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820发布日期:2021-02-03 12:0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是正畸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早期主要应用于拔牙后强支抗的设计,随着他在临床应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将他应用于推上颌磨牙远移技术,上颌磨牙远移不但可以为轻、中度拥挤和前突的患者提供间隙,而且可以调整磨牙关系,不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前突和拥挤两大临床错合畸形,解决了临床正畸医师拔牙与不拔牙选择的困惑,更符合现代安全正畸的理念。临床微种植体支抗主要分为微钛板和微螺钉两类,前者体积较大,植入常需外科配合,正畸医师很难独立完成,临床应用受限。后者体积小,植入操作简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微螺钉远移上颌磨牙技术按植入部位的不同,大致分为颊侧和腭侧上颌磨牙远移两大技术。在颊侧,颧牙槽嵴、磨牙根间是常见植入部位;在腭侧,常见的植入部位是上腭中缝及其两侧和腭侧磨牙根间。颊侧微螺钉多需与主弓丝上的镊钛推簧联合使用,通过托槽或牵引钩与微螺钉间的结扎来抵消镊钛推簧的反作用力,因此为间接加力。每次加力需更换镊钛推簧,临床操作不便、椅旁时间延长。颧牙槽嵴微螺钉植入的前提是颧牙槽嵴的骨量要丰厚,骨量不充足只能在颧牙槽下嵴植入,微螺钉可能就会在两牙根之间,影响牙根移动,另该部位的植入受位置较高和靠后的影响,临床植入相对困难,而且很容易出现穿入上颌窦和微螺钉埋入黏膜的并发症。其他颊侧后牙牙根间部位的微螺钉由于加力作用线在上颌牙弓阻抗中心之前易发生上颌逆时针旋转和前牙唇倾的副作用,当微螺钉阻挡牙根移动时还需二次植入。腭侧中线及其两侧位置的微螺钉虽不影响牙根移动但其加力作用线远在上颌阻抗中心之上,造成磨牙的压入分力明显而远移分力不足,磨牙远移的效率降低。腭侧磨牙根间微螺钉远移上颌磨牙的方式是通过将链状皮圈或拉簧拉紧于微螺钉和焊接在两侧磨牙腭杆上的牵引钩之间进行,是直接加力,但焊接腭杆需单独制做,技术要求高,有脱焊可能,需两边磨牙同时就位,临床制做和拆戴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
[0004]
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该装置由可摘式腭杆1、腭侧微螺钉2、弹性装置3、带腭管带环4和上颌矫治器5组成,所述可摘式腭杆1为不锈钢丝弯制成形半圆形,半圆形的前端靠近上颌腭侧两侧水平向内弯制成的两股指状凸起为牵引钩6,牵引钩6通过弹性装置3与左右两侧的腭侧微螺钉2连接;可摘式腭杆1的端头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分别与带腭管带环4的内部两侧通过卡扣连接;带腭管带环4的外侧与上颌矫治器5通过弓丝连接。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制作可摘式腭杆1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8mm。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可摘式腭杆1可以随意摘卸,宽度与牙弓宽度一致,也可根据需要扩大或缩小。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的高度可调,具体根据磨牙远移过程中垂直向控制。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腭侧微螺钉2的直径为1.6mm,长为8mm,左右各1颗,共2颗。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3可以是链状皮圈或拉簧,左右各1套,共2套。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制作带腭管带环4的材质为不锈钢片。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制作上颌矫治器5为唇侧矫治器。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利用微种植体支抗这种绝对支抗理念,通过有效的上颌磨牙的远中移动来不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和前突这两大常见的错合畸形,解除了临床正畸医师拔牙与不拔牙矫治选择的困惑。其次腭侧微螺钉植入的选择由于腭侧磨牙牙根间距明显大于颊侧磨牙牙根间距而具有更佳的植入安全性和较大范围的牙根移动性。腭侧较大的磨牙根间距和植入时灵活的角度选择可大大减小微螺钉二次植入的可能性,方便临床操作,减轻患者痛苦。