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44861发布日期:2022-07-13 07:2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脸部皮肤由于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容易受化学、物理等因素刺激,产生生理反应,导致皮肤产生炎症、皱纹、毛孔粗大、弹性差、皮下胶原减少等老化现象。
3.随着年纪的增长,一系列肌肤问题总会困扰着万千爱美女性。对此敷面膜乃是最为快捷,且具备完美效果的美容方式。目前的面膜主要是起到美白和补水的效果,很少具有消炎功能。
4.很多女性通过手术进行美容时,会在面部造成很多创伤。目前,很多人会通过使用药物进行消炎。但是,药物中含有很多激素成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5.目前急需一种能够起到消炎作用的修复面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面膜。该修复面膜不但具备消炎作用,还能促进皮肤再生。另外,本发明的修复凝胶见效时间短,效果显著。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修复面膜的方法。
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面膜,其包含以下组分:
9.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脐带组织提取物24%~35%、保湿剂15%~21%、皮肤调理剂5%~10%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10.所述脐带组织提取物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
11.(1)将冷冻的动物脐带组织研磨成粉末;
12.(2)向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水,然后在第一呼吸压和第一复温下进行搅拌,并以孔径为5-10μm的第一过滤器过滤;其中,所述第一呼吸压和第一复温各自独立地变化,所述第一呼吸压为-30kpa至30kpa,且所述第一复温为1℃至10℃;
13.(3)向步骤(2)过滤得到的沉积物加水,然后在第二呼吸压和第二复温下进行搅拌,并以孔径为5-10μm的第二过滤器过滤;其中,所述第二呼吸压和第二复温各自独立地变化,所述第二呼吸压为-30kpa至30kpa,且所述第二复温为25℃至39℃;
14.(4)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然后过滤去除病原体。
15.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修复面膜还包含ph调节剂0.01%~0.2%、螯合剂0.01%~1%和增稠剂0.1%~1%中的一种或几种。
16.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丙二醇、甲基丙二醇、1,3-丁二醇、聚甘油-10、聚甘油醚-26、peg/ppg-17/6共聚物、1,2-己二醇、透明质酸钠、海藻糖和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17.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保湿剂为1,3-丁二醇、聚甘油-10、聚甘油醚-26、peg/ppg-17/6共聚物、1,2-己二醇、透明质酸钠和甜菜碱。
18.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皮肤调理剂选自寡肽-1、棕榈酰五肽-4、乙酰基六肽-8、肌肽、神经酰胺、水解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sii)胶、精氨酸、氢化卵磷脂、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提取物、积雪草苷、七叶树皂苷、芍药(paeobia albiflora)花提取物、密罗木(myrothamnus flabellifolia)叶/茎提取物、燕麦(avena satuva)仁提取物、生物糖胶-1、乳酸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金和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9.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水解小核菌胶、银耳子实体提取物、密罗木叶/茎提取物、燕麦仁提取物、生物糖胶-1、乳酸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金、泛醇和精氨酸。
20.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增稠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和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中的一种或几种。
21.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和羟乙基纤维素。
22.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ph调节剂选自乳酸、柠檬酸、柠檬酸钠和枸橼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23.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
24.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螯合剂选自edta二钠、馨藓酮和辛酰羟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5.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螯合剂为edta二钠和馨藓酮。
