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1085发布日期:2020-12-08 15:0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工作生活、交通、旅游等方面都会有很多的紧急意外发生,如突发的高血压、心脏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如抢救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死亡,对于重大事故及急发病者需要及时进行供氧治疗来减少人员伤亡。

然而现有的供氧装置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抢救过程和患者转运过程中大多使用氧气袋进行供氧,但是氧气袋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降压使氧气供应不足,这时需要人为去加压来供应足够的氧气,存在使用加压便捷性差的问题,其次,急症科患者呼吸困难时为增加吸氧量大多通过嘴部呼吸吸氧,然而,通过嘴部呼吸的方式会造成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干涩,传统的供氧装置吸氧面罩大多未设置润湿装置,从而导致患者吸氧造成干涩等不适感,存在润湿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加压便捷差和润湿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包括箱体、通过铰链与箱体转动连接的箱盖、安装在箱体前端面的锁扣、氧气袋、氧气管和呼吸面罩,所述箱体的侧端底部设置有氧气袋,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呼吸面罩,且呼吸面罩通过氧气管与氧气袋连通,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压板,所述箱体的前端面滑嵌有贯穿箱体的限位铁板,所述加压板的内部开设有配合限位铁板使用的限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呼吸面罩的内侧靠近氧气管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湿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呼吸面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囊,且水囊的侧端面连通有贯穿呼吸面罩的加湿管,且加湿管的末端延伸至加湿布的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湿管的外端面底部开设有多组润湿孔,所述加湿管的外表面套设有截流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呼吸面罩的侧端面安装有贯穿呼吸面罩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罩布,所述排气管的右侧呈扁嘴型结构,所述呼吸面罩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呼吸面罩的外端面安装有松紧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前端面靠近限位铁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呼吸面罩和氧气管均可收纳至箱体内侧,出诊时只需将箱体提拉出诊即可,便携性好,本装置在使用时,若氧气袋供氧效果下降时,通过将限位铁板向前滑至加压板的限位槽外侧,使得加压板失去限位铁板的限位,加压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滑块一起向下滑动挤压氧气袋,实现了对氧气袋的自动加压,无需人工加压,操作便捷,由此提升了供氧加压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中,进入呼吸面罩内侧的氧气首先与加湿布进行接触,从而对氧气进行加湿,提升了患者吸入的氧气的湿度,加湿布水分不足时,水囊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加湿管的内侧,通过加湿管外部开设的润湿孔对加湿布进行加湿,并且,本装置中排气管和排气口的设置,便于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向外排放,提升了呼吸面罩内氧气的浓度,提升了供氧效果,由此提升了对氧气的润湿效果和供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俯剖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呼吸面罩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箱体;2、箱盖;3、锁扣;4、氧气管;5、呼吸面罩;6、限位铁板;7、氧气袋;8、滑槽;9、滑块;10、加压板;11、限位槽;12、磁铁;13、水囊;14、加湿管;1401、润湿孔;1402、截流夹;15、加湿布;16、排气管;17、弹性罩布;18、排气口;19、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急诊科护理的快速供氧装置,包括箱体1、通过铰链与箱体1转动连接的箱盖2、安装在箱体1前端面的锁扣3、氧气袋7、氧气管4和呼吸面罩5,箱体1的侧端底部设置有氧气袋7,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呼吸面罩5,且呼吸面罩5通过氧气管4与氧气袋7连通,箱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滑动有滑块9,滑块9的侧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压板10,箱体1的前端面滑嵌有贯穿箱体1的限位铁板6,加压板10的内部开设有配合限位铁板6使用的限位槽11,在使用时,若氧气袋7供氧效果下降时,通过将限位铁板6向前滑至加压板10的限位槽11外侧,使得加压板10失去限位铁板6的限位,加压板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滑块9一起向下滑动挤压氧气袋7,实现了对氧气袋7的自动加压,无需人工加压,操作便捷,加压板10通过转轴与滑块9转动连接,从而可通过转动加压板10,将位于箱体1内侧底部的氧气袋7取出更换,通过限位铁板6将加压板10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氧气袋7在不工作时,加压板10不会对其进行加压,降低了氧气袋7受到的压力,本装置中,呼吸面罩5和氧气管4在不使用时可收纳至箱体1的内侧,放置在加压板10的上方,再通过将箱盖2关闭,通过锁扣3将箱体1和箱盖2锁合,在急诊出诊时,可直接提拉箱体1去出诊即可,提升了装置的便携性。

