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4593发布日期:2020-12-15 08:34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敏源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刺皮过敏源测试是皮肤科常用的检测食物和吸入过敏原的方法,其试验结果直观可靠,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所使用的方法为:先在患者的前臂上依次滴加药液,然后用刺针依次刺破皮肤,有的医院是先刺破皮肤再滴加药液。刺破皮肤的刺针为每个患者一个刺针,在刺破一处皮肤后,用酒精棉球简单擦拭后再继续刺破另一处皮肤。药液数量有十几种到几十种不等。这个过程存在以下缺点:

1、药液数量较大、操作繁琐。

2、手工滴加药液,每种药液滴加的量相差非常大,这就导致经常出现一组药液盒中,某种药液已经用尽,而其它的药液还有大量的剩余,这时不得不启用新的药液盒,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滴加药液时,原则上,滴管不可接触到患者的皮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皮肤接触情况,从而引起潜在的污染原药液和交叉感染的危险。

4、因为操作繁琐,在滴加药液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弄混药液的危险,从而导致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

5、操作过程所用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地保持前臂静止的状态过程中,会出现疲惫的情况,尤其是儿童患者。当其不经意移动前臂时,会使前臂上的保留的药液移动,从而引起药液交叉污染,导致结果无效。

6、有多少种药液,患者就要至少忍受多少次刺皮的痛苦。

7、因一个刺针用于刺破所有的保留有药液的皮肤位置,所以存在药液相互污染的情况,由此导致潜在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现有的多道微量移液器,包括手柄管、活塞推动杆、控制箱和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推动杆,所述控制箱通常为方体形状,控制箱的底端连接有若干吸头,且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吸头相连通。吸液时,吸头浸在待吸取液体的液面下,活塞推动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以下的活塞筒里形成负压,液体进入吸头。放液时,活塞推动杆控制活塞在活塞筒内向下运动,挤出吸头内的液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皮肤刺皮过敏源测试采用刺针操作其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现人为误差以及容易出现药液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手柄管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弹出吸头的吸头弹出组件、用于控制活塞上下移动的活塞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刺针接头升降的刺针接头控制组件、以及用于弹出刺针的刺针弹出组件;

所述控制箱的下表面上阵列设置有若干用于套接吸头的吸头连接头;且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吸头连接头相连通;所述吸头连接头的外部设有吸头弹出管,用于弹出吸头;

所述吸头连接头的内部设有活塞,且所述吸头连接头与活塞密封配合连接;所述活塞的中部穿设有刺针接头,用于套接刺针,所述刺针接头与活塞密封配合连接;所述刺针接头的上端连接有刺针接头连接管,用于带动刺针接头上下移动;

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的内部穿设有刺针弹出杆,用于弹出刺针。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头弹出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吸头推动杆和若干所述的吸头弹出管,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控制箱内,所述吸头推动杆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吸头推动杆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所述的吸头弹出管,所述吸头弹出管伸出所述的控制箱的底部,所述吸头弹出管可相对控制箱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吸头推动杆的顶部或中上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手柄管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可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吸头推动杆上设有第一挡块,所述手柄管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挡块,所述吸头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方顶抵在第一挡块上,第一弹簧的下方抵靠在第二挡块上,当向下推动吸头推动杆时,第一连接板下移,吸头弹出管随之下移,弹出吸头。与此同时,第一弹簧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一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第一连接板上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塞控制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活塞推动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活塞推动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的活塞,所述活塞可相对吸头弹出管和第一连接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控制箱内,且第二连接板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所述活塞依次穿过所述吸头弹出管和第一连接板,并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刺针接头控制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刺针接头推动杆和若干刺针接头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板与刺针接头推动杆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的刺针接头连接管,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可相对所述活塞和第二连接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三连接板设于控制箱内,且第三连接板设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依次穿过所述活塞、第二连接板,并固定在第三连接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刺针接头推动杆的中上部设有第三挡块,所述手柄管的内侧面上设有第四挡块,所述刺针接头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上方顶抵在第三挡块上,第二弹簧的下方抵靠在第四挡块上,当向下推动刺针接头推动杆时,第三连接板下移,刺针接头随之下移,刺破皮肤。与此同时,第二弹簧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二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第三连接板上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刺针弹出组件包括第四连接板、刺针推动杆和若干刺针弹出杆,所述第四连接板与刺针推动杆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所述的刺针弹出杆;所述刺针弹出杆设于刺针的正上方,可相对刺针接头连接管上下移动,用于弹出刺针;所述第四连接板设于控制箱内,且第四连接板设于第三连接板的上方,所述刺针弹出杆依次穿过所述活塞刺针接头连接管、第三连接板,并固定在第四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刺针推动杆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手柄管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可相对所述第二滑槽滑动;所述刺针推动杆上设有第五挡块,所述手柄管的内侧面上设有第六挡块,所述刺针推动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上方顶抵在第五挡块上,第三弹簧的下方抵靠在第六挡块上,当向下推动刺针推动杆时,第四连接板下移,刺针弹出杆随之下移,弹出刺针。与此同时,第三弹簧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三弹簧恢复到自然状态,第四连接板上移。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1、一次完成多种药液的添加,简化了操作的繁复程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一次完成刺破皮肤的操作,极大地缩短操作所用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以及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可精确控制每种药液的滴加量,从而避免出现某种药液用尽而其它药液有大量剩余的情况;

4、可精确控制药液的滴加量,使皮肤上的保留药液量达到理想的状态,可避免出现保留药液相互污染的情况发生;

5、吸头和刺针均为一次性的,不存在污染原药液和交叉感染的情况

6、在排液时,不需要推动活塞杆等加压装置来完成排液;

