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1980发布日期:2021-03-12 13:1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具体为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



背景技术:

引流袋是一种常用的手术后护理用具,特别是针对腹腔、胸腔处的创伤口因内部压力大无法闭合,或者因皮肤的溃烂而形成的创伤面,通常需要对上述创伤口处的渗出物进行处理,国内医疗机构在处理上述问题是一般采用纱布敷设于无法闭合的伤口处,胸腔积液常见于因细菌(结核菌最多见)、真菌、寄生虫,支原体和病毒等致病菌引起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等疾病,及因胸膜本身(原发性)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继发性)产生的转移癌,另外,结缔组织病中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伴有胸腔积液,容易导致渗出物大面积溢出,进而导致皮肤感染,加重伤口的溃烂。

现有的胸腹腔外科手术引流机构主要包括引流针管和引流袋构成,主要通过引流针管刺入人体腹腔、胸腔处的创伤口内部,利用人体腹腔、胸腔内部的运动产生正压将外科手术创口内部的积液以及渗血等液体进行引流导出,防止胸腹腔内部积液对人体造成的二次伤害,但现有的引流机构采用正压引流的方式无主动式引流,引流效率低下,积液在人体内部长时间贮存导致患者的创口产生感染。

另外,临床上常用胸腔穿刺术为伴有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做间歇性放液,现有的外科手术引流机构无积液存量的自动检测功能,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在术后判断患者体内的积液情况,无法做到及时排出积液,在行胸腔穿刺术后,另行置管固定做持续引流,使患者长期处于痛苦中;且在患者进行运动或体内肾脏工作的过程中,体内由于负压的变化,传统引流机构无防倒吸的防护功能,易导致已经进入引流袋内部的液体重新回流至体内,导致患者体内创口二次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存在一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利用驱动机构的传动驱动控制主动引流器工作利用蠕动泵送的将患者体内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导引至体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包括引流储袋,便携挂绳、引流针管和主动引流器,所述主动引流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引流储袋的顶面与主动引流器的底面可拆卸安装,所述主动引流器的进液端与引流针管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引流储袋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底端设有释放阀管,所述储液袋的顶面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入液管口,所述储液袋的表面设有与安装板相靠近的隔液透气阀;

所述引流针管的包括引流管和导针,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导针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引流管的内壁嵌入安装有电极导片,所述电极导片的端部电连接有金属导丝,所述金属导丝嵌入安装于引流管的内壁,所述金属导丝为金属铜丝结构;

所述主动引流器包括抽吸盒、抽吸蠕管和转盘,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抽吸盒的内部,所述抽吸蠕管的一侧与抽吸盒的内壁粘贴固定,所述转盘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若干位于转盘边缘的抵压盘,所述抵压盘的外周与抽吸蠕管的一侧滑动抵接,所述抽吸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卡环,所述转盘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棘片,所述转盘与安装槽的内侧设有扭转弹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盒、传动轮和皮带轮,所述传动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轮和皮带轮,所述传动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皮带轮的外侧固定台阶有驱动齿环,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贯穿至传动盒的内部并固定套接有驱动齿,所述驱动齿与驱动齿环相互啮合,所述传动轮和皮带轮的外侧套接有皮带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便携挂绳的两端设有挂钩,所述引流储袋的两侧设有挂耳,所述引流储袋和便携挂绳通过挂耳和挂钩进行挂接,所述储液袋、安装板和挂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储液袋为非pvc复合膜软袋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导丝的端部电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极导片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通过电极导片与控制器输入端的两级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马达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极导片为金属铜片结构,所述电极导片的表面涂附有疏水层,所述电极导片的表面与引流管的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抽吸蠕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引流针管相连通的进液端和与储液袋相连通的出液端,所述抽吸蠕管为硅橡胶、氟橡胶或特氟龙材质构件,所述抽吸蠕管的长度等于二分之一抽吸盒的内壁弧长,。

优选地,所述抵压盘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抵压盘为圆盘结构,所述抵压盘的边缘与抽吸盒的内壁设有间距,且间距的大小小于或等于两倍抽吸蠕管的侧壁厚度。

