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49093发布日期:2021-04-20 23:22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洗发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洗发水的基本功能是清洁,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干净头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同时要求其具有其他的功能,如去屑止痒功能、修补受损头发的功能、控油蓬松的功能等等。
3.市场上去头皮屑的洗发水产品众多,依据目前研究,头屑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头皮皮脂代谢异常和糠秕孢子菌(马拉色菌)所造成。由于受皮脂分泌的紊乱、马拉色菌的滋生、个体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头皮屑和头皮瘙痒的困扰。市场上的去头皮屑洗发水主要以吡啶硫酮锌(zpt),是一种真菌和细菌的抑菌剂,添加于洗发水中以达到去头皮屑之用途,抑制马拉色菌的滋生。这种以杀菌来去除头屑的方式进行去屑,由于仅仅是将致病菌去除,而头皮表皮的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受到破坏,头屑易复发或产生其他的头皮问题。
4.另外,头皮屑的产生是一般的皮肤污垢,也就是表皮的角质层不断的剥落面产生的,也是新陈代谢的结果,头皮屑分为生理性头皮屑及病理性头皮屑。生理性头皮屑避免吃煎炸、油腻、辣、酒精及咖啡因等食物,因会刺激增加头油及头皮的形成。病理性头皮屑则是指头皮因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或其它物理,化学性伤害造成头皮的发炎。真菌在头皮上的大量繁殖引起头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从而促使角质层细胞以白色或灰色鳞屑的形式异常脱落,产生头皮屑,头皮屑过多,毛孔被堵塞,就造成毛发衰弱状态,容易细菌增殖,而刺激皮肤产生头痒问题。
5.因此,基于现有市场上去屑洗发水中存在的问题,急需开发一种有效改善头皮微生态环境、降低头皮刺激性,舒缓头皮,具有显著去屑舒缓效果的洗发水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4

萜品醇0.01%~1%、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01%~1%、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05%~1.5%、假八角叶提取物0.05%~2%、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05%~2%、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1%~1.5%,余量为去离子水和辅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辅料包括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调理剂、赋酯剂、增稠剂和保湿剂;
9.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癸基葡糖苷、甲
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peg

7橄榄油羧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所述阳离子调理剂包括聚季铵盐

7和/或聚季铵盐

10;
11.所述赋酯剂包括野大豆油、橄榄油peg

7酯类、油醇聚醚

5磷酸酯、胆甾醇聚醚

5、ppg

3辛基醚、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12.所述增稠剂包括椰油酰胺mea、氯化钠、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3.所述保湿剂包括丙二醇、丁二醇、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14.需要说明的是,在无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添加或使用ph调节剂、防腐剂、香精等其他辅料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按照常规标准选择常用辅料成分及其含量。
15.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洗发水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0016]4‑
萜品醇0.01%~1%、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01%~1%、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05%~1.5%、假八角叶提取物0.05%~2%、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05%~2%、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1%~1.5%;
[0017]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20%、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20%、癸基葡糖苷0.1%~10%、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0.1%~10%、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0.1%~5%、peg

7橄榄油羧酸钠0.1%~5%;
[0018]
聚季铵盐

70.1%~1%、聚季铵盐

100.1%~1%;
[0019]
野大豆油0.1%~1%、油醇聚醚

5磷酸酯0.1%~1%、胆甾醇聚醚

50.1%~1%、橄榄油peg

7酯类0.5%~5%、ppg

3辛基醚0.1%~2%、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1%~2%;
[0020]
椰油酰胺mea 0.1%~5%、氯化钠0.1%~5%、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1%~1%;
[0021]
丙二醇0.1%~5%、丁二醇0.1%~5%、甘油0.1%~5%;
[0022]
余量为去离子水,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2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洗发水包括以下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0024]4‑
萜品醇0.1%~0.5%、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1%~0.5%、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1%~1%、假八角叶提取物0.1%~1%、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1%~1%、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2%~1%;
[0025]
聚季铵盐

70.1%~0.8%、聚季铵盐

100.3%~0.5%;
[0026]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0%~15%、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15%、癸基葡糖苷1%~5%、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5%、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1%~3%、peg

