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1058发布日期:2021-06-22 15:2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而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是用机械的方法维持和辅助病人呼吸的一种装置,临床使用人工呼吸器比较普遍,常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

现有吸氧人工呼吸器供氧时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只需将气管插入人体鼻腔即可,密封性非常不好,容易导致患者因供氧不足发生新的医疗事故,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同时又造成氧气严重浪费,增加医疗成本,且如有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无法将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收集,从而造成大面积感染,结构简单,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吸氧人工呼吸器供氧时采用传统的连接方式只需将气管插入人体鼻腔即可,密封性非常不好,容易导致患者因供氧不足发生新的医疗事故,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同时又造成氧气严重浪费,增加医疗成本,且如有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无法将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收集,从而造成大面积感染,结构简单,实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吸氧面罩,所述吸氧面罩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所述吸氧面罩左右两端边沿中部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吸氧面罩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气软管,所述支气软管末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末端固定连接有制氧机,所述吸氧面罩中部左侧贯穿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前方中部开口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出气口前方中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出气口前端固定连接有出气软管,所述出气软管末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罐,所述集气罐进气口内部嵌套连接有阀门。

其中,所述支气软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气软管均贯穿进气口固定连接于吸氧面罩内部与人体的两个鼻孔相对应。

其中,所述挡片的材质为轻质塑料薄片材质的挡片,所述挡片与出气口前方中部的开口处呈相互配套使用的契合关系。

其中,所述限位件位于挡片下端前方。

其中,所述制氧机和集气罐下方均配套设置有转动轮。

其中,所述制氧机与外界电源之间呈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吸氧面罩和密封胶圈,将吸氧面罩通过松紧带佩戴在患者面部后打开制氧机,制氧机2便可以将氧气通过进气软管和两个支气软管送入人体鼻腔内,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而密封胶圈则防止因吸氧面罩1密封不严导致氧气外泄不能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节省了氧气的使用成本,有效解决了现有吸氧人工呼吸器密封性不好,容易导致患者因供氧不足发生新的医疗事故,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同时又造成氧气严重浪费,增加医疗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出气口和集气罐,当患者吸气时挡片通过气压将出气口前方中部开口处封闭,而当患者呼气时挡片通过气压将出气口前方中部开口处打开,然后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通过出气软管进入集气罐内收集,而限位件使得挡片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不会将出气口前方中部的开口处打开,有效防止了氧气泄漏到集气罐内,同时使得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呼出的气体不外泄,防止了疾病的传染,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平面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吸氧面罩的侧面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气口的立体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吸氧面罩;101、密封胶圈;102、松紧带;103、进气口;104、进气软管;105、支气软管;106、出气口;107、转轴;108、挡片;109、限位件;110、出气软管;2、制氧机;3、集气罐;30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制氧机2、集气罐3等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本实用新型中:

参照图1-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人工呼吸器,包括吸氧面罩1,吸氧面罩1内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101,吸氧面罩1左右两端边沿中部固定连接有松紧带102,吸氧面罩1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口103,进气口103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气软管105,支气软管105末端一体化设置有进气软管104,进气软管104末端固定连接有制氧机2,吸氧面罩1中部左侧贯穿设置有出气口106,出气口106前方中部开口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7,转轴107下端固定连接有挡片108,出气口106前方中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09,出气口106前端固定连接有出气软管110,出气软管110末端固定连接有集气罐3,集气罐3进气口内部嵌套连接有阀门301。

进一步的,支气软管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气软管105均贯穿进气口103固定连接于吸氧面罩1内部与人体的两个鼻孔相对应,这样制氧机2便可以将氧气通过进气软管104和两个支气软管105送入人体鼻腔内,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而密封胶圈101则防止因吸氧面罩1密封不严导致氧气外泄不能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密封胶圈101节省了氧气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挡片108的材质为轻质塑料薄片材质的挡片108,挡片108与出气口106前方中部的开口处呈相互配套使用的契合关系,当患者吸气时挡片108通过气压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开口处封闭,而当患者呼气时挡片108通过气压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开口处打开,然后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通过出气软管110进入集气罐3内收集,当吸氧结束后可将集气罐3进气口内部嵌套连接的阀门301关闭,然后将集气罐3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处理,这样使得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呼出的气体不外泄,有效防止了疾病的传染,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限位件109位于挡片108下端前方,限位件109使得挡片108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不会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的开口处打开,有效防止了氧气泄漏到集气罐3内。

进一步的,制氧机2和集气罐3下方均配套设置有转动轮,使得制氧机2和集气罐3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方便,且又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的,制氧机2与外界电源之间呈电性连接,给制氧机2提供了运行的动力。

工作原理:首先将制氧机2和集气罐3通过它们下方配套设置的转动轮移送到需要吸氧的患者身边,此时将制氧机2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给制氧机2提供运行的动力,然后将吸氧面罩1通过松紧带102佩戴在患者面部,佩戴完毕后打开制氧机2,制氧机2便可以将氧气通过进气软管104和两个支气软管105送入人体鼻腔内,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而密封胶圈101则防止因吸氧面罩1密封不严导致氧气外泄不能给患者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密封胶圈101节省了氧气的使用成本,此时当患者吸气时挡片108通过气压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开口处封闭,而当患者呼气时挡片108通过气压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开口处打开,然后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便会通过出气软管110进入集气罐3内收集,而限位件109使得挡片108在患者吸气的过程中不会将出气口106前方中部的开口处打开,有效防止了氧气泄漏到集气罐3内,当吸氧结束后可将集气罐3进气口内部嵌套连接的阀门301关闭,然后将集气罐3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处理,这样使得患者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呼出的气体不外泄,同时防止了疾病的传染,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