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030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螺旋输送机,属于物料输送设备领域;针对现有螺旋输送机不具备沥出物料中多余液体的功能,本发明基于以下方案:包括电机、变速机构和绞笼;电机连接变速机构,变速机构连接绞笼;所述绞笼包含一“U”形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旋转轴,旋转轴由联轴器连接于变速机构输出轴上,旋转轴上设置螺旋叶片,绞笼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置沥水口,腔体底部的下方设置“U”形回液槽,回液槽与腔体底面形成供沥出液体回流至进料端的通路;以上结构能够将物料中多余液体排出,降低能耗并起到简单固液分离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螺旋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螺旋输送机,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
[0003]现有的螺旋输送机的绞笼腔体是密闭的,在输送带液体物料,特别是液体是我们不需要的成分的时候,不具备排出多余液体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螺旋输送机不具备排出物料中多余液体的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螺旋输送机,具备良好的排出物料多余液体的功能。
[0005]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变速机构和绞笼;电机连接变速机构,变速机构连接绞笼;所述绞笼包含一 “U”形腔体,腔体内部设置旋转轴,旋转轴由联轴器连接于变速机构输出轴上,旋转轴上设置螺旋叶片,绞笼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腔体的底部设置沥水口,腔体底部的下方设置“U”形回液槽,回液槽与腔体底面形成供沥出液体回流至进料端的通路。
[0006]进一步的,所述沥水口设置为多段或长度与回液槽相同的整段。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沥水口和回液槽,能够将携带多余液体物料中的多余液体通过沥水口沥出,再通过回液槽返回原物料处或单独收集处理,不仅具备简单的固液分离功能,同时减轻了螺旋输送机的负荷,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所述一种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变速机构,3-绞笼,31-腔体,32-出料口,33-螺旋轴,34-螺旋叶片,35-出料口,36-沥水口,37-回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0]如图1所示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1、变速机构2和绞笼3;电机I连接变速机构2,变速机构2连接绞笼3;所述绞笼3包含一 “U”形腔体31,腔体31内部设置旋转轴33,旋转轴33由联轴器连接于变速机构2输出轴上,旋转轴33上设置螺旋叶片34,绞笼3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料口 32和进料口 35,所述腔体31的底部设置沥水口 36,腔体31底部的下方设置“U”形回液槽37,回液槽37与腔体31底面形成供沥出液体回流至进料端的通路。
[0011]所述沥水口36设置为多段,均匀布置在回液槽37范围内,使沥出的液体进入回液槽37沿槽排出。
[00?2]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是:沥水口 36设置为一整段,长度与回液槽37长度相同,并正好处在回液槽正上方,从而沥水口 36沥出的液体流入回液槽37排出。
[0013]通过沥水口36和回液槽37,可以将输送的物料中的多余液体排出,不仅起到剪刀的固液分离的作用,同时减轻螺旋输送机的负荷,降低了能耗。
[001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螺旋输送机,其特征是:包括电机(I)、变速机构(2)和绞笼(3);电机(I)连接变速机构(2),变速机构(2)连接绞笼(3);所述绞笼(3)包含一 “U”形腔体(31),腔体(31)内部设置旋转轴(33),旋转轴(33)由联轴器连接于变速机构(2)输出轴上,旋转轴(33)上设置螺旋叶片(34),绞笼(3)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料口(32)和进料口(35),所述腔体(31)的底部设置沥水口(36),腔体(31)底部的下方设置“U”形回液槽(37),回液槽(37)与腔体(31)底面形成供沥出液体回流至进料端的通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沥水口(36)设置为多段或长度与回液槽(37)相同的整段。
【文档编号】B65G33/24GK106005919SQ20161052558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5日
【发明人】陈泽民
【申请人】安徽泽加业粉体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