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6225发布日期:2021-02-23 21:3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


背景技术:

[0002]
在icu的日常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病人严重,常常会伴有患者大便失禁的发生,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导致会阴部经常潮湿,粪便染污衣裤。完全失禁时,粪便可以随时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时,常有粪便、黏液从肛门外流。除了及时清理大便外,如何保护肛周的皮肤完整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通常工作中会用造口粉和液体保护敷料。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如专利号cn201720074195.3一种用于大便失禁或长时间腹泻患者肛周皮肤的护理贴,包括对应在压疮位置处的本体,还包括透气的且用于将所述本体贴到患者肛周皮肤的粘贴布,所述本体处于所述粘贴布正面的中间位置,在所述本体的中心设有与患者肛门相匹配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贯穿所述本体和所述粘贴布;所述本体和所述粘贴布上且对应所述中央孔的一侧设有与患者阴部相对应的开口。
[0003]
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
1、护理贴本体通过粘贴布贴到患者肛周皮肤表面进行护理,当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时,需撕下整张护理贴涂抹药物对炎症进行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费用以及日常护理工作量;
[0005]
2、该护理贴的中央孔是固定的,当贴合位置不对时导致中央孔与患者肛门不匹配,使得需要重新撕开该护理贴,增加患者的痛苦,提高日常护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包括圈贴胶布,所述圈贴胶布中部设置有粘贴底圈,所述粘贴底圈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所述粘贴底圈内侧表面粘贴有底圈剪切膜,所述粘贴底圈外围设置有吸收垫圈,所述吸收垫圈外围设置有敷药通孔,所述圈贴胶布、敷药通孔以及吸收垫圈内侧表面粘贴有两片对接的内保护膜,两片所述内保护膜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撕口,所述敷药通孔外侧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敷药贴,所述敷药贴外沿设置有粘贴裙边,所述粘贴裙边两侧均设置有敷药撕口,所述圈贴胶布、敷药贴、吸收垫圈以及粘贴底圈外侧表面粘贴有两片对接的外保护膜,两片所述外保护膜对接处设置有相互交错的第二撕口。
[0008]
优选的,所述敷药通孔与所述敷药贴之间通过所述粘贴裙边粘贴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底圈剪切膜表面设置有环形刻度线,且所述底圈剪切膜底端设置有撕口。
[0010]
优选的,所述圈贴胶布顶端设置有避让缺口。
[0011]
优选的,所述敷药贴中部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粘贴底圈的外径相等。
[0012]
优选的,所述敷药贴位于所述通孔外侧设置有若干敷药通孔,便于药物从所述通孔进入与皮肤接触。
[0013]
优选的,所述圈贴胶布采用透明pu材质。
[0014]
优选的,所述粘贴底圈采用透明水胶体敷料材质。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
1、该肛周皮肤保护圈贴,通过撕开敷药贴使敷药通孔露出,方便将失禁性皮炎药物均匀涂抹在敷药通孔上与肛周皮肤接触并被吸收,避免撕掉整张肛周皮肤保护圈贴,有效的减轻患者因失禁性皮炎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节约费用,提高了日常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0017]
2、该肛周皮肤保护圈贴,通过底圈剪切膜表面的环形刻度线剪切出与患者肛门轮廓相匹配的中心通孔孔距,在贴合位置不准确时也可以使用,避免患者肛门轮廓与中心通孔孔距不匹配而影响排便,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日常护理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敷药贴开启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圈贴胶布;2、避让缺口;3、中心通孔;4、粘贴底圈;5、底圈剪切膜;6、吸收垫圈;7、内保护膜;8、第一撕口;9、敷药通孔;10、敷药贴;11、粘贴裙边;12、敷药撕口;13、外保护膜;14、第二撕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肛周皮肤保护圈贴,包括圈贴胶布1,圈贴胶布1材质可采用透明pu材质,便于观察的同时具有防水透气性、不致敏抗菌性、高弹性的优点,圈贴胶布1中部设置有粘贴底圈4,用以粘贴在肛门周边较近的皮肤,粘贴底圈4材质可采用透明水胶体敷料材质,便于观察的同时具有自粘性、柔软性、防水防菌性、保湿性的优点,粘贴底圈4中部设置有中心通孔3,用以对准肛门方便定位以及排便,粘贴底圈4内侧表面粘贴有底圈剪切膜5,起到保护以及用以剪切标识的作用,底圈剪切膜5表面设置有环形刻度线,便于剪切出与肛门轮廓相匹配的中心通孔3孔距,避免因中心通孔3孔距与肛门轮廓不匹配而影响排便,且底圈剪切膜5底端设置有撕口,便于撕掉底圈剪切膜5,粘贴底圈4外围设置有吸收垫圈6,用以吸收大便失禁时渗出粘贴底圈4以外的污液,吸收垫圈6材质可采用医用吸水棉材质,具有高吸水、高保水的优点,吸收垫圈6外围设置有敷药通孔9,用以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时进行敷药处理,可以延缓皮肤的进一步受损,敷药贴10位于通孔外侧设置有若干敷药通孔9,便于药物从所述通孔进入与皮肤接触圈贴胶布1、敷药通孔9以及吸收垫圈6内侧表面粘贴有两片对接的内保护膜7,起到保护的作用,两片内保护膜7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撕口8,便于撕掉内保护膜7,敷药通孔9外侧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敷药贴10,用以封闭敷药通孔9,敷药贴10中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内径与粘贴底圈4外径相等,避免遮挡粘贴底圈4以及中心通孔3,敷药贴10外沿设置有粘贴裙边11,起到粘贴的作用,粘贴裙边11两侧均设置有敷药撕口12,便于撕开粘贴裙边11使敷药贴10开启,敷药通孔9与敷药贴10之间通过粘贴裙边11粘贴连接,方便封闭以及开启,圈贴胶布1、敷药贴10、吸收垫圈6以及粘贴底圈4外侧表面粘贴有两片对接的外保护膜13,起到保护的作用,两片外保护膜13对接处设置有相互交错的第二撕口14,便于撕掉外保护膜13,圈贴胶布1顶端设置有避让缺口2,用以避让患者阴部,方便粘贴。
[0026]
该肛周皮肤保护圈贴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对患者肛周皮肤进行清洁处理,通过底圈剪切膜5表面的环形刻度线剪切粘贴底圈4,使粘贴底圈4中部的中心通孔3孔距与患者肛门轮廓相匹配,通过撕口撕掉底圈剪切膜5,将中心通孔3对准患者肛门,将避让缺口2对准患者阴部,将肛周皮肤保护圈贴本体贴合在患者肛周皮肤表面,依次通过第一撕口8撕掉两片内保护膜7,使肛周皮肤保护圈贴本体通过粘贴底圈4与圈贴胶布1紧密粘贴在患者肛周皮肤表面,并依次通过第二撕口14撕掉两片外保护膜13,当患者发生大便失禁时,有效的保护肛周皮肤,预防肛周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当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时,分别通过敷药撕口12撕开粘贴裙边11开启敷药贴10使敷药通孔9露出,将失禁性皮炎药物均匀涂抹在敷药通孔9上,失禁性皮炎药物通过敷药通孔9与肛周皮肤接触并被吸收,延缓肛周皮肤进一步受损的同时对炎症进行治疗,并将敷药贴10通过粘贴裙边11粘贴在敷药通孔9外围的圈贴胶布1表面,对敷药通孔9进行封闭,避免药物流失而影响药效,就这样完成了整个肛周皮肤保护圈贴的使用过程。
[002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