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7856发布日期:2021-03-26 21:3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针对桡动脉、尺动脉的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2.介入诊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等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桡动脉穿刺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操作的首选和主流路径。较之传统的股动脉,桡动脉穿刺能有效避免股动脉血肿、股动-静脉瘘、腹膜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目前桡动脉的术后止血压迫器包括螺杆式、弹簧式、压块式及气囊式等,作用力多为点式压迫。如果压迫器压迫力度不足,容易导致伤口出血、局部血肿形成,甚至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压迫力度过大、时间过长,易引起手指麻木肿胀、静脉回流受阻、局部循环障碍,导致病人极度的不适感,严重可引起血栓形成、血管闭塞、肢体缺血坏死等。压迫器压迫力度对于不同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力度深浅多凭手术医师经验,压迫时间为4-12小时不等。当桡动脉存在扭曲、痉挛、狭窄等异常时,术者可次选尺动脉进行穿刺。尺动脉目前缺少专用压迫器,只能将桡动脉压迫器临时用于尺动脉压迫。由于桡、尺动脉解剖位置、体表深度存在差异,桡动脉压迫器在尺动脉压迫中容易出现压迫精度偏移、压迫力度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出血、血肿等并发症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桡、尺动脉压迫器,压迫精度低、灵活性差,易造成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盒体和压迫袖带;所述盒体中固定气泵,所述盒体底部的两侧分别设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开口;所述压迫袖带依次穿过所述条状开口,并通过魔术贴首尾固定,所述压迫袖带表面设用于在条状开口处卡住的限位凸条;所述压迫袖带中设用于压迫桡动脉的气囊i和用于压迫尺动脉的气囊ii,所述气囊i和气囊ii分别连通充排气管,所述充排气管通过阀门汇通至主管;所述主管连通所述气泵。
5.本处所指的条状开口用于完整地穿入压迫袖带,并能让压迫袖带从盒体一侧的条状开口穿入并从另一侧的条状开口穿出,实现将盒体串于压迫袖带上。当压迫袖带穿过盒体底部的条状开口时,限位凸条由于体积大于条状开口会卡住,从而实现压迫袖带和盒体的定位。通过限位凸条将盒体卡住定位至压迫袖带的手腕外侧接触位置,并让压迫袖带缠绕手腕后首尾固定。所述气囊i在压迫袖带缠绕后压迫于手腕桡动脉区域,所述气囊ii在压迫袖带缠绕后压迫于手腕尺动脉区域。
6.优选的,所述阀门为三通切换阀,所述充排气管均通过一个所述三通切换阀汇通至主管。
7.本处所指的三通切换阀,具有将主管通气至气囊i和将主管通气至气囊ii两种状态,从而实现对桡/尺动脉不同部位的压迫止血。
8.优选的,所述主管上插设用于直接从外部充气的气门芯。
9.所述气门芯在手动充泄气时开放,实现主管内气体与外部的导通。
10.优选的,所述压迫袖带为双层结构,所述限位凸条为缝合于袖带夹层内的棒状物。
11.所述棒状物缝制在双层结构之间,以在双层结构中实现定位固定,成型后会在压迫袖带表面呈现出凸起的外观。
12.优选的,所述气囊i和气囊ii采用全透明材质制成。
13.本处所指的气囊材质可以是tpu、橡胶、pvc等透明的材质。
14.优选的,所述盒体底面开孔,所述开孔中穿设用于体征监测的传感器;所述压迫袖带中开设用于正对盒体底面开孔的孔洞。
