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370发布日期:2020-11-03 23:5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



背景技术:

患者在气管切开手术后,呼吸道被导管代替,使得呼吸道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被破坏,进而导致呼吸道自主加温、湿化、过滤和咳嗽丧失,防御能力削弱,进而呼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全部由下呼吸道来实现。若气道湿化不够,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气道干燥,纤毛运动抑制或丧失,分泌物变黏稠,易形成痰痂或血痂,导致排痰不畅、气管堵塞、缺氧,引发肺不张和继发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气道湿化泵,以保证患者在呼吸道能够保持湿化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便携气道湿化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道湿化泵无法随身携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够达到诸多有益技术效果,具体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气道湿化泵包括湿化箱、背带和湿化插管,背带与湿化箱连接,湿化箱通过背带固定在人体上;湿化插管与湿化箱连接,且湿化插管沿着背带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肩带包括挎带和腰带,跨带的两端与湿化箱连接,且挎带斜跨在人体肩上,腰带的两端与湿化箱连接,且腰带环绕捆绑在人体腰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肩带包括管路固定件,湿化插管通过管路固定件固定在肩带上,并且湿化管道沿着肩带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湿化箱包括储液单元、泵体,泵体的出液口与湿化插管连接,泵体的进液口与储液单元连接,泵体将储液单元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湿化插管输入人体气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液单元包括储液盒和储液袋,储液袋位于储液盒内,且储液袋与泵体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液袋包括加液口和出液口,加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储液袋的顶部和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替代的技术方案,加液口和出液口位于储液袋的顶部,出液口连接有汲液管道,汲液管道延伸至储液袋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显示单元、微控制单元和蓄电单元,显示单元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与蓄电单元和泵体连接,且微控制单元控制泵体的抽取液体的速率,并将抽取速率通过显示单元显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空气感测单元,空气感测单元位于湿化箱上,且湿化插管穿过空气感测单元与泵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空气感测单元包括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使用时,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位于湿化插管的两侧,且红外线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湿化插管并传输至光敏接收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敏接收管通过电压信号采集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连接,且微控制单元基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气道湿化泵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气道湿化泵通过设置背带使得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在手术后能够随身佩戴,进而保证患者气道随时随地能够得到无间隙的湿化,以便气管切开手术患者的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背带包括肩带和腰带,使得湿化箱能够有效地固定在人体上,以防止湿化箱沿着人体向下滑落和/或围绕人体腰部滑移。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储液单元包括储液盒和储液袋,利用储液袋容易发生形变的特点,故而在湿化过程中,可以排储液袋中的空气,放置泵体将空气抽取至人体气道,并且储液袋能够随着液体的减少而发生形变,进而避免影响泵体抽取储液袋中的液体。进一步地,储液袋放置在储液盒中,能够有效利用储液盒保护储液袋,以防止储液袋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挤压。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的便携式气道湿化泵通过设置空气感测单元和报警单元使得便携式气道湿化泵能在湿化插管中进入气体时发出报警和/或停止泵体,进而避免气体被抽取至人体气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便携式气道湿化泵的佩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湿化箱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湿化箱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液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储液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便携式气道湿化泵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电压采集电路。

图中:1-湿化箱;11-储液单元;111-储液盒;112-储液袋;1121-加液口;1122-出液口;1123-汲液管道;1124-储液袋挂扣;12-泵体;13-背带耳扣;14-红外对射安装槽;15-管道固定件;16-管道锁紧盖;2-背带;21-肩带;22-腰带;23-管路固定件;3-湿化插管;4-显示单元;5-微控制单元;6-蓄电单元;7-空气感测单元;71-红外线发射管;72-光敏接收管;8-报警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3,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气道湿化泵包括湿化箱1、背带2和湿化插管3,背带2与湿化箱1连接,湿化箱1通过背带2固定在人体上;湿化插管3与湿化箱1连接,且湿化插管3沿着背带2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优选的,背带2与湿化箱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湿化箱1上设置有背带耳扣13,且背带2通过背带耳扣13与湿化箱1可拆卸连接。进一步优选的,背带2可以设置为与现有技术中背包背带相同的结构,使用时其长度可以调节。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患者可以通过背带2将湿化箱1固定在人体上,进而使得患者可以随身携带气道湿化泵,进而便于患者移动,以使患者能够随时随地使用气道湿化泵对气道进行湿化。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背带2的长度可以调节,进而使得便携式气道湿化泵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湿化插管3沿着背带2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能够有效避免湿化插管3与外界物件出现拉挂。

参照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背带2包括肩带21和腰带22,肩带21的两端与湿化箱1连接,且肩带21斜跨在人体肩上,腰带22的两端与湿化箱1连接,且腰带22环绕捆绑在人体腰部。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将背带2设置为肩带21和腰带22,使得背带2不仅能利用肩带21为湿化箱1提供拉力,防止湿化箱1滑落,并且还能够利用腰带22防止湿化箱1在患者移动过程中与人体分离,减少湿化箱1晃动,防止湿化箱1拉动湿化插管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腰带22上设置有卡扣件,使用时,腰带22能从卡扣件处拆断。优选的腰带22上的卡扣件可以为背包卡扣。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腰带22上设置有魔术贴,使用时,腰带22能从魔术贴处拆断。

参照图1,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背带2包括管路固定件23,湿化插管3通过管路固定件23固定在背带2上,并且湿化插管3沿着背带2延伸至人体颈部和/或肩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管路固定件23可以为固定在背带2上的绷带,使用时,通过绷带将湿化插管3捆绑在背带2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管路固定件23还可以为固定在背带2上的环扣,使用时,湿化插管3穿过固定在背带2上的环扣,使得湿化插管3能够与背带2贴合,进而防止湿化插管3散落和/或与外界物体出现拉挂。

