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2892发布日期:2020-11-25 14:5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



背景技术:

对于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极其重要,术后初期平卧位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屈曲角度有严格要求,使用膝关节可调式固定支具,可精确屈曲角度,但由于支具具有一定重量,佩戴支具功能锻炼增加患肢负重和疼痛感,患者时常难以跟上康复进度,甚至抗拒康复锻炼,影响手术疗效,增加关节粘连、僵硬、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而取下支具功能锻炼时,膝部只能垫普通软枕,对膝关节屈曲角度无法量化,影响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医疗防疫作用、实用性强的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包括上端呈弧面的第一垫枕、第二垫枕和第三垫枕;其中,第一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50度,第二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60度,第三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70度;

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分别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垫枕,所述第二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呈开口朝下的u型,所述第一垫枕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垫枕,所述第二垫枕的下方套设有第三垫枕,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过盈配合形成上端呈弧面且下端呈平面的垫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由海绵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在患者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平卧位功能锻炼时使用,不需佩戴膝关节可调角度固定支具,仍可量化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同时做到轻便、舒适,降低康复难度,减轻疼痛,减少关节粘连、僵硬、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减少术后康复带来的心理负担,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以获得膝关节最大程度功能恢复。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且它们之间分别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患者可根据恢复需要调节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普通软枕,能够量化膝关节屈曲角度,保证手术效果及康复疗效,但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存放;为此

本技术: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第一垫枕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腔室用于存放第二垫枕,同理第二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此时存放方便,但耗材较多,成本较高;为此本申请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将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设计为开口朝下的u型,此时既便于存放,耗材也较少,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形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包括上端呈弧面的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和第三垫枕3;其中,第一垫枕1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50度,第二垫枕2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60度,第三垫枕3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70度;具体地,当患者分别将腿部至于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上端面时,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角度分别为150度、160度、170度,能够满足患者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平卧位功能锻炼所需;

所述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所述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均由海绵制成;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在患者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平卧位功能锻炼时使用,不需佩戴膝关节可调角度固定支具,仍可量化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同时做到轻便、舒适,降低康复难度,减轻疼痛,减少关节粘连、僵硬、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减少术后康复带来的心理负担,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以获得膝关节最大程度功能恢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且它们之间分别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患者可根据恢复需要调节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普通软枕,能够量化膝关节屈曲角度,保证手术效果及康复疗效,但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存放。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垫枕1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垫枕2,所述第二垫枕2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3,具体地,第一垫枕1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腔室用于存放第二垫枕2,同理第二垫枕2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3,此时存放方便,但耗材较多,成本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均呈开口朝下的u型,所述第一垫枕1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垫枕2,所述第二垫枕2的下方套设有第三垫枕3,所述第一垫枕1、第二垫枕2、第三垫枕3之间过盈配合形成上端呈弧面且下端呈平面的垫枕,此时垫枕既便于存放,耗材也较少,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呈弧面的第一垫枕、第二垫枕和第三垫枕;其中,第一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50度,第二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60度,第三垫枕上端面形成的角度为170度;

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分别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垫枕,所述第二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呈开口朝下的u型,所述第一垫枕的下方套设有第二垫枕,所述第二垫枕的下方套设有第三垫枕,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之间过盈配合形成上端呈弧面且下端呈平面的垫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由海绵制成。


技术总结
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调角度垫枕,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且它们之间分别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形成枕垫,患者可根据恢复需要调节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普通软枕,能够量化膝关节屈曲角度,保证手术效果及康复疗效,但其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及存放;为此本申请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第一垫枕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腔室用于存放第二垫枕,同理第二垫枕内可拆卸连接有第三垫枕,此时存放方便,但耗材较多,成本较高;为此本申请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将第一垫枕、第二垫枕、第三垫枕均设计为开口朝下的U型,此时既便于存放,耗材也较少,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宁燕;罗道明;陈永贤;黄巍峰;徐燕芳;韦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宁燕
技术研发日:2020.03.16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