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85625发布日期:2022-06-22 00:1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微妙的输布网络负责传送“气”、“血”、“津液”等物质,这个输布网络称为经络系统,具有多条经络线纵横交错循行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而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并为人体输送气、血、津液等物质到身体各个器官。这些气会集中及输注于某些体表部位,是为中医理论的穴位,是为经络在线气、血运行的交会点。现代研究指出穴位和经络在于细胞组织间隙,并且有低电阻和良好的传导特性,以针具针入体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脏腑经络功能、增进体质、改善病症。刺激穴位时,患者会主观感受到酸痛、麻痹、沉重或肿胀,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得气”感。
3.传统通过下针者主观感受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亦或是患者主观感受得气感,来判断针在穴位,若能辅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判断方可更精准的刺激穴位;现代也有利用穴位低电阻的特性,使用仪器来探测低电阻的皮肤位置以判断穴位所在,属于非侵入性的侦测。然而,每个穴位都有深浅差异,若只是探测皮肤电阻找到穴位,仍无法了解在实际针刺过程中,是否有达到穴位的深度。
4.有鉴于此,现有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灸穴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下针部位的电流变化。
6.本发明的次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灸穴位检测方法,可以判断是否准确针在穴位者。
7.本发明全文所记载的组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发明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发明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多个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8.本发明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型态,是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的。
9.本发明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脉冲产生器,产生一个脉冲讯号;两个电极,分别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一个电流测量单元,串联该脉冲产生器与其中一个该电极;及一个处理单元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与该电流测量单元。
10.本发明的针灸穴位检测方法,是利用上述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两个下针部位,将两个电极分别连接两个下针部位;施加一个脉冲讯号于该两个下针部位,以形成一个检测电流,是具有一个电流值;分析该电流值的高点与低点之间的电流振
幅,以产生至少一个电流振幅比例;及以该电流振幅比例判断是否针在穴位,当该电流振幅比例大于10%时,该两个电极偏离穴位,当该电流振幅比例不大于10%时,则该两个电极准确连接位于穴位上。
11.因此,本发明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借助检测下针部位的电流变化,是以科学的方式,辅助下针者判断是否准确的下针于穴位上,具有提供客观判断依据的功效。
12.其中,各电极可以为仪器用的鳄鱼夹或测试钩夹。如此,可以显示检测电流的变化,具有方便替换针具或快速地更换检测位置的功效。
13.其中,该处理单元可以具有一个显示模块。如此,可以显示检测电流的变化,具有便利判读电流振幅比例的功效。
14.其中,该处理单元可以具有一个扬声模块。如此,可以用声音提示判断该电流振幅比例的结果,具有使下针者专注于该下针部位以调整位置的功效。
15.其中,该脉冲讯号频率可以为0.1~200 hz。如此,可针对不同的穴位以使用不同的频率,具有提升检测准确率的功效。
16.其中,该脉冲讯号电压可以为0.5~12伏特。如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穴位使用不同的电压,具有提升检测准确率的功效。
附图说明
17.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压及电流变化曲线图;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检测结果比较图。
18.附图标记说明【本发明】1:脉冲产生器2:电极3:电流测量单元4:处理单元41:显示模块42:扬声模块c:电流回路p:针具s:下针部位i,iw,ir:测试电流ia:电流振幅ih,i’h
,i”h
,:高点i
l
,i’l
,i”l
:低点i
δ
:电流差值i1:相对高点i2:相对低点v:脉冲电压
vh:高电压v
l