最后可摘式腭杆代替焊剂腭杆具有制做简单、拆戴方便、可根据临床需要灵活进行宽度和高度的调整的优势,在前期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矫治效果,值得后期大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摘式腭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摘式腭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腭管带环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可摘式腭杆;11、卡勾一;12、卡勾二;2、腭侧微螺钉;3、弹性装置;4、带腭管带环;5、上颌矫治器;6、牵引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该装置由可摘式腭杆1、腭侧微螺钉2、弹性装置3、带腭管带环4和上颌矫治器5组成,所述可摘式腭杆1为直径为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形半圆形,半圆形的前端靠近上颌腭侧两侧水平向内弯制成的两股指状凸起为牵引钩6,牵引钩6通过链状皮圈与直径为1.6mm,长为8mm,左右的腭侧微螺钉2连接;可摘式腭杆1的端头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分别与材质为不锈钢片的带腭管带环4的内部两侧通过卡扣连接;带腭管带环4的外侧与上颌矫治器5弓丝连接。
[0021]
使用时,首先,在腭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前磨牙间、距离龈乳头高度约8mm范围,常规
术区消毒、必兰麻局部黏膜麻醉后,采用助攻方式以与牙体长轴约20
o-30
o
角度植入已消毒腭侧微螺钉2左右各1颗;安装上颌矫治器5,两侧第一磨牙粘结带有点焊腭管的带环。
[0022]
然后,用直径为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形半圆形,半圆形的前端靠近上颌腭侧两侧水平向内弯制成的两股指状凸起为牵引钩6;安装时半圆形的前方大致与切牙乳头平齐,(根据前牙咬合情况向后调整至下切牙不咬合于可摘式腭杆1)于钢丝上侧切牙位置处标记,呈垂直方向先向合方弯制,约2mm后(可根据临床需求调整高度)钢丝向远中方向弯制双股插入腭管部分,后部超过腭管长度约1mm,前部钢丝末端于腭管前方约1mm剪断或再向合方弯制,末端留约1mm后剪断,打磨圆顿,可摘式腭杆1弯制完毕;将其插入患者口内腭管带环4进行调整,可摘式腭杆1前部离开黏膜约2mm左右,可摘式腭杆1后部的不压迫腭侧黏膜,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的高度可调,具体根据磨牙远移过程中垂直向控制;可摘式腭杆1宽度与牙弓宽度一致(也可以根据临床矫治需要进行扩大和缩窄调整)。
[0023]
最后,将链状皮圈拉紧于腭侧微螺钉2与牵引钩6之间,两侧约50g力,进行可摘式腭杆1固定和初始轻加力,1月后两侧力值加大至200g力,每月更换链状皮圈进行加力复诊。
[0024]
实施例2
[0025]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腭侧微螺钉配合可摘式腭杆的上颌磨牙远移装置,该装置由可摘式腭杆1、腭侧微螺钉2、弹性装置3、带腭管带环4和上颌矫治器5组成,所述可摘式腭杆1为直径为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形半圆形,半圆形的前端靠近上颌腭侧两侧水平向内弯制成的两股指状凸起为牵引钩6,牵引钩6通过拉簧与直径为1.6mm,长为8mm,左右的腭侧微螺钉2连接;可摘式腭杆1的端头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分别与材质为不锈钢片的带腭管带环4的内部两侧通过卡扣连接;带腭管带环4的外侧与上颌矫治器5通过弓丝连接。
[0026]
使用时,首先,在腭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前磨牙间、距离龈乳头高度约8mm范围,常规术区消毒、必兰麻局部黏膜麻醉后,采用助攻方式以与牙体长轴约20
o-30
o
角度植入已消毒腭侧微螺钉2左右各1颗;安装上颌矫治器5,两侧第一磨牙粘结带有点焊腭管的带环。
[0027]
然后,用直径为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成形半圆形,半圆形的前端靠近上颌腭侧两侧水平向内弯制成的两股指状凸起为牵引钩6;安装时半圆形的前方大致与切牙乳头平齐,(根据前牙咬合情况向后调整至下切牙不咬合于可摘式腭杆1)于钢丝上侧切牙位置处标记,呈垂直方向先向合方弯制,约2mm后(可根据临床需求调整宽度)钢丝向远中方向弯制双股插入腭管部分,后部超过腭管长度约1mm,前部钢丝末端于腭管前方约1mm剪断或再向合方弯制,末端留约1mm后剪断,打磨圆顿,可摘式腭杆1弯制完毕;将其插入患者口内腭管带环4进行调整,可摘式腭杆1前部离开黏膜约2mm左右,可摘式腭杆1后部不压迫腭侧黏膜,卡勾一11和卡勾二12的高度可调,具体根据磨牙远移过程中垂直向控制;可摘式腭杆1宽度与牙弓宽度一致(也可以根据临床矫治需要进行扩大和缩窄调整)。
[0028]
最后,将拉簧拉紧于腭侧微螺钉2与牵引钩6之间,两侧约50g力,进行可摘式腭杆1固定和初始轻加力,1月后两侧力值加大至200g力,每月更换拉簧进行加力复诊。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