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331发布日期:2020-12-15 08: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养护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帮助人助起的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已步入老年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对日常生活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在家庭中养老还是在机构中养老,都希望得到精心的照顾和活动自由。老年人呆在床上的时间较长,他们需要不断调整躺着的姿势以舒缓胫骨,希望能够躺在床上看看电视、读读书报等活动。年龄大的弱者,还希望能够帮助起其起床等。市场上的家政服务又极其其昂贵,使人望而却步;现有的老年人生活辅助产品,价格昂贵,而且复杂结构带来的后期维护也是使得无法大众普及惠民。因此,他们急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质量稳定,价格实惠,维修方便的生活起居辅助装置,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存在大量的病人,在医治过程中,有些患者需要以坐姿接受治疗时;有些患者需要长时间躺在在床上静养,在进食、饮水时,需要坐起,以防止食物和饮水误入气管;医院亦希望患者坐起来适当的看看电视等娱乐活动,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来配合治疗。然而,目前,医院中的有简单通过摇杆使整个床板升起的装置,但该类病床的摇起的角度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患者能够治疗时坐起来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克服传统起居家居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维修方便的,使用时无需很大的力气,贴合老人和病人的需求,且可拆卸组装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包括床身1、床板系统、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及限位系统;所述床板系统包括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8、板轴5、螺母6、弹性带14及弹性夹31,所述板轴5穿过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的轴孔,所述第一床板3与第二床板8通过所述板轴5连接,所述板轴5一端带有台肩,所述板轴5另一端带有螺纹并与所述螺母6配合,所述第一床板3及所述第二床板8展开后能够平放在所述床身1上,所述第一床板3与所述第二床板8连接后形成整体床板,所述第一床板3上设有用于安装限位块4的槽,所述弹性带14一端固定在床板上,所述弹性带14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夹31固连;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升起键9、降落键10、托板12、安装罩13、电机11、立柱15、联轴器16、螺杆19、摇块18及摇杆轴17,所述升起键9和所述降落键10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8的侧面上,所述托板12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床板8的下面,所述安装罩1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托板12上,所述电机11通过端面法兰上的紧固孔固定在所述安装罩13上,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16与所述螺杆19连接,所述螺杆19与所述摇块18的螺纹相配合,所述摇块18通过轴孔安装在所述摇杆轴17上,所述摇块18能够绕所述摇杆轴17上下摆动,所述立柱15的上端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床身1的横档上,所述立柱15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摇杆轴17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立柱15的安装孔上;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铰链座7、支撑柱33、销20、铰链杆21、铰链轴22、拐杆23、拐杆轴24、销轴27及偏心凸轮29,所述铰链座7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二床板8上,所述销20穿过所述铰链杆21上端的孔和所述铰链座7上的孔,所述铰链轴22穿过所述铰链杆21下端的安装孔,所述拐杆23上端通过安装孔安装在所述拐杆轴24上,所述销轴27穿过所述拐杆23下端的安装孔和所述偏心凸轮29上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柱33上端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3上,所述拐杆轴24安装在所述支撑柱33下端的孔中;所述限位系统包括悬柱32、所述偏心凸轮29、短轴28、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的推杆26、滚杆25、所述限位块4、长轴30及所述弹性夹31,所述悬柱32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床板3上,所述短轴28与所述悬柱32下端的孔配合,所述偏心凸轮29通过中心孔安装在所述短轴28上,所述滚杆25与所述偏心凸轮29的圆周接触,所述滚杆25安装在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的所述推杆26之间,所述推杆26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块4固连,所述长轴30穿过所述推杆26上腰圆形的长槽,所述长轴30一端带有台肩,所述长轴30另一端带有螺纹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床身1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使用者长按所述抬起键9,所述电机11正转,带动所述螺杆19转动以及所述摇块18摆动,所述螺杆19向上旋出,所述第二床板8围绕所述板轴5逆时针转动,向上抬起;所述第二床板8在升起过程中带动所述铰链座7及所述铰链杆21向上运动,所述铰链杆21带动所述拐杆23绕所述拐杆轴24转动,所述拐杆23使所述偏心凸轮29绕所述短轴28顺时针转动,所述滚杆25和所述推杆26上升,与所述推杆26上端连接在一起的所述限位块4从所述第一床板3中伸出,所述第二床板8向上抬起角度的大小能够通过按下所述抬起键9时间的长短以控制所述电机11的转数得到;在不需要时,长按所述降落键10,所述电机11反转,所述螺杆19向下旋入,所述第二床板8下落,所述限位块4伴随所述偏心凸轮29的逆时针转动缩回到所述第一床板3槽内,所述第二床板8回复到平放的原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床板由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组成,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通过板轴铰链连接;在第二床板升起的过程中,限位块随动;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偏心凸轮,以使在有限得到转动角度范围内,升程能够达到很大值。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该装置操作方便,采用按键时间的长短控制电机输出轴的转数来决定床板抬起的角度,还可以实现短时间的按键的及时微调整,满足使用者各种角度需求,避免了繁琐的操作对使用者的限制。

(2)该装置结构简洁,由床板下的一个电机提供动力驱动,通过机械装置将螺杆转动转变为限位块竖直运动,全部系统采用机械结构,限位块能为使用者提供着力点,可防止使用者在第二床板抬起的过程中向下滑落。