:低电压w,r:下针状态t:穴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1所示,其是本发明针灸穴位检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是可以包括一个脉冲产生器1、两个电极2、一个电流测量单元3及一个处理单元4,该电极2可以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1,该电流测量单元3可以串联该脉冲产生器1及其中一个该电极2,该处理单元4可以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1与该电流测量单元3。
20.该脉冲产生器1是可以输出周期性以及接近人体生物电的一个脉冲讯号,该脉冲讯号可以借助现有各式的震荡电路来产生,目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降压交流式、晶体管噪音式或脉冲式等电针机即具备此功能,因此,该脉冲产生器1较佳但不局限于使用电针机。
21.该两个电极2是分别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1,该两个电极2是用以输出该脉冲讯号,各电极2可以是现有各种具有导电性的端子,本发明不予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各电极2可以是仪器用的鳄鱼夹或测试钩夹,使各电极2能可拆离地夹合该针具p,以方便替换该针具p或快速地更换检测位置。
22.该电流测量单元3是可以串联该脉冲产生器1与其中一个该电极2,该电流测量单元3可以是任何现有的电流量测装置,例如安培计,但不以此为限。当该电流测量单元3、该脉冲产生器1及该两个电极2可以通过位于任一个体表部位的两个下针部位s形成一个电流回路c时,该电流测量单元3是可量测该电流回路c的电流值。
23.该处理单元4可以耦合连接该脉冲产生器1与该电流测量单元3,是可用以读取该脉冲讯号的一个电压值及该电流值。该处理单元4另外可以分析该电流值的变化,进一步地,可判断分析结果并发出警示。该处理单元4可以是plc、智能型手机或个人计算机等,本发明不予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该处理单元4可以具有一个显示模块41,是可以显示分析该电流值的结果,较佳地,也可同时显示该电压值与该电流值随时间的变化,以方便下针者观察;该处理单元4另外可以具有一个扬声模块42,是可以发出警示音响或播报分析数值,如此,可以便利地得知分析结果。
24.本发明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可执行一种针灸穴位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两个下针部位s,将该两个电极2分别连接该两个下针部位s;施加一个脉冲讯号于该两个下针部位s,以形成一个检测电流;分析该检测电流的电流振幅,以产生一个电流振幅比例;及以该电流振幅比例判断是否针在穴位。
25.下针者可以分别对各下针部位s针入该针具p,再将该两个电极2分别夹合于该针具p,如此,可以形成该电流回路c。
26.检测人员可以开启该脉冲产生器1,使该脉冲产生器1产生该脉冲讯号,该脉冲产生器1可以使用如前述的电针机,使电针机同时有治疗和判断下针是否到位的功能。当该脉冲讯号施加于该两个下针部位s时,可以形成该检测电流于该电流回路c上,此时,该针灸穴
位检测装置可借助该电流测量单元3测得该检测电流的一个电流值。由于各下针部位s间存在着接触电阻、体液离子浓度及肌肉脂肪比例等差异,该些差异可以影响该检测电流的大小及变动幅度,因此,可借助调整该脉冲讯号的频率及电压,以形成可明确判读的该检测电流。该脉冲讯号的频率较佳可以为0.1~200 hz;该脉冲讯号的电压可以为0.5~12伏特,较佳可以为0.5~5伏特,借此,可以提升检测准确率。
27.如前述,该处理单元4可以读取该脉冲讯号的该电压值,以及该电流回路c上的该电流值,并分析该电流值的变化。请参照图2所示,是进行针灸穴位检测时的一个脉冲电压v及一个测试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该脉冲电压v由低电压v
l
转换至高电压vh时,该测试电流i可以形成一个高点ih;在该脉冲电压v由高电压vh转换至低电压v
l
时,该测试电流i另外可以形成一个低点i
l
,该高点ih及该低点i
l
的差值是为一个电流差值i
δ
,即i
h-i
l
=i
δ
。另外,该针灸部位s可能会因为离子移动而产生扩散与漂移电流,因此,该高点ih及该低点i
l
之间的该测试电流i可能会具有上升及下降的起伏变化,每次当该测试电流i由上升变为下降时,可以形成一个相对高点i1;每次当该测试电流i由下降变为上升时,可以形成一个相对低点i2,相邻的该相对高点i1及该相对低点i2的差值是可以为一个电流振幅ia,即i1-i2=ia。该处理单元4可以计算该电流振幅ia与该电流差值i
δ
的比例,以得出该电流振幅比例,也就是说,电流振幅比例=(ia/i
δ
)*100%。
28.请参照图3所示,下针状态w是为下针部位s偏离穴位t的状态,此时,该测试电流iw在该高点i’h
与该低点i’l
之间可以呈现锯齿状的曲线,也就是说具有较大的该电流振幅比例;下针状态r是为下针部位s在穴位t上的状态,此时,该测试电流ir在该高点i”h
与该低点i”l
之间是可以具有较平滑的曲线,也就是说具有较小的该电流振幅比例。该针灸穴位检测装置是可以依该电流振幅比例,来判断该针具p是否准确的针在穴位t上,若该电流振幅比例大于10%,表示该两个电极2未连接于穴位t上,也就是说该针具p针入的位置或/及深度偏离穴位t;相对地,若该电流振幅比例不大于10%,则表示该两个电极2连接于穴位t上,也就是说该针具p针入的位置及深度恰好位于穴位t上。
29.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针灸穴位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借助检测下针部位的电流变化,可以客观科学的方法,辅助下针者判断是否准确的下针于穴位上。另外,该处理单元可以显示该检测电流的电流值变化,可以方便下针者实时判读该电流振幅比例;又,下针者可以听取该扬声模块的提示,从而判断下针位置的准确性,如此,可以专注于该下针部位进行下针。
30.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