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护理脚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5102发布日期:2021-01-26 11:3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护理脚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内血管外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术护理脚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患者做手术的时间较长,患者的局部组织受压严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极易发生足跟及脚踝处出现压疮,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及心理上的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0003]
现有的防足部压疮装置有的是对脚部起到支撑,防止足跟与床板接触,以达到降低压疮出现的目的,但是脚部与支撑装置接触,并不能很好的防止压疮的出现,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术护理脚部保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长时间手术时足跟及脚踝易出现压疮,及现有防压疮装置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0005]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左且u型的支撑架,支撑架上侧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板,滑板左端伸出支撑架且固定有前后方向的托架,托架呈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托架内表面设有棉布层,托架内均布有多个可伸出棉布层且可充气的按摩球。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可充气的按摩球实现对患者足跟及脚踝的按摩,并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且设置橡胶圈,可将患者的脚部约束在托架上,防止患者的脚部从棉布层上移出的过程中出现磨破,增加压疮出现的几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沿电机轴线剖切的俯视图。
[000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沿气管中心线剖切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开口朝左且u型的支撑架1,支撑架1上侧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板2,滑板2左端伸出支撑架1且固定有前后方向的托架3,托架3呈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托架3内表面设有棉布层,托架3内均布有多个可伸出棉布层且可充气的按摩球4。
[0013]
为了便于根据患者脚部的位置调整托架3与支撑架1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支撑架1上侧壁开设有开口朝左的滑槽,滑板2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板2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轴向且沿
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定位孔5,支撑架1上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与滑槽连通的导向槽6,支撑架1上表面经第一拉簧7连接有t型的定位柱8,定位柱8下端可插入对应的定位孔5内。
[0014]
为了实现向按摩球4内充气,所述的托架3内设有弧形的空腔9,每个按摩球4均与空腔9连通,空腔9右侧经气管10与充气装置连接。
[0015]
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架1上表面的缸体11,缸体11内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12,活塞杆右端伸出缸体11,气管10的自由端与缸体11的左侧腔体连通。
[0016]
为了使活塞12产生左右方向的移动,所述的支撑架1上端固定有前后轴向的电机13,电机13前端同轴安装有扇形凸轮14,扇形凸轮14的外缘面可与活塞杆的右端接触,活塞杆上套装有第二拉簧15,第二拉簧15的一端与活塞12固定且另一端与缸体11右侧壁固定连接。
[0017]
为了防止患者的脚步从托架3上移出,所述的托架3前端经连接板固定有上侧开口的橡胶圈16,橡胶圈16的内表面设有绒布层。
[0018]
为了方便将支撑架1固定在手术床上,所述的支撑架1下侧内表面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吸盘17。
[0019]
为了避免电机13及扇形凸轮14伤及医护人员,且增加本装置的美观度,所述的支撑架1上端设有隔离罩,电机13、扇形凸轮14及缸体11均位于隔离罩内。
[0020]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托架3位于手术床上侧,将吸盘17吸附在手术床的下表面,此时,托架3的下表面与手术床的上表面接触,根据患者脚部的位置调整托架3的位置,向上拉起定位柱8,定位柱8带动第一拉簧7伸展且其下端从定位孔5内脱出,此时滑动滑板2,当托架3的位置适合放置患者的脚部时,松开定位柱8,定位柱8在第一拉簧7的作用下其下端插入对应的定位孔5内,便将滑板2固定在支撑架1上;
[0021]
向左右两侧掰开橡胶圈16,将患者的小腿靠近脚踝处放置在橡胶圈16内的柔布层上,并使患者的足跟及脚踝部位于托架3内侧的棉布层上,松开橡胶圈16,橡胶圈16在其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回复原状,便将患者的脚部约束在托架3上,防止脚部从托架3上移出;
[0022]
启动电机13,电机13带动扇形凸轮14转动,扇形凸轮14的凸起端逐渐推动活塞12杆带动活塞12向左移动并拉伸第二拉簧15,同时缸体11左侧腔体内的气体经气管10进入空腔9内,并逐渐对按摩球4进行充气,按摩球4充气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足跟及脚踝起到挤压按摩的作用;当扇形凸轮14的凸起端逐渐转动至其轴线右侧的过程中,第二拉簧15拉动活塞12向右移动,并将按摩球4内的气体经空腔9、气管10吸至缸体11的左侧腔体内,随着电机13的持续转动,进而实现按摩球4对患者的足跟及脚踝按摩的作用,且在按摩的同时使得托架3上的气体产生流动,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散热,从而有效的防止患者足跟及脚踝处产生压疮。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多个可充气的按摩球实现对患者足跟及脚踝的按摩,并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且设置橡胶圈,可将患者的脚部约束在托架上,防止患者的脚部从棉布层上移出的过程中出现磨破,增加压疮出现的几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