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4925发布日期:2021-02-09 21: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0003]
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此种情况发生时,目前医疗领域多采用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然而目前医疗领域所使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已然无法满足当代医疗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物理降温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说明:
[0004]
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多采用医疗冰袋或冰帽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然此二种降温方法皆可能因冰块的温度较低而对患儿造成冻伤,其安全性极差,当医护人员选用医疗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时,医疗冰袋的稳定性较差,容易于患儿额头部位偏移、滑落的现象,而当医护人员选用冰帽时,由于冰帽的密封性以及冰帽在使用时可能造成的身体不适感,容易引起患儿的心理排斥。
[0005]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治疗工具对于目前医疗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存在安全性较差、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引起患儿心理排斥感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包括用于降温的制冷组件;
[0009]
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用于收纳冷气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收纳半导体制冷片的收纳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输出端设置有导冷块,且导冷块依次贯穿收纳壳及收纳袋并延伸至收纳袋的内部,所述收纳壳上开设有可安放锂电池进行供电的锂电池仓,所述收纳壳上设置有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电性控制的控制按钮;
[0010]
还包括用于将收纳袋固定于患儿额头部位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收纳袋两端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基座、通过锁紧件可拆卸锁紧于中空基座一侧的弧形板和用于增加弧形板对患儿额头部位夹紧力的弹性件;
[0011]
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于弧形板内侧的气囊、充气囊体和用于将气囊及充气囊体进行连通的连接管,两个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相连通,所述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可与患儿额头相接触并逐渐促使弧形板卡紧于患儿额头两侧。
[0012]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设置于弧形板两侧的弹性限位键和开设于中空基座两侧表面且贯穿至中空基座中空内部的限位孔,所述弧形板的一端经中空基座开口延伸至中空基座的内侧,且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弧形板与中空基座之间的锁紧固定。
[0013]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内管和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经连接套管的开口处延伸至连接套管的内部。
[0014]
进一步,所述连接内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5]
进一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输出端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收纳于收纳壳的内部,所述收纳壳的内部设置有可对散热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扇,所述收纳壳的表面开设有可流通换气的出气孔。
[0016]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中空基座内部可将收纳袋绑缚于患儿大腿根部的绑缚件。
[0017]
进一步,所述绑缚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中空基座内部的束紧带、设置于一个束紧带上的魔术贴刺和设置于另一个束紧带上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两个所述束紧带经魔术贴刺与魔术贴之间的相互粘合构成将收纳袋绑缚于大腿根部的束缚力。
[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
1.该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通过半导体制冷片、收纳壳、收纳袋、导冷块、锂电池仓和控制按钮的配合使用,当医护人员将锂电池放入锂电池仓后,通过控制按钮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控制,工作中的半导体制冷片可经导冷块释放冷量至收纳袋内侧,此时将收纳袋紧贴于患儿额头部位,则可达到对患儿物理降温的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医疗冰袋及冰帽的降温方式,则更具温和性和安全性,避免冰块较硬或温度较低对患儿造成伤害。
[0020]
2.该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通过中空基座、弧形板、气囊、充气囊体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当患儿在使用本工具进行物理降温时,可将弧形板卡合至患儿额头两侧,并利用充气囊体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可促使弧形板卡紧于患儿额头两侧,本申请技术方案使得收纳袋在对患儿额头部位进行物理降温时,能够更具稳定性,相比较传统的医疗冰袋,则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降温工具滑落于患儿额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相比较传统的冰帽,则更具透气性,减少患儿的心理排斥感,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柔软的气囊膨胀方式将收纳袋固定于患儿额头部位,在气囊与患儿额头两侧相接触时,利用气囊的柔软性则尽可能的避免对患儿造成伤害,由此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更适合婴幼儿童进行使用。
[0021]
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巧妙的解决了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存在安全性较差、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引起患儿心理排斥感的问题。
