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0752发布日期:2020-12-11 15:1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目前在儿科对婴幼儿进行雾化治疗时,一般采用奶嘴式雾化器通过奶嘴供药,供药过程需要患儿咬住奶嘴,但是奶嘴供药时药物的味道,会刺激一些患儿味觉以及口腔内壁,使患儿松开奶嘴,即使患儿能够忍受药物以及气体的刺激,始终咬住奶嘴,患儿被动的通过嘴部呼吸,造成呼吸不自然,而且患儿吮吸奶嘴过程中,会将气体吸入腹部,造成患儿腹部胀气。专利号为zl201821083907.9的专利通过将口罩与压气式雾化机连通,通过口罩为患儿供药,患儿通过鼻子呼吸,避免药物味道刺激患儿,同时避免患儿将气体吸入腹部造成胀气,但是这种雾化装置一般采用电机或者压力泵驱动,在工作时会发出噪音,容易引起患儿不适从而哭闹,影响治疗进程,而且需要配备专用的雾化机,不利于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用于婴幼儿的雾化药物治疗,解决婴幼儿进行雾化治疗时雾化装置发出的噪音引起患儿不适哭闹从而影响治疗进程,且需要配备专用的雾化机,不利于家庭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包括面罩、雾化模块、供氧接头和手捏气囊,所述雾化模块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雾化通道,所述手捏气囊、所述面罩与所述雾化通道均通过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手捏气囊和所述供氧接头与所述通气管为y型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药液盒,所述药液盒通过通液管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药液盒上设有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药液盒螺纹连接,所述通液管和所述雾化通道连接处设有升降式止回阀,所述手捏气囊与所述雾化通道之间的所述通气管上设有压力管,所述压力管与所述通液管连通,所述通液管和所述压力管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所述手捏气囊上设有进气单向阀。

所述药液盒用于存储用于雾化的药液,所述供氧接头用于与家用压缩氧气瓶连接,所述手捏气囊用于必要时给所述雾化通道供气,所述药液盒内的药液在不需要雾化时由所述升降式止回阀堵在所述通液管内,在进行雾化时,通过所述供氧接头输入的家用压缩氧气瓶内的压缩氧气通过所述通气管冲入所述雾化通道内,并通过压力管将所述升降式止回阀顶开,所述药液盒内的药液进入所述雾化通道内,在所述雾化通道内气流的作用下被雾化,然后从所述面罩内喷出,所述面罩用于放置在婴幼儿面部,便于婴幼儿通过呼吸吸收雾化药液,由于家用压缩氧气瓶一般容量在0.4l-10l,使用时长为45分钟至数个小时,可以供婴幼儿进行长时间的雾化吸入,保证雾化治疗的效果,当家用压缩氧气瓶供氧压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手捏气囊向所述雾化通道内继续供气,以确保雾化效果,所述出气单向阀用于防止所述手捏气囊吸气时所述通液管和所述压力管内产生回流,所述进气单向阀用于所述手捏气囊从外界吸取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式止回阀包括阀板和弹簧,所述阀板的端面与所述通液管的端面贴合,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通液管和所述雾化通道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流孔连通,当不需要雾化时,所述通液管被所述阀板堵住,防止所述药液盒内的药液流入所述雾化通道内,当需要雾化时,通过所述供氧接头输入的压缩氧气或通过所述手捏气囊挤压出的空气通过所述压力管后在所述阀板上产生压力,从而压缩所述弹簧将所述阀板顶开,所述药液盒内的药液从所述通液孔流入所述雾化通道内,被所述雾化通道内的气流冲击雾化。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通道为两端粗中间窄的文丘里管式结构,所述通液管与所述雾化通道中间最窄处连通,气流经过所述通气管进入所述雾化通道内,在经过所述雾化通道最窄处会加快流速,同时对所述通液管流出的进行药液冲击雾化,提高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两侧设有弹性束带,所述弹性束带用于将所述面罩戴在婴幼儿头部,保证雾化治疗时婴幼儿的头部活动不影响雾化后药液的吸入效果。