26.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27.脐带组织提取物25%、1,3-丁二醇5%、甜菜碱5%、聚甘油-10 5%、聚甘油醚-26 3%、peg/ppg-17/6共聚物2%、密罗木叶/茎提取物2%、燕麦仁提取物2%、生物糖胶-1 2%、乳酸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1%、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泛醇0.50%、水解小核菌胶0.10%、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10%、金0.10%、透明质酸钠0.05%、精氨酸0.05%、馨藓酮0.5%、1,2-己二醇0.5%、黄原胶0.30%、羟乙基纤维素0.30%、edta二钠0.02%、柠檬酸0.1%、余量的去离子水。
28.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酶解法进行多肽制备时,当酶解反应结束之后,需要对蛋白酶进行灭活处理。在蛋白酶变性失活的同时,也容易导致部分多肽的失活,造成多肽的损失,进而影响多肽的收率。本发明人出乎意料的发现,不需酶解,而是通过将动物脐带组织先低温冷冻,然后经过在呼吸压和复温下进行特殊的孵化搅拌来制备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可以使得提取物更加稳定且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更高。由此,本发明的修复面膜对伤口不但具备消炎作用,还能促进皮肤再生和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同时,本发明的修复面膜还能够起到美白皮肤和缩小毛孔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修复面膜对人体并无副作用。另外,本发明的修复面膜见效时间短,效果显著。
29.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所述动物脐带组织为牛脐带组织。
30.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在步骤(1)中,优选地,所述研磨在-30℃至-196℃的温度下进行;优选地,所述冷冻的动物脐带组织粉末小于30μm。
31.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在步骤(2)中,优选地,第一呼吸压和第一复温各自独立地变化;所述第一呼吸压在-30kpa至30kpa内以0.1-1kpa/分钟的速率往复升降;优选地,所述第一复温在1℃至10℃内以0.5-1℃/小时的速率往复升降;优选地,所述搅拌进行24-36小时;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孔径为10μm。
32.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在步骤(3)中,优选地,第二呼吸压和第二复温各自独立地变化;所述第二呼吸压在-30kpa至30kpa内以0.1-1kpa/分钟的速率往复升降;优选地,所述第二复温在25℃至39℃内以0.5-1℃/小时的速率往复升降;优选地,所述搅拌进行36-48小时;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孔径为10μm。
33.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在步骤(2)中,优选地,向步骤(1)得到的粉末加水后调节ph值为7.3-7.5,然后进行搅拌;在步骤(3)中,优选地,向步骤(2)过滤得到的沉积物加水后调节ph值为7.3-7.5,然后进行搅拌。
34.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在步骤(2)中,优选地,加入的水的重量是所述粉末的重量的0.5-2倍;在步骤(3)中,优选地,加入的水的重量是所述沉积物的重量的0.5-2倍。
35.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将清洗和消毒的动物脐带组织切段后置于保护剂中进行冷冻,并将冷冻的动物脐带组织研磨成小于30μm的粉末。
36.其中,所述动物脐带组织的清洗和消毒可以包括:将动物脐带组织依次浸泡于pbs缓冲液、碘伏和h2o2水溶液浸泡,再用蒸馏水清洗。优选地,所述碘伏浸泡进行3-5min。优选地,所述h2o2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6%。优选地,所述蒸馏水清洗进行3-8次。优选地,所述切段为切成1-3cm的小段。
37.其中,按重量比计,所述保护剂中的各成分与所述切段的动物脐带组织之比可以为:
38.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动物脐带组织=(0.01-0.05):(0.005-0.20):(0.005-0.10):(0.0001-0.001):(0.40-0.80):1。
39.其中,所述冷冻可以包括:在-10kpa至-20kpa的压力和1-10℃的温度下静置10-60min,然后以0.1~1kpa/min的升压速率升至0kpa,然后转移至-30℃至-196℃中冷冻12-24小时。
40.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添加抗氧剂、稳定剂和/或抑菌剂,然后过滤去除病原体;更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将步骤(2)和(3)得到的滤液合并,调整渗透压为210~400mosmol/kg,添加抗氧剂、稳定剂和抑菌剂,然后依次通过孔径为10μm、8μm、6μm、4μm、2μm、0.8μm、0.4μm、0.22μm的过滤器过滤去除病原体。
41.其中,所述抗氧剂可以选自无水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稳定剂可以选自甘氨酸、烟酰胺、辛酸钠、无水枸橼酸钠、苹果酸、门冬氨酸和乙酰色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抑菌剂可以选自苯酚、甲酚和硫柳汞中的一种或几种。
42.其中,所述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与所述合并的滤液的重量比可以为:
43.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合并的滤液=(0.001-0.002):(0.0001-0.001):(0.0001-0.001):1。
