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048发布日期:2020-12-25 08:1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骨系统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腰椎退变性疾病已成为当下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无论是退变性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或是腰椎滑脱等手术中,为了恢复椎间高度使得神经根有足够空间走行于椎间孔,我们常需要使用人工融合器,而在使用人工融合器之前,常需要将椎间盘清除干净,并置入自体骨与人工骨,使得融合器前方有所骨性衬垫。

目前植骨系统相对比较粗糙,是将骨头塞入透明空心管后,用匹配尺寸钛棒进行送入,常无法探知其深度,且塞入骨头较为费力,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刻度,且便于将骨头送入管内,提高使用便利性的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包括植骨棒和植骨管,所述植骨棒上半区域设置有手柄,所述植骨管顶端设置有楔形管,植骨管外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所述植骨棒上半区域设置有楔形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植骨棒和植骨管均为钛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植骨管底端插入至椎间隙中,之后将自体骨和异体骨粒放入至植骨管中,工作人员手持手柄,将植骨棒底端伸入至植骨管中,将自体骨和异体骨植入椎间隙中,可通过楔形管放置骨头,无需逐个对自体骨和异体骨进行塞入,通过植骨管上的刻度,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进入椎间隙的深度,防止植骨时过度深入穿破前缘前纵韧带,植骨棒底端可从植骨管中穿过,植骨棒的长度比植骨管的长度长0.5-1cm,带有刻度,且便于将骨头送入管内,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植骨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植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植骨棒;2、植骨管;3、手柄;4、楔形管;5、刻度;6、楔形段;7、椎体;8、椎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包括植骨棒1和植骨管2,植骨棒1上半区域设置有手柄3,植骨管2顶端设置有楔形管4,植骨管2外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刻度5;首先将植骨管底端插入至椎间隙中,之后将自体骨和异体骨粒放入至植骨管中,工作人员手持手柄,将植骨棒底端伸入至植骨管中,将自体骨和异体骨植入椎间隙中,可通过楔形管放置骨头,无需逐个对自体骨和异体骨进行塞入,通过植骨管上的刻度,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进入椎间隙的深度,防止植骨时过度深入穿破前缘前纵韧带,植骨棒底端可从植骨管中穿过,植骨棒的长度比植骨管的长度长0.5-1cm,带有刻度,且便于将骨头送入管内,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植骨棒1上半区域设置有楔形段6;植骨棒上的楔形段与植骨管上的楔形管相配合,防止植骨棒进一步加深,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手柄3上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可防止工作人员的手掌与手柄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植骨棒1和植骨管2均为钛合金材质;钛合金材质使得植骨棒和植骨管可反复利用,提高使用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其在工作时,首先将植骨管底端插入至椎间隙中,之后将自体骨和异体骨粒放入至植骨管中,工作人员手持手柄,将植骨棒底端伸入至植骨管中,将自体骨和异体骨植入椎间隙中,可通过楔形管放置骨头,无需逐个对自体骨和异体骨进行塞入,通过植骨管上的刻度,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进入椎间隙的深度,防止植骨时过度深入穿破前缘前纵韧带,植骨棒底端可从植骨管中穿过,植骨棒的长度比植骨管的长度长0.5-1cm,带有刻度,且便于将骨头送入管内,提高使用便利性;植骨棒上的楔形段与植骨管上的楔形管相配合,防止植骨棒进一步加深,提高使用可靠性;防滑纹可防止工作人员的手掌与手柄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提高使用稳定性;钛合金材质使得植骨棒和植骨管可反复利用,提高使用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骨棒(1)和植骨管(2),所述植骨棒(1)上半区域设置有手柄(3),所述植骨管(2)顶端设置有楔形管(4),植骨管(2)外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刻度(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棒(1)上半区域设置有楔形段(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柄(3)上设置有防滑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其特征在于,植骨棒(1)和植骨管(2)均为钛合金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骨系统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腰椎后路手术限深椎间植骨系统,带有刻度,且便于将骨头送入管内;包括植骨棒和植骨管,植骨棒上半区域设置有手柄,植骨管顶端设置有楔形管,植骨管外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刻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锴;魏显招;翟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01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