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2407发布日期:2021-03-09 15: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用防护服通常为全封闭隔离结构,由于不透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非常湿热,导致医护人员非常难受。在护目镜或者头盔上容易生成水气,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日本专利文献jp2015087752记载了一种温度调节防护服,通过在服装内设置空调装置,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来调节服装内的温度,但是该方案的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者的负重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能够便于调节防护装置,例如护目镜或头盔内的湿度,从而避免在透明镜片上生成水雾,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它包括湿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为控制模块与半导体致冷片电连接,在半导体致冷片的两侧工作面分别设有制热腔和致冷腔;
5.所述的制热腔和致冷腔内设有多个导热片,在致冷腔还设有排湿管;
6.其中致冷腔用于通入气流以使气流中的水气冷凝,致冷腔与工作位置连通;
7.或者致冷腔的一端用于通入进气气流以使气流中的水气冷凝,致冷腔的另一端与制热腔的一端连通,制热腔的另一端与工作位置连通。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电源分为两路,一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一路通过开关元件与半导体致冷片电连接,控制模块与开关元件电连接;
9.所述的控制模块为能够输出高低压脉冲的可编程控制器。
10.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一种和多种的组合,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工作位置,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安装在护目镜上,半导体致冷片的致冷腔位于护目镜之内,制热腔位于护目镜之外,多个导热片向护目镜内侧的边缘延伸,以使致冷腔位于护目镜与面部构成的腔体之内,排湿管位于护目镜靠近底部的位置。
12.优选的方案中,制热腔与致冷腔之间通过连通腔连通,在致冷腔远离连通腔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口,在制热腔远离连通腔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在致冷腔设有第三接口;
13.第一接口用于连接进气气流,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用于连接排出气流。
14.优选的方案中,连通腔还设有第四接口,第四接口与制热腔相对应;
15.在连通腔还设有闸板,闸板用于阻断连通腔的连通,在连通腔阻断状态下,第四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其中一个用于接入给制热腔降温的空气,另一个用于排气,排湿管和第三接口位于与致冷腔相对应的一侧;
16.第三接口位于连通腔端头的位置,第三接口位于连通腔的侧壁,以使第三接口的
入口位置高于第三接口的入口位置。
17.优选的方案中,湿度调节装置的致冷腔通过管路与护目镜连通,在管路上还设有气泵。
18.优选的方案中,致冷腔的一端与呼气管连接,呼气管与呼气单向阀连接,呼气单向阀设置在口罩上;
19.致冷腔的另一端与护目镜连通,或者致冷腔的另一端与制热腔的一端连通,制热腔的另一端与护目镜连通;
20.护目镜上设有排气阀。
21.优选的方案中,呼气单向阀的阀座内设有阶台,阀片与阀座铰接,在阀座阶台之上的侧壁设有导气管,阀座阶台之上的侧壁为弧形以使在阀片转动过程中均保持密封。
22.优选的方案中,致冷腔的一端与呼气管连接,呼气管与呼气单向阀连接,呼气单向阀设置在口罩上;
23.致冷腔的另一端与护目镜和防护服内连通,或者致冷腔的另一端与制热腔的一端连通,制热腔的另一端与护目镜和防护服内连通;