44.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可以采用多种保存方式,比如水剂保存或者干粉剂保存。
45.水剂保存:取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滤液,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的规格,分装至针剂安瓶或西林瓶中,补充惰性气体,灯检后保存入库。
46.干粉剂保存:取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滤液,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
47.在本发明所述的修复面膜中,本发明通过将动物脐带组织先低温冷冻,然后经过在呼吸压和复温下进行特殊的孵化搅拌来制备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效果:(1)提取物稳定;(2)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高;(3)提取物无病原体;(4)提取物无制热原;(5)可以以多种方法保存,比如常温液态和低温液态保存,常温或低温保存冻干粉;(6)提取物的应用广泛。
48.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的修复面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9.将保湿剂与脐带组织提取物、皮肤调理剂以及去离子水搅拌至均匀,任选地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5-7,即制得修复面膜;或者
50.将保湿剂与增稠剂和/或螯合剂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到50~85℃,搅拌至均匀,待降至室温后,加入脐带组织提取物、皮肤调理剂以及去离子水搅拌至均匀,任选地再加入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5-7,即制得修复面膜。
51.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2.本发明的修复面膜对伤口不但具备消炎作用,还能促进皮肤再生和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同时,本发明的修复面膜还能够起到美白皮肤和缩小毛孔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修复面膜对人体并无副作用。另外,本发明的修复面膜见效时间短,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53.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5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不同保存方式和对比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的sds-page电泳结果对比图;其中,1:分子量对照样品;2:冻干样品;3:低温样品;4:常温样品;5:对比例1的样品。
5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的lc-ms图谱。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采用lc-ms进行检测(天瑞仪器lc-ms 1000),结果示于图2。图2示出了牛脐带组织提取物的全谱图。
5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肽段长度分布图。图3示出了肽段离子化后大部分电荷数为2或3的肽段长度分布在8-2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
5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中的蛋白数鉴定图,其中61代表蛋白质数目,512代表可信度≥95去除重复后的肽段数目,2551代表蛋白质对应的二级质谱图数目。图4示出,分析样品中的已知蛋白数量为3124个。
58.图5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的效果图;其中,左图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前的面部状态图,中图为正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的第3天效果图;右图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1周后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
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60.实施例1
61.脐带组织提取物的制备:
62.(1)将牛脐带组织浸泡于pbs中,清洗掉血渍和污渍;转移到碘伏中浸泡3min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清洗3次,去掉脐带两端,转移浸泡在3%的h2o2中,待无泡沫出现时捞出,用蒸馏水清洗3次。
63.(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牛脐带组织,通过无菌操作技术,转移到超净台中,用无菌手术刀切成2cm的小段,收集到密闭容器中。根据以下重量比,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动物脐带组织=0.02:0.1:0.05:0.001:0.5:1,将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加入到所述密闭容器中。在-10kpa、4℃的环境中静放置30min,然后以1kpa/min升压速率升压至0kpa。然后,转移至-100℃中冷冻20小时。
64.(3)将步骤(2)处理得到牛脐带组织在-100℃进行反复研磨,反复过30μm的筛网,收集小于30μm的粉末状牛脐带组织。
