另一部分上的情况,还包括中间存在其他部分的情况。相反,在说明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下边”时,这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另一部分下边的情况,还包括中间存在其他部分的情况。

图1作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立体图;(a)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包括:主体部100,用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及辅助部200,以主体部100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连接,以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

在这种主体部100或者辅助部20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安装有用于执行按摩工作的按摩模块。

在该情况下,按摩模块利用为了以前后方移动而构成的卷状陶瓷或者可由气袋类型的模块构成,根据需要这些模块优选构成为可供热,进而可提高按摩效果。

基本上,这种辅助部200是以配置在主体部100上部的状态存放,为了使用按摩装置以滑动方式从主体部100拉出辅助部200,在使用结束或者未使用时可推入辅助部200,使辅助部200位于主体部100的上部。

如上所述,由于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的辅助部200以滑动方式能够从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的主体部100移动,因此容易存放或者使用,据此可提高使用人员的使用便利性。

图2作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和辅助部相互结合的状态的立体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正在拉出状态的图。

如图2所示,在这种主体部100具有第一支撑部件130,所述第一支撑部件130可进行旋转,以在辅助部200执行滑动动作时支撑辅助部200的下面。

即,在辅助部200配置在主体部100上部的状态下,为了辅助部200的顺利移动,使辅助部200保持水平地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上所述构成为使第一支撑部件130支撑辅助部200的下面,进而在辅助部200移动时辅助部200可保持水平。

如上所述,若在辅助部200移动的过程中辅助部200的下面被第一支撑部件130支撑的同时辅助部200保持水平,则可确保辅助部200拉出或者推入过程的动作可靠性。

此时,主体部100包括第一板件110和侧架120,所述第一板件110直接支撑使用人员的上半身,所述侧架120分别支撑这种第一板件110的两侧,上述的第一支撑部件130可配置在侧架120的内面。

即,由于第一支撑部件130配置在侧架120的内面,因此在拉出或者推入辅助部200时不管辅助部200活动与否都稳定地支撑辅助部200的下面,进而辅助部200能够以保持水平的状态进行移动。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和辅助部相互结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辅助部200包括第二板件210和支撑腿220,所述第二板件210直接支撑使用人员的下半身,所述支撑腿220支撑第二板件210,以在使用按摩装置时使第二板件210保持水平;如图3所示,在这种第二板件210的下面可具有第一引导部件230,所述第一引导部件230被第一支撑部件130支撑并且沿着辅助部200的滑动方向延伸。

这种第一引导部件230可在第二板件210的下面两侧沿着长度方向水平地配置,这种第一引导部件230为一对轨道形状,被制作成单独的部件来安装在第二板件210的下面,或者在第二板件210成型时也可与第二板件210成型成一体,也可根据需要可拆装地构成。

同时,上述的第一支撑部件130构成为滚筒或者轮的形状,进而能够沿着第一引导部件230滑动,并且可分别配置在相互面对的侧架120的内面。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架120的内面具有沿着辅助部200的滑动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部件140,在这种辅助部200可具有第二支撑部件240,所述第二支撑部件240可进行旋转以在辅助部200执行滑动动作时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40移动。

即,第二引导部件140分别配置在相互面对的侧架120的内面,可沿着长度方向水平地配置,这种第二引导部件140为一对轨道形状,被制作成单独的零部件来安装在侧架120的内面,或者在侧架120成型时也可与侧架120成型成一体,也可根据需要能够可拆卸地构成。

同时,上述的第二支撑部件240可构成为滚筒或者轮的形状,进而能够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40滑动,并且可分别配置在辅助部200的第二板件210两侧。

如上所述,在辅助部200移动的过程中,辅助部200的一侧被第二支撑部件240支撑,而辅助部200的另一侧被第一支撑部件130支撑,在该状态下辅助部200进行移动。即,在辅助部200的一侧和另一侧全部被支撑的状态下辅助部200进行移动,因此在辅助部200能够在保持水平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此时,这种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优选配置在辅助部200可保持水平的高度。

如图2的(a)所示,在辅助部200位于主体部100上部的状态下,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彼此之间形成最远的距离;然而,如图2的(b)所示,在拉出辅助部200的过程中第二支撑部件240向主体部100的后端移动,进而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在该过程中辅助部200的下面还被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两点支撑,因此可保持水平。

如图3所示,为使第一支撑部件130支撑辅助部200的下面,在侧架120的内面可具有向辅助部200的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杆150。

