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070发布日期:2020-10-09 18:20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涉及牙齿矫正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



背景技术:

隐形牙齿矫正器是一种借助3d影像科技制造出的透明矫正器,牙套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行摘戴,具有近乎隐形的视觉效果。传统的隐形牙齿矫正器在用于磨牙前移时通常依靠包裹在牙齿外侧的隐形牙套后侧的作用力进行推动,但由于牙套的材质较软,推磨牙向前时容易导致磨牙前倾,从而影响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解决磨牙矫正过程中前倾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套的矫正牙位设置有第一辅助装置,所述第二牙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辅助装置相匹配的第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咬合时,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相互卡合,且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对第一辅助装置有向前的作用力。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至少有以下三种设置方式:

其一,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牙套的颊侧和第二牙套的颊侧。

其二,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牙套的舌侧和第二牙套的舌侧。

其三,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具有两组,其中一组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牙套的舌侧和第二牙套的舌侧,另一组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牙套的颊侧和第二牙套的颊侧。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具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具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卡槽。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第一辅助装置的限位凸块为前后两侧端面为竖直面的矩形块,所述第二辅助装置的限位卡槽为与所述限位凸块相匹配的u形槽。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第二牙套的第二辅助装置前侧设有扶正装置,所述第一牙套和第二牙套咬合时,所述扶正装置抵靠在所述第一牙套的矫正牙位前侧。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扶正装置为一楔形块,该楔形块的后侧面为由上至下向背离矫正牙位一侧倾斜的扶正斜面。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还包括设于第一牙套对应颌侧至少一个牙齿侧面的附件,第一牙套上设有与该附件对应配合的卡槽。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附件为具有凹口的凹字形凸块,凹口朝向牙齿的咬合侧,第一牙套的卡槽为与该凹字形凸块匹配的凹字形卡槽。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一牙套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和第二牙套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中,所述第一牙套、第二牙套、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辅助矫正牙的前移,依靠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的卡合保证咬合时矫正牙受向前的作用力,在前移过程中移动至理想位置,并且避免牙齿前倾,从而保证矫正效果。

2、作为优选方案扶正装置用于矫正前期的矫正器中,用于给前移的磨牙提供前侧的助力,能够进一步防止磨牙前移过程中的前倾。并且扶正装置选用楔形块结构,便于从牙齿前侧插入。

3、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的前后侧为竖直配合,使受力方向水平,从而进一步辅助牙齿平移,避免倾斜。

4、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一体成型,保持牙套的美观和坚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牙套咬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牙套咬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牙套10、矫正牙位100、第一辅助装置11、颊侧第一辅助装置11a、舌侧第一辅助装置11b、限位凸块110、卡槽12、第二牙套20、第二辅助装置21、颊侧第二辅助装置21a、舌侧第二辅助装置21b、限位卡槽210、限位卡口211、扶正装置22、扶正斜面220、附件3、凹口30。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6,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其中第一牙套10为上牙套和下牙套中具有矫正牙位100(即:待矫正磨牙位置)的一侧牙套,第二牙套20为与第一牙套10对应的另一侧牙套。

以下实施例以第一牙套10作为下牙套,其中以第二下磨牙作为待矫正磨牙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辅助磨牙前移的隐形牙齿矫正器,包括下牙适配的第一牙套10和与上牙适配的第二牙套20,第一牙套10的矫正牙位100颊侧设置有第一辅助装置11,第二牙套20的颊侧设置有与第一辅助装置11相匹配的第二辅助装置21,第一辅助装置11和第二辅助装置21的咬合端分别凸出于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第二辅助装置21位置位于第一辅助装置11靠前位置,第一辅助装置11具有限位凸块110,第二辅助装置21为凹形部,该凹形部具有与限位凸块110对应的限位卡槽210,为了方便插合,限位凸块110为上部小于下部的梯形结构,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咬合时,第一辅助装置11的限位凸块110与第二辅助装置21的限位卡槽210配合卡紧。