7橄榄油羧酸钠0.5%~2%;
[0027]
野大豆油0.2%~1%、油醇聚醚

5磷酸酯0.2%~0.5%、胆甾醇聚醚

50.1%~0.5%、橄榄油peg

7酯类1%~3%、ppg

3辛基醚0.2%~1.5%、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2%~1%;
[0028]
椰油酰胺mea 0.5%~2%、氯化钠0.5%~1%、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1%~0.5%;
[0029]
丙二醇1%~5%、丁二醇1%~3%、甘油1%~3%;
[0030]
余量为去离子水,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003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洗发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2]
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称取4

萜品醇、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柳兰花/叶/茎提取物、假八角叶提取物、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吡罗克酮乙醇胺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调理剂、赋酯剂、增稠剂、保湿剂和去离子水;
[0033]
将4

萜品醇、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柳兰花/叶/茎提取物、假八角叶提取物、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吡罗克酮乙醇胺盐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034]
将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a;
[0035]
将混合物a与增稠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b;
[0036]
将混合物b、赋酯剂和保湿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c;
[0037]
将混合物c和活性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洗发水。
[0038]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为80~85℃。
[0039]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混合物b、赋酯剂和保湿剂的混合温度为65~70℃。
[0040]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混合物c和活性原料的混合温度为40~45℃。
[0041]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洗发水。
[0042]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洗发水在制备去屑舒缓护发用品中的应用。
[0043]
在本发明中,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是一种去屑止痒剂,其去屑止痒机理是通过杀菌和抗氧化作用从根本上阻断头屑产生的外部渠道,从而有效根治头屑、止头痒,而不是通过脱脂等方式从表象上暂时消除头屑。
[0044]
互生叶白千层原产于澳大利亚,通称为澳洲茶树。在澳洲,茶树精油的使用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茶树精油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就属4

萜品醇。4

萜品醇是天然存在于互生叶白千层茶树油中的活性成分,它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强效的抗炎活性。对于引起头皮问题的糠秕马拉色菌具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在细胞外膜表面形成气泡,使细胞质泄漏,同时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达到抑菌的效果。
[0045]
头发的问题主要是还是头皮的健康状态得到破坏,当头皮的微生态破坏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头皮问题。柳兰花/叶/茎提取物选自来源于北半球的夹竹桃,含有丰富的鞣花单宁b多酚,具有5α还原酶和抗炎特性,可以减少皮脂腺细胞的分泌,调节皮脂分泌。同时可以降低炎症因子tlr2、hbd2、hbd3的基因表达水平,调节免疫炎症系统,舒缓头皮刺激。假八角叶提取物提取来自澳洲寒冷地区的塔斯曼尼亚莫朗果,减少炎症因子和洗发水中的其他成分带来的刺激,达到即时舒缓的效果。
[0046]
此外来自墨西哥海岸线远离美洲的海底深渊的微生物发酵而来的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提取物是一种近似透明质酸的结构,但是又具有独特的特性,可以显著降低表皮层中引起皮肤炎症中的血球和角质细胞之间反应的icam

1表达,从而降低皮肤的刺激性,具有显著的舒缓肌肤的作用。
[0047]
通过以上六种成分的搭配从根据上改善头皮微生态环境,舒缓头皮、降低头皮刺
激性,调节头皮水油平衡,促进头皮新成代谢,显著达到去屑舒缓的效果。
[00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通过添加4

萜品醇、互生叶白千层叶油、柳兰花/叶/茎提取物、假八角叶提取物、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提取物、吡罗克酮乙醇胺盐等活性原料,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头皮微生态环境,舒缓头皮、降低头皮刺激性,调节头皮水油平衡,促进头皮新成代谢,从而显著达到去屑舒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49]
图1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屑数量变化趋势图。
[0050]
图2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头屑数量增量结果图。
[0051]
图3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头屑数量变化率结果图。
[0052]
图4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皮肤颜色a值变化趋势图。
[0053]
图5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皮肤颜色a值增量结果图。
[0054]
图6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皮肤颜色a值变化率结果图。
[0055]
图7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红斑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图。
[0056]
图8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鳞屑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图。
[0057]
图9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干燥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图。
[0058]
图10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瘙痒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图。
[0059]
图11为004号受试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去屑效果图(dandruffmeter da 20照片)。
[0060]
图12为006号受试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后的去屑效果图(dandruffmeter da 20照片)。
[0061]
图13为005号受试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皮肤状况图(皮肤镜pc35照片)。
[0062]
图14为031号受试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洗发水前后的头皮皮肤状况图(皮肤镜pc35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64]
实施例1
[0065]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6]
s1、将4