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背带2内设置有腔室,湿化插管3沿着背带2穿过该腔室,进而实现湿化插管3与背带2的固定。

参照图3,湿化箱1包括储液单元11、泵体12,泵体12的出液口与湿化插管3连接,泵体12的进液口与储液单元11连接,泵体12将储液单元11内的液体抽出并通过湿化插管3输入人体气道。

优选的,泵体12为微型泵。具体的,泵体1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药物注射的本体,例如注药泵。

参照图3至图5,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单元11包括储液盒111和储液袋112,储液袋112位于储液盒111内,且储液袋112与泵体12通过管道连接。优选的,储液袋112为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储液袋112能够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优选的,储液袋112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医用塑料袋。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袋112由pp材料和pe材料制成的复合膜袋体,例如现有技术中的输液袋。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储液袋112储存用于气道湿化的液体。使用时,排除储液袋112中的气体并密封。因为储液袋112中不存在气体,故湿化箱1晃动时,仍然能够保证泵体12不会将气体抽入人体气道。需要说明的是,储液袋112密封不会影响泵体12抽取储液袋112中的气道湿化液体。具体的,当储液袋112中的液体被抽取时,储液袋112会随着液体的减小而发生形变,进而不会在储液袋112中出现真空。需要说明的是,泵体12在抽取液体时是利用大气压将液体压入泵体12,故而为了使泵体12能够抽出气道湿化液体,需要维持储液空间内压强恒定。如采用储液瓶储存气道湿化液体,储液瓶中的压强会随着气道湿化液体的抽出而减小,容易造成泵体12无法抽出气道湿化液体。

优选的,储液盒111位硬质材料制成的壳体,例如金属材料、塑胶。优选的,储液袋112上设置有刻度线,以便于定量加气道湿化液。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盒111为透明硬质材料制成,例如亚克力板。储液盒111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用户检测储液袋112中气道湿化液的使用状态。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液盒111,并将储液袋112放置在储液盒111中,能够有效保护储液袋112,防止储液袋112受到外力的挤压。

参照图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袋112包括加液口1121和出液口1122,加液口1121和出液口1122分别位于储液袋112的顶部和底部。优选的,加液口1121设置有密封帽。进一步优选的,密封帽与加液口1121通过螺纹连接。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将加液口1121和出液口1122分别设置在储液袋112的顶部和底部能够简化储液袋112中气体的排放。

参照图5,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液口1121和出液口1122位于储液袋112的顶部,出液口1122连接有汲液管道1123,汲液管道1123延伸至储液袋112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袋112上设置有储液袋挂扣1124,储液盒111内设置有与至相适配的挂钩。使用时,储液袋挂扣1124挂接在储液盒111内,以实现储液袋112的固定。

参照图1至图3和图6,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显示单元4、微控制单元5和蓄电单元6,显示单元4与微控制单元5连接,微控制单元5与蓄电单元6和泵体12连接,且微控制单元5控制泵体12的抽取液体的速率,并将抽取速率通过显示单元4显示。

优选的,微控制单元5为单片机,例如:51单片机、stm32单片机、atmega8a-tqfp单片机。蓄电单元6为蓄电池。显示单元4为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

参照图3和图6,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气道湿化泵还包括空气感测单元7,空气感测单元7位于湿化箱1上,且湿化插管3穿过空气感测单元7与泵体12连接。

参照图3和图6,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气道湿化泵,空气感测单元7包括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使用时,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位于湿化插管3的两侧,且红外线发射管71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湿化插管3并传输至光敏接收管72。

参照图3、图6和图7,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便携气道湿化泵,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通过电压信号采集电路与微控制单元5连接,微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连接,且微控制单元5基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空气感测单元7包括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使用时,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位于输液管的两侧,且红外线发射管71发射出的红外线穿过输液管到的光敏接收管72。优选的,空气感测单元7为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参照图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通过电压信号采集电路与微控制单元5连接,微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与报警单元8连接,且微控制单元5基于电压信号采集电路采集的电压信号控制报警单元8。

优选的,红外线发射管71和光敏接收管72通过电压信号采集电路与微控制单元5中的a/d采集接口连接。参照图7,一种适用于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图。红外线发射管71的阳极经过电阻r11后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红外线发射管71的阴极接地,即与电源负极相连接,以使红外线发射管71能够在通电后一直保持发射红外线。优选的,光敏接收管72的阳极与微控制单元5中的a/d采集接口连接,以使微控制单元5能够采集光敏接收管72两端的电压。优选的,红外线发射管71与电阻r11组成电路的两端还并联设置有发光二极管d2和电阻r14组成的电路,以指示红外线发射管71的工作状态。具体的,当光敏接收管72接收的红外线发射管71发出的红外线的光强发生变化时,会使经过光敏接收管72中的电流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电阻r12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即微控制单元5所采集的光敏接收管72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

优选的,空气感测单元7为红外对射即空气感测单元7为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参照图3,湿化箱1上设置有红外对射安装槽14。优选的,湿化插管3穿过红外对射安装槽14后与泵体12连接。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空气感测单元7安装在红外射安装槽14中,以保证空气感测单元7中的红外线发射管71发射出的红外线能够穿过湿化插管3。

参照图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湿化箱1上还设置有管道固定件15,和管道锁紧盖16。管道锁紧盖16与湿化箱1壳体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管道固定件15为塑胶材料制成,使用时,利用管道固定件15与湿化插管3之间的摩擦防止湿化插管3从湿化箱1中被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报警单元8位蜂鸣器。当空气感测单元7感测到湿化插管3内存在气体时,微控制单元5控制蜂鸣器打开,进而达到报警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