拔出第一下磨牙后,为了对第二下磨牙进行矫治,根据患者的下牙和上牙分别制作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佩戴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在咬合状态下,限位凸块110卡入限位卡槽210中,且由于第一辅助装置11较第二辅助装置21靠前,第二辅助装置21对第一辅助装置11有向前的作用力,第一辅助装置11受第二辅助装置21限制时矫正牙位100的牙套处于扶正位置,避免第二磨牙在矫正过程中前倾。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辅助装置11的限位凸块110为前后两侧端面为竖直面的矩形块,第二辅助装置21的限位卡槽210为与限位凸块110相匹配的u形槽。使受力方向水平,从而进一步辅助第二磨牙平移,避免第二磨牙受到其他方向的力而发生倾斜。

第二牙套20的第二辅助装置21前侧设有扶正装置22,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咬合时,扶正装置22抵靠在第一牙套10的矫正牙位100前侧。扶正装置22为一楔形块,该楔形块的后侧面为由上至下向背离矫正牙位100一侧倾斜的扶正斜面220。

第一牙套10和第二牙套20在咬合时,限位凸块110卡入限位卡槽210中,楔形块从矫正牙位100的前侧插入,并且楔形块恰能抵靠在矫正牙位100的牙套外侧壁,在推磨牙向前的矫正的前期过程中,可进一步加强对磨牙的扶正作用。

实施例三

如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辅助装置11和第二辅助装置21分别设置于第一牙套10的舌侧和第二牙套20的舌侧。

实施例四

如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辅助装置11的限位凸块110的顶部为弧形,第二辅助装置21的限位卡槽210为与限位凸块110相匹配的u形槽。

实施例五

如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辅助装置11和第二辅助装置21具有两组,其中一组为设于第一牙套10的舌侧的舌侧第一辅助装置11b和设于第二牙套20的舌侧的舌侧第二辅助装置21b,另一组为设于第一牙套10的颊侧的颊侧第一辅助装置11a和设于第二牙套20的颊侧的颊侧第二辅助装置21a。

实施例六

如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医生根据需求在下颌侧的一个牙齿唇侧粘接附件3,第一牙套10上设有与该附件3对应配合的卡槽12。

作为优选,附件3设置在矫正牙位100上的第一辅助装置11一侧。

附件3为具有凹口30的凹字形凸块,第一牙套10的卡槽12为与该凹字形凸块匹配的凹字形卡槽,该凹字形卡槽的内侧相对于卡槽12位置向内形成凸部,该凸部卡紧于附件3的凹口30中。凹字形凸块的凹口30为矩形,凹口30的两侧边为平行面,加强凹口30的两侧对卡槽12内侧壁的夹紧力,避免滑脱。

医生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牙齿,将通过附件模板采用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粘附在牙齿表面的附件3,将第一牙套10套在牙齿上,通过卡槽12与附件3位置相互咬合卡紧,第一牙套10的矫正牙位100对第二下磨牙产生向前的矫正力,附件3的凹口30夹紧卡槽12的内侧面,从而加强第一牙套10与附件3的配合效果,防止打滑,提升矫正效果。

实施例七

如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辅助装置21为两个竖直部,该竖直部之间具有与第一辅助装置11的限位凸块110相配合的限位卡口211,咬合时,限位凸块110卡在限位卡口211中。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辅助装置11和第一牙套10一体成型或黏合固定,第二辅助装置21和第二牙套20一体成型或黏合固定,扶正装置22和第二牙套20一体成型或黏合固定。

作为优选,第一牙套10、第二牙套20、第一辅助装置11、第二辅助装置21和扶正装置22由透明生物陶瓷材料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牙套10、矫正牙位100、第一辅助装置11、颊侧第一辅助装置11a、舌侧第一辅助装置11b、限位凸块110、第二牙套20、第二辅助装置21、颊侧第二辅助装置21a、舌侧第二辅助装置21b、限位卡槽210、扶正装置22、扶正斜面2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