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9663发布日期:2021-02-03 12:2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给药器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的内容,耳鼻喉科患者局部器官出现患病时,除了口服一些药物来促进身体恢复外,还需要通过对患处进行给药处理,以往的给药装置需要通过喷药器进行缓慢注射或者喷雾涂撒,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均匀涂药吸收,而且操作对于医师经验要求比较高,给药过程繁琐复杂,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操作周期长容易对患者局部器官造成二次伤害,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设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推筒,所述推筒的内腔滑动设有推药块,所述推药块的右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端活动贯穿推筒的右侧壁,所述推筒的上端面右侧且位于推药块的左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固定安装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的内腔螺纹连接装药筒,所述装药筒的上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插接设有密封橡胶塞,所述推筒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和推筒连通,所述出药管的内腔上下对称设有若干个弧形槽,所述出药管内腔活动设有l形出药管,所述l形出药管和出药管接触的外侧壁上上下对称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卡接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和凹槽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滚珠和弧形槽配合使用,所述推筒的外侧壁左侧呈三角形均匀固定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左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立板的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电动滑块和电动伸缩杆均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柄。
[0006]
优选的,所述推药块的右侧壁形状为弧形。
[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球垫。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呈四角形固定安装有斜支柱,所述斜支柱的一端均和推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进药管和装药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0]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呈四角形固定安装有带有侧刹功能的万向轮。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设有电动滑块和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滑块沿着滑槽的运动,进行调整推筒上的出药管和耳孔的距离,同时电动伸缩杆调整高度,提高了给药的平稳形和精度,避免患者的二次受伤,设有滚珠、弹簧和弧形槽,便于对鼻孔进行给药,不仅保证了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便于操作,解决了现装置无法实现均匀涂药吸收,而且操作对于医师经验要求比较高,给药过程繁琐复杂,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操作周期长容易对患者局部器官造成二次伤害,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
图中:1-底座、2-滑槽、3-电动滑块、4-电动伸缩杆、5-支撑板、6-推筒、7-推药块、8-推杆、9-通孔、10-进药管、11-装药筒、12-密封橡胶塞、13-出药管、14-弧形槽、15-l形出药管、16-凹槽、17-滚珠、18-弹簧、19-立板、20-支撑架、21-弹性带、22-操作手柄、23-球垫、24-斜支柱、2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底座1的作用是对装置进行支撑和固定,请参阅图3,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设有滑槽2,滑槽2的内腔滑动设有电动滑块3,电动滑块3的作用是通过电动滑块3沿着滑槽2左右运动,带动着推筒6上的出药管13运动,实现出药管13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准确的距离,能更精准快速的对准耳孔,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同时降低了对患者耳孔二次受伤的几率,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电动滑块3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作用是可以调整推筒6的高度,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调整,同时对医护人员对耳孔进行给药时,可以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减小了患者的痛苦,电动伸缩杆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作用是对推筒6进行固定,支撑板5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推筒6,推筒6的内腔滑动设有推药块7,推药块7对进入推筒6的药物,根据大气压的原理,内外大气压差,将推筒6内部的药物推到出药管13处,将药物送到耳孔内,提高了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同时患者恢复更好,推药块7的右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推杆8,推杆8的右端活动贯穿推筒6的右侧壁,推筒6的上端面右侧且位于推药块7的左侧设有通孔9,通孔9上固定安装有进药管10,进药管10的内腔螺纹连接装药筒11,进药管10和装药筒
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不仅保证了装药筒11可以随时拿取下来,同时保证了装药筒11的卫生,可以装取不同的药物,进行给药,避免药物之间的药物交叉感染,装药筒11的上端面设有开口,开口处插接设有密封橡胶塞12,密封橡胶塞12是可以拿取的,方便药物不够时,将密封橡胶塞12取下来,继续向装药筒11内装药物,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对患者的二次伤害,推筒6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出药管13,请参阅图4,出药管13和推筒6连通,出药管13的内腔上下对称设有若干个弧形槽14,出药管13内腔活动设有l形出药管15,l形出药管15是给患者鼻孔进行给药,不仅方便且易操作,l形出药管15和出药管13接触的外侧壁上上下对称设有若干个凹槽16,凹槽16的内腔卡接连接有滚珠17,滚珠17和凹槽16的一端之间设有弹簧18,滚珠17和弧形槽14配合使用,当需要给患者鼻孔进行给药时,将l形出药管15插接到出药管13的内腔,同时滚珠17根据弹簧18的作用和弧形槽14配合使用,将l形出药管15和出药管13固定连接,根据操作推杆8进行鼻孔给药,请参阅图1和图2,推筒6的外侧壁左侧呈三角形均匀固定安装有立板19,立板19的左侧壁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作用是对准患者脸部,将装置用弹性带21上的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上,立板19的上端面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21,弹性带21的一端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电动滑块3和电动伸缩杆4均与外界电源电连接。
[0019]
具体而言,推杆8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柄22,便于操作推杆8的左右运动,保证给药平稳。
[0020]
具体而言,推药块7的右侧壁形状为弧形。
[0021]
具体而言,支撑架20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球垫23,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上,球垫23保证患者的脸部舒适。
[0022]
具体而言,支撑板5的上端面呈四角形固定安装有斜支柱24,斜支柱24的一端均和推筒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保证推筒6固定稳固。
[0023]
具体而言,进药管10和装药筒11之间设有密封圈。
[0024]
具体而言,底座1的下端面呈四角形固定安装有带有侧刹功能的万向轮25,便于移动装置。
[002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耳鼻喉混合给药装置,使用此装置时,启动电动滑块3,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调整出药管13和患者的耳孔或者鼻孔的距离,同时启动点动伸缩杆4,调整出药管13的高度,当出药管13的位置调整好,即通过支撑架20对脸部进行固定,根据弹性带21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头部上,不仅医护人员给药平稳,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患者二次受伤,提高恢复,出药管13处通过滚珠17和弹簧18的作用将l形出药管15固定连接,方便对鼻孔进行给药,不仅便于操作,同时便于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通过装药筒11输入药物进入推筒6内,推动推杆8操作推药块7,将药物送入患者的鼻孔或者耳孔内,操作保证平稳,实用性强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
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