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0953发布日期:2021-03-17 00:3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背景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随着性病中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急速上升和宫颈癌、肛门癌等的增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hpv易感染人类表皮和粘膜鳞状上皮,hpv感染表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疣”,感染粘膜鳞状上皮引起的增生性病变称为“乳头瘤”。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动物中分布广泛,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只有人类会被hpv感染,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如生长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肤和粘膜上的人类寻常疣、尖锐湿疣以及生长在粘膜上的乳头状瘤。自从1976年zur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传播致癌因素以来,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野生山楂核提取液对常见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能有效的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但现有技术中的提取液含有较多杂质,导致纯度较为一般,对该疾病的防治效果较为一般。

因此提出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自然晾干,然后用打磨机打磨出来,做成成品野生山楂核;

(2)将成品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18-24h,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2-18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5-8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3-5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15-25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蒸馏温度为200-42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5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7天,蒸馏第二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使用方法:将润有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棉签在疣体处摩擦3-5min,1天1次,3天疣体脱落,后期清除病毒,不再复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使用方法:将润有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棉条留置宫颈管1-2h,上4天休息3天,2个月一个疗程,经期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将野生山楂核进行除杂,并用清水反复冲洗3-5次,有利于对野生山楂核沾附的灰尘砂石等杂质进行去除,提高了后续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的纯净度;本发明同时对进行自然晾干,有利于节省能耗;

本发明通过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18-24h,蒸馏温度为200-42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在该蒸馏温度和蒸馏时间下,有利于充分将野生山楂核中的活性成分进行蒸馏提取,提高了原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避免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通过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并用医用脱脂棉纯化两次,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纯度高,杂质少,使用时的功效更好;

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备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很好的灭杀作用,在祛除尖锐湿疣、皮肤疣、疣体和宫颈高危病毒清除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放入除杂机中除去砂石杂质,接着将除杂后的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3次,将冲洗后的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15天;

(2)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18h,保持蒸馏温度为20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2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5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2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放入除杂机中除去砂石杂质,接着将除杂后的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3次,将冲洗后的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20天;

(2)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18h,保持蒸馏温度为30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5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7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3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放入除杂机中除去砂石杂质,接着将除杂后的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4次,将冲洗后的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25天;

(2)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24h,保持蒸馏温度为30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5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7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4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放入除杂机中除去砂石杂质,接着将除杂后的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5次,将冲洗后的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25天;

(2)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24h,保持蒸馏温度为42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5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7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5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以野生山楂核为原料,该单一纯植物提取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野生山楂核放入除杂机中除去砂石杂质,接着将除杂后的野生山楂核用清水反复冲洗5次,将冲洗后的野生山楂核自然晾干25天;

(2)将野生山楂核放入熏蒸气化炉内,常压下蒸馏24h,保持蒸馏温度为420℃,得到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

(3)将野生山楂核馏油原液放入分离器中静置18天,蒸馏第一遍,继续静置8天,蒸馏第二遍,得到单一纯植物提取液。

实施例6

针对上述实施例1-5中所制得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使用方法:将润有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棉签在疣体处摩擦3-5min,1天1次,3天疣体脱落,后期清除病毒,不再复发;

一种防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皮肤和粘膜疾病的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使用方法:将润有单一纯植物提取液的棉条留置宫颈管1-2h,上4天休息3天,2个月一个疗程,经期停用,转阴率高达百分之85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