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装置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033发布日期:2020-12-25 08:1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反馈装置及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馈装置及包含该反馈装置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正常人体心脏的二尖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左心房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闭合以防止血液从左心室回流至左心房,在二尖瓣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血液将可以从左心室逆向回流至左心房,从而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针对二尖瓣功能障碍的治疗,可以通过开刀手术直接打开患者胸部以切除或更换二尖瓣,考虑到操作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的耐受性,该治疗方式存在死亡率较高的风险。此外,在避免开刀而打开患者胸部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介入手术通过输送装置将假体瓣膜从体外植入至心脏内,使得假体瓣膜替换存在功能障碍的二尖瓣。但是,在假体瓣膜从输送系统上释放的过程中,由于不易直接通过视觉观察到体内的输送系统和假体瓣膜的具体运动情况,使得假体瓣膜因输送系统操作失误而安装不到位,最终导致介入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反馈装置的操作准确性和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馈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与所述固定机构转动连接的旋转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旋转机构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包括弹性件且另外一个包括限位曲面,所述限位曲面为环状结构并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段与突变段,所述抵接段用于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弹性件抵压,所述突变段用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夹角的第二方向与所述弹性件抵压以限制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其中,所述旋转机构能够持续转动以使所述弹性件周期性地从所述抵接段越过所述突变段而重新与所述抵接段抵压,在越过所述突变段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抵接段碰撞产生声音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变段沿所述旋转机构的轴向延伸,所述抵接段呈螺旋状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突变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平面为参考面,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抵接段的距离到所述参考面的距离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弹性件能够从所述第二端越过所述突变段而与所述第一端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突变段沿所述旋转机构的轴向延伸,所述抵接段呈螺旋状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突变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旋转机构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所述弹性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旋转组件的下端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限位曲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和压块,所述旋转组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收容在所述安装孔中并抵压在所述压块与所述旋转组件之间,所述压块与所述安装孔滑动配合并与所述限位曲面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固定部和抵压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抵压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并与所述限位曲面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沿所述旋转组件的周向延伸,所述抵压部沿所述旋转组件的轴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导管,所述固定机构上开设第三收容孔,所述导管穿设在所述第三收容孔中,所述导管的端部设置有螺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座和导杆,所述限位曲面位于所述固定座上并环绕所述导杆设置,所述导杆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导杆穿设在所述旋转机构中,所述凸块与所述旋转机构滑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顶板和支撑板,所述顶板和底板沿所述导杆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限位曲面位于所述顶面上,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多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主体组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馈装置,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主体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在旋转机构持续转动的情况下,弹性件周期性地从抵接段越过突变段而重新与抵接段抵压,在越过突变段的过程中,弹性件骤然释放能量以与抵接段碰撞产生声音信号。旋转机构每转一周,弹性件将与抵接段碰撞产生一个声音信号,故可以根据声音信号的次数确定旋转机构转动的周数,无需视觉信息的帮助,只需根据声音信号的反馈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判断旋转机构的转动周数。同时,突变段可以限制旋转机构沿某一方向的转动,使得旋转机构仅能沿特定方向转动,从而有效防止旋转机构在转动过程中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反馈装置中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反馈装置去除旋钮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反馈装置中旋钮与套筒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反馈装置中安装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反馈装置去除旋钮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反馈装置中旋钮与套筒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反馈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0和旋转机构20,旋转机构20与固定机构10转动连接,即旋转机构20可以相对固定机构10转动,固定机构10和旋转机构20两者中的其中一个包括弹性件100且另外一个具有限位曲面640,例如,旋转机构20包括弹性件100,固定机构10具有限位曲面640。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0可以包括弹性件100,旋转机构20具有限位曲面640。反馈装置为回转体结构,固定机构10的中心轴线与旋转机构20的中心轴线重合,定义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为轴向,故旋转机构20的轴向与固定机构10的轴向相同。

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座600和导杆700,固定座600包括底板620、顶板610和支撑板630,导杆700可以与顶板610连接,底板620和顶板610沿导杆700的轴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底板620位于顶板610的下方。支撑板630的上端与顶板610连接,支撑板630的下端与底板620连接,支撑板630大致沿导杆700的轴向延伸,支撑板6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板630沿底板620或顶板6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保证固定座600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可以减轻固定座600的重量。

导杆700大致为圆柱形杆,导杆7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块710,凸块710相对导杆700的外表面沿其径向凸出一定长度。凸块7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凸块710可以间隔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当然,凸块710的数量也可为一个且自身形成一个周向封闭的环状结构。导杆700和固定座600的中心轴线重合,该中心轴线为整个固定机构10的中心轴线,即导杆700或固定座600的轴向即可代表整个固定机构10的轴向。

