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头部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5318发布日期:2020-12-01 11:3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危重患者头部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重患者护理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重患者头部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我们称这一类病人为危重患者,危重患者在接受恢复治疗时,会产生突发性的身体晃动,给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通常使用束缚带对患者的手臂、腿部进行约束,同时使用固定带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但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危重患者头部固定保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危重患者头部乱动影响治疗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转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其前侧的摆动杆,两个摆动杆上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两个滑槽开口相对,两个滑槽内分别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压杆,两个压杆相对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槽且铰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固定套,底座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后侧的导套,两个导套内前侧壁分别经弹簧同轴连接有支撑箱,两个支撑箱后端经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中部设有弧形的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底座、固定套、压板、便于对患者的下巴与额头进行挤压固定,防止重症患者头部乱动,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设有棘轮、棘爪、限位槽与限位柱,便于医护人员控制本装置固定的位置,有利于不同患者的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左右两端分别经左右轴向的转轴2转动连接有位于其前侧的摆动杆3,两个摆动杆3上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4,两个滑槽4开口相对,两个滑槽4内分别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压杆5,两个压杆5相对端分别伸出其对应侧的滑槽4且铰接有连杆6,两个连杆6的相对端分别设有固定套7,底座1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后侧的导套8,两个导套8内前侧壁分别经弹簧9同轴连接有支撑箱10,两个支撑箱10后端经支撑杆11连接,支撑杆11中部设有弧形的压板12。

为了限制摆动杆3摆动的角度,所述的两个摆动杆3上分别开设有传动槽13,两个转轴2相背端分别插入其对应侧的传动槽13内且同轴设有棘轮14,两个传动槽13内分别铰接有可与棘轮14啮合的棘爪15。

为了便于控制棘爪15的摆动,所述的两个传动槽13内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棘爪15后端面接触的弹性片,两个摆动杆3后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对应侧的传动槽13连通且弧形的通槽,两个棘爪15相背端分别设有伸出其对应侧的通槽且可在通槽内移动的推杆17。

为了使压杆5前后移动,所述的两个摆动杆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螺纹旋钮18,两个螺纹旋钮18分别插入其对应侧的滑槽4内且与其对应侧的压杆5螺纹连接。

为了限制支撑箱10的位置,所述的两个导套8相背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的限位槽19,两个支撑箱10前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槽19内的限位柱20。

为了使限位柱20插入限位槽19内,所述的两个限位柱20的相对面为后侧向外倾斜的斜面,两个支撑箱10内分别滑动连接可与其对应侧的限位柱20的斜面接触的滑杆21。

为了便于限位柱20的移动,所述的两个限位柱20的相对侧分别设有挡环22,两个挡环22相背面上分别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支撑箱10接触的压簧,两个支撑箱10后侧分别开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槽23,两个矩形槽2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滑杆21固定的推块24。

为了便于压杆5与固定套7的放置,所述的底座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放置槽1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若患者不需要对头部进行固定,初始状态为压杆5与固定套7位于放置槽内,导套8与支撑箱10水平放置,若患者需要对头部进行固定,顺时针转动螺纹旋钮18,螺纹旋钮18带动压杆5向前移动,压杆5经连杆6带动固定套7向前移动,使连杆6与固定套7从放置槽内移出,此时停止转动螺纹旋钮18,由于螺纹连接的自锁性,压杆5的位置被固定;

当连杆6与固定套7从放置槽内移出后,沿通槽移动推杆17,推杆17带动棘爪15与棘轮14脱离,此时向上摆动摆动杆3,摆动杆3带动压杆5向上摆动,压杆5经连杆6带动固定套7向上移动,当连杆6与固定套7摆动至患者头部上方时,停止摆动摆动杆3,此时摆动连杆6使其沿铰接处向上摆动,当连杆6与压杆5平齐时停止摆动连杆6,此时向下摆动摆动杆3,摆动杆3带动压杆5向下摆动,压杆5经连杆6带动固定套7向下移动,使固定套7与患者的下巴接触,对患者的下巴进行挤压;

随着摆动杆3的向下移动,摆动杆3带动棘爪15逆时针转动,棘爪15从棘轮14的棘齿槽内移出并挤压弹性片,患者的下巴被挤压固定后,停止摆动摆动杆3,此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棘爪15与棘轮14啮合,限制棘轮14的转动,使摆动杆3的无法向上摆动;

当摆动杆3的位置限制后,向后移动推块24,推块24带动滑杆21向后移动,当滑杆21与限位柱20不接触时,停止移动推块24,此时在压簧的作用下限位柱20收回至支撑箱10内,此时向上摆动支撑杆11,支撑杆11带动支撑箱10向上摆动,支撑箱10带动导套8向上摆动,当支撑箱10位于竖直状态时停止移动支撑箱10,此时向下移动支撑杆11,支撑杆11带动支撑箱10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9,同时支撑杆11带动压板12向下移动,随着压板12的移动,压板12与患者额头接触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挤压固定;

当压板12对患者头部挤压后,向下移动推块24,推块24带动滑杆21向下移动并与限位柱20的斜面接触,随着滑杆21的移动,滑杆21推动限位柱20向外移动并挤压弹簧9,随着限位柱20的移动,限位柱20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槽19内,此时滑杆21与限位柱20的前侧的内表面接触,使限位柱20的位置被限制,压板12的位置被限制;

若需要解除对患者头部的固定,沿通槽摆动推杆17,推杆17带动棘爪15摆动并与棘轮14脱离,此时向上摆动摆动杆3,带动压杆5与连杆6向上摆动,连杆6带动固定套7向上摆动并解除对患者下巴的限制,当摆动杆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摆动连杆6,使其下端面与压杆5下端面接触,此时向下摆动摆动杆3,使摆动杆3移动到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螺纹旋钮18,螺纹旋钮18带动压杆5向后移动,压杆5经连杆6带动固定套7向后移动并插入放置槽内;

固定套7移动至放置槽内后,向上移动推块24当滑杆21与限位柱20不接触时,停止移动推块24,此时在压簧的作用下限位柱20收回至支撑箱10内,解除对支撑箱10位置的限制,在弹簧9的作用下支撑箱10向上移动,支撑箱10经支撑杆11带动压板12向上移动,解除对患者额头的限制,此时向后摆动支撑箱10,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上设有软垫,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7内侧与压板12内侧均设有弹性垫,便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挤压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底座、固定套、压板、便于对患者的下巴与额头进行挤压固定,防止重症患者头部乱动,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造成影响,同时设有棘轮、棘爪、限位槽与限位柱,便于医护人员控制本装置固定的位置,有利于不同患者的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