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5209发布日期:2021-04-09 20:3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气管插管操作所需的插管组件存在以下具体缺陷:

第一、气管插管进入气管后对气管壁造成压迫,无法保证起卦的血运处于正常状态;

第二、气管插管过程中,异物进入气管,病患可能造成呛咳,导致气管内的气体和分泌物涌出,气管插管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无法泄压,分泌物外喷到医护人员身上;

第三、气管插管时,病患张嘴进行配合,呼吸和飞沫会直接从嘴巴出来,直冲医护人员,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

综合上述,设计一种可保护气管内壁进行缓冲、阻挡气管分泌物和气体喷出、阻挡呼吸和飞沫与医护人员进行直接接触的气管插管组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插管本体,所述气管插管本体的第一端设有双囊充气式防护组件,所述气管插管本体的第二端设有单向活瓣式阻隔组件,所述单向活瓣式阻隔件与气管插管本体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向气管方向伸展的喉部遮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囊充气式防护组件包括外囊、内囊以及第一充气机构以及第二充气机构,其中,

所述内囊包裹气管插管的侧壁,所述内囊与气管插管之间形成密闭的内注气腔;

所述外囊包裹依次包裹内囊以及气管插管的侧壁,所述外囊与气管插管之间形成密闭的外注气腔;

所述第一充气机构的注气端伸入外注气腔;

所述第二充气机构的注气端伸入内注气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机构包括第一注气管以及设置在第一注气管的进气口的第一压力密封注气阀,所述第一注气管的排气口伸入外注气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机构包括第二注气管以及设置在第二注气管的进气口的第二压力密封注气阀,所述第二注气管的排气口伸入外注气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活瓣式阻隔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活瓣组、第二活瓣组以及设置在第二活瓣组上的排气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瓣组包括设置在气管插管的第二端开口处的安装壳、设置在安装壳的上表面的至少一对第一活瓣,所述第二活瓣组包括设置在安装壳内,且与安装壳的上表面平行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至少一对第二活瓣,所述第一活瓣对称轴与第二活瓣的对称轴偏离0.5-1cm,所述安装壳与连接板之间形成导丝密封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下表面设有压力显示灯组件,所述压力显示灯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源、固定电极片、活动电极片、复位弹簧以及挡片,其中,

所述发光二极管嵌装在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导槽,所述固定电极片设置在导槽的槽顶,所述电源嵌装在连接板内,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接线端、固定电极片、以及电源的正极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置所述活动电极片,所述活动电极片沿导槽的长度方向远离或贴合固定电极片,所述活动电极片通过复位弹簧与位于导槽外的挡片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的第一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包裹开口的导管密封囊,导管密封囊形成用于通过导丝的开口,所述气管插管的第一端开口套装用于包裹导管密封囊的密封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囊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可收缩或伸展的弹性囊状结构,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弹性囊状结构的囊面为光滑平面或褶皱面,所述内囊为不透明材质制成的可收缩或伸展的弹性囊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的第一端为伸入气管的一端,所述气管插管的第二端为导丝进入端。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内外双囊有间隔,充气后不相互紧贴,不压迫气管壁,可交替充气使用,只使用内充气囊时,外充气囊作为缓冲软垫,另外,如果其中一个充气囊在使用过程中漏气,另一个充气囊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不需要将气管插管拔出即可继续进行手术操作;

第二、外囊膨胀时呈凹凸部的褶皱形状,使得充气囊在充气后不压迫气管壁黏膜,起到缓冲效果,能保持良好的血运状态;

第三、利用第一活瓣组的活瓣和第二活瓣组的活瓣配合,导丝单向进入,导丝退出后活瓣关闭,防止传感病人气管内分泌物喷出,起到密闭作用,避免感染;

第四、第二活瓣组的连接板上的排气通孔,当导丝进入气管插管时会造成病人呛咳,有气体产生,气体通过小排气通孔进入到导丝密封囊中,相当于起到减压效果,不会仅从活瓣口喷出。当导丝退出活瓣关闭,病人呛咳的气体唯一出路就是通过排气通孔排到导丝密封囊中。

