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3591发布日期:2021-04-09 2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终端(15),用于将数据显示化;

工作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18)、旋转加热单元和紫外线灭菌灯(16);所述旋转加热单元包括旋转加热杆(21)、传动单元和电机(23),用于带动圆形玉石旋转和加热;所述旋转加热杆(21)包括旋转杆(24)和加热棒(25),所述加热棒(25)套设在旋转杆(24)内,所述旋转杆(24)和电机(23)通过传动单元连接,所述传动单元用于将电机(23)的动力传递给旋转杆(24)并带动旋转杆(24)传动;

中控单元,包括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传输、存储和调用数据并对旋转加热杆(21)和紫外线灭菌灯(16)进行调控;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处理、传输和调用数据并发送调节指令;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所述温度传感器(18)的输出端、电机(23)的输入端、加热棒(25)的输入端、紫外线灭菌灯(16)的输入端、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显示终端(15)的输入端均连接微处理器的i/o端;

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数据存储模块、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18)、电机(23)、加热棒(25)、紫外线灭菌灯(16)和显示终端(15)的电源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外壳(11),所述外壳(11)设置有工作腔(12)、收集腔(13)、第一容纳腔(14)、第二容纳腔(22)和显示终端(15);

所述第一容纳腔(14)放置有中控单元;

所述第二容纳腔(22)位于收集腔(13)和第一容纳腔(14)之间,所述第二容纳腔(22)内设置电机(23)和传动单元;

所述工作腔(12)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7),所述顶盖(17)与外壳(11)旋转连接;所述工作腔(12)的前方设置有平移门(19);所述工作腔(1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和紫外线灭菌灯(16);所述工作腔(12)内还设置有多个旋转加热杆(21),所述旋转加热杆(21)的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收集腔(13)与工作腔(12)连通,收集腔(13)内设置有收集盒(20),所述收集盒(20)用于收集从工作腔(12)掉落的中药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主动轮、转动从动轮和传动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电机(23)的转轴相连,所述转动从动轮与旋转杆(24)相连,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从动轮之间设置奇数个传动从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转杆的数量为3~5根,每相邻两个所述加热转杆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7)和平移门(19)均由玻璃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7)与外壳(11)通过铰链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中药熨烫的智能加热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传统中医对圆形玉石加热杀菌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由电源、显示终端、中控单元和工作单元组成,其中,中控单元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和数据存储模块;工作单元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旋转加热杆和紫外线灭菌灯等组成;具体的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旋转加热杆的输入端、紫外线灭菌灯的输入端、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和显示终端的输入端均连接微处理器的I/O端。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微处理器可对旋转加热杆的温度进行控制,同时还能控制紫外线灭菌灯的开启时长,能控制对圆形玉石进行杀菌消毒和加热,大大提高加热消毒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龙;窦树林;王海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眉山市中医医院(眉山市东坡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