萜品醇0.01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01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05kg、假八角叶提取物2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2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5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067]
将聚季铵盐

7 0.1kg、聚季铵盐

10 0.1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068]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5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kg、癸基葡糖苷0.1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0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5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5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069]
将野大豆油0.1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0.1kg、胆甾醇聚醚

5 0.1kg、橄榄油pekg

7酯类5kg、ppg

3辛基醚0.1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070]
将椰油酰胺mea 0.1kg、氯化钠5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071]
将丙二醇0.1kg、丁二醇0.1kg、甘油5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072]
另外,称取离子水40.43kg,备用。
[0073]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0℃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74]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075]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65℃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076]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0℃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中,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往该洗发水中添加ph调节剂、防腐剂和香精等辅料,但不限于此。
[0077]
实施例2
[0078]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9]
s1、将4

萜品醇1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1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1.5kg、假八角叶提取物0.05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05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1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080]
将聚季铵盐

7 1kg、聚季铵盐

10 1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081]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20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0kg、癸基葡糖苷10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0.1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0.1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0.1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082]
将野大豆油1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1kg、胆甾醇聚醚

5 1kg、橄榄油pekg

7酯类0.5kg、ppg

3辛基醚2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1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083]
将椰油酰胺mea 5kg、氯化钠0.1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1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084]
将丙二醇5kg、丁二醇5kg、甘油0.1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085]
另外,称取离子水22.2kg,备用。
[0086]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5℃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087]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088]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70℃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089]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5℃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090]
实施例3
[0091]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2]
s1、将4

萜品醇0.1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1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1kg、假八
角叶提取物1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1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1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093]
将聚季铵盐

7 0.1kg、聚季铵盐

10 0.3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094]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0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kg、癸基葡糖苷1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5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3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2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095]
将野大豆油0.2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0.2kg、胆甾醇聚醚

5 0.1kg、橄榄油pekg

7酯类3kg、ppg

3辛基醚0.2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096]
将椰油酰胺mea 0.5kg、氯化钠1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5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097]
将丙二醇1kg、丁二醇3kg、甘油3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098]
另外,称取离子水56.6kg,备用。
[0099]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3℃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100]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101]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68℃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102]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2℃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103]
实施例4
[0104]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5]
s1、将4

萜品醇0.5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5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1kg、假八角叶提取物0.1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1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2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106]
将聚季铵盐

7 0.8kg、聚季铵盐

10 0.5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107]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5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5kg、癸基葡糖苷5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1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1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0.5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108]
将野大豆油1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0.5kg、胆甾醇聚醚

5 0.5kg、橄榄油pekg

7酯类1kg、ppg

3辛基醚1.5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2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109]
将椰油酰胺mea 2kg、氯化钠0.5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1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110]
将丙二醇5kg、丁二醇1kg、甘油1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111]
另外,称取离子水44.5kg,备用。
[0112]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3℃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113]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114]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68℃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115]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2℃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
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116]
实施例5
[0117]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8]
s1、将4

萜品醇0.3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3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4kg、假八角叶提取物0.4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5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6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119]
将聚季铵盐

7 0.4kg、聚季铵盐

10 0.4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120]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2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kg、癸基葡糖苷3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3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2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1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121]
将野大豆油0.5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0.3kg、胆甾醇聚醚

5 0.3kg、橄榄油pekg

7酯类2kg、ppg

3辛基醚0.8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6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122]
将椰油酰胺mea 1kg、氯化钠0.8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3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123]
将丙二醇3kg、丁二醇2kg、甘油2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124]
另外,称取离子水54.1kg,备用。
[0125]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3℃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0126]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127]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68℃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128]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2℃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129]
实施例6
[0130]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31]
s1、将4

萜品醇0.1kg、互生叶白千层叶油0.1kg、柳兰花/叶/茎提取物0.3kg、假八角叶提取物0.25kg、交替单胞菌发酵产物0.15kg、吡罗克酮乙醇胺盐0.6kg进行混合,得到活性原料;
[0132]
将聚季铵盐

7 0.6kg、聚季铵盐

10 0.5kg进行混合,得到阳离子调理剂;
[0133]
将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5k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kg、癸基葡糖苷5kg、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3kg、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3kg、pekg