65.(4)向步骤(3)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粉末状牛脐带组织重量的0.5倍,调整ph值至7.3。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1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1-10℃,升降温速率为1℃/h的复温下搅拌30h。然后,采用孔径为10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10μm的第一过滤液,同时收集大于10μm的牛脐带沉积组织。
66.(5)向步骤(4)获得的牛脐带沉积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牛脐带沉积组织重量的1倍,调整ph值至7.3。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1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25~39℃,升降温速率为1℃/h的复温下搅拌48h。然后,采用孔径为10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10μm的第二过滤液。
67.(6)将所述第一过滤液和所述第二过滤液合并得到总过滤液,并向所述总过滤液中添加抗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稳定剂甘氨酸、烟酰胺和辛酸钠,抑菌剂苯酚;其中,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与所述总过滤液的重量比为,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总过滤液=0.001:0.0005:0.0002:1。然后调整渗透压为210mosmol/kg,使加入了抗氧剂、稳定剂和抑菌剂的总过滤液依次通过孔径为10μm、8μm、6μm、4μm、2μm、0.8μm、0.4μm、0.22μm的滤器以去除病原体,收集小于0.22μm的第三过滤液,即得到牛脐带组织提取物。
68.将本实施例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
69.修复面膜的制备:
70.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wt%)为:
71.a组分:1,3-丁二醇5%、甜菜碱5%、聚甘油-10 5%、聚甘油醚-26 3%、peg/ppg-17/6共聚物2%、透明质酸钠0.05%、1,2-己二醇0.5%、馨藓酮0.5%、edta二钠0.02%、黄原胶0.30%、羟乙基纤维素0.30%、余量的去离子水;
72.b组分:本实施例制备的脐带组织提取物25%、密罗木叶/茎提取物2%、燕麦仁提取物2%、生物糖胶-1 2%、乳酸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1%、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泛醇0.50%、水解小核菌胶0.10%、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10%、金0.10%、精氨酸0.05%;
73.c组分:柠檬酸0.1%;
74.将a组分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加热到60℃,搅拌20min融合混匀。待降至室温后,加入b组分搅拌混匀,再加入c组分调节ph值至5后得产品。
75.实施例2
76.脐带组织提取物的制备:
77.(1)将牛脐带组织浸泡于pbs中,清洗掉血渍和污渍;转移到碘伏中浸泡5min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清洗4次,去掉脐带两端,转移浸泡在6%的h2o2中,待无泡沫出现时捞出,用蒸馏水清洗4次。
78.(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牛脐带组织,通过无菌操作技术,转移到超净台中,用无菌手术刀切成3cm的小段,收集到密闭容器中。根据以下重量比,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动物脐带组织=0.05:0.15:0.08:0.0005:0.80:1,将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加入到所述密闭容器中。在-20kpa、4℃的环境中静放置60min,然后以0.1kpa/min升压速率升压至0kpa。然后,转移至-196℃中冷冻12小时。
79.(3)将步骤(2)处理得到牛脐带组织在-196℃进行反复研磨,反复过30μm的筛网,收集小于30μm的粉末状牛脐带组织。
80.(4)向步骤(3)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粉末状牛脐带组织重量的2倍,调整ph值至7.5。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0.1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1-10℃,升降温速率为0.5℃/h的复温下搅拌24h。然后,采用孔径为5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5μm的第一过滤液,同时收集大于5μm的牛脐带沉积组织。
81.(5)向步骤(4)获得的牛脐带沉积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牛脐带沉积组织重量的2倍,调整ph值至7.4。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0.5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25~39℃,升降温速率为0.5℃/h的复温下搅拌36h。然后,采用孔径为5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5μm的第二过滤液。
