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6314发布日期:2021-01-26 12: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机面罩,具体为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测范围很广泛,可按呼吸、循环、肝、脑、肾、胃肠、血液及凝血机制、内分泌、水电解质、给氧等几大系统划分,常用监测项目有心电图、心功能、血压、呼吸频率及节律和型式、体温、尿量、动脉血气分析、脑电图等20多项,并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将监测的范围分为3级。
[0003]
对于重症监护的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患者呼吸,将呼吸面罩放置在患者的口鼻处,以确保对患者及时输送氧气,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呼吸机面罩,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呼吸机面罩没有设置止逆卡片,导致患者的呼气可能与呼吸机输送进来的氧气相冲,其二、现有的呼吸机面罩的采用一体化连接,导致在某一管道破损时无法进行单个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包括面罩、软垫、束带卡槽、呼吸管连接口、第一呼吸管、连接卡环、微孔、第二呼吸管、连接管、卡块、止逆阀固定板、呼气管和止逆卡片;所述面罩构成该呼吸机面罩的主体结构,所述软垫胶结固定在面罩的背部边缘处,所述束带卡槽设置在面罩的前侧,且所述束带卡槽位于呼吸管连接口的左右两侧,所述呼吸管连接口位于面罩的前侧中心处,所述第一呼吸管水平连接在呼吸管连接口上,所述连接卡环固定连接在第一呼吸管的尾端,所述微孔设置在第一呼吸管和第二呼吸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呼吸管竖直固定在第一呼吸管的顶端,所述连接管竖直连接在第二呼吸管的底部,所述卡块卡接在第二呼吸管、连接管之间连接处,所述止逆阀固定板连接在第二呼吸管顶端侧壁上,所述呼气管水平连接在止逆阀固定板中心处,且所述呼气管位于第二呼吸管内部,所述止逆卡片连接在止逆阀固定板背部,且所述止逆卡片位于呼气管的下方。
[0006]
优选的,为了贴服不同患者的面部,所述软垫的形状与面罩的背部边缘形状完全相同,且厚度为3cm。
[0007]
优选的,为了便于面罩与患者卡紧,所述束带卡槽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面罩通过束带卡紧在束带卡槽内与患者面部卡紧。
[0008]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某一管道破损时无法进行单个更换,所述连接卡环呈圆环状,并通过其卡槽与呼吸管连接口卡扣连接。
[0009]
优选的,为了防止患者的呼气可能与呼吸机输送进来的氧气相冲,所述止逆卡片的直径小于第二呼吸管,且只能向上单向运动。
[0010]
优选的,为了及时将患者的呼气排出,所述第一呼吸管通过呼气管与外界贯通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呼吸机面罩设计合理,软垫的形状与面罩的背部边缘形状完全相同,且厚度为3cm,贴服不同患者的面部,束带卡槽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面罩通过束带卡紧在束带卡槽内与患者面部卡紧,便于面罩与患者卡紧,连接卡环呈圆环状,并通过其卡槽与呼吸管连接口卡扣连接,防止在某一管道破损时无法进行单个更换,止逆卡片的直径小于第二呼吸管,且只能向上单向运动,防止患者的呼气可能与呼吸机输送进来的氧气相冲,第一呼吸管通过呼气管与外界贯通连接,及时将患者的呼气排出。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呼吸管整体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止逆卡片细部示意图。
[0015]
图中:1、面罩,2、软垫,3、束带卡槽,4、呼吸管连接口,5、第一呼吸管,6、连接卡环,7、微孔,8、第二呼吸管,9、连接管,10、卡块,11、止逆阀固定板,12、呼气管和13、止逆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3,一种重症监护用呼吸机面罩,包括面罩1、软垫2、束带卡槽3、呼吸管连接口4、第一呼吸管5、连接卡环6、微孔7、第二呼吸管8、连接管9、卡块10、止逆阀固定板11、呼气管12和止逆卡片13;所述面罩1构成该呼吸机面罩的主体结构,所述软垫2胶结固定在面罩1的背部边缘处,所述束带卡槽3设置在面罩1的前侧,且所述束带卡槽3位于呼吸管连接口4的左右两侧,所述呼吸管连接口4位于面罩1的前侧中心处,所述第一呼吸管5水平连接在呼吸管连接口4上,所述连接卡环6固定连接在第一呼吸管5的尾端,所述微孔7设置在第一呼吸管5和第二呼吸管8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呼吸管8竖直固定在第一呼吸管5的顶端,所述连接管9竖直连接在第二呼吸管8的底部,所述卡块10卡接在第二呼吸管8、连接管9之间连接处,所述止逆阀固定板11连接在第二呼吸管8顶端侧壁上,所述呼气管12水平连接在止逆阀固定板11中心处,且所述呼气管12位于第二呼吸管8内部,所述止逆卡片13连接在止逆阀固定板11背部,且所述止逆卡片13位于呼气管12的下方。
[0018]
所述软垫2的形状与面罩1的背部边缘形状完全相同,且厚度为3cm,贴服不同患者的面部,所述束带卡槽3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面罩1通过束带卡紧在束带卡槽3内与患者面部卡紧,便于面罩1与患者卡紧,所述连接卡环6呈圆环状,并通过其卡槽与呼吸管连接口4卡扣连接,防止在某一管道破损时无法进行单个更换,所述止逆卡片13的直径小于第二呼吸管8,且只能向上单向运动,防止患者的呼气可能与呼吸机输送进来的氧气相冲,所述第
一呼吸管5通过呼气管12与外界贯通连接,及时将患者的呼气排出。
[0019]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呼吸机面罩时,先将连接卡环6通过其卡槽与呼吸管连接口4卡扣连接,防止在某一管道破损时无法进行单个更换,然后将第一呼吸管5通过呼气管12与外界贯通连接,及时将患者的呼气排出,再将面罩1通过束带卡紧在束带卡槽3内与患者面部卡紧,便于面罩1与患者卡紧即可。
[002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