24.护目镜上设有排气阀。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通过采用半导体致冷片的湿度调节装置,能够去除护目镜内的水气,从而避免水气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湿度调节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工作环境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湿度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呼气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湿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护目镜1,口罩2,呼气管3,呼气单向阀31,阀片311,阀座312,导气管313,湿度调节装置4,控制模块41,半导体致冷片42,导热片43,制热腔44,致冷腔45,第一接口46,第二接口47,第三接口48,过滤层49,连通腔40,第四接口401,可拆盖板402,闸板403,排湿管5,进气管6,排气阀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防护服10,气泵11。
具体实施方式
37.实施例1:
38.如图1、3~5、7中,一种防护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它包括湿度调节装置4,湿度调节装置4的结构为控制模块41与半导体致冷片42电连接,在半导体致冷片42的两侧工作面分别
设有制热腔44和致冷腔45;
39.其中致冷腔45的一端用于通入进气气流以使气流中的水气冷凝,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工作位置连通;该方案用于环境温度较热的场所。
40.或者致冷腔45的一端用于通入进气气流以使气流中的水气冷凝,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制热腔44的一端连通,制热腔44的另一端与工作位置连通。该方案用于环境温度较冷的场所。在护目镜内产生雾气的原因,是因为水气在镜片上的凝结,通过将冷凝后的干空气引入到护目镜1内,置换湿度较高的空气,从而能够克服护目镜内产生雾气的问题,确保不会影响医护人员的操作视野。本例中不仅利用了半导体致冷片42的致冷腔45,还利用了制热腔44,非常适于半导体致冷片42的特点。半导体致冷片42及其伺服电路为市售的产品,例如秦皇岛富连京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的gl半导体致冷片。
41.本例中所述的致冷腔45和制热腔44也可以是开放的结构。或者设置有可拆的盖板,以使致冷腔45和制热腔44能够在开放的和半封闭的结构之间切换。
42.优选的方案如图5中,所述的控制模块41包括电源,电源分为两路,一路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一路通过开关元件与半导体致冷片42电连接,控制模块41与开关元件电连接;
43.所述的控制模块41为能够输出高低压脉冲的可编程控制器。优选的,还设有电源开关,以通过手动控制,节省能耗。电源开关被设置在伸手可及的位置。
44.优选的方案如图2、5中,还设有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中的一种和多种的组合,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位于工作位置,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模块41电连接。由此结构,根据湿度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的检测,控制模块41输出脉冲电流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从而控制半导体致冷片42的功率。以湿度传感器9进行控制为例,当湿度传感器9检测到工作位置,例如防护服10的背心和胸口位置的湿度超过预设值,即启动湿度调节装置4,使经过的气流被冷凝,并气水分离,从而循环供应干空气。当检测到湿度低于预设值,则控制开关元件断开,电源停止给半导体致冷片42供电,从而节省电能。本例中的开关元件选择通过脉冲电流能够控制通断的电气元件,例如继电器、三极管或晶闸管。
45.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制热腔44和致冷腔45内设有多个导热片43,优选的,导热片43选用铜、石墨片等导热性高的材料,以提高热交换和冷凝效果。在致冷腔45还设有排湿管5,排湿管5内设有过滤层49,由此方案,以排出冷凝水,并阻挡空气通过。
46.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制热腔44与致冷腔45之间通过连通腔40连通,在致冷腔45远离连通腔40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口46,在制热腔44远离连通腔40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口47,在致冷腔45设有第三接口48;
47.第一接口46用于连接进气气流,第二接口47和第三接口48用于连接排出气流。由此结构,通过连接不同的结构,即可实现输出热的或冷的干空气,而冷凝后的水则从排湿管5排出。当某个接口不使用时,则用堵头堵住。
48.优选的方案如图7中,连通腔40还设有第四接口401,第四接口401与制热腔44相对应;
49.在连通腔40还设有闸板403,闸板403用于阻断连通腔40的连通,在连通腔40阻断状态下,第四接口401和第二接口47的其中一个用于接入给制热腔44降温的空气,另一个用于排气,由此方案,能够辅助给制热腔44降温。另一优选的方案中,在制热腔44设有可拆盖板402,以用于提高散热效果。