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第一立体安装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主视安装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装配接头的剖视安装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第二立体安装爆炸图;

图5是图4的r部在发光二级管断开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r部在发光二级管闭合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装配主视图;

附图标记:

1、气管插管本体201、外囊202、内囊

203、内注气腔204、外注气腔301、第一注气管

302、第一压力密封注气303、第二注气304、第二压力密封阀管注气阀

401、排气通孔402、安装壳403、第一活瓣

404、连接板405、第二活瓣501、发光二极管

502、电源503、固定电极504、活动电极片片

505、复位弹簧506、挡片6、导管密封囊

7、密封帽8、保护弹簧9、接头

10、喉部遮挡件11、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尤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在相关技术中,气管插管操作所需的插管组件存在以下具体缺陷:气管插管进入气管后对气管壁造成压迫,无法保证起卦的血运处于正常状态;气管插管过程中,异物进入气管,病患可能造成呛咳,导致气管内的气体和分泌物涌出,气管插管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无法泄压,分泌物外喷到医护人员身上;气管插管时,病患张嘴进行配合,呼吸和飞沫会直接从嘴巴出来,直冲医护人员,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感染。基于此,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可保护气管内壁进行缓冲、阻挡气管分泌物和气体喷出、阻挡呼吸和飞沫与医护人员进行直接接触。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公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的爆炸图。根据图1至图8可知,双囊密封式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插管本体1,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一端设有双囊充气式防护组件,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二端设有单向活瓣式阻隔组件,所述单向活瓣式阻隔件与气管插管本体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向气管方向伸展的喉部遮挡件10,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内囊202和外囊201可包括顺应性相对弹性囊体。内囊202和外囊201可包括构造成允许囊体在对囊体的压力增加时直径持续增加的材料,诸如聚氨酯、乳胶和诸如聚硅氧烷的弹性体有机硅氧烷聚合物或者内囊202和外囊201包括半顺应性囊体。内囊202和外囊201的表现为顺应和半顺应属性的组合。允许内囊202和外囊201在患者体内以可预测方式充胀的任何材料和构造,包括顺应性和非顺应性行为的组合都在本方案的范围内。

优选的,喉部遮挡件10为折叠式伞状结构,展开后,伞面的凹面面对病患的喉部,伞面的凸面面对嘴巴张开的方向,在插管操作中,将病患喉部气管内的呛咳产生的气体和分泌物进行遮挡,防止直接喷出口腔,导致医护人员直接接触。

优选的,外囊201可包括多个褶皱。各褶皱可包括大致沿外囊201的纵向轴线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的囊体材料中的折叠或弯曲点,在充气状态下,外囊201的内表面在褶皱类似的塌缩构造与内囊202的外表面的表面不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囊充气式防护组件包括外囊201、内囊202以及第一充气机构以及第二充气机构,其中,所述内囊202包裹气管插管本体1的侧壁,所述内囊202与气管插管本体1之间形成密闭的内注气腔203;所述外囊201包裹依次包裹内囊202以及气管插管的侧壁,所述外囊201与气管插管之间形成密闭的外注气腔204;所述第一充气机构的注气端伸入外注气腔204;所述第二充气机构的注气端伸入内注气腔203,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外囊201和内囊202分别与气管插管本体的同轴设置,外囊201完全包裹内囊202,内囊202与外囊201同轴心设置或者内囊202与外囊201同纵向轴线设置,前提是,内囊202和外囊201在同时充气时,内囊202的外表面与外囊201的内表面不搭接,充气后不相互紧贴,不压迫气管壁,可交替充气使用,只使用内充气囊时,外囊201作为缓冲软垫,另外,如果外囊201或内囊202在使用过程中漏气,另一个完好的内囊202或外囊201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不需要将气管插管拔出即可继续进行手术操作。