82.(6)将所述第一过滤液和所述第二过滤液合并得到总过滤液,并向所述总过滤液中添加抗氧剂焦亚硫酸氢钠,稳定剂苹果酸,抑菌剂硫柳汞;其中,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与所述总过滤液的重量比为,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总过滤液=0.002:0.0001:0.0008:1。然后调整渗透压为400mosmol/kg,使加入了抗氧剂、稳定剂和抑菌剂的总过滤液依次通过孔径为10μm、8μm、6μm、4μm、2μm、0.8μm、0.4μm、0.22μm的滤器以去除病原体,收集小于0.22μm的第三过滤液,即得到牛脐带组织提取物。
83.将本实施例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
84.修复面膜的制备:
85.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wt%)为:
86.a组分:甘油1%、甜菜碱5%、聚甘油-10 5%、聚甘油醚-26 3%、peg/ppg-17/6共聚物2%、透明质酸钠0.05%、1,2-己二醇0.5%、馨藓酮0.01%、辛酰羟肟酸0.02%、黄原胶0.05%、卡波姆0.05%、余量的去离子水;
87.b组分:本实施例制备的脐带组织提取物24%、肌肽1%、燕麦仁提取物2%、生物糖胶-1 2%、积雪草苷0.5%、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1%、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泛醇0.50%、水解小核菌胶0.10%、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10%、金0.10%、精氨酸0.05%;
88.c组分:乳酸0.2%;
89.将a组分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加热到50℃,搅拌30min融合混匀。待降至室温后,加入b组分搅拌混匀,再加入c组分调节ph值至7后得产品。
90.实施例3
91.(1)将牛脐带组织浸泡于pbs中,清洗掉血渍和污渍;转移到碘伏中浸泡4min后取出,用无菌蒸馏水清洗4次,去掉脐带两端,转移浸泡在5%的h2o2中,待无泡沫出现时捞出,用蒸馏水清洗4次。
92.(2)将步骤(1)处理后的牛脐带组织,通过无菌操作技术,转移到超净台中,用无菌手术刀切成1cm的小段,收集到密闭容器中。根据以下重量比,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动物脐带组织=0.03:0.005:0.005:0.0001:0.40:1,将dmso、甘露醇、山梨醇、吐温20、pbs加入到所述密闭容器中。在-15kpa、4℃的环境中静放置40min,然后以1kpa/min升压速率升压至0kpa。然后,转移至-30℃中冷冻20小时。
93.(3)将步骤(2)处理得到牛脐带组织在-30℃进行反复研磨,反复过30μm的筛网,收集小于30μm的粉末状牛脐带组织。
94.(4)向步骤(3)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粉末状牛脐带组织重量的1倍,调整ph值至7.4。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0.5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1-10℃,升降温速率为0.8℃/h的复温下搅拌36h。然后,采用孔径为8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8μm的第一过滤液,同时收集大于8μm的牛脐带沉积组织。
95.(5)向步骤(4)获得的牛脐带沉积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其中蒸馏水的加入重量是所述牛脐带沉积组织重量的0.5倍,调整ph值至7.5。然后,在压力
±
30kpa,升降压速率为0.8kpa/min呼吸压中往复;同时,控制在温度25~39℃,升降温速率为0.5℃/h的复温下搅拌48h。然后,采用孔径为8μm的筛网过滤收集小于8μm的第二过滤液。
96.(6)将所述第一过滤液和所述第二过滤液合并得到总过滤液,并向所述总过滤液中添加抗氧剂焦亚硫酸氢钠,稳定剂苹果酸,抑菌剂硫柳汞;其中,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与所述总过滤液的重量比为,抗氧剂:稳定剂:抑菌剂:总过滤液=0.0015:0.00015:0.001:1。然后调整渗透压为300mosmol/kg,使加入了抗氧剂、稳定剂和抑菌剂的总过滤液依次通过孔径为10μm、8μm、6μm、4μm、2μm、0.8μm、0.4μm、0.22μm的滤器以去除病原体,收集小于0.22μm的第三过滤液,即得到牛脐带组织提取物。
97.将本实施例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
98.修复面膜的制备:
99.以修复面膜的总重量为基准,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wt%)为:
100.a组分:甘油1%、甜菜碱5%、丙二醇3%、聚甘油醚-26 3%、peg/ppg-17/6共聚物2%、透明质酸钠0.05%、1,2-己二醇0.5%、馨藓酮0.5%、辛酰羟肟酸0.2%、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 0.5%、卡波姆0.05%、余量的去离子水;
101.b组分:本实施例制备的脐带组织提取物35%、肌肽1%、燕麦仁提取物2%、生物糖胶-1 2%、积雪草苷0.5%、乳酸杆菌/黑麦细粉发酵产物1%、芽孢杆菌/大豆发酵产物提取物1%、神经酰胺1%、水解小核菌胶0.10%、银耳子实体提取物0.10%、金0.10%、精氨酸0.05%;
102.c组分:枸橼酸钠0.01%;
103.将a组分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加热到85℃,搅拌15min融合混匀。待降至室温后,加入b组分搅拌混匀,再加入c组分调节ph值至6后得产品。
104.对比例1
105.采用申请号为201910438348.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牛脐带组织提取物。
106.具体地,该对比例的制备步骤如下:
107.(1)动物组织的处理:取经检验检疫后的健康母牛自然分娩后的离体脐带组织,用丝线将脐带两头扎紧后,浸泡于生理盐水里中,4℃下运回实验室,用灭菌纯水清洁脐带组织后,用无菌手术剪刀去除脐带两头后,碘伏内浸泡1min后取出用体积比75%的酒精脱碘,用灭菌纯水冲洗3次,并在无菌条件下机械式匀浆。