这种第一支撑杆150被制成单独的零部件来安装在侧架120的内面,或者在侧架120成型时也可与侧架120成型成一体。

另外,如图3所示,为使第二支撑部件240插入配置到第二引导部件140的内侧,在第二板件210的下面可具有向侧架120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撑杆250。

这种第二支撑杆250也被制成单独的零部件来安装在第二板件210的下面,或者也可在第二板件210成型时与第二板件210成型成一体。

同时,如上所述具有第一支撑杆150和第二支撑杆250,进而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以宽度方向配置在相互不同的位置,进而可防止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发生干涉。

另外,在拉出辅助部200时,第二支撑部件240在经过第一支撑部件130之后也可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40继续移动,因此辅助部200可顺利移动直到完成辅助部200的拉出。

图4是详细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配置的侧架的第二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如图4所示,在第二引导部件140可形成平行移动区间141,以使辅助部200与地面平行地进行移动。即,第二支撑部件240沿着这种第二引导部件140移动,进而辅助部200可保持水平。

在这种第二引导部件140可形成从平行移动区间141的一侧向下延伸的防打开区间142和从平行移动区间141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防关闭区间143。

此时,防打开区间142和防关闭区间143可形成分别不同的倾斜和长度。

即,防打开区间142的情况下是未正式使用按摩装置的状态,因此不需要太多用于防止打开的支撑力的状况,所以防打开区间142可形成为具有小倾斜的同时形成较短的长度。

相反,在防关闭区间143的情况下是正式使用按摩装置,同时使用人员的负荷正式施加于辅助部200,因此是需要很多用于防关闭的支撑力的状况,所以防关闭区间143可形成为具有大倾斜的同时形成较长的长度。

此时,优选为,相比于防打开区间142防关闭区间143具有相对更大的倾斜的同时形成更长的长度。

同时,上述的第一支撑部件130可配置在平行移动区间141的另一侧。即,如上所述,辅助部200的第二板件210通过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被两点支撑,因此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而这种辅助部200的水平状态保持到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以宽度方向配置在同一轴上为止。据此,若第一支撑部件130配置在平行移动区间141的另一侧,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辅助部200的水平状态,因此辅助部200能够顺利移动;若辅助部200的第二支撑部件240超过第一支撑部件130,则第二支撑部件240沿着防关闭区间143的倾斜以重力方向向下移动,因此使用人员用小力就能够移动辅助部200。

这种第一支撑部件130优选配置在平行移动区间141和防关闭区间143的边界。

通过如上述构成,在为了使用按摩装置而将辅助部200拉出至主体部100的后端或者在使用之后从主体部100的后端推入辅助部200的情况下,由于在辅助部200具有第二支撑部件240,因此辅助部200能够稳定的移动,所以使用人员用小力就能够推入或者拉出辅助部200。

图5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剖面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

如图5所示,在辅助部200配置在主体部100上部的情况下,第二板件210配置比第一板件110高第一高度h1的上部,而防关闭区间143可形成为向下延伸第一高度h1。

即,在未使用按摩装置的状态下辅助部200配置在主体部100的上部,在该状态下第二板件210配置在比第一板件110高第一高度h1的上部,但是在使用按摩装置时辅助部200有必要配置在与主体部100相同的高度。

从而,如上所述,若防关闭区间143向下延伸第一高度h1,则辅助部200沿着防关闭区间143向下移动的同时主体部100和辅助部200可配置在相同的高度。

此时,在辅助部200配置在主体部100上部的情况下,支撑腿220可从地面向上间隔第一高度h1。

即,由于支撑辅助部200的支撑腿220从地面向上间隔第一高度h1,因此在辅助部200完全被拉出的状态下主体部100和辅助部200的高度变得相同的同时辅助部200可保持水平,使用人员能够以舒适的姿势接受按摩。

若在使用按摩装置之后使用人员以辅助部200的推入方向施加力,则第二支撑部件240沿着防关闭区间143向上移动,经过防关闭区间143进入平行移动区间141,如此辅助部200被第一支撑部件130和第二支撑部件240同时支撑的同时保持水平,进而在该状态下可推入辅助部200。

图6作为示出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的滑动型按摩装置的剖面图;(a)是示出辅助部推入状态的图;(b)是示出辅助部拉出状态的图。

如图6所示,在支撑腿220的下端可具有第三支撑部件260,所述第三支撑部件260可进行旋转以在辅助部200滑动时支撑辅助部200,据此可减少因为支撑腿220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因此辅助部200可顺利移动,进而使用人员用小力也能够推入或者拉出辅助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不限于在本说明书提出的实施例,而是在理解本发明的思想的技术人员可在相同的范围内通过构成元素的附加、改变、删除、增加等可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而且这也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