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3469发布日期:2021-01-23 06:3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痰管,特别是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


背景技术:

[0002]
吸痰管用于抽吸痰液,包括机器端和病人端,机器端和病人端由吸痰管路连接在一起。机器端包括负压控制开关和负压吸引机接口。病人端包括依次连接的三通接头和单向阀,单向阀连接在三通接头和吸痰管路之间。单向阀能够使吸痰管路的吸引管穿过,并且当吸引管拔出后单向阀能够自行关闭。三通接头上还有注药口,例如,当痰液需要稀释时经由注药孔注入生理盐水。吸痰管的管路外还设有薄膜袋,薄膜袋的两端通过卡箍与机器端和病人端密封连接,吸引管与机器端固定连接,吸引管在病人端内能够伸缩。
[0003]
现有的小型密闭吸痰管,将之连接完毕后的吸引痰液的过程是:当需要吸痰干预时,首先开启吸引器并调节负压压力,同时将吸引器外伸的管和机器端的负压吸引机接口连接。然后护理人员将吸痰管路的吸引管直接穿过单向阀,穿过单向阀后吸引管深入气管插管的导管内,经由气管插管插入人体呼吸道内。吸痰管上的吸引管和气管插管上的导管上均设置有刻度,通过将两者的刻度对应重合,将吸痰管上的吸引管的前端和气管插管上的导管的末端对齐。随后继续推进吸痰管上的吸引管,一般推进距离在2厘米就能使吸痰管上的吸引管的前端接触到痰液等分泌物,实现抽吸。抽吸接近结束时,一边按压负压控制开关,一边撤出吸引管,完成整个抽吸过程,在吸引管撤到单向阀之后,单向阀自行关闭。在单向阀和吸痰管路之间有冲洗孔和冲洗管,通过向冲洗孔注入冲洗液来对管腔内的痰液进行清洗。
[0004]
但是此种吸痰管不能留取痰液标本,简称痰标。当医生需要采集痰标而用以检测时,需要将封闭式吸痰管更换为留痰标装置,单独进行采集,这种单独的采集过程增加了异物进入和患者感染的机会,也很可能对后续的痰液留取标本造成污染,影响诊断和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密闭吸痰管无法留取痰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包括由吸痰管路连接在一起的机器端和病人端,机器端和吸痰管路连接处设有转接管,转接管沿轴向开设有两个破口,并通过两个破口分别和留痰组件上构成进出口的两个端口相连,两个破口之间管段上还设有开关阀。
[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转接管连接在机器端与病人端之间,并通过转接管设置有留痰组件,留痰组件构成吸痰管的旁路。使用时,机器端与负压机相连,病人端作用于病人,吸痰管路可在病人端中伸缩以吸走病人的痰液;当吸痰管用于吸取痰液时,开启负压机,调节并及时关闭负压机,打开开关阀或者关闭开关阀均可;在开关阀打开
状态,吸出的痰液不经过留痰组件而直接从机器端排出;在开关阀关闭状态,痰液将经过留痰组件后再被排出,相应留痰组件内会滞留一定量的痰液,并可通过调节负压值,获得所需滞留量的痰标。
[0009]
进一步地,留痰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均穿过杯盖插入留痰杯内,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外露端口分别构成留痰组件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杯盖螺合在留痰杯的杯口。痰液在负压机的吸引下通过第二导流管进入留痰杯,再通过第一导流管排出,由于两个导流管截面显然小于留痰杯,因此,在合适的负压条件下,能够确保留痰杯滞留所需痰标的滞留量。其中,杯盖与留痰杯的螺合连接,便于在关闭负压机后,方便了留痰杯的取下,并从杯口倒出痰标。
[0010]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管比第二导流管更靠近机器端,第一导流管伸入留痰杯中的长度短于第二导流管。第一导流管更靠近机器端,第二导流管更靠近病人端,痰液经过第二导流管进入留痰杯,此时第二导流管的伸入留痰杯中的长度长于第一导流管,减小痰液刚脱离第二导流管就被第一导流管吸走的概率,确保痰液在滴在杯内后并达到一定量后才能被吸走。
[0011]
进一步地,留痰杯下端的杯底上螺合有第一杯托;第一杯托和杯盖均通过内螺纹形成螺纹盖结构,且第一杯托能够与留痰杯杯口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当留痰杯从杯盖上取下后,可将第一杯托螺纹连接到留痰杯的杯口,以防止留痰杯内的痰液在储存备检过程中受到污染。
[0012]
进一步地,第一杯托呈双头螺纹盖结构,第一杯托通过下端的内螺纹螺合有第二杯托;且第二杯托的外螺纹能够与杯盖的内螺纹相配合。当留痰杯被取下后,可使用第二杯托将杯盖盖上,封闭吸痰管路的内部环境,保证负压机的正常使用,保证痰液的正常吸取操作。
[0013]
进一步地,留痰杯上设有刻度。刻度方便对留痰杯内痰液量的估算。
[0014]
进一步地,第一导流管和转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开关,第二导流管和转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关。在取完痰标或者不需要取痰标时,可以关闭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打开开关阀,此时痰液将不经过留痰组件。
[0015]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转接管与留痰组件相连,使得吸痰管不仅可以单独用于吸痰,还可在吸痰时留取痰标。
附图说明
[0016]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示出了图1中留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示出了图2中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的剖视图。
[0020]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
1吸痰管路;2机器端;3病人端;4转接管;41开关阀;5留痰组件;51第一导流管;52第二导流管;53杯盖;54留痰杯;55第一杯托;56第二杯托;57第一开关;58第二开关;6薄膜
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
如图1,一种可留取痰标本的吸痰管,包括由吸痰管路1连接在一起的机器端2和病人端3,机器端2和吸痰管路1连接处设有转接管4,转接管4沿轴向开设有两个破口,并通过两个破口分别和留痰组件5上构成进出口的两个端口相连,两个破口之间管段上还设有开关阀41。
[0026]
如图2,优选的,留痰组件5包括第一导流管51和第二导流管52,第一导流管51和第二导流管52均穿过杯盖53插入留痰杯54内,第一导流管51和第二导流管52的外露端口分别构成留痰组件5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杯盖53螺合在留痰杯54的杯口。
[0027]
优选的,第一导流管51比第二导流管52更靠近机器端2,第一导流管51伸入留痰杯54中的长度短于第二导流管52。
[0028]
优选的,留痰杯54下端的杯底上螺合有第一杯托55;第一杯托55和杯盖53均通过内螺纹形成螺纹盖结构,且第一杯托55能够与留痰杯54杯口设有的外螺纹相配合。
[0029]
优选的,第一杯托55呈双头螺纹盖结构,第一杯托55通过下端的内螺纹螺合有第二杯托56;且第二杯托56的外螺纹能够与杯盖53的内螺纹相配合。
[0030]
优选的,留痰杯54上设有刻度。
[0031]
优选的,第一导流管51和转接管4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开关57,第二导流管52和转接管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关58。
[0032]
如图1,薄膜袋6套在吸痰管路外,由于吸痰管路在吸取痰液时能在病人端内穿行,因此薄膜袋6保证了吸痰管路外的洁净,也防止吸痰后吸痰管路缩回污染医护人员的手。
[0033]
如图3,为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杯托的剖面呈h形,第二杯托带有外螺纹的一端内部开有凹槽,该凹槽方便第二杯托与杯盖螺纹连接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放置。
[0034]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