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呼吸面罩5的内侧靠近氧气管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湿布15,呼吸面罩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囊13,且水囊13的侧端面连通有贯穿呼吸面罩5的加湿管14,且加湿管14的末端延伸至加湿布15的内侧,加湿管14的外端面底部开设有多组润湿孔1401,加湿管14的外表面套设有截流夹1402,呼吸面罩5的侧端面安装有贯穿呼吸面罩5的排气管16,排气管16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罩布17,排气管16的右侧呈扁嘴型结构,呼吸面罩5的底部开设有排气口18,呼吸面罩5的外端面安装有松紧带19,通过松紧带19将呼吸面罩5佩戴在患者的头部,通过氧气袋7供氧时,氧气袋7内的氧气通过氧气管4输送至呼吸面罩5的内侧,进入呼吸面罩5内侧的氧气首先与加湿布15进行接触,从而对氧气进行加湿,提升了患者吸入的氧气的湿度,当加湿布15干涩后,通过将截流夹1402向外滑出,使得加湿管14实现通路,水囊1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加湿管14的内侧,通过加湿管14外部开设的润湿孔1401对加湿布15进行加湿,通过排气管16的设置,患者呼气时,口腔闭合,患者嘴部与排气管16贴合,从而将二氧化碳及时通过排气管16向外排出,通过排气管16右侧呈扁嘴型设置,降低了右侧的管径,防止吸入外界空气,并且,通过弹性罩布17的设置,弹性罩布17与排气管16的连接方式是顶部和底部与排气管16固定连接,呼气时,呼出的气流将弹性罩布17向外吹开,使得呼出的气体从弹性罩布17的前后两侧排出,呼气时,由于弹性罩布17将排气管16封死,故而呼气时无法吸入外界气体,只能在呼吸面罩5内呼吸新鲜氧气,提升了供氧装置的供氧效果,通过排气口18的设置,由于二氧化碳分子质量大于氧气的分子质量,为排出的多余二氧化碳通过排气口18向下排出。

具体的,如图3所示,箱体1的前端面靠近限位铁板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12,通过磁铁12的设置,防止限位铁板6掉落。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锁扣3,将箱盖2翻转打开,将呼吸面罩5通过松紧带19佩戴在患者的面部,氧气袋7内的氧气通过氧气管4输送至呼吸面罩5的内侧,进入呼吸面罩5内侧的氧气首先与加湿布15进行接触,从而对氧气进行加湿,提升了患者吸入的氧气的湿度,当加湿布15干涩后,通过将截流夹1402向外滑出,使得加湿管14实现通路,水囊13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加湿管14的内侧,通过加湿管14外部开设的润湿孔1401对加湿布15进行加湿,通过排气管16的设置,患者呼气时,口腔闭合,患者嘴部与排气管16贴合,呼出的气流将弹性罩布17向外吹开,使得呼出的气体从弹性罩布17的前后两侧排出,从而将二氧化碳及时通过排气管16向外排出,提升了呼吸面罩5内的氧气浓度,若氧气袋7供氧效果下降时,通过将限位铁板6向前滑至加压板10的限位槽11外侧,使得加压板10失去限位铁板6的限位,加压板1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滑块9一起向下滑动挤压氧气袋7,实现了对氧气袋7的自动加压,无需人工加压,操作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