7橄榄油羧酸钠1kg进行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0134]
将野大豆油0.3kg、油醇聚醚

5磷酸酯0.2kg、胆甾醇聚醚

5 0.2kg、橄榄油pekg

7酯类1kg、ppg

3辛基醚1kg、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0.5kg进行混合,得到赋酯剂;
[0135]
将椰油酰胺mea 1kg、氯化钠0.5kg、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0.3kg进行混合,得到增稠剂;
[0136]
将丙二醇5kg、丁二醇3kg、甘油2kg进行混合,得到保湿剂;
[0137]
另外,称取离子水45.4kg,备用。
[0138]
s2、将上述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调理剂加入到83℃的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
均匀,得到混合物a。
[0139]
s3、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a中添加上述得到的增稠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
[0140]
s4、往上述得到的混合物b中添加上述得到的赋酯剂和保湿剂,并降温至68℃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c。
[0141]
s5、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c降温至42℃后,再加入上述得到的活性原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142]
试验例
[0143]
一、试验产品:上述实施例6制得的具有去屑舒缓作用的洗发水。
[0144]
二、试验周期
[0145]
试验日期:2020年5月18日~2020年6月1日。
[0146]
三、试验方法
[0147]
选择中国健康受试者31名,年龄范围在18~60周岁,有头屑困扰。在受试者使用试验产品前、使用产品7天后、使用产品14天后测量头皮皮肤颜色a值,分析头屑数量,并对头皮皮肤红斑、鳞屑进行专家评估,对头皮皮肤干燥、瘙痒进行自我评估,产品使用前后的数据结果和评价结果通过统计学检验方法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0148]
四、检测部位:头皮。
[0149]
五、检测指标
[0150]
1、功效性检测
[0151]
(1)头屑数量
[0152]
测量仪器:dandruffmeter da 20头屑测试仪
[0153]
测量要求:采集图像1次,图像分析1次。
[0154]
测量区域:头皮。
[0155]
参数解释:头屑数量,数值越小说明头屑数量越少。
[0156]
结果判定:产品使用后,头皮区域头屑数量显著性低于使用前,表示该受试样品具有去屑效果。
[0157]
(2)皮肤颜色(a)
[0158]
测量仪器:pc35皮肤镜
[0159]
测量要求:测试1次,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分析图像1次。
[0160]
测量区域:头皮。
[0161]
参数解释:a值越高,皮肤颜色越偏向红色。单位:无量纲。
[0162]
结果判定:产品使用后,头皮区域a值显著性低于使用前,表示该受试样品具有缓解头皮发红效果。
[0163]
2、功效性评估标准如表1所示。
[0164]
表1
[0165][0166]
六、试验环境
[0167]
试验环境为温度21.3℃~21.9℃,湿度47.3%~55.7%rh,符合方案设计的要求。
[0168]
七、试验流程如表2所示。
[0169]
表2
[0170]
test进行数据改善值正态分布的显著性检验,sig.(双侧)>0.01,则呈正态分布,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若sig.(双侧)<0.01,则呈非正态分布,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
[0177]
使用产品后的改善值(

