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24814209发布日期:2021-04-27 13:3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旁支气管镜诊疗过程中避免对外产生飞沫、气溶胶的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诊治越来越多的需要纤维支气管镜的辅助。特别对于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对诊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气道的深部吸痰、采样等操作中不可替代。
3.床旁纤维支气管镜通过深入气道进行诊疗,常规对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诊疗时,将支气管镜插入管通过人工气道上延长管的硅胶盖,沿人工气道伸入患者体内。目前,气管镜在操作时不在完全封闭空间内,位于患者及人工气道外的支气管镜插入管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将患者体内的细菌、病毒等带出,使细菌、病毒等通过飞沫或者气溶胶传播方式导致职业暴露。特别是当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时,病毒等可在防护不足时轻易感染操作者。同时,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会可以造成周边其他患者的感染以及环境污染。高危病毒,例如sars、mers、covid-19等,气管镜操作者虽严格防护,仍然存在被传播的可能。所以从源头上封闭飞沫和气溶胶传播有利于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减少职业暴露,同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降低气管镜操作者在利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将靠近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保护软管的远端设有用于与支气管镜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一,保护软管的近端设有用于与延长管的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接头组件二,接头组件二内设有可实现自密封的密封组件;支气管镜与接头组件一相连接后,与接头组件一紧密配合,支气管镜插入管位于保护软管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穿过接头组件二内的密封组件后在穿出接头组件二的同时穿入延长管的硅胶盖从而沿人工气道伸入患者体内;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拔出时,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从延长管的硅胶盖被拔出的同时进入接头组件二内,支气管镜插入管的端部进一步经由密封组件被拔出后,密封组件通过自密封作用实现密封,将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患者体内及人工气道内拔出的部分密封在保护软管内。
6.优选地,所述保护软管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褶皱段、位于褶皱段近端的直管段一及位于褶皱段远端的直管段二。
7.优选地,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一与所述接头组件一连接固定;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通过卡接结构二与所述接头组件二连接固定。
8.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一与所述卡接结构二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直管段一或所述直管段二端部内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一及位于所述直管段一或所述直管段二端部外壁的至少一圈半圆形凸起二,半圆形凸起一与半圆形凸起二间隔一定距离;
9.还包括设于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一圈卡槽,在卡槽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一及至少一圈半圆形凹槽二,半圆形凹槽一与半圆形凸起一一一对应,半圆形凹槽二与半圆形凸起二一一对应;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一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一的卡槽紧密配合;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插入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卡槽内,并与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卡槽紧密配合;当所述直管段一的端部或所述直管段二的端部在卡槽内插入到位后,半圆形凸起一卡入半圆形凹槽一内,同时,半圆形凸起二卡入半圆形凹槽二内。
10.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一包括中空的本体一,本体一中部设有中空的卡口,支气管镜穿过本体一后卡入卡口内并与本体一及卡口紧密配合,卡口四周围绕一圈设于本体一上的所述卡槽。
11.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二包括中空的本体二;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本体二内,本体二内还设有用于将支气管镜插入管导向至所述密封组件的导向部一及用于将出所述密封组件的支气管镜插入管导向至所述硅胶盖上的通孔的导向部二,且所述接头组件二与所述硅胶盖连接后,导向部二与所述硅胶盖紧密贴合;本体二的远端设有所述卡槽,本体二的近端与所述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
12.优选地,所述保护软管采用可任意弯曲及伸缩的塑料薄膜软管,塑料薄膜软管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分别与所述接头组件一及所述接头组件二连接固定。
13.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金属环,金属环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上,上半部分在自然状态下向外翻折;金属环向外翻折部分的端部设有n圈齿状凸起,n≥3,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相配合的n圈齿状凹槽;所述塑料薄膜软管的端部套在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外,将金属环的上半部分向内翻折至齿状凸起卡入齿状凹槽内,从而将所述塑料薄膜软管的端部夹持在金属环与所述接头组件一或所述接头组件二的外圆周面之间。
14.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为底部划开且由医用硅胶制成的碗状密封件,所述支气管镜插入管经由碗状密封件底部的划痕结构自其中穿过,当所述支气管镜自碗状密封件中被拔出后,划痕结构依靠材料弹性自主闭合形成密封。
15.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二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硅胶盖相连,该卡合结构包括沿所述接头组件二周向均布的多片卡接片,所有卡接片均位于所述接头组件二的近端,相邻两片卡接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每片卡接片的端部均形成有卡钩结构,当所述硅胶盖卡入卡合结构后,所有卡接片同步向外扩张并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沿周向扣紧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同时,所有卡钩结构卡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