参阅图2,限位曲面640为顶板610的上表面,该限位曲面640为环绕导杆700设置的环状结构,限位曲面640包括抵接段641和突变段642。突变段642沿导杆700的轴向延伸,即突变段642竖直设置。抵接段641呈空间螺旋状,抵接段641具有第一端641a和第二端641b,突变段642的下端与抵接段641的第一端641a连接,突变段642的上端与抵接段641的第二端641b连接。以垂直于导杆700轴向的平面为参考面40,该参考面40位于限位曲面640的下方,对于该抵接段641,当从其第一端641a延伸至第二端641b时,抵接段641到参考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简而言之,沿逆时针方向,抵接段641相对参考面40螺旋上升,故第二端641b相对参考面40的高度h1大于第一端641a相对参考面40的高度h2,也就是说,第一端641a和第二端641b在旋转机构20的轴向上存在高度差。

同时参阅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机构20包括旋转组件30和弹性件100,旋转组件30包括旋钮200、拼接筒310、安装座400和导管500。

同时参阅图1,图3至图5,拼接筒3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例如拼接筒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拼接筒310可以拼接形成一个大的套筒300,该套筒300围设形成一个第一收容孔301。换言之,套筒300并非一体成型,而是采用分体成型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后续与安装座400之间的装配。拼接筒310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沿拼接筒310的轴向间隔设置,当拼接筒310拼接形成套筒300后,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两者均位于该第一收容孔301中,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相对第一收容孔301的内壁凸出一定长度。两个拼接筒310上的两个第一挡板311之间围设形成一个第一贯穿孔311a,两个拼接筒310上的两个第二挡板312之间围设形成一个第二贯穿孔312a,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将第一收容孔301的一部分分割形成容置腔302,容置腔302居中设置,第一贯穿孔311a位于容置腔302的上方,第二贯穿孔312a位于容置腔302的下方,第一贯穿孔311a和第二贯穿孔312a两者均与容置腔302相互连通。事实上,第一贯穿孔311a、第二贯穿孔312a和容置腔302三者均构成第一收容孔301的一部分。

同时参阅图3至图5,第一收容孔301位于第二贯穿孔312a下方部分的内壁上凹陷形成有凹槽303,当固定机构10的导杆700与第一收容孔301配合时,导杆700的上端可以与第二挡板312相互抵接,显然,第一挡板311相对第二挡板312更加远离导杆700。同时,导杆700上的凸块710与该凹槽303滑动配合。当整个套筒300转动时,通过凸块710与凹槽303配合的限位作用,使得套筒300只能相对导杆700产生转动,而无法相对导杆700产生轴向滑动。

同时参阅图1和图5,旋钮200大致呈圆台状,旋钮200围设成第二收容孔220,第二收容孔220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条210,该卡条210位于第二收容孔220中内。拼接筒310容置在该第二收容孔220中,卡条210与所有拼接筒310上的第一挡板311的外侧卡扣连接,使得各个拼接筒310固定在旋钮200上,最终通过旋钮200的作用将各个拼接筒310拼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套筒300。

同时参阅图1、图3、图4和图6,安装座400大致呈圆柱形的杆状结构,安装座400下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缘410,当拼接筒310拼接形成套筒300后,安装座400穿设在第一贯穿孔311a中(如图5),安装座400可以与第一贯穿孔311a形成过盈配合关系,从而实现安装座400与套筒300的固定连接。同时,凸缘410位于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所围成的容置腔302中,凸缘410可以同时跟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相抵接,即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对凸缘410形成夹紧作用,进一步增强安装座400与套筒300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凸缘410可以包括第一凸缘411和第二凸缘412,第一凸缘411和第二凸缘412沿安装座400的轴向间隔设置,第一凸缘411上表面与第一挡板311小表面抵接,第二凸缘412下表面与第二挡板312上表面抵接。上述设置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整体的凸缘上挖去一部分材料形成沉槽,该沉槽将该整体的凸缘分割形成上述第一凸缘411和第二凸缘412,这样可以起到减轻凸缘重量的目的。

同时参阅图1和图4,安装座400的底面上开设有插孔420(如图6),固定机构10的固定座600和导杆700上开设有第三收容孔720,该第三收容孔720通过上述第二贯穿孔312a与插孔420连通,插孔420、第二贯穿孔312a和第三收容孔720三者同轴设置,导管500穿设在第三收容孔720和第二贯穿孔312a中,导管500跟第三收容孔720和第二贯穿孔312a两者均保持间隙配合,即第三收容孔720和第二贯穿孔312a不妨碍后续导管500的相对转动。导管500的上端插置在插孔420中,通过导管500与插孔420的配合,以实现导管500与安装座400的固定连接。导管500的下端暴露在第三收容孔720之外并可以设置有螺纹510(如图1和3),螺纹510能够与以假体瓣膜为代表的假体进行连接,该假体瓣膜用于植入心脏内。