108.(2)提取物的富集:在步骤(1)获得的匀浆组织加入30倍体积的灭菌纯水和3倍体积的2.5g/l的胰蛋白酶水溶液,制成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在不添加任何培养基的情况下置于厌氧培养箱中于40℃下孵育35小时,进行饥饿刺激。
109.(3)提取物的澄清分离:将步骤(2)孵育后的混合液以6000r/min离心15min后,收集上清液8℃保存。同时保留沉积的组织物。
110.(4)提取物的酶解:在步骤(3)获得的沉积的组织物中加入3倍体积的25g/l的胰蛋白酶水溶液,然后置于搅拌器中搅拌36小时后,加入同等体积的灭菌纯水混匀后,以6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8℃保存。
111.(5)合并上清液:将步骤(3)和步骤(4)收集的上清液合并。
112.(6)微生物和胰蛋白酶灭活:将步骤(5)合并后的上清液在60℃水浴锅中灭活30分钟,收集灭活后的上清液。
113.(7)提取物的过滤除菌:将步骤(6)灭活后的上清液,依次通过孔径为120μm、70μm、25μm、100nm、50nm、20nm的滤器以去除病原体,过滤条件为:进口压力0.6mpa,温度为8℃,收集过滤液。
114.(8)提取物的超滤:将步骤(7)收集的过滤液,施加正负压力分别过50000道尔顿和5000道尔顿分子量的滤膜,小于50000道尔顿大于5000道尔顿为细胞因子,小于5000道尔顿为复合多肽,分别收集过滤液,过滤条件为:进口压力0.6mpa,出口压力-0.6mpa。
115.将对比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
116.实施例4
117.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规格,分装至西林瓶中,抽真空冻干保存。通过nano-a280测量冷冻干燥保存的牛脐带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结果示于表1中。
118.表1
[0119][0120]
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的规格,可以分装至针剂安瓶中,补充惰性气体氮气,灯检后于常温(25℃)保存入库。通过nano-a280测量常温(25℃)保存的牛脐带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结果示于表2中。
[0121]
表2
[0122][0123]
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遵循无菌管理原则和市场的需求的规格,可以分装至针剂安瓶中,补充惰性气体氮气,灯检后于低温(4℃)保存入库。通过nano-a280测量低温(4℃)保存的牛脐带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结果示于表3中。
[0124]
表3
[0125][0126]
通过nano-a280测量对比例1保存的牛脐带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结果示于表4中。
[0127]
表4
[0128][0129]
从表1-3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动物组织提取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保存,比如常温液态、低温液态或冻干粉保存。保存180天后,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动物组织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几乎没有损失,提取物非常稳定。表4示出,相对于对比例1而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脐带提取物保存稳定性上更高,更容易保存。
[0130]
实施例5
[0131]
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分别采用实施例4中记载的方式进行常温液态、低温液态和冻干粉进行保存。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常温液态保存的样品记为常温样品,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低温液态保存的样品记为低温样品,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牛脐带组织提取物常温以冻干粉形态保存的样品记为冻干样品。冻干样品、低温样品、常温样品、和对比例1的样品均是新鲜制备的。
[0132]
通过sds-page测定常温样品、低温样品、冻干样品和对比例1制得的动物脐带组织提取物的电泳结果图示于图1。
[0133]
图1示出,本发明的方法的到牛脐带组织提取物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保存,其均能得到比对比例1更高的蛋白质含量。
[0134]
实施例6
[0135]
使用效果实验
[0136]
对面部中胚层导入的女性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修复面膜。图5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的效果图;其中,左图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前的面部状态图,中图为正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的第3天效果图;右图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1周后的效果图。左图示出了由于面部中胚层导入,针孔处渗血明显,针孔大。右图示出了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修复面膜1周后,面部针孔闭合良好,无渗血。
[0137]
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修复面膜也具有如同实施例1的相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