15.用于体征监测的所述传感器形式可以是本领域内常规的体征监测传感器形式,具体可以是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由于相关传感器已为市售产品,且公开较多,在此不对其型号进行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方案指引明确地选取合适的传感器。本处所指的传感器监测出的结果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配套的显示屏在盒体中显示也可以传输至其他控制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16.通过设置双气囊,可针对桡、尺动脉精准定点有选择性地压迫,降低压迫中对无需压迫位置的影响。同时盒体和压迫袖带的连接设计,方便捆绑于手腕,便于患者携带。而盒体通过限位凸条定位盒体至手腕外侧,避免盒体在压迫袖带上窜动,影响对动脉的压迫。采用魔术贴可根据患者手腕粗细灵活调节压迫袖带,粘合后固定。而盒体的设置,则便于散落部件的归集。
17.由于桡、尺动脉的压迫在实践中,一般仅需要对其中一根进行压迫,通过一个三通切换阀进行切换冲泄气,能避免误操作。
18.气门芯作为冗余,在需要时能实现外接针筒,对气囊进行手动的充泄气。
19.通过采用夹层缝合棒状物的形式制作限位凸条,使得限位凸条与压迫袖带的整体性更高,且不易在移动中损坏限位凸条。
20.采用透明气囊,便于在止血器使用中医护人员对创口的观察。
21.通过开孔和孔洞的配合,使得盒体中布置的传感器能够与人体皮肤之间无阻隔地实现体征监测。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针对桡、尺动脉精准定点压迫,提升压迫止血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正面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压迫袖带展开及配套管路示意图;
25.其中:
26.1-盒体
ꢀꢀꢀꢀꢀꢀꢀꢀꢀꢀꢀꢀꢀꢀꢀ
11-条状开口
ꢀꢀꢀꢀꢀꢀꢀꢀꢀꢀ
12-开孔
27.2-压迫袖带
ꢀꢀꢀꢀꢀꢀꢀꢀꢀꢀꢀ
21-魔术贴
ꢀꢀꢀꢀꢀꢀꢀꢀꢀꢀꢀꢀ
22-限位凸条
28.31-气囊i
ꢀꢀꢀꢀꢀꢀꢀꢀꢀꢀꢀꢀꢀ
32-气囊ii
ꢀꢀꢀꢀꢀꢀꢀꢀꢀꢀꢀꢀ
33-充排气管
29.34-阀门
ꢀꢀꢀꢀꢀꢀꢀꢀꢀꢀꢀꢀꢀꢀ
35-主管
ꢀꢀꢀꢀꢀꢀꢀꢀꢀꢀꢀꢀꢀꢀ
36-孔洞
30.4-气门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2.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桡尺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盒体1和压迫袖带2;所述盒体1中固定气泵(图中虽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该结构),所述盒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两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开口11;所述压迫袖带2依次穿过所述条状开口11,并通过魔术贴21首尾固定,所述压迫袖带2表面设用于在条状开口11处卡住的限位凸条22,所述压迫袖带2为双层结构,所述限位凸条22为缝合于袖带夹层内的棒状物。
33.所述压迫袖带2中设用于压迫桡动脉的气囊i31和用于压迫尺动脉的气囊ii32,所述气囊i31和气囊ii32采用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气囊i31和气囊ii32分别连通充排气管33,所述充排气管33通过阀门34汇通至主管35;所述主管35连通所述气泵。所述阀门34为三通切换阀,所述充排气管33均通过一个所述三通切换阀汇通至主管35。所述主管35上插设用于直接从外部充气的气门芯4。
34.所述盒体底面开孔12,所述开孔12中穿设用于体征监测的传感器;所述压迫袖带2中开设用于正对盒体底面开孔12的孔洞36。
35.具体使用步骤为:医护人员将压迫袖带2以特定方向穿过盒体1底座的条状开口11,直至限位凸条22卡住,完成压迫袖带2和盒体1的定位。之后根据临床实际的桡、尺动脉穿刺点位置调节阀门34,选择合适的压迫气囊,并将主管35插入盒体1中的气泵,完成压迫袖带2和盒体1的联结。
36.医护人员将压迫袖带2环绕佩戴在患者手腕处,保持盒体1朝上,根据患者手腕粗细调整魔术贴21,并确认选中的气囊已对准穿刺伤口。
37.主管35为软管,其上的气门芯4可在气泵不工作时,通过外接注射器进行手动的充放气操作,增加冗余性。
38.需要观察体征时,通过盒体1内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即可直接观察,不必另设传感器。
39.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