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2455发布日期:2020-11-03 23:4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儿童进行内科诊疗时,通常需要对儿童进行采血以便对其进行检查治疗,而在使用静脉采血针而进行静脉采血时,因为静脉采血针外表面无支撑,因此操作不当会造成静脉采血针打结而影响使用,而在对静脉采血针使用结束后,传统则会直接将其丢弃,而丢弃的静脉采血针被回收利用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从而威胁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连接弹簧对静脉采血针进行支撑而避免过度弯折而影响使用,并在使用结束后,使穿刺针对静脉采血针进行穿刺破损,而避免其重复回收利用,操作简单便捷,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包括透明软管外侧面左右两部均套有防护垫;透明软管外侧面均匀套有连接弹簧;左部的连接弹簧和右部的连接弹簧分别与左右两部的防护垫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连接弹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管;防护管分别与透明软管套接配合;防护管顶端均开有调节口;调节口内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板底端中部开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均转动安装有穿刺针;调节板顶端左部开有适配口;适配口内滑动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底端开有安装缺口;安装缺口与穿刺针转动连接配合;连接杆顶端固定安装有限制板;连接杆外侧面套有限制弹簧;限制弹簧顶端与限制板固定连接,底端与调节板订单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的穿刺针的针柄处设置有连接螺纹;穿刺针的针柄处设置有限制壳;限制壳与针柄形状对应配合;限制壳右端开有螺纹口;螺纹口与连接螺纹啮合连接;限制壳左端中部开有连接口;连接口与采血针的针头滑动插接配合;在限制壳内,采血针的针头外侧面套有防护弹簧;防护弹簧右端与针柄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的防护管内表面均涂有一层特氟龙涂层。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使用静脉采血针而对患儿进行采血作业时,限制壳与针柄的连接而对防护弹簧进行压缩,从而不影响静脉采血针对患儿静脉的穿刺采血使用,同时被压缩的防护弹簧对限制壳产生反作用力而使限制壳与针柄的螺纹啮合更加紧密,连接更加牢固;

在完成对患儿的采血后,将采血针从患儿的静脉处抽出后,通过将限制壳从针柄上取下,而使防护弹簧失去约束而形变复位而对采血针进行包裹,从而避免对其进行回收丢弃时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使用更加安全;

2、在对患儿进行采血时,连接弹簧以及防护管对静脉采血针的透明软管进行包裹,而对其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其过度弯折而影响采血作业,同时连接瘫痪可以使透明软管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折,使用灵活,且连接弹簧不影响医护人员对透明软管的观察,使用安全可靠;

3、在使用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作业时,限制弹簧对连接杆进行支撑,并拉动穿刺针使其收纳在连接槽内,且限制弹簧避免连接杆随意进行位置移动而使穿刺针收纳在连接槽内而避免对透明软管造成损坏,使用更加可靠;

4、在完成对患儿的采血后,通过对防护管进行握持,然后对连接杆进行按压而将穿刺针从连接槽内推出,使其倾斜而与透明软管接触,然后滑动调节板使其沿调节口滑动,进而使穿刺针对透明软管进行穿刺损坏,避免其被二次利用,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管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壳结构拉伸示意图。

图中,1、防护垫;2、连接弹簧;3、防护管;4、调节口;5、调节板;6、连接槽;7、穿刺针;8、适配口;9、连接杆;10、安装缺口;11、限制板;12、限制弹簧;13、连接螺纹;14、限制壳;15、螺纹口;16、连接口;17、防护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小儿内科静脉采血器,包括透明软管外侧面左右两部均套有防护垫1;透明软管外侧面均匀套有连接弹簧2;左部的连接弹簧2和右部的连接弹簧2分别与左右两部的防护垫1固定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连接弹簧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管3;防护管3分别与透明软管套接配合;防护管3顶端均开有调节口4;调节口4内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板5;调节板5底端中部开有连接槽6;连接槽6内均转动安装有穿刺针7;调节板5顶端左部开有适配口8;适配口8内滑动插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底端开有安装缺口10;安装缺口10与穿刺针7转动连接配合;连接杆9顶端固定安装有限制板11;连接杆9外侧面套有限制弹簧12;限制弹簧12顶端与限制板11固定连接,底端与调节板5订单固定连接;穿刺针7的针柄处设置有连接螺纹13;穿刺针7的针柄处设置有限制壳14;限制壳14与针柄形状对应配合;限制壳14右端开有螺纹口15;螺纹口15与连接螺纹13啮合连接;限制壳14左端中部开有连接口16;连接口16与采血针的针头滑动插接配合;在限制壳14内,采血针的针头外侧面套有防护弹簧17;防护弹簧17右端与针柄固定连接;防护管3内表面均涂有一层特氟龙涂层。

在需要对患儿进行采血而对其进行检验而诊疗时,通过使用静脉采血针而进行采血作业,而静脉采血针在开始使用时,其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的连接弹簧2以及防护管3均套在静脉采血针的透明软管上,而对其进行防护,从而避免透明软管过度弯折而影响采血,且此时的限制弹簧12对连接杆9进行支撑,进而拉动穿刺针7使其收纳在连接槽6内,且避免穿刺针7在连接槽6内随意进行位置移动而对透明软管在使用时对其造成损坏,使用更加可靠,同时限制壳14与穿刺针7的针柄处的连接而对防护弹簧17进行包裹压缩,并对其进行位置约束,而受压缩的防护弹簧17对限制壳14产生反作用力而使限制壳14与针柄处的螺纹啮合更加紧密,使连接更加牢固,使用更加可靠;

在进行采血时,通过使穿刺针7对患儿的静脉进行穿刺,并对针柄进行固定,然后在完成穿刺后将尾针与采血管连接,从而进行采血作业,且在采血过程中,连接弹簧2对透明软管的支撑可以使其发生适量弯折,使用更加灵活,且避免弯折角度过大而造成采血堵塞,使用更加安全;

在完成对患儿的采血操作后,将采血针从患儿的静脉处抽出,然后对静脉采血针进行回收丢弃时,通过转动限制壳14而将其从静脉采血针的针柄上取下,且随着限制壳14的取下,使得防护弹簧17失去约束而形变,进而对穿刺针7进行套接包裹,从而避免在对其进行回收丢弃时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使用更加安全;

在对静脉穿刺针7进行丢弃时,医护人员通过对防护管3进行拿取,并对限制板11进行按压,从而推动连接杆9沿适配口8进行滑动,并将穿刺针7从连接槽6内推出,且对限制弹簧12进行压缩,而此时的穿刺针7倾斜而对静脉采血针的透明软管进行接触,然后推动调节板5沿调节口4进行滑动,进而使穿刺针7对透明软管进行穿刺破坏,进而避免使其二次回收利用,提高其回收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