进一步,所述外囊201为透明材质制成的可收缩或伸展的弹性囊状结构,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弹性囊状结构的囊面为光滑平面或褶皱面,使得充气囊在充气后不压迫气管壁黏膜,起到缓冲效果,能保持良好的血运状态,所述内囊202为不透明材质制成的可收缩或伸展的弹性囊状结构,内囊202的颜色可以透过透明的外囊201可以观察地带有颜色的内囊202的充胀或坍塌的程度,便于肉眼区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机构包括第一注气管301以及设置在第一注气管301的进气口的第一压力密封注气阀302,所述第一注气管301的排气口伸入外注气腔204内,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充气机构通过第一注气管301与外接的送气装置连接,送气装置选用市面上有售的现成产品,本技术方案中不再赘述。

示例中,选用的第一压力密封注气阀302为市面上有售的物理式阀体,目的在于阻止进入第一注气管301的气体回流,保证外注气腔204的压强一定,市面上同类型的物理式阀体是现有技术,并不是本方案保护的技术点,直接购买该第一压力密封注气阀302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机构包括第二注气管303以及设置在第二注气管303的进气口的第二压力密封注气阀304,所述第二注气管303的排气口伸入外注气腔204内,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二充气机构通过第二注气管303与外接的送气装置连接,送气装置选用市面上有售的现成产品,本技术方案中不再赘述。

示例中,选用的第二压力密封注气阀304为市面上有售的物理式阀体,目的在于阻止进入第二注气管303的气体回流,保证内注气腔203的压强一定,市面上同类型的物理式阀体是现有技术,并不是本方案保护的技术点,直接购买该第二压力密封注气阀304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活瓣式阻隔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活瓣组、第二活瓣组以及设置在第二活瓣组上的排气通孔401,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活瓣组和第二活瓣组的活瓣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活瓣组和第二活瓣组的材质为有一定弹性的,在导丝依次穿过时,活瓣与导丝的接触部分变形,使导丝顺利通过,由于导丝有向气管内部伸入的趋势,所以活瓣总是受到向气管方向相对摩擦力,实现阻隔气管内上涌的分泌物和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瓣组包括设置在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二端开口处的安装壳402、设置在安装壳40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对第一活瓣403,所述第二活瓣405组包括设置在安装壳402内,且与安装壳402的上表面平行的连接板404以及设置在安装板上的至少一对第二活瓣405,所述第一活瓣403对称轴与第二活瓣405的对称轴偏离0.5-1cm,所述安装壳402与连接板404之间形成导丝密封囊,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第一活瓣403组的活瓣数量和第二活瓣405组的活瓣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本方案中,第一活瓣403组的活瓣的对称中心与第二活瓣405组的活瓣的对称轴不重合,原因如下:

如果气管中的气体或这分泌物在意外情况下冲破第二活瓣405组的开口中心,第一活瓣403组的开口中心偏离0.5-1cm后,气体或分泌物在惯性下,直线运动,在存在偏离的情况下,防止气体和分泌物运动冲破第一活瓣403组的开口,起到有效的双层防护。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404下表面设有压力显示灯组件,所述压力显示灯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501、电源502、固定电极片503、活动电极片504、复位弹簧505以及挡片506,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501嵌装在连接板404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板404的下表面设有导槽,所述固定电极片503设置在导槽的槽顶,所述电源502嵌装在连接板404内,所述发光二极管501的第一接线端、固定电极片503、以及电源502的正极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04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设置所述活动电极片504,所述活动电极片504沿导槽的长度方向远离或贴合固定电极片503,所述活动电极片504通过复位弹簧505与位于导槽外的挡片506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处设有用于包裹开口的导管密封囊6,导管密封囊6形成用于通过导丝的开口,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一端开口套装用于包裹导管密封囊6的密封帽7,即使在第一活瓣403组的活瓣和第二活瓣405组的活瓣不同轴的情况下依然由于力的作用导致,气体或分泌物冲破第一活瓣403组的中心开口,还可以利用导管密封囊起到密封、包裹气管插管本体1的作用,防止传感病人气管内分泌物喷出到外面,起到密闭作用,避免感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一端为伸入气管的一端,所述气管插管本体1的第二端为导丝11的进入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