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41538发布日期:2021-03-12 13:16阅读:5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藏药领域替代天然麝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麝香来自麝的雄兽腹部下方生长的香腺和香囊中分泌和贮存的一种外激素或信息化合物,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有着传统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由于各种麝类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我国科研部门已开展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的最新手段,培养麝香腺细胞,为早日解决商品麝香的供求矛盾打下基础。目前,用人工麝香生产中成药品种近400种,涵盖中成药常用剂型。

北派藏医人工麝香属于植物类药物,其推广应用不仅为保护珍稀动物药材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还因其植物药物的特性保持着天然的生物活性,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天然麝香的药性,尤其在瘟疫病(传染类疾病、炎症等)与虫病(牙痛等)方面拥有强大的疗愈力量。同时,其原料生长于雪域高原昌都市类乌齐,有着5000米雪山才有的古老与纯净,收藏了全世界最纯净的阳光,蕴含着雪域高原最单纯的气息;其制作技艺则由历史上多位藏名医和藏药大师传承下来,蕴含着藏族十明文化中天文学与藏医学的精髓。此巨大的地域优势与传承特色为其它科研成果的推广创立了可借鉴的模式,促进着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麝香,一种传奇的珍稀药材,在433种中成药中广泛应用,却险些随着麝的濒危而面临消失。人工麝香作为濒危动物药材麝香的替代品,等同天然麝香配方使用。是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和保密品种,用人工麝香生产中成药品种近400种,涵盖中成药常用剂型,是珍稀动物药材代用品研究的重大突破,获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工麝香自1994年上市以来,已在全国760家企业应用。含麝香成分的433种中成药中,有431种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了天然麝香,替代率达99%以上。北派藏医植物类人工麝香的推广应用,不仅将满足群众用药需求,还会保证国宝级中成药品种的传承。在运用优势资源破解重大关键性难题上,将为现有人工麝香研究的完善、质量提高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将为其它珍稀动物药材的应用开辟一条重要的新途径,为其它科研成果推广创立可借鉴的模式,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以方法实现人工麝香的配伍及制作,从而提高和完善人工麝香的质量问题并将其由精准化制备的产品作为临床用药的可靠基础依据。

为此,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

一,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按各自药性分类堆放;

二,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分别取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一并入无生锅熬制三次;

三,成品制作:将最后一次熬制的成药经次氯酸喷雾外表消菌,包装入库。

进一步地,在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时,排除并杜绝宝石类药材、肉类药材的涉入。

优选的,在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时,按重量计,分别取药材扭连钱20g、囊距翠雀花10g、川藏香茶菜100g、肾瓣棘豆膏10g、唐松草膏5g、棱子芹15g混配一处,构成混合原料组方药。

优选的,在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后,将混合药入无锈锅内熬制三次的过程是:第一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二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三次加混合药材四倍的水小火熬制三小时,制成成药。

进一步地,包括成药粘性检测的方法,其中,优选旋转粘度计测定成药粘性。

优选的,所述药粘性检测的方法是取熬制好的成药,在常温条件下,以不粘石头不粘手为标准。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由本发明制作的人工麝香作为濒危动物药材麝香的替代品,等同天然麝香配方使用;制备方法中所使用的配方原料均为天然野生植物药材,非人工化学合成,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保持着生物活性,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天然麝香的药性;配方中的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以精准配伍、精细勾兑调制出来的产品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症于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抗心绞痛等临床反应有奇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备人工麝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以下实施例描述了制备人工麝香的方法: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

一,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按各自药性分类堆放;其中,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时应严格把控宝石类药材、肉类药材的涉入。

二,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分别取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一并入无生锅熬制三次;

三,成品制作:将最后一次熬制的成药经次氯酸喷雾外表消菌,包装入库;其中,在完成成品的制作后还要进行成药粘性检测,成品应具有不粘石头不粘手的表征。

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所选的物料进行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然后按按重量计,分别取药材扭连钱20g、囊距翠雀花10g、川藏香茶菜100g、肾瓣棘豆膏10g、唐松草膏5g、棱子芹15g混配一处,构成混合原料组方药,接着讲将称重后的混合药,入无生锅熬制三次的过程是:第一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二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三次加混合药材四倍的水小火熬制三小时,进行药粘性检测;实践中,是将熬制好的成药进行晾凉处理,在常温条件下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法、薄层色谱法中的一种方法。实践中,药粘性检测的方法优选旋转粘度计测定成药粘性,或者,在常温条件下,成药的粘性以不粘石头不粘手为标准。最后,将第三次熬制的成药经次氯酸喷雾外表消菌,包装入库。

以上由本发明制备的人工麝香成品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如下统计:

患者年龄50~83岁,男60人,女60人。对扩张冠状动脉,心绞痛的临床反应,与开窍醒神、活血散结等中药配伍使用,

用量次0.04~0.08g/日,观察期从用药第一天起三个月内,有效率为91.7%;余下部分患者可适当加大人工麝香用量,但每次不过0.02g均有效。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具有步骤:

一,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按各自药性分类堆放;

二,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分别取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一并入无生锅熬制三次;

三,成品制作:将最后一次熬制的成药经次氯酸喷雾外表消菌,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在选取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时,排除并杜绝宝石类药材、肉类药材的涉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时,按重量计,分别取药材扭连钱20g、囊距翠雀花10g、川藏香茶菜100g、肾瓣棘豆膏10g、唐松草膏5g、棱子芹15g混配一处,构成混合原料组方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精准称重制成混合药后,将混合药入无锈锅内熬制三次的过程是:第一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二次加混合药材六倍的水中火熬制两小时;第三次加混合药材四倍的水小火熬制三小时,制成成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成品的制作,包括成药粘性检测的方法,其中,优选旋转粘度计测定成药粘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说的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粘性检测的方法是取熬制好的成药,在常温条件下,以不粘石头不粘手为标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麝香的制备方法,是将配方药材原料:扭连钱、囊距翠雀花、川藏香茶菜、肾瓣棘豆膏、唐松草膏、棱子芹,按各自药性分类堆放;之后按各自原料药的重量计精准称量,再合为一处,入不锈钢煮器分三次熬制,得成品。人工制备的麝香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症于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扩张冠状动脉,抗心绞痛等临床反应有奇效。

技术研发人员:平措绕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措绕吉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