(3)该装置可实现拆卸安装,且占用体积小,在家中可以方便的安装使用,同时床身部分可以对家中的床进行修改,其他部分只需简单的拼装及固定就可以使用。

(4)该装置适用范围广,除满足庞大的老人群体及病人群体外,也可满足其他人群也会有靠在床上看电视与看书的需求。

(5)该装置与普通的整体式手摇床相比,床板采用可调折叠式,功能的实现采取键自动式,省力安全,床体稳定,不会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2、调距孔;3、第一床板;4、限位块;5、板轴;6、螺母;7、铰链座;8、第二床板;9、升起键;10、降落键;11、电机;12、托板;13、安装罩;14、弹性带;15、立柱;16、联轴器;17、摇杆轴;18、摇块;19、螺杆;20、销;21、铰链杆;22、铰链轴;23、拐杆;24、拐杆轴;25、滚杆;26、推杆;27、销轴;28、短轴;29、偏心凸轮;30、长轴;31、弹性夹;32、悬柱;33、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键式自动起床装置包括床身1、床板系统、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及限位系统。床板系统包括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8、板轴5、螺母6、升起键9、降落键10、弹性带14及弹性夹31;第一床板3与第二床板8上可开有通气小孔,二者通过板轴5连接起来,第一床板3上开有轴线与板面平行的调距孔2,以调节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连接后的总体长度,从而适应不同身高使用者的要求。板轴5是一端带有台肩,另一端带有螺纹的杆件,板轴5通过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的销轴孔后,用螺母6锁紧,使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成为整体床板,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能够展开平放在床身1之上,第一床板3在竖直方向设有槽,用于安装限位块4,第二床板8侧面安装有抬起键9和降落键10,第一床板3和第二床板8连接后的整体床板两端的四角安装有弹性带14和弹性夹31,弹性夹31能够夹住被褥,以防止在第二床板8和限位块4在升起和回复平放状态时被子皱褶。

驱动系统包括托板12、安装罩13、电机11、立柱15、联轴器16、螺杆19、摇块18及摇杆轴17;第二床板8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安装有升起键9和降落键10,在第二床板8下面通过螺栓安装托板12,以增大受力的接触面积,安装罩13通过螺栓安装在托板12上,电机11通过其端面法兰上的紧固孔固定在安装罩13上,安装罩13的高度应大于电机总长度,电机1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6与螺杆19连接,螺杆19与摇块18螺纹配合,电机11正转时,螺杆19从摇块18旋出,第二床板8与摇块18的直线距离增加,第二床板8绕板轴5逆时针转动,向上抬起,同时摇块18绕摇杆轴17摆动,使螺杆19的轴线与第二床板8垂直,摇杆轴17与摇块18的孔之间间隙配合,以减小转动的阻力。立柱15有两根,摇杆轴17两端与立柱15下端的光孔之间过盈配合,以防止摇杆轴17在使用过程中松脱。第二床板8抬起角度的大小通过按下升起键9时间的长短来控制电机11的转数来得到。

传动系统包括铰链座7、支撑柱33、销20、铰链杆21、铰链轴22、拐杆23、拐杆轴24、销轴27及偏心凸轮29。铰链杆21有两根,铰链座7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床板8上,铰链杆21上端通过销20与铰链座7形成铰链连接,铰链轴22的两端安装在铰链杆21下端的安装孔中,销20与铰链座7过盈配合,销20与铰链杆21上端的孔是间隙配合,铰链轴22两端与铰链杆21下端的安装孔之间过盈配合。拐杆23上端通过安装孔安装在铰链轴22上,拐杆轴24间隙通过拐杆23中间的支点孔,拐杆23下端通过销轴27与偏心凸轮29连接,拐杆23上的孔与销轴27之间过盈配合,销轴27与偏心凸轮29的销孔之间间隙配合,支撑柱33有两根,支撑柱33上端与第一床板3通过螺纹连接起来,支撑柱33下端的轴孔与拐杆轴24两端之间是过盈配合。

限位系统包括悬柱32、偏心凸轮29、短轴28、推杆26、滚杆25、限位块4、长轴30及弹性夹31。悬柱32有两根,悬柱32上端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床板3上,短轴28的两端与悬柱32上的安装孔之间过盈配合,偏心凸轮29通过中心孔安装在短轴28上,偏心凸轮29的中心孔与短轴28之间间隙配合,滚杆25与偏心凸轮29的圆周接触,滚杆25安装在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的推杆26之间,推杆26的下端与短轴28构成倒立的u形,卡在偏心凸轮29上,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的脱落,推杆26上端固连在限位块4上,限位块4是为了防止使用者在第二床板8在大角度抬起时向下滑落,为使用者提供脚部位着力点,长轴30穿过推杆26上腰圆形的长槽,以防止限位块4的脱落。长轴30一端带有台肩,另一端带有螺纹在并通过螺纹固定在床身1上。第二床板8平放时,滚杆25与离偏心凸轮29中心孔的距离最小,第二床板8向上抬起时,偏心凸轮29升程逐渐增加,偏心凸轮29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80度;当使用者不需要第二床板8抬起时,长按降落键10,电机11反转,螺杆19向下旋入,第二床板8下落,限位块4伴随偏心凸轮29的逆时针转动缩回到第一床板3的槽内,第二床板8回复到平放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