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3824发布日期:2020-12-18 13:3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既可以防止患儿被胃管末端硌伤,亦可以预防感染,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收治危重新生儿的集中病室,而留置胃管技术在重症监护室亦被普遍应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治疗措施。有研究(杨童玲,张玉侠,胡晓静等.新生儿留置胃管末端病原体临床监测与分析[j].上海护理,2013,13(2):9-11.)发现住院新生儿胃管留置3天后胃管末端能培养出多种细菌,如鲍曼不动杆菌(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4%)、大肠埃希菌(4.9%)、金黄色葡萄球菌(4.9%)、阴沟肠杆菌(8.9%)、肺炎克雷伯杆菌(3.3%)、白念珠菌(1.6%)、铜绿假单胞菌(1.6%),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刘凤淑等(刘凤淑,马静.肠内营养病人胃管口带菌状况分析[j].场内与肠外营养,2008,15(5):310,314.)研究发现在胃管末端用碘伏纱布包裹能有效降低胃管口细菌污染。尽管如此,目前临床上仍未采取一种有效方法减少胃管末端细菌污染,胃管在鼻饲食物或药物后直接盖上末端盖子,无任何防护措施,胃管频繁地与患儿及其周围物品摩擦、接触,感染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胃管外露部分相对较长,部分胃管末端材质较硬,胃管会随着患儿的体位活动而发生变化,胃管末端被压在患儿头下、颈下、背下及臀下的情况亦常见,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角质层薄,当患儿身体某处长时间受压时则极易出现皮肤压力性损伤,皮肤受损不仅使患儿皮肤屏障遭到破坏,增加感染发生,而且还带来了潜在的医疗纠纷隐患。而新生儿皮肤太娇嫩,也不适合用胶带将胃管末端固定在额头或耳朵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既可以防止患儿被胃管末端硌伤,亦可以预防感染,为住院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为新生儿护理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护理策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保护套整体呈类橄榄球状,主要包括充气囊、水袋囊和胃管末端套囊,充气囊位于保护套上部,其内充满气体;水袋囊位于保护套下部,其内充水,充气囊和水袋囊一端上下吻合,另一端将胃管末端套囊包裹于其间,胃管末端套囊一端开口为胃管末端入口,胃管末端套囊内壁连接消毒内衬,胃管末端穿过胃管末端入口紧插进胃管末端套囊内。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胃管末端入口处连接有左右魔术贴,左右魔术贴分为毛面和勾面,均连接在保护套上,左右魔术贴中间开有胃管入口,胃管末端从毛面和勾面之间穿过,从胃管末端入口紧插进胃管末端套囊内。胃管末端以外的胃管仅仅卡在胃管入口处,胃管入口宽0.25-0.5cm。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保护套靠近胃管末端入口一端的侧面开有侧胃管末端入口,侧胃管末端入口从侧面连通胃管末端套囊,侧胃管末端入口上下内壁分别连接有侧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侧胃管末端入口宽2cm。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水袋囊下外表面散布有凸点块。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消毒内衬为0.5%碘伏消毒湿巾。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凸点块为圆形。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凸点块的直径为5cm。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胃管末端套囊长度为4.5cm。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全长7.5cm。

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软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软硅胶制成,质地柔软;

2、胃管末端套囊内壁附着碘伏消毒湿巾,可预防胃管末端表面细菌污染;

3、胃管末端套囊内碘伏消毒湿巾污染后可取出,工作人员可自行用消毒纱布包裹置于套囊内继续使用;

4、该装置在去除碘伏消毒湿巾后可消毒后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5、下表面的凸点块可防滑;

6、胃管末端入口和侧胃管末端入口的大小不同,可适应不同规格的胃管;

7、充气囊和水袋囊包绕胃管末端,双层保护,柔软舒适,可有效避免胃管末端造成的皮肤压力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右魔术贴和胃管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充气囊,2-胃管末端套囊,3-侧魔术贴,4-左右魔术贴,5-胃管入口,6-消毒内衬,7-水袋囊,8-凸点块,9-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胃管末端细菌检出率及胃管末端相关的新生儿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本保护套不仅能有效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和胃管末端细菌定植,还能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胃管频繁滑动。本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例1