同时参阅图1、图4和图6,安装座400的上端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牙440,且安装座400的顶面上开设有沉孔430,该沉孔430和螺牙440可以形成于固定止血阀等其它部件的标准鲁尔接头,以便其它部件与安装座400进行连接。

由于导管500安装座400配合固定,安装座400与套筒300相对固定,套筒300与旋钮200卡持固定。当用手驱动旋钮200转动时,旋钮200将带动套筒300、安装座400和导管500相对固定机构10同时转动,最终使得导管500相对植入体内的假体瓣膜产生相对转动。

同时参阅图1、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00包括弹簧110和压块120,压块120与弹簧110下端相连。旋转组件30的拼接筒310上开设有安装孔304,安装孔304沿整个套筒300的轴向延伸,即沿竖直方向延伸,弹簧110收容在安装孔304中并抵压在压块120与旋转组件30之间,弹簧110上端可与安装孔304的上壁相连,压块120与安装孔304滑动配合。且弹性件100不收轴向力作用时,弹性件100的轴向长度大于安装孔304的轴向深度,也即弹簧110不被压缩时,弹簧110和压块120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安装孔304的轴向深度。

同时参阅图1至图5,当压块120处于抵接段641的第一端641a时,由于弹簧110弹力的作用,使得抵接段641沿旋转组件30的轴向对压块120施加抵压力,旋转组件30的轴向即为第一方向。同时,突变段642沿与第一方向成夹角的第二方向对压块120施加抵压力,由于突变段642竖直设置,突变段642沿与旋转组件30轴向垂直的方向对压块120施加抵压力,通俗而言,突变段642沿旋转组件30的周向对压块120施加抵压力(该周向即为第二方向),从而使突变段642对压块120构成干涉作用,导致整个旋转机构20无法相对固定机构10顺时针转动,显然,突变段642不会对旋转机构20的逆时针转动构成干涉。应当注意,本实施例中,在旋转组件30的转动过程中,压块120的下端始终与抵接段641相抵,且压块120的上端部至少部分位于安装孔304内。

当旋转组件30逆时针转动以带动压块120从抵接段641的第一端641a朝第二端641b运动时,通过弹簧110弹力的作用,压块120与抵接段641的各处之间始终沿旋转组件30的轴向产生抵压力。通过凸块710与凹槽303配合的限位作用,旋转组件30无法相对固定机构10产生轴向移动,安装孔304的轴向坐标恒定不变,由于抵接段641呈“螺旋上升”结构,安装孔304到抵接段641的距离将逐渐减少,为适用旋转组件30的转动而避免干涉,抵接段641将自动推动压块120在安装孔304中持续向上滑动以挤压弹簧110,弹簧110储存能量。当压块120运动至抵接段641的第二端641b时,压块120在安装孔304中向上滑动到极限位置,弹出储存能量最大。

当旋转组件30继续逆时针转动以使压块120从第二端641b向第一端641a运动时,由于竖直设置的突变段642无法沿旋转组件30的轴向对压块120施加作用力,使得突变段642无法从旋转组件30的轴向对压块120构成约束,压块120将无法接触并抵压突变段642,通俗而言,压块120将出现“踩空”现象,此时,压块120将越过突变段642,在越过突变段642的瞬间,弹簧110将骤然释放能量而推动压块120向下运动以与第一端641a抵压,当压块120重新与抵接段641的第一端641a抵压时,压块120与该第一端641a将碰撞而产生“嘎达”作响的声音信号。显然,当旋转组件30转动以带动压块120从第一端641a出发并再次与第一端641a抵压时,压块120与第一端641a碰撞产生“嘎达”的声音信号,此时旋转组件30刚好转动一周。因此,在旋转组件30持续逆时针转动的过程中,压块120将与第一端641a周期性地碰撞并产生“嘎达”的声音信号,“嘎达”声音信号即可以作为有效反馈信息,当接收到多少次“嘎达”声音信号的反馈时,意味着旋转组件30已经转动了多少周,即“嘎达”声音信号反馈的次数等于旋转组件30转动的周数,“嘎达”声音信号的周期即为旋转组件30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当假体瓣膜成功植入到心脏之后,假体瓣膜将被固定而不能随意产生转动或移动,以避免假体瓣膜产生移位;假体瓣膜固定后,必须使得导管500脱离与假体瓣膜的连接以撤出至体外,由于假体瓣膜与导管500通过螺纹连接,在假体瓣膜固定的情况下,要使假体瓣膜脱离导管500,必须使得旋转组件30逆时针转动,从而同样带动导管500逆时针转动,使得导管500逐渐退出假体瓣膜。事实上,将导管500看成螺栓,导管500逆时针转动代表“拧松”,可以使得导管500从固定假体瓣膜中的螺孔中逐渐拧出直至完全脱离假体瓣膜;导管500顺时针转动代表“拧紧”,这当然无法使得导管500拧出并脱离假体瓣膜,继而无法使得导管500撤出至体外。