(三)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供氧接头、手捏气囊和雾化模块连接的方式进行药液的雾化,不需要采用电机或者压力泵进行驱动,有效降低了雾化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雾化治疗时婴幼儿的舒适感,同时使用简单,只需要必要时用手短时操作即可,无需配备专用的雾化机,利于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手捏气囊;3、雾化模块;31、壳体;32、雾化通道;4、通气管;5、药液盒;6、通液管;7、盒盖;8、升降式止回阀;81、阀板;82、弹簧;83、通流孔;9、压力管;10、出气单向阀;11、进气单向阀;12、弹性束带;13、供氧接头;14、家用压缩氧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包括面罩1、雾化模块3、供氧接头13和手捏气囊2,雾化模块3包括壳体31和设置在壳体31内部的雾化通道32,手捏气囊2、面罩1与雾化通道32均通过通气管4相连通,手捏气囊2和供氧接头13与通气管4为y型连接,壳体31上设有药液盒5,药液盒5通过通液管6与雾化通道32连通,药液盒5上设有盒盖7,盒盖7与药液盒5螺纹连接,通液管6和雾化通道32连接处设有升降式止回阀8,手捏气囊2与雾化通道32之间的通气管4上设有压力管9,压力管9与通液管6连通,通液管6和压力管9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10,手捏气囊2上设有进气单向阀11。

优选地,升降式止回阀8包括阀板81和弹簧82,阀板81的端面与通液管6的端面贴合,弹簧82的一端与阀板81连接,另一端与壳体31连接,通液管6和雾化通道32之间通过设置在壳体31上的通流孔83连通,当不需要雾化时,通液管6被阀板81堵住,防止药液盒5内的药液流入雾化通道32内,当需要雾化时,通过供氧接头13输入的压缩氧气或通过手捏气囊2挤压出的空气通过压力管9后在阀板81上产生压力,从而压缩弹簧82将阀板81顶开,药液盒5内的药液从通液孔83流入雾化通道32内,被雾化通道32内的气流冲击雾化。

优选地,雾化通道32为两端粗中间窄的文丘里管式结构,通液管6与雾化通道32中间最窄处连通,气流经过通气管4进入雾化通道32内,在经过雾化通道32最窄处会加快流速,同时对通液管6流出的进行药液冲击雾化,提高雾化效果。

优选地,面罩1的两侧设有弹性束带12,弹性束带12用于将面罩1戴在婴幼儿头部,保证雾化治疗时婴幼儿的头部活动不影响雾化后药液的吸入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使用方法如下:

将面罩1通过弹性束带12固定在婴幼儿头部,药液盒5内放入需要雾化的药液,药液盒5内的药液由升降式止回阀8堵在通液管6内,在进行雾化时,通过供氧接头13连接家用压缩氧气瓶14,气流通过通气管4冲入雾化通道32内,并通过压力管9后在阀板81上产生压力,从而压缩弹簧82将阀板81顶开,药液盒5内的药液从通液孔83流入雾化通道32内,被雾化通道32内的气流冲击雾化,然后从面罩1内喷出,面罩1用于放置在婴幼儿面部,便于婴幼儿通过呼吸吸收雾化药液,由于家用压缩氧气瓶一般容量在0.4l-10l,使用时长为45分钟至数个小时,可以供婴幼儿进行长时间的雾化吸入,保证雾化治疗的效果,当家用压缩氧气瓶14供氧压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按压手捏气囊2向雾化通道32内继续供气,以确保雾化效果,出气单向阀10用于防止手捏气囊2吸气时通液管6和压力管9内产生回流,进气单向阀11用于手捏气囊2从外界吸取空气。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庭用婴幼儿专用雾化器,用于婴幼儿的雾化药物治疗,解决婴幼儿进行雾化治疗时雾化装置发出的噪音引起患儿不适哭闹从而影响治疗进程,且需要配备专用的雾化机,不利于家庭使用的问题。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