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5489发布日期:2020-09-01 18: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icu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现今儿科icu安全隔离时,需要将病人床体区域通过胶膜进行隔离处理,以此来降低病人与人群和外部环境接触,然而现有的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开启和闭合胶膜时需要人工直接参与,难以实现胶膜的自动开合处理,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使用,其次,难以将床体和胶膜之间区域的空气进行循环的杀菌处理,不便于病人的隔离治疗使用,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操作时需要人工直接参与,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挂置架、滑轨、折叠胶膜和滑块,所述挂置架的底部开设有呈o型结构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对称滑嵌有两组滑块,所述滑轨的内侧位于两组滑块之间安装有折叠胶膜,所述挂置架的下端面前侧安装有第一卷线机,所述第一卷线机的输出轴绕接有两组第一拉绳,且两组第一拉绳的尾端分别与两组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挂置架的下端面后侧安装有第二卷线机,所述第二卷线机的输出轴绕接有两组第二拉绳,且两组第二拉绳的尾端分别与两组滑块的后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挂置架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安装肋板,所述两组安装肋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滑块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磁吸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挂置架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静音风机,所述静音风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送风叶片,所述挂置架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紫外线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挂置架的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换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组换气孔的内侧均安装有滤气网。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自动式开合结构,在挂置架的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卷线机和第二卷线机,同时第一卷线机和第二卷线机分别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与滑块连接,当控制第一卷线机工作时,第一卷线机便会带动第一拉绳向内收卷,两组滑块便会带动折叠胶膜同时向外拉伸,便可将床体区域进行覆盖,当控制第二卷线机工作时,第二卷线机便会带动第二拉绳向内收卷,两组滑块便会带动折叠胶膜同时向内折叠收缩,便完成了床体区域的开启,这种结构可自动化将胶膜进行开启和闭合处理,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升了胶膜开合处理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内部设置有循环式杀菌结构,在挂置架底部设置有换气孔和滤气网,同时在挂置架内侧设置有静音风机、送风叶片和紫外线灯管,当静音风机工作时,便会带动送风叶片转动,挂置架内部便会产生从右至左的气流,挂置架底部的便会通过右侧的换气孔进入到挂置架的内部,紫外线灯管通电后便会发射紫外线,从而将流动的空气进行照射杀菌处理,杀菌处理后的空气便会通过挂置架左侧的换气孔排至挂置架的下方,这种结构可循环的将床体和胶膜之间区域的空气进行循环的杀菌处理,既便于病人的隔离治疗使用,同时也提升了隔离装置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a处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挂置架;101、滑轨;102、换气孔;2、安装肋板;201、安装孔;3、折叠胶膜;4、滑块;401、磁吸条;5、第一卷线机;6、第一拉绳;7、第二卷线机;8、第二拉绳;9、滤气网;10、静音风机;1001、送风叶片;11、紫外线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icu用的安全隔离装置,包括挂置架1、滑轨101、折叠胶膜3和滑块4,挂置架1的底部开设有呈o型结构的滑轨101,滑轨101的内部对称滑嵌有两组滑块4,滑轨101的内侧位于两组滑块4之间安装有折叠胶膜3,挂置架1的下端面前侧安装有第一卷线机5,第一卷线机5的输出轴绕接有两组第一拉绳6,且两组第一拉绳6的尾端分别与两组滑块4的前端固定连接,挂置架1的下端面后侧安装有第二卷线机7,第二卷线机7的输出轴绕接有两组第二拉绳8,且两组第二拉绳8的尾端分别与两组滑块4的后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挂置架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安装肋板2,两组安装肋板2的内部均开设有安装孔201,两组滑块4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磁吸条401,安装肋板2的设置,便于挂置架1的安装和固定处理,磁吸条401的设置,便于两组滑块4之间的闭合处理。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挂置架1的内部右侧安装有静音风机10,静音风机1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送风叶片1001,挂置架1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紫外线灯管11,挂置架1的底部两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换气孔102,两组换气孔102的内侧均安装有滤气网9,静音风机10带动送风叶片1001转动时,便可将挂置架1下方的空气吸入到挂置架1内部,并将挂置架1内部的空气排至挂置架1的下方,换气孔102的设置,便于气体的交换流通,滤气网9的设置,可将进入到挂置架1和排出挂置架1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挂置架1通过紧固件和安装肋板2安装至墙体或者床体顶部,安装后便可将第一卷线机5、第二卷线机7、静音风机10和紫外线灯管11的电路连接至床体的操作面板上,需要对床体上方区域进行隔离处理时,操控第一卷线机5工作,第一卷线机5便会带动第一拉绳6向内收卷,两组滑块4便会带动折叠胶膜3在滑轨101内同时向外拉伸,当两组滑块4接触后,在磁吸条401的磁吸作用下两组滑块4便会贴合,便可将床体区域进行覆盖,需要对隔离区域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时,便可控制静音风机10和紫外线灯管11工作,静音风机10便会带动送风叶片1001转动,挂置架1内部便会产生从右至左的气流,挂置架1下方的空气便会通过挂置架1右侧的换气孔102进入到挂置架1的内部,紫外线灯管11便会持续发射紫外线,从而将进入到挂置架1内流动的空气进行照射杀菌处理,杀菌处理后的空气,便会通过挂置架1左侧的换气孔102排至挂置架1的下方,从而可将折叠胶膜3与床体之间区域的空气进行循环的流动杀菌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