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微创手术腹腔镜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4195发布日期:2020-10-13 07:4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微创手术腹腔镜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微创手术腹腔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将腹腔镜镜头插入患者腹腔内,将镜头所拍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同时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辅助人员手持腹腔镜,对其进行固定的同时并根据主刀医生的需求调节腹腔镜的位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主刀医生与辅助人员的站位冲突,导致辅助人员不能快速的调节腹腔镜的角度,同时在长时间的手术中,辅助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导致腹腔镜的固定不稳定,造成镜头晃动影响主刀医生的手术操作,对此需要一种腹腔镜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但现有的腹腔镜固定装置在固定后调节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腹腔微创手术腹腔镜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腹腔镜固定装置调节不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轴,支撑轴外缘面上同轴滑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前端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前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支撑杆,支撑杆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前的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前端伸出滑动槽且设有夹持板,夹持板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通槽,通槽前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前的放置槽,通槽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夹爪,两个夹爪开口相对且可左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底座、支撑轴、支撑杆、夹持板、螺纹轴,便于医护人员对腹腔镜固定后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设有限位齿轮、定位齿轮、踏板、按柄与转柄,并与医护人员控制腹腔镜的调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轴2,支撑轴2外缘面上同轴滑动连接有连接环3,连接环3前端设有连接块4,连接块4前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支撑杆5,支撑杆5上开设有左右方向且开口向前的滑动槽6,滑动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前端伸出滑动槽6且设有夹持板8,夹持板8上开设有上下轴向的通槽9,通槽9前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开口向前的放置槽10,通槽9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夹爪11,两个夹爪11开口相对且可左右移动。

为了控制连接轴19转动的角度,所述的底座1内开设有与支撑轴2同轴的转动槽12,支撑轴2下端插入转动槽12内且同轴设有限位齿轮13,转动槽12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矩形槽14,矩形槽14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齿轮13的齿槽内的插块15。

为了使插块15可插入限位齿轮13的齿槽内,所述的矩形槽14后侧设有挡板16,矩形槽14下侧壁上开设有位于挡板16后方的压槽,压槽下侧壁经弹簧片17连接有限位块18,插块15后端设有前后轴向的连接轴19,连接轴19后端贯穿挡板16且可与限位块18接触,连接轴19上套装有位于挡板16与插块15之间的压簧20。

为了使限位块18上下移动,所述的限位块18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上端的滑杆21,两个滑杆21上端分别贯穿底座1且经踏板22连接,两个滑杆21分别与底座1滑动连接。

为了限制连接环3移动的位置,所述的支撑轴2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开口向右的插槽23,连接环3上螺纹连接有左端可插入插槽23内的螺纹旋钮24。

为了限制支撑杆5摆动的角度,所述的支撑杆5左侧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向前的圆形凹槽25,连接块4前端设有与圆形凹槽25同轴的转轴26,转轴26前端插入圆形凹槽25内且同轴设有定位齿轮27,圆形凹槽25前侧滑动连接有圆环形的按柄28,按柄28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可插入定位齿轮27的齿槽内的定位块29,两个定位块29与圆形凹槽25底面之间设有定位弹簧30。

为了使夹持板8左右移动,所述的滑动槽6内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螺纹轴31,螺纹轴31右端贯穿支撑杆5且同轴设有转柄,螺纹轴31与滑动块7螺纹连接。

为了使两个夹爪11左右移动,所述的夹持板8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轴向的卡槽,两个夹爪11相背端分别设有与卡槽同轴的滑动轴32,两个滑动轴32相背端分别插入卡槽且同轴设有限位环,两个限位环相背面均同轴设有传动杆33,两个传动杆33均贯穿夹持板8且同轴设有拉柄35,两个传动杆33上均套装有位于卡槽内的限位弹簧3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在手术床一侧,向外拉动拉柄35,拉柄35经传动轴33带动限位环向外移动,限位环带动滑动轴32向外移动并挤压其对应侧的限位弹簧34,滑动轴32带动其对应侧的夹爪11向外移动,此时将所需要固定的腹腔镜从上向下放入通槽9内,同时使腹腔镜的连接线从放置槽10内通过,当腹腔镜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拉柄35,在限位弹簧34的作用下,连个限位环分别带动其对应侧的滑动轴32向内移动并使两个夹爪11对腹腔镜进行夹紧固定;

若需要调节腹腔镜水平方向的角度,向下踩动踏板22,踏板22经滑杆21带动限位块18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片17,当限位块18与连接轴19不接触时,转动支撑轴2,支撑轴2带动限位齿轮13转动,限位齿轮13推动插块15向后移动并挤压压簧20,同时插块15带动连接轴19向后移动,当腹腔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支撑轴2,此时松开踏板22,在压簧20的作用下插块15向前移动并重新插入限位齿轮13的齿槽内,同时在弹簧片17的作用下限位块18向上移动并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连接轴19后端面与限位块18接触,使限位块18对连接轴19进行阻挡,限位齿轮13的位置被固定,支撑轴2的位置被固定,腹腔镜的位置被固定;

若需要调节腹腔镜竖直方向的高度,逆时针转动螺纹旋钮24,使其左端从插槽23内移出,解除对连接环3的限制,此时向上或向下移动连接环3,使腹腔镜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停止移动连接环3,顺时针转动螺纹旋钮24,使螺纹旋钮24左端重新插入插槽23内,对连接环3的位置进行限制,此时腹腔镜的位置被固定;

若需要调节腹腔镜竖直方向的角度,向后按动按柄28,按柄28带动两个定位块29向后移动并挤压定位弹簧30,当定位块29从定位齿轮27的齿槽内移出时,定位齿轮27的限制被解除,此时向上或向下摆动支撑杆5,使腹腔镜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松开按柄28,定位弹簧30带动两个定位块29向前移动并推动按柄28恢复到初始位置,随着定位块29的移动,两个定位块29重新插入定位齿轮27的齿槽内,定位齿轮27的位置被限制,此时支撑杆5的位置被固定;

若需要调节腹腔镜左右方向的位置,逆时针转动转柄,转柄带动螺纹轴31逆时针转动,螺纹轴31经滑动块7带动夹持板8向左移动,夹持板8带动腹腔镜向左移动,当腹腔镜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转柄,由于螺纹连接的自锁性,滑动块7的位置被限制,腹腔镜的位置被固定;

当手术结束后向外移动两个拉柄35,使两个夹爪11向外移动解除对腹腔镜的固定,并将腹腔镜从通槽9内移出,此时松开拉柄35,使两个夹爪11恢复到初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底座、支撑轴、支撑杆、夹持板、螺纹轴,便于医护人员对腹腔镜固定后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设有限位齿轮、定位齿轮、踏板、按柄与转柄,并与医护人员控制腹腔镜的调节,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