优选地,所述防护卡环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抵槽且均匀分布,所述抵槽的一侧呈直角面结构,所述棘片的一侧开设有直角面,所述扭转弹簧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的内侧与棘片的一侧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抽吸盒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合座,所述卡合座的底端设有插片,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插片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入液管口位于所述插槽的中部,所述抽吸盒通过卡合座与安装板的表面卡接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上述方案中,该医用引流机构采用主动式引流的方式,利用驱动机构的传动驱动控制主动引流器工作利用蠕动泵送的将患者体内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导引至体外,避免积液等液体在患者体内长时间滞留导致的菌尿感染及其他术后风险,提高了该引流机构的实用性;

2、上述方案中,该医用引流机构采用自动检测积液方式,利用引流管内部的电极导片进行驱动机构的启闭控制,当积液较多进入引流管内部后通过积液的导电性连通电极导片的电路通路,从而通过电极导片产生电信号控制驱动机构的开启,进行自动抽吸,无需人员控制且可自动检测积液的有无,提升该引流机构的使用体验;

3、上述方案中,该医用引流机构通过设置倒吸防护结构,利用抽吸盒内部的防护卡环和棘片结构,在人体组织内部产生负压时,通过棘片与防护卡环的啮合,防止转盘的反向转动进行防倒吸,且利用抵压盘与抽吸蠕管的抵接密封进一步防止引流袋中的积液倒吸回复,避免患者的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引流储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动引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引流针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动引流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倒吸防护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引流储袋;2、便携挂绳;3、引流针管;4、主动引流器;5、驱动机构;11、储液袋;12、释放阀管;13、安装板;14、挂耳;15、入液管口;16、隔液透气阀;21、挂钩;31、引流管;32、导针;33、金属导丝;34、电极导片;41、抽吸盒;42、卡合座;43、抽吸蠕管;44、转盘;45、防护卡环;46、抵压盘;441、安装槽;442、棘片;51、传动盒;52、传动轮;53、皮带轮;54、驱动马达;531、驱动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腹腔外科手术用主动式封闭引流机构,包括引流储袋1,便携挂绳2、引流针管3和主动引流器4,主动引流器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5,引流储袋1的顶面与主动引流器4的底面可拆卸安装,主动引流器4的进液端与引流针管3的一端相连接;

引流储袋1包括储液袋11,储液袋11的底端设有释放阀管12,储液袋11的顶面设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表面开设有入液管口15,储液袋11的表面设有与安装板13相靠近的隔液透气阀16,便携挂绳2的两端设有挂钩21,引流储袋1的两侧设有挂耳14,引流储袋1和便携挂绳2通过挂耳14和挂钩21进行挂接,患者可通过引流储袋1和便携挂绳2的挂接将该引流袋进行佩戴便于进行日常作息,储液袋11、安装板13和挂耳14为一体成型结构,储液袋11为非pvc复合膜软袋结构,非pvc复合膜软袋柔软性强,可自收缩,消除积液中空气污染及气泡造成的栓塞的危险;

引流针管3的包括引流管31和导针32,引流管31的一端与导针32的端部相连通,引流管31的内壁嵌入安装有电极导片34,电极导片34的端部电连接有金属导丝33,金属导丝33嵌入安装于引流管31的内壁,金属导丝33为金属铜丝结构,金属导丝33的端部电连接有控制器,电极导片3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通过电极导片34与控制器输入端的两级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马达54的输入端电连接,积液在引流管31的内部接触电极导片34,从而利用积液的电解质导电性连通电极导片34的电极通路,从而利用电极导片34产生电信号从而控制驱动马达54的开启,当积液抽吸完毕后管内无积液,即电路无法连通自动停止抽吸工作;

主动引流器4包括抽吸盒41、抽吸蠕管43和转盘44,转盘44转动安装于抽吸盒41的内部,抽吸蠕管43的一侧与抽吸盒41的内壁粘贴固定,转盘44的表面转动安装有若干位于转盘44边缘的抵压盘46,抵压盘46的外周与抽吸蠕管43的一侧滑动抵接,构成蠕动泵,进行主动式抽吸;

