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870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袋。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胸腔引流术的操作过程中,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需要将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接口进行连接。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引流袋与胸腔引流管的接口并不配套,目前通常采用2ml注射器外鞘、无菌橡皮管等进行连接,这种操作方式存在连接不牢固、漏液的风险,且更换引流袋时不易临床操作。同时,现有的引流袋多采用单出口,出口处管径较大,留取标本时难以固定,极易导致引流液外流污染环境,且不能保证留取标本过程中的绝对无菌。

引流袋是将体腔和切口内的液体引离原处并排出体外的密封装置,将引流袋与体腔引流管保持无菌连通可以预防新的感染,有效收集排出的废液,还可以通过取样袋内的引流物判断病情的变化。目前,临床上现有的腹腔引流袋在使用时,引流管与三通管之间不配套,导致连接处的密封较差,易造成细菌感染,装配也较为费时费力,浪费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同时,现有的引流袋多采用单出口,出口处管径较大,留取标本时难以固定,极易导致引流液外流污染环境,且不能保证留取标本过程中的绝对无菌。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腹腔引流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袋,包括腹腔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袋主体两端的上引流管和出液管;所述上引流管通过管口处设有的鲁尔接头与所述腹腔引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引流管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引流袋本体上端外部还设有吊耳;所述出液管靠近引流袋本体处设有肝素帽;所述出液管上位于所述肝素帽下方处设有旋转式活塞。

优选地,所述引流袋的容量为1500-2500ml。

优选地,所述引流袋本体标示有体积刻度。

优选地,所述肝素帽与所述出液管呈45°~60°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腹腔引流管、所述上引流管、所述引流袋本体、所述出液管均为透明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透明材料为医用无菌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是将体腔和切口内的液体引离原处并排出体外的密封装置,将腹腔引流袋与腹腔引流管保持无菌连通可以预防新的感染,有效收集排出的废液,还可以通过取样引流袋内的引流物判断病情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在临床上使用时,上引流管与腹腔引流管之间配套连接,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易造成细菌感染,装配也省时省力,节约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采用双出口,出口管径较小,留取标本时易于固定,不易导致引流物外流污染环境,且能够保证留取标本过程中的绝对无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采用旋转式活塞,使用方便,腹腔液也不易溅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腹腔引流管1;引流袋2;鲁尔接头2-1;流量调节器2-2;上引流管2-3;吊耳2-4;引流袋本体2-5;出液管2-6;肝素帽2-7;旋转式活塞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腹腔引流袋,包括腹腔引流管1和容量为1500-2500ml的引流袋2,所述引流袋2包括引流袋本体2-5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袋主体2-5两端的上引流管2-3和出液管2-6;所述上引流管2-3通过管口处设有的鲁尔接头2-1与所述腹腔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引流管2-3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2-2;所述引流袋本体2-5还标示有体积刻度;所述引流袋本体2-5上端外部还设有吊耳2-4;所述出液管2-6靠近引流袋本体2-5处设有肝素帽2-7;所述肝素帽2-7与所述出液管2-6呈45°~60°的夹角;所述出液管2-6上位于所述肝素帽2-7下方处还设有旋转式活塞2-8。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腹腔引流管1、所述上引流管2-3、所述引流袋本体2-5、所述出液管2-6均为医用无菌聚氯乙烯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是将体腔和切口内的液体引离原处并排出体外的密封装置,将腹腔引流袋与腹腔引流管保持无菌连通可以预防新的感染,有效收集排出的废液,还可以通过取样引流袋内的引流物判断病情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在临床上使用时,上引流管2-3通过管口处设有的鲁尔接头2-1与腹腔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使上引流管与腹腔引流管之间配套连接,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易造成细菌感染,装配也省时省力,节约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采用双出口,出液管2-6靠近引流袋本体2-5处设有肝素帽2-7,出口管径较小,留取标本时易于固定,不易导致引流物外流污染环境,且能够保证留取标本过程中的绝对无菌。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腹腔引流袋出液管2-6采用旋转式活塞2-8,使用方便,腹腔液也不易溅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引流袋,包括腹腔引流管(1)和引流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包括引流袋本体(2-5)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袋本体(2-5)两端的上引流管(2-3)和出液管(2-6);所述上引流管(2-3)通过管口处设有的鲁尔接头(2-1)与所述腹腔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引流管(2-3)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2-2);所述引流袋本体(2-5)上端外部还设有吊耳(2-4);所述出液管(2-6)靠近引流袋本体(2-5)处设有肝素帽(2-7);所述出液管(2-6)上位于所述肝素帽(2-7)下方处设有旋转式活塞(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2)的容量为1500-250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本体(2-5)标示有体积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素帽(2-7)与所述出液管(2-6)呈45°~6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引流管(1)、所述上引流管(2-3)、所述引流袋本体(2-5)、所述出液管(2-6)均为透明材料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材料为医用无菌聚氯乙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袋,包括腹腔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引流袋主体两端的上引流管和出液管;所述上引流管通过管口处设有的鲁尔接头与腹腔引流管相连接;所述上引流管上还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引流袋本体上端还设有吊耳;所述出液管靠近引流袋本体处设有肝素帽;所述出液管上还设有扣合式管夹。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上使用时,上引流管与腹腔引流管之间配套连接,连接处密封良好,不易造成细菌感染,装配也省时省力,节约医护人员的护理时间;采用双出口,出口管径较小,留取标本时易于固定,不易导致引流物外流污染环境,且能够保证留取标本过程中的绝对无菌;旋转式活塞使用方便,腹腔液也不易溅出。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霞;韩坤;张少丽;胡追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1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