差值)=使用后数据

使用前数据;
[0178]
使用产品后的提升/改善(变化率)=(使用后数据

使用前数据)/使用前数据。
[0179]
十、试验结果
[0180]
1、样本完成情况
[0181]
计划入组人数31人,实际入组人数31人,最终完成测试人数31人,统计分析人数31人。
[0182]
2、产品使用及耐受性反馈情况
[0183]
测试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0184]
3、仪器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
[0185]
3.1、试验产品使用前后的头屑数量对比结果如表3~4、图1~3所示。
[0186]
表3
[0187][0188]
表4
[0189][0190]
表4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191]
图1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192]
从表3~4以及图1~3中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屑数量显著性降低52.71%(绝对值)(p<0.001);
[0193]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屑数量显著性降低75.39%(绝对值)(p<0.001);
[0194]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可以显著性改善头屑数量,具有去屑效果。
[0195]
3.2、试验产品使用前后的头皮皮肤颜色a值对比结果如表5~6、图4~6所示。
[0196]
表5
[0197][0198]
表6
[0199][0200]
表6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201]
图4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202]
从表5~6以及图4~6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皮肤颜色a值显著性降低4.45%(绝对值)(p<0.01);
[0203]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皮肤颜色a值显著性降低5.84%(绝对值)(p<0.001);
[0204]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可以显著性改善皮肤颜色a值,具有缓解头皮发红效果。
[0205]
4、专家评估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
[0206]
4.1、专家评估试验品使用前后的头皮红斑对比结果如表7~8、图7所示。
[0207]
表7
[0208][0209]
表8
[0210]
[0211][0212]
表8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213]
图7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214]
从表7~8以及图7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红斑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7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红斑效果;
[0215]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红斑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14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红斑效果。
[0216]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具有改善头皮红斑状态的效果。
[0217]
4.2、专家评估试验品使用前后的头皮鳞屑对比结果如表9~10、图8所示。
[0218]
表9
[0219][0220]
表10
[0221][0222][0223]
表10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224]
图8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225]
从表9~10以及图8中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鳞屑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7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效果;
[0226]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鳞屑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14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效果。
[0227]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具有改善头皮鳞屑状态的效果。
[0228]
4.3、专家评估结果小结:
[0229]
对受试者头皮红斑及鳞屑进行专家评估,测试结果显示:
[0230]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头皮红斑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显著性改善。
[0231]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头皮红斑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显著性改善。
[0232]
5、自我评估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
[0233]
5.1、自我评估试验品使用前后的头皮干燥对比结果如表11~12、图9所示。
[0234]
表11
[0235][0236]
表12
[0237][0238]
表12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239]
图9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240]
从表11~12以及图9中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干燥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7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干燥效果;
[0241]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干燥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14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干燥效果。
[0242]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具有改善头皮干燥状态的效果。
[0243]
5.2、自我评估试验品使用前后的头皮瘙痒对比结果如表13~14、图10所示。
[0244]
表13
[0245][0246]
表14
[0247]
[0248][0249]
表14中,*显著性标注方法:“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250]
图10中,相对使用前显著性分析,*/**/***分别代表p<0.05/p<0.01/p<0.001。
[0251]
从表13~14以及图10中可以看出,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瘙痒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7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效果;
[0252]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瘙痒等级显著性降低(p<0.001),表明试验产品使用14天后具有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效果。
[0253]
以上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和14天,具有改善头皮瘙痒状态的效果。
[0254]
5.3、自我评估结果小结:
[0255]
受试者对头皮干燥及瘙痒进行自我评估,测试结果显示:
[0256]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头皮干燥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显著性改善。
[0257]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头皮干燥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显著性改善。
[0258]
6、有效典型案例
[0259]
6.1、去屑有效例
[0260]
选取2例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去屑效果明显的受试者,受试者编号为004、006号,有效例见图11、图12,图中白色区域越少说明头屑越少,d0(左图)为使用产品前的头屑情况图,d14(右图)为使用产品14天后的头屑情况图。
[0261]
6.2、缓解头皮皮肤发红有效例
[0262]
选取2例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缓解头皮皮肤发红效果明显的受试者,受试者编号为005、031号,有效例见图13、图14,图中,d0(左图)为使用产品前的头皮皮肤情况图,d14(右图)为使用产品14天后的头皮皮肤情况图。图13和图14中,左图均明显红于右图。
[0263]
十一、试验结论
[0264]
本试验结果是通过31例平均年龄为47.58岁、有头屑困扰的中国健康受试者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获得,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以下功效:
[0265]
(1)仪器检测结果显示:
[0266]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屑数量显著性改善、皮肤颜色a值显著性改善,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具有去屑、缓解头皮发红的效果。
[0267]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区域头屑数量显著性改善、皮肤颜色a值显著性改善,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具有去屑、缓解头皮发红的效果。
[0268]
(2)专家评估结果显示:
[0269]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红斑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显著性改善,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具有改善头皮红斑、鳞屑状态的效果。
[0270]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红斑显著性改善、头皮鳞屑显著性改善,说
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具有改善头皮红斑、鳞屑状态的效果。
[0271]
(3)自我评估结果显示:
[0272]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受试者头皮干燥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显著性改善,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7天后具有改善头皮干燥、瘙痒状态的效果。
[0273]
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受试者头皮干燥显著性改善、头皮瘙痒显著性改善,说明连续使用试验产品14天后具有改善头皮干燥、瘙痒状态的效果。
[0274]
(4)产品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
[0275]
31例受试者均未出现任何皮肤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试验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027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