50.排湿管5和第三接口48位于与致冷腔45相对应的一侧。由此方案,通过闸板403即可方便的设置为排出干冷空气或者干热空气。当排出干冷空气的时候,能够方便制热腔44的散热。
51.优选的方案如图7中,第三接口48位于连通腔40端头的位置,第三接口48位于连通腔40的侧壁,以使第三接口48的入口位置高于第三接口48的入口位置。本例在使用时,通常第一接口46位于上端,由此方案,空气在下行的过程中,有助于水滴的聚集,并落入到排湿管5内,并由压力作用下经过过滤层49从排湿管5排出到外置的液体袋内,而空气不能通过。
52.实施例2:
5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致冷腔45的一端与呼气管3连接,呼气管3与呼气单向阀31连接,呼气单向阀31设置在口罩上;
54.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护目镜1连通,或者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制热腔44的一端连通,制热腔44的另一端与护目镜1连通;
55.护目镜1上设有排气阀7。通常用气泵为气流提供动力,但是那样会较多的增加负重,影响使用体验,本申请创造性的采用呼气作为气流的动力,从而减少了动力部件,由于空气仅在口罩2与护目镜1之间流动,因此也不会增加新的感染机会,而且由于护目镜1内的正压环境,还有助防御病毒和微生物的进入。进一步优选的,排气阀7设有类似口罩的过滤结构。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能耗,从而延长湿度调节装置4的使用时间。
56.优选的方案如图6中,呼气单向阀31的阀座312内设有阶台,阀片311与阀座312铰接,在阀座312阶台之上的侧壁设有导气管313,导气管313用于与呼气管3连接,阀座312阶台之上的侧壁为弧形以使在阀片311转动过程中均保持密封。由于用于清洁护目镜1所需的气量要求不大,因此采用应用部分口罩的呼气气量也是可行的,由此结构,可以在阀片311开启行程中,截取行程中的部分气流作为清洁护目镜1的气流。优选的方案中,在阀片311的自由端朝外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封堵导气管313的延伸挡板314,以使阀片311在开启过程中,始终封堵导气管313,以免导气管313漏气。设置的呼气单向阀31在某些场景中能够仅利用部分的呼气作为动力。该呼气单向阀31主要是用于防尘环境中。
57.实施例3:
5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如图8中,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4安装在护目镜1上,半导体致冷片42的致冷腔45位于护目镜1之内,制热腔44位于护目镜1之外,多个导热片43向护目镜1内侧的边缘延伸,以使致冷腔45位于护目镜1与面部构成的腔体之内,排湿管5位于护目镜1靠近底部的位置。通过直接将致冷腔45置于护目镜1之内的方案,能够进一步降低能耗,无需设置额外的空气驱动装置,通过降低护目镜1内温度,减少出汗,并通过导热片43使护目镜1内的水气凝结,并从排湿管5排出,进一步优选的,半导体致冷片42被设置在护目镜1的两侧和底部的位置。导热片43起到类似冷阱的效果,因为导热片43的温度低于镜片的温度,因此,水气会优先在导热片43上凝结,从而避免镜片起雾。进一步优选的,在镜片内侧设置表面活性涂层和/或疏水涂层,进一步提高避免镜片起雾的效果。
59.实施例4:
6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如图9中,湿度调节装置4的致冷腔45通过管路与护目镜1连通,在管路上还设有气泵11。本例中的气泵11包括小型风机和隔膜泵等空气驱动装置,由此结构,将护目镜1内的空气形成循环。
61.实施例5:
62.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冷腔45的一端与呼气管3连接,呼气管3与呼气单向阀31连接,呼气单向阀31设置在口罩上;
63.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护目镜1和防护服10内连通,或者致冷腔45的另一端与制热腔44的一端连通,制热腔44的另一端与护目镜1和防护服10内连通;
64.护目镜1上设有排气阀7,优选的,排气阀7设有类似口罩的过滤结构。
65.除了以呼气管作为动力,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气泵作为动力实现在防护服10或者护目镜1内空气的内循环。
66.使用时,给直流电源充足电源,连接管路,佩戴好护目镜1和口罩2后,呼出的气体进入到湿度调节装置4的致冷腔45,并在致冷腔45被冷凝,气水分离,然后从致冷腔45经过进气管6排入到护目镜1内,并从排气阀7,将护目镜1内的湿气排出,冷凝的水则经过过滤层49,从排湿管5排入到收集袋内,收集袋在图中未示出。由于护目镜1存在正压,因此病毒和细菌不容易进入。
6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