7、刺破皮肤和排液可以同时进行,工作效率高,一步到位,药液交叉感染几率小,人为误差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纵截面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手柄管5和控制箱6。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弹出吸头的吸头弹出组件1;用于控制活塞上下移动的活塞控制组件2;用于控制刺针接头升降的刺针接头控制组件3;用于弹出刺针的刺针弹出组件4。

所述控制箱6的下表面上阵列设置有若干吸头连接头71,吸头连接头71上密封套接有吸头72。且所述控制箱6与所述吸头72相连通。所述吸头连接头71的外部设有吸头弹出管13,用于弹出吸头72。所述吸头连接头71的内部设有活塞73,且所述吸头连接头71与活塞73密封配合连接。所述活塞73为环形,所述活塞73内穿设有刺针接头74,用于套接刺针75,所述刺针接头74与活塞73密封配合连接。所述刺针接头74的上端连接有刺针接头连接管33,用于带动刺针接头74上下移动。

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33的内部穿设有刺针弹出杆43,用于弹出刺针75。

所述吸头弹出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板11、吸头推动杆12和若干所述的吸头弹出管13,所述第一连接板11设于控制箱6内,所述吸头推动杆12设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吸头推动杆12与第一连接板11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下表面阵列设置有若干所述的吸头弹出管13,所述吸头弹出管13伸出所述的控制箱6的底部,且吸头弹出管13可相对控制箱6上下移动。

所述吸头推动杆12的顶部或中上部设有第一滑块14,所述手柄管5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槽51,所述第一滑块14可相对所述第一滑槽51滑动。所述吸头推动杆12的中上部设有第一挡块15,所述手柄管5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挡块52,所述吸头推动杆1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的上方顶抵在第一挡块15上,第一弹簧16的下方抵靠在第二挡块52上,当向下推动吸头推动杆12时,第一连接板11下移,吸头弹出管13随之下移,弹出吸头72。与此同时,第一弹簧16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一弹簧16恢复到自然状态,第一连接板11上移。

所述活塞控制组件2包括第二连接板21和活塞推动杆22,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活塞推动杆22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胶水粘接)有若干所述的活塞73,所述活塞73可相对吸头弹出管13和第一连接板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板21设于控制箱6内,且第二连接板21设于第一连接板11的上方,所述活塞73依次穿过所述吸头弹出管13和第一连接板11,并固定在第二连接板12上。

所述刺针接头控制组件3包括第三连接板31、刺针接头推动杆32和若干刺针接头连接管33,刺针接头推动杆32设于第三连接板31的上端,且所述第三连接板31与刺针接头推动杆32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的刺针接头连接管33,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33可相对所述活塞73和第二连接板21上下移动。所述第三连接板31设于控制箱6内,且第三连接板31设于第二连接板21的上方,所述刺针接头连接管依次穿过所述活塞73、第二连接板21,并固定在第三连接板31上。

所述刺针接头推动杆32的中上部设有第三挡块35,所述手柄管5的内侧面上设有第四挡块54,所述刺针接头推动杆3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的上方顶抵在第三挡块35上,第二弹簧36的下方抵靠在第四挡块54上,当向下推动刺针接头推动杆32时,第三连接板31下移,刺针接头74随之下移,刺破皮肤。与此同时,第二弹簧36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二弹簧36恢复到自然状态,第三连接板31上移。

所述刺针弹出组件4包括第四连接板41、刺针推动杆42和若干刺针弹出杆43,所述第四连接板41与刺针推动杆42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41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所述的刺针弹出杆43。所述刺针弹出杆43设于刺针75的正上方,可相对刺针接头连接管33上下移动,用于弹出刺针。所述第四连接板41设于控制箱6内,且第四连接板41设于第三连接板31的上方,所述刺针弹出杆43依次穿过所述活塞刺针接头连接管33、第三连接板31,并固定在第四连接板41上。

所述刺针推动杆42的顶部或中上部设有第二滑块44,所述手柄管5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滑槽53,所述第二滑块44可相对所述第二滑槽53滑动。所述刺针推动杆42的中上部设有第五挡块45,所述手柄管5的内侧面上设有第六挡块55,所述刺针推动杆42上套设有第三弹簧46,第三弹簧46的上方顶抵在第五挡块45上,第三弹簧46的下方抵靠在第六挡块55上,当向下推动刺针推动杆42时,第四连接板41下移,刺针弹出杆43随之下移,弹出刺针75。与此同时,第三弹簧46受力压缩。当松开手时,外力解除,第三弹簧46恢复到自然状态,第四连接板41上移。

应当说明,刺针75下移伸出吸头72时,其针头不完全堵住吸头75,便于液体排出。

所述刺针75的针头可以为圆锥形或三角形。

由于过敏源测试,其液体用量通常是固定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其吸液量可以设置成固定的,不需要设置调节装置。即,将活塞的移动距离设置成固定的。使用时不需要调节,其使用方便。活塞每次上移的距离是固定的,该结构可以参照现有的多道微量移液器,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吸液过程如下:

吸头72浸在待吸取液体的液面下,向上拉动活塞推动杆22,第二连接板21上移,带动活塞73向上运动,活塞73以下的内腔形成负压,液体进入吸头72。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过敏源测试装置的刺破皮肤和放液过程如下:

向下按压刺针接头推动杆32,第三连接板31下移,带动刺针接头74下移,刺针接头74带动刺针75向下移动,并伸出吸头72刺破皮肤。同时,由于吸头72内的刺针接头74与刺针75同时下移,吸头72内的空间体积变小,产生压力,下压液面,液体直接排出。因此,采用该结构,刺破皮肤和往皮肤上放液可以同时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