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尿道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295发布日期:2020-09-08 14:2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尿道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尿道镜。



背景技术:

尿道镜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当病人急发疾病而导致尿排不出来的时候或者需要对尿道进行插管等处理时,常常需要借助尿道镜来观察尿道结构,从而进行插管等响应操作。因为尿道比较复杂,不经专门培训的医生无法进行盲插,而且盲操作容易损伤尿道或产生假道。这就对医生的要求相当高,而且还会因此导致延长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效果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救治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的便携式电子尿道镜。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其包括镜管、夹紧套筒和把手部,把手部上安装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和处理模块,把手部上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显示屏和启闭按钮,把手部的一端设置有具有第一外螺纹的中空凸起,中空凸起的中空部与内螺纹孔连通,中空凸起远离把手部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被夹紧部,被夹紧部包括多个与中空凸起连接、且向远离中空凸起方向延伸的条形块,相邻条形块之间具有间隙;

把手部上设置有分别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位于把手部外的部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柔性套管包裹在一起;

夹紧套筒靠近中空凸起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夹紧套筒远离中空凸起的一端为与被夹紧部配合的夹紧部,夹紧部的内径逐渐减小;

镜管前端外表面为弧面,镜管上设置有与柔性套管、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配合、且延伸至镜管前端的第一通道,镜管前端透明;镜管上设置有导丝通道,镜管的后端侧面设置有与导丝通道配合的导丝导入阀,镜管与把手部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把手部另一端上开设的内螺纹孔和镜管后端正面设置的与内螺纹孔配合的第二外螺纹。

进一步地,镜管上设置有延伸至镜管前端外的第一注水通道,第一注水通道远离镜管前端的一端为注水口,注水口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

进一步地,镜管上设置有延伸至镜管前端外的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远离镜管前端的一端为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地,镜管靠近其后端的部分设置有环形球囊,镜管上设置有与环形球囊连通的第二注水通道,第二注水通道远离镜管前端的一端设置有与注射器配合的注水接口,镜管靠近其后端的部分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把手部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前,先将镜管安装在把手部上,然后将图像采集装置、光源和柔性套管依次穿过夹紧套筒和把手部后送入第一通道远离把手部的一端,之后利用第一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将夹紧套筒安装在把手部上。夹紧套筒安装过程中,在夹紧部的作用下被夹紧部远离中空凸起一端的内径逐渐减小从而夹持住柔性套管,从而避免图像传感器和光源脱离第一通道。

基于光源、图像采集装置、处理模块和显示屏,实现了镜管置入过程的可视,避免了盲插的同时提高了救治的及时性、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医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上手,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

镜管与把手部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该医疗器械容易拆卸从而方便携带,更能够适用于外派急救环境。同时由于镜管需要置入患者体内,该设置使得镜管方便更换,而把手部、显示屏和夹紧套筒均可重复利用且无需消毒,提高了救治安全性的同时又使得该便携式电子尿道镜更加适用于外派急救条件下多名患者的急救。

基于夹紧套筒、中空凸起和被夹紧部的设置使得能够调整位于第一通道内的套管的长度,从而匹配不同长度的镜管,结合镜管与把手部之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从而大大提高了该便携式电子尿道镜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尿道镜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镜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应用过程中,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尿道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显示屏;2、把手部;3、镜管;4、第一注水通道;5、环形球囊;6、第一通道;7、出水通道;8、中空凸起;9、被夹紧部;10、夹紧部;11、第一内螺纹;12、第二外螺纹;13、柔性套管;14、导丝通道;15、第二注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该便携式可视尿道镜包括镜管3、夹紧套筒和把手部2,把手部2上安装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和处理模块,把手部2上安装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显示屏1和启闭按钮,把手部2的一端设置有具有第一外螺纹的中空凸起8,中空凸起8的中空部与内螺纹孔连通,中空凸起8远离把手部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被夹紧部9,被夹紧部9包括多个与中空凸起8连接、且向远离中空凸起8方向延伸的条形块,相邻条形块之间具有间隙。

把手部2上设置有分别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位于把手部2外的部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柔性套管13包裹在一起。

夹紧套筒靠近中空凸起8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11,夹紧套筒远离中空凸起8的一端为与被夹紧部9配合的夹紧部10,夹紧部10的内径逐渐减小。

镜管3前端外表面为弧面,镜管3上设置有与柔性套管13、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配合、且延伸至镜管3前端的第一通道6,镜管3前端透明;镜管3上设置有导丝通道14,镜管3的后端侧面设置有与导丝通道14配合的导丝导入阀,镜管3与把手部2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应用时,从而简便快捷的将镜管3插入到尿道内,然后由镜管3上的导丝导入阀将导丝插入导丝通道14内,使导丝进入膀胱,排出尿液,留下导丝,取出镜管3。

如图1所示,镜管3一般前端弯曲,后端为直管。实施时,如图2所示,本方案优选连接件包括把手部2另一端上开设的内螺纹孔和镜管3后端正面设置的与内螺纹孔配合的第二外螺纹12。

图像采集装置为图像传感器或摄像头,通过显示屏18把图像还原。柔性套管13的外径与第一通道6间隙配合(也即套管的外径略小于第一通道6的内径),使得柔性套管13不会在第一通道6内晃动太大,以保证成像质量。柔性套管13的材质为尼龙或聚乙烯,使得柔性套管13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将图像传感器和光源置入第一通道6的同时也降低柔性套管13发生晃动的可能性。如图3所示,套管完全包裹位于把手部2外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如图2所示,镜管3上设置有延伸至镜管3前端外的第一注水通道4,第一注水通道4远离镜管3前端的一端为注水口,注水口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以间歇性向镜管3前端外表面注射生理盐水,避免异物影响图像采集装置的成像效果。如图2所示,图像采集装置和光源位于第一通道6远离把手部2的一端内,第一通道6远离把手部2的一端并未与镜管3外界连通。

如图2所示,镜管3上设置有延伸至镜管3前端外的出水通道7,出水通道7远离镜管3前端的一端为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以及时排水(包括生理盐水和尿液),从而更快地缓解患者病情。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在插入过程中扩张尿道,从而便于后续置管操作。镜管3靠近其后端的部分设置有环形球囊5,镜管3上设置有与环形球囊5连通的第二注水通道15,第二注水通道15远离镜管3前端的一端设置有与注射器配合的注水接口,镜管3靠近其后端的部分设置有刻度,医生结合刻度和实时图像,对需要扩张的尿道部分进行扩张。注水接口与现有医疗领域中常见的利用注射器向球囊(也叫水囊)内注液使得球囊膨胀中使用的注水接头相同。

电源模块和处理模块位于把手部2内。把手部2上设置有防滑凸起,从而便于医生更加牢固的把持该便携式可视导尿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