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7397发布日期:2020-10-23 12: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高速涡轮手机或超声波机器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包含大量口腔病原体细菌的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微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其粒子直径在0.001~100微米之间。1968年micik等最先研究了口腔诊室中的气溶胶,并将此研究领域命名为牙科气溶胶学,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口腔诊室中的细菌性气溶胶颗粒,以及这些气溶胶颗粒与患者及医务人员健康之间的关系。口腔治疗操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细菌性气溶胶,气溶胶中可能含有菌斑、牙石碎片、牙科材料、血液、唾液、未消毒的牙科用水等。现因病毒的出现,气溶胶问题再次引发大家的思考。

临床上的开口器很少兼备个性化及舒适性,多数开口器仅分大、中、小号,不能达到最大的个性化。且有的开口器设计较大,使其舒适度下降且干扰手术视野操作,传统的硅胶咬合垫式开口器为通用型号,虽然能起到辅助患者稳定开口的目的,但缺少舒适化与个性化功能,并且只能起到辅助开口的效果,不能降低口内气溶胶的扩散,不能起到保护医生及患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的作用,并且在开口器的颊侧与口腔软硬组织之间及磨牙后垫区,由于开口器的阻挡,常常有较多的液体滞留,抽吸不到,且不易被吸引管引流。

3d打印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3d打印技术可以依据患者的口腔需求,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或加算计断层扫描数据,通过3d打印材料的精确堆积,根据设计模型制造复杂形态3d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需求制作个性的舒适化3d打印开口器。

如何做到在满足患者舒适化稳定开口状态的同时降低微生物气溶胶的向外扩散,发明生产一种口腔辅助器械既能保持患者开口状态又能降低气溶胶的扩散是医务人员的迫切希望。在目前的市售产品中,未见有一种产品能够同时满足开口器和减少气溶胶扩散的功能,因此,上述在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使口腔科医生在使用高速旋转设备和超声设备时,减少气溶胶及散射的发生,更大化的保护医生及患者的健康。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包括通气管和咬块;所述咬块横截面为不规则梯形,两宽侧面分别为上咬合面和下咬合面;所述通气管沿所述咬块轴向贯穿在所述咬块内;所述咬块沿轴向开设有若干贯通孔,且所述贯通孔开口位于梯形顶面和底面;所述通气管的主体部分完全暴露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通气管周壁间隔开设有若干吸水孔,所述通气管两端开设有进气孔。

上述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中,所述吸水孔位于所述贯通孔内,且每个所述贯通孔内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吸水孔。

上述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中,所述吸水孔朝向所述梯形顶面。

上述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中,所述咬块采用3d打印方式制成。

上述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中,所述通气管于贯通孔内的最大纵截面面积不大于所述贯通孔最小横截面面积的1/2。

上述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中,所述吸水孔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气管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吸水孔孔径不大于所述通气管内径的1/4。

3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或加算计断层扫描数据,通过3d打印材料的精确堆积,根据设计模型制造复杂形态3d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需求制作个性的舒适化3d打印开口器;

(2)本实用新型的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放置于患者非操作侧上下牙列之间,梯形状窄边朝内,患者可以方便咬合以至于保持张嘴的姿态,不会因为过度张嘴和长时间临床操作而对关节造成损伤,患者牙齿咬合于咬合垫开口器主体侧面上下对应牙位处,对应牙位可以固定,可以更好的防止咬合垫开口器脱落,并不妨碍舌体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的后视图;

图3为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的侧剖视图。

图中:1-通气管;2-咬块;3-上咬合面;4-下咬合面;5-贯通孔;6-吸水孔;7-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测”、“外侧”、“近中”指的是放入口腔内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近舌侧和近颊侧的方向。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在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将开口器放入患者口腔内部,使所述咬块2的上咬合面3和下咬合面4与非工作侧上下咬合面相吻合,将上下颌撑开并且使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口腔能够始终保持同一个状态,以免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行将嘴巴合上而影响医生的视线,从而影响医生的操作,医生在使用高速设备时,产生的废液及气溶胶通过吸水孔6进入通气管1,散射的废液会通过所述贯通孔5进入颊侧前庭沟,减少向口腔外部喷出,四手操作时护士将强吸管至于通气管1的进气孔7,将废液及气溶胶吸出。

吸水孔6设于朝向舌头的一侧,当机器对牙齿喷水时,在外接强吸装置的作用下,废水及气溶胶会被吸入吸水孔6内,然后通过通气管1流向通气管1的端部进气孔7。吸水孔6设置成多个,一者由于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机器会喷出大量的水,并且会产生气溶胶,若只设定一个吸水孔6的话,当大量的水和气溶胶喷出时,由于吸水孔6的孔径有限,短时间难以将废水和气溶胶全部吸入吸水孔6内,则气溶胶容易散发至空气中,长期以往,容易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将吸水孔6设置多个,当医生无论对哪个牙齿进行喷水时,废水和气溶胶都可以通过就近的吸水孔6排到通气管1内,如此,废水便不会因为没有排出而积压在口腔内,气溶胶也不会散发至空气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1)和咬块(2);所述咬块(2)块横截面为梯形,两宽侧面分别为上咬合面(3)和下咬合面(4);所述通气管(1)沿所述咬块(2)轴向贯穿在所述咬块(2)内;所述咬块(2)沿轴向开设有若干贯通孔(5),且所述贯通孔(5)开口位于梯形顶面和底面;所述通气管(1)的主体部分完全暴露在所述贯通孔(5)内;所述通气管(1)周壁间隔开设有若干吸水孔(6),所述通气管(1)两端开设有进气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6)位于所述贯通孔(5)内,且每个所述贯通孔(5)内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吸水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6)朝向所述梯形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块(2)采用3d打印方式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于贯通孔(5)内的最大纵截面面积不大于所述贯通孔(5)最小横截面面积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6)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气管(1)横截面为环形;所述吸水孔(6)孔径不大于所述通气管(1)内径的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咬合垫式多孔开口器,包括通气管和咬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根据物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或加算计断层扫描数据,通过3D打印材料的精确堆积,根据设计模型制造复杂形态3D物体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口腔需求制作个性的舒适化3D打印开口器;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器放置于患者非操作侧上下牙列之间,梯形状窄边朝内,患者可以方便咬合以至于保持张嘴的姿态,不会因为过度张嘴和长时间临床操作而对关节造成损伤,患者牙齿咬合于咬合垫开口器主体侧面上下对应牙位处,对应牙位可以固定,可以更好的防止咬合垫开口器脱落,并不妨碍舌体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木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3.02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