抽吸盒4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卡环45,转盘4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441,安装槽441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棘片442,转盘44与安装槽441的内侧设有扭转弹簧,防护卡环45的内侧开设有若干抵槽且均匀分布,抵槽的一侧呈直角面结构,棘片442的一侧开设有直角面,扭转弹簧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槽441的内侧与棘片442的一侧相抵接;在棘片442与防护卡环45的啮合抵接下防止转盘44进行反向旋转,即抽吸蠕管43内部液流反向推动转盘44进行转动避免液流的倒吸作用。

驱动机构5包括传动盒51、传动轮52和皮带轮53,传动盒5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传动轮52和皮带轮53,传动盒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54,皮带轮53的外侧固定台阶有驱动齿环531,驱动马达54的输出端贯穿至传动盒51的内部并固定套接有驱动齿,驱动齿与驱动齿环531相互啮合,传动轮52和皮带轮53的外侧套接有皮带并传动连接,实现主动引流器4的运动驱动。

在该实施例中,电极导片34为金属铜片结构,电极导片34的表面涂附有疏水层,电极导片34的表面与引流管31的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疏水结构防止积液的黏附导致驱动结构持续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抽吸蠕管4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引流针管3相连通的进液端和与储液袋11相连通的出液端,抽吸蠕管43为硅橡胶、氟橡胶或特氟龙材质构件,抽吸蠕管43的长度等于二分之一抽吸盒41的内壁弧长,在转盘44的连续转动下,将抽吸蠕管43一端的物质重复导入至抽吸蠕管43的另一端,从而实现蠕动抽吸。

在该实施例中,抵压盘46的数量为三个,抵压盘46为圆盘结构,抵压盘46的边缘与抽吸盒41的内壁设有间距,且间距的大小小于或等于两倍抽吸蠕管43的侧壁厚度,利用抵压盘46与抽吸蠕管43的抵接密封防止引流袋中的积液倒吸回流。

在该实施例中,抽吸盒4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合座42,卡合座42的底端设有插片,安装板13的顶面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槽,入液管口15位于插槽的中部,抽吸盒41通过卡合座42与安装板13的表面卡接固定,便于主动引流器4的快速安装,方便进行引流储袋1的更换。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引流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通过专业性判断和操作将导针32穿刺进入人体,对向所需引流处,连接引流针管3与主动引流器4的抽吸端口,通过主动引流器4底面的卡合座42与引流储袋1顶面的安装板13啮合实现主动引流器4的快速安装,利用便携挂绳2和引流储袋1的挂接可实现该引流机构的便携式佩戴;

当人体内出现积液后,通过人体胸腹腔的正压使得积液通过导针32进入引流管31的内部,积液在引流管31的内部接触电极导片34,从而利用积液的电解质导电性连通电极导片34的电极通路,从而利用电极导片34产生电信号从而控制驱动马达54的开启,之后通过驱动马达54带动皮带轮53和传动轮52的转动从而使得转盘44进行同步转动,在转盘44转动的过程中抵压盘46与抽吸蠕管43滑动抵接,将抽吸蠕管43一侧的积液或气流运动挤出至另一端进入引流储袋1中,同时利用抵压盘46运动方向后端的抽吸蠕管43进行弹性复原产生负压抽吸抽吸蠕管43一端的空气或液流,依次循环在转盘44的连续转动下,将抽吸蠕管43一端的物质重复导入至抽吸蠕管43的另一端,从而实现蠕动抽吸,对患者体内积液进行持续抽吸;

当患者运动时,人体胸腹腔内部产生挤压形变后,组织内部相对产生负压,利用抵压盘46与抽吸蠕管43的抵接密封防止引流袋中的积液倒吸回流,且利用抽吸盒41内部的防护卡环45和棘片442结构,在棘片442与防护卡环45的啮合抵接下防止转盘44进行反向旋转,即抽吸蠕管43内部液流反向推动转盘44进行转动避免液流的倒吸作用,避免患者的二次感染。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