16.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纤维支气管镜从进入人工气道开始就成为相对封闭状态,直到操作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消毒的时候再重新进入开放状态。以此降低气管镜操作者在利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疗时的感染几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公开的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1中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2的连接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1中的接头组件二3的外部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1中的接头组件二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2中直管段一或直管段二与接头组件一或接头组件二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将靠近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远离患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保护装置包括可弯曲及伸缩的保护软管1,本实施例中,保护软管1包括褶皱段1-1、位于褶皱段1-1近端的直管段一1-2及位于褶皱段1-1远端的直管段二1-3。褶皱段1-1的结构参考目前常用的可以弯折、伸长的吸管的弯头部分的结构,通过褶皱段1-1实现保护软管1整体的弯曲及伸缩。为了确保保护软管1整体的弯曲及伸缩效果,假设保护软管1的整体长度为l,则褶皱段1-1的长度可以设计为或者是具体长度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
25.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2相连,直管段二1-3则与接头组件二3相连。本实施例中,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2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直管段二1-3与接头组件二3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以下以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2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
26.直管段一1-2端部内壁有一圈半圆形凸起一1-1-1,同时,端部外壁有一圈半圆形凸起二1-1-2。应当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后,可以根据需要来任意设置半圆形凸起一1-1-1及半圆形凸起二1-1-2的数量。
27.接头组件一2包括中空的本体一,本体一中部为中空的卡口2-1。支气管镜穿过本体一后卡入卡口2-1内,并与本体一及卡口2-1紧密配合。卡口2-1四周围绕有一圈卡槽一2-2。在卡槽一2-2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一圈半圆形凹槽一 2-3及一圈半圆形凹槽二2-4。与半圆形凸起一1-1-1及半圆形凸起二1-1-2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一2-3及半圆形凹槽二2-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半圆形凹槽一2-3与半圆形凸起一1-1-1一一对应,半圆形凹槽二2-4与半圆形凸起二1-1-2一一对应。
28.由于保护软管1是由软质塑料制成的,而接头组件一2通常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因此通过材料的形变使得直管段一1-2的端部可以卡入卡槽一2-2内,并且使得半圆形凸起一1-1-1可以卡入半圆形凹槽一2-3内,半圆形凸起二1-1-2 可以卡入半圆形凹槽二2-4。通过设置半圆形凸起一1-1-1、半圆形凸起二1-1-2、半圆形凹槽一2-3及半圆形凹槽二2-4不仅可以增加直管段一1-2与接头组件一 2之间连接的牢靠性,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29.直管段二1-3与接头组件二3之间同样通过上述结构连接固定,此处不再赘述。只是接头组件二3的结构与上文中的接头组件一2有所不同。
30.接头组件二3用于与延长管的硅胶盖形成可拆卸连接,结合图3,接头组件二3包括中空的主体二,主体二的远端为上文所述的用于与直管段二1-3相连接的凹槽,此处不再赘述。接头组件二3的近端为沿周向布置的多片卡接片9,相邻两片卡接片9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为了确保连接效果,卡接片9不易过高(即沿接头组件二3轴向方向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将卡接片9的高度取为5mm,同时,相邻两片卡接片9之间的间隙不易过大,本实施例中,将该间隙取为1.5mm。每片卡接片9的端部均形成有卡钩结构10。由于接头组件二3通常由硬质塑料制成,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硅胶盖卡入由所有卡接片9形成的开口后,所有卡接片9会同步向外扩张,并由于材料原因会产生回复力,因而所有卡接片9在回复力的作用下会沿周向扣紧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同时,由于卡接片9的高度设置合理,因此所有卡钩结构10都会卡在所述硅胶盖的外圆周面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一次后即可丢弃,因此卡接片9不会存在反复卡接的情况,确保卡接片9不会因为反复形变而断裂。
31.接头组件二3的内部结构参见图4,由图4可见,接头组件二3的远端有与接头组件一2相类似的凹槽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接头组件二3的本体二内由远端至近端依次有导向板一3-1、碗状密封件8及导向板二3-1。碗状密封件8 由医用硅胶制成,因而具有一定弹性。碗状密封件8的底部划开,从而形成划痕结构8-1,该划痕结构8-1可以是y字形、*字型、十字形或其他形状。导向板一3-1上开有导向孔一,导向孔一正对划痕结构8-1。支气管镜插入管穿过导向孔一后被引导至碗状密封件8的划痕结构8-1,由支气管镜插入管将划痕结构 8-1顶开后继续穿入导向板二3-2上的导向孔二内。反之结束诊疗时,将支气管镜插入管从人工气道中拔出,当支气管镜插入管被从碗状密封件8中拔出后,由于碗状密封件8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划痕结构8-1可以依靠材料的弹性自主闭合,重新形成密封,从而可以将从人工气道及患者体内拔出的支气管镜插入管相对密封在保护软管1中。
32.当硅胶盖卡入由所有卡接片9形成的开口后,导向板二3-2与硅胶盖相贴合,同时导向板二3-2上的导向孔二对准硅胶盖上的通孔。为了增加贴合的效果,可以在导向板二3-2上增设一层粘胶层,通过粘胶层将导向板二3-2与硅胶盖粘和,增加贴合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接头组件二3与硅胶盖的连接牢靠程度。此时,出碗状密封件8的支气管镜插入管就可以通过导向板二3-2上的导向孔二及硅胶盖上的通孔进入人工气道,继而进入患者体内进行诊疗。
33.实施例2
34.结合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护软管1采用可任意弯曲及伸缩的塑料薄膜软管4,塑料薄膜软管4由聚氨酯(tpu)材质制成,做到完全密闭的同时可以自由收缩和伸展。
35.为与塑料薄膜软管4相匹配,接头组件一2及接头组件二3取消了相应的凹槽结构,转而用图5所示的连接结构代替,该连接结构包括金属环5,金属环5 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接头组件一2或接头组件二3的外圆周面上。金属环5在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上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在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上开一圈槽,将金属环5的下半部分嵌入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后,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常规方式来实现金属环5 与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的固定。金属环5的上半部分在自
然状态下向外翻折。金属环5向外翻折部分的端部有n圈齿状凸起6,n≥3。同时,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6相配合的n圈齿状凹槽7。将塑料薄膜软管4的端部套在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3外后,再将金属环5的上半部分向内翻折至齿状凸起6卡入齿状凹槽7内,从而可以将塑料薄膜软管4的端部牢固地夹持在金属环5与接头组件一2或所述接头组件二 3的外圆周面之间。
36.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