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保护套整体呈类橄榄球状,主要包括充气囊1、水袋囊7和胃管末端套囊2,充气囊1位于保护套上部,其内充满气体;水袋囊7位于保护套下部,其内充水,充气囊1和水袋囊7一端上下吻合,另一端将胃管末端套囊2包裹于其间,胃管末端套囊2一端开口为胃管末端入口,胃管末端套囊2内壁连接消毒内衬6,胃管末端穿过胃管末端入口紧插进胃管末端套囊内。保护套将充气囊1和水袋囊7独立设置,保护套即使被压,由于充气囊1和水袋囊7的双层隔离保护,其胃管末端也不会硌到新生儿幼嫩的皮肤。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实施例2列举出几个优选技术特征,实施例1可择一或择多与其组合,从而形成多个新的不同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胃管末端入口处连接有左右魔术贴4,左右魔术贴4分为毛面和勾面,均连接在保护套上,左右魔术贴中间开有胃管入口5,胃管末端从毛面和勾面之间穿过,从胃管末端入口紧插进胃管末端套囊2内。胃管末端插好后,捏紧左右魔术贴4,从而将胃管9固定好。胃管末端以外的胃管卡在胃管入口5处,胃管入口5宽0.25-0.5cm。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保护套靠近胃管末端入口一端的侧面开有侧胃管末端入口,侧胃管末端入口从侧面连通胃管末端套囊,侧胃管末端入口上下内壁分别连接有侧魔术贴3的勾面和毛面,侧胃管末端入口宽2cm。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水袋囊7下外表面散布有凸点块8。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消毒内衬6为0.5%碘伏消毒湿巾。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凸点块8为圆形。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凸点块8的直径为5cm。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胃管末端套囊2长度为4.5cm。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全长7.5cm。

实施例3

一种新生儿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保护套整体呈橄榄球状,由软硅胶制成,主要由充气囊1、水袋囊7及胃管末端套囊2组成,全长7.5cm,充气囊1位于上部,其内充满气体;水袋囊7位于下部,其内充满水,且下外表面有一直径约5cm的圆形状均匀散在分布的凸点块8,起防滑作用;充气囊1和水袋囊7一端上下吻合,另一端将胃管末端套囊2包裹于其间,胃管末端套囊2长度为4.5cm。胃管末端套囊2一端开口为胃管末端入口,胃管末端入口处连接有左右魔术贴,左右魔术贴能盖住胃管末端入口,左右魔术贴4中间开有胃管入口5。保护套靠近胃管末端入口一端的侧面开有侧胃管末端入口,侧胃管末端入口从侧面连通胃管末端套囊,侧胃管末端入口上下内壁分别连接有侧魔术贴3的勾面和毛面,侧胃管末端入口宽2cm。胃管末端入口是在保护套的端部,而侧胃管末端入口是在保护套的侧面。优选地,水袋囊和充气囊独立设置,两者一端上下吻合,有一共用平面,另一端的一侧分离形成侧胃管末端入口,外侧与空气连通,内侧与胃管末端套囊连通,侧胃管末端入口上下内壁分别连接有侧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胃管末端入口和侧胃管末端入口的大小不同,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胃管9。胃管末端套囊2内壁附着0.5%碘伏消毒湿巾,起消毒作用。

使用方法:胃管末端防压保护套使用时充气囊1向上、水袋囊7朝下,使用时将胃管末端穿过左右魔术贴,再从胃管末端入口继续插进胃管末端套囊内,胃管末端插好后,按压紧左右魔术贴,胃管末端以外的胃管部分被紧紧夹于胃管入口5处,将其置于合适处,底部凸点块8可起到防滑作用。如果胃管较粗、胃管末端较大,可将侧魔术贴3揭开,胃管末端可从侧胃管末端入口进入胃管末端套囊内,然后捏侧胃管末端入口处的保护套,使内部的侧魔术贴粘紧即可。水袋囊7及充气囊1可预防压力性损伤,且水袋囊下凸点块8及水的重力作用可防止胃管末端随处移动。即使患儿身体移动,由于胃管末端被固定在保护套内,而新生儿的力气不足以大幅度拽动保护套,因此胃管末端不会脱离保护套,因此也不会被拽到新生儿背下、颈下、臀下等位置,从而不易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而且水袋囊和气袋囊是软的,即使新生儿压到保护套,也不会被硌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