通常地,当在体外转动旋转组件30并将假体瓣膜固定在导管500上之后,压块120位于抵接段641的第一端641a并与突变段642相抵压。当导管500将假体瓣膜植入体内并使假体瓣膜固定后,由于突变段642与压块120的干涉作用,旋转组件30将无法带动导管500一起产生顺时针转动,导管500将无法对已固定到位的假体瓣膜施加“拧紧力”,从而有效避免假体瓣膜在该“拧紧力”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而移位,也能避免导管500因顺时针转动而无法拧出并脱离假体瓣膜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在体外安装假体瓣膜时,可以通过转动假体瓣膜二保持旋转组件静止的方式来安装假体瓣膜。因此,旋转组件30将只能带动导管500从第一端641a处出发而逆时针转动,即旋转组件30只能做单向的逆时针转动,当旋转组件30刚好转动一周后,压块120将与第一端641a碰撞产生“嘎达”声音信号,操作者根据该“嘎达”声音信号产生的次数即可判断导管500旋转的周数。一般地,根据操作说明,假如旋转n周后即可使得导管500完全解除与假体瓣膜的螺纹连接,故操作者可以计算“嘎达”声音信号产生的次数,当“嘎达”声音信号产生的次数累积达到n时,意味着导管500已经逆时针旋转n周而不再与假体瓣膜螺纹连接,可以拖动导管500以退出假体瓣膜并撤出至体外,从而有效避免导管500与假体瓣膜完全解除连接关系之前拖动导管500的现象,防止导管500带动已固定到位的假体瓣膜产生移位,确保介入手术成功。

对于传统的操作模式,一般借助医学影像设备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判断导管500与假体瓣膜直接的连接情况,但是,通过医学影像设备仍无法保证视觉信息的清晰度,使得操作者难以观察到导管500与假体瓣膜的具体动态,假如在误以为与假体瓣膜位完全解除螺纹连接关系的情况下拖动导管500,显然将使得导管500带动假体瓣膜移位而导致介入手术失败。同时,由于对旋转组件30的转动方向没有限制,旋转组件30可以做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双向转动,当操作者对旋转组件30进行顺时针转动的误操作时,显然也会使得假体瓣膜移位而导致介入手术失败。

而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反馈机构,通过突变段642与压块120的干涉作用,可以限制导管500的顺时针转动,从而避免导管500带动假体瓣膜移位。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模糊视觉反馈信息的不足,通过压块120与抵接段641碰撞产生“嘎达”声音信号的总次数作为有效反馈信息,可以准确判断导管500逆时针转动的周数,在拖动导管500以撤出至体外之前,确保导管500完全解除与假体瓣膜之间的螺纹连接,有效防止依然与假体瓣膜连接的导管500在拖动过程中对假体瓣膜产生移位的现象。并且,无需额外的医学影像设备作为辅助,仅需通过自身独特的结构设计即可快速准确判断导管500所转动的周数,从而能简化反馈装置的整体结构和操作程序。

应当理解,虽然无法保证弹性体的初始位置在抵接段的第一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要求操作者多转一至两圈,保证假体瓣膜与导管完全脱离连接。

同时参阅图7至图9,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100还存在其它替代方式,例如弹性件100包括弹片130,弹片130包括固定部131和抵压部132,固定部131的一端固定在旋转组件30的拼接筒310上,固定部131的其余部分处于悬空状态。抵压部132的一端连接固定部131的另一端并与限位曲面640抵压。固定部131可以呈弧形并沿拼接筒310的周向延伸,抵压部132沿拼接筒310的轴向延伸,即抵压部132竖直设置。固定部131的功能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簧110,抵压部132的功能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块120。通过抵压部132与突变面的抵压,可以防止旋转组件30顺时针转动。同时,通过抵压部132与抵接段641之间碰撞产生的“嘎达”声音信号作为反馈,可以判断旋转组件30所旋转的总周数。相同之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送系统50,该输送系统50用于向体内植入以假体瓣膜为代表的假体,该输送系统50包括主体组件800和上述的反馈装置,反馈装置的固定座600与主体组件800固定连接。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反馈装置及输送系统的使用范围不限于输送假体瓣膜,也可以用于例如封堵器等其它植入体,只要植入体需要通过转动的方式释放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