[0022]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立体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基座局部剖视图;
[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束紧带展开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束紧带展开示意图;
[0030]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袋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1]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0032]
图中:1、制冷组件;101、收纳袋;102、半导体制冷片;2、收纳壳;3、控制按钮;4、锂电池仓;5、固定组件;501、弧形板;502、中空基座;6、弹性件;601、充气囊体;602、气囊;7、连接管;701、连接套管;702、连接内管;8、锁紧件;801、弹性限位键;9、散热板;10、导冷块;11、散热扇;12、绑缚件;1201、束紧带;1202、魔术贴刺;1203、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38]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用小儿惊厥治疗工具,包括用于降温的制冷组件1;
[0039]
制冷组件1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02和用于收纳冷气的收纳袋101,收纳袋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收纳半导体制冷片的收纳壳2,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输出端设置有导冷块10,且导冷块依次贯穿收纳壳及收纳袋并延伸至收纳袋的内部,收纳壳上开设有可安放锂电池进行供电的锂电池仓4,收纳壳上设置有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电性控制的控制按钮3,当医
护人员需使用本工具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时,先将锂电池放入锂电池仓内,该半导体制冷片的型号可为tec1-12704半导体制冷片,当锂电池安放完毕,医护人员可经控制按钮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控制,工作中的半导体制冷片经导冷块释放冷量至收纳袋内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收纳袋可为塑料材质制作而成,收纳袋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收纳气体,收纳袋内部因导冷块所传递的冷量,可对收纳袋内部气体进行降温,气体降温后的收纳袋可作用于患儿额头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0040]
还包括用于将收纳袋固定于患儿额头部位的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设置于收纳袋两端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基座502、通过锁紧件可拆卸锁紧于中空基座一侧的弧形板501和用于增加弧形板对患儿额头部位夹紧力的弹性件6,此处将弧形板可拆卸与中空基座相连接,其目的是,当本工具使用频率过多时,医护人员可将本工具分离拆卸进行清洗、消毒;
[0041]
弹性件6包括设置于弧形板内侧的气囊602、充气囊体601和用于将气囊及充气囊体进行连通的连接管7,两个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相连通,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可与患儿额头相接触并逐渐促使弧形板卡紧于患儿额头两侧,当医护人员将本工具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时,可将弧形板贴近于患儿额头两侧,此时按压充气囊体,经连接管对气囊进行注气,膨胀后的气囊与患儿额头两侧相接触,并使得弧形板对患儿额头部位趋向于卡紧状。
[0042]
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8包括设置于弧形板两侧的弹性限位键801和开设于中空基座两侧表面且贯穿至中空基座中空内部的限位孔,弧形板的一端经中空基座开口延伸至中空基座的内侧,且通过弹性限位键卡合至限位孔的内侧构成弧形板与中空基座之间的锁紧固定,本申请所提及的弹性限位键在已授权公开的实用新型案件“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cn208281424u)中,已对弹性限位键的结构原理进行公开,故本申请不再对此进行重复赘述,此处可参考说明书附图1,当医护人员将弧形板的一端插入于中空基座内部后,可将弹性限位键卡合于限位孔的内侧,从而将弧形板与中空基座相固定,当需将弧形板拆离时,仅仅需按压弹性限位键,使得弹性限位键向内收缩并逐渐脱离于限位孔的内侧,此时便可将弧形板与中空基座相分离。
[0043]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7包括与气囊相连通的连接内管702和与充气囊体相连通的连接套管701,连接套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连接内管的一端经连接套管的开口处延伸至连接套管的内部,当医护人员需对气囊进行注气时,仅仅需将连接内管经连接套管的开口处伸入至连接套管的内部,并手动捏紧连接套管及连接内管的交接处即可,当气囊注气完毕后,仅需将连接内管拔出于连接套管内侧即可,其目的是,当本工具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时,连接套管与充气囊体连通设置,可将二者直接拆卸,由此则避免充气囊体持续悬挂对患儿的物理降温造成影响,干扰患儿的治疗情绪。
[0044]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内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在此处设置有单向阀,当气囊注气完毕后,可直接关闭单向阀,避免气囊内部出现气体外泄的现象。
[0045]
本实用新型中:半导体制冷片102的制热输出端设置有散热板9,且散热板收纳于收纳壳的内部,收纳壳的内部设置有可对散热板进行散热的散热扇11,收纳壳的表面开设有可流通换气的出气孔,当需进一步降低收纳袋内部气体温度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按钮对散热扇进行控制,工作中的散热扇可对散热板进行散热,当散热板温度降低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输出端则可经导冷块释放出更多的冷量。
[0046]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中空基座内部可将收纳袋绑缚于患儿大腿根部的绑缚件12,当医护人员需对患儿大腿部位进行物理降温时,可在此处利用绑缚件,将收纳袋绑缚于大腿处,即可达到对大腿部位的物理降温目的。
[0047]
本实用新型中:绑缚件12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中空基座内部的束紧带1201、设置于一个束紧带上的魔术贴刺1202和设置于另一个束紧带上与魔术贴刺相互粘合的魔术贴1203,两个束紧带经魔术贴刺与魔术贴之间的相互粘合构成将收纳袋绑缚于大腿根部的束缚力,医护人员若需对患儿大腿根部进行物理降温时,先行将弧形板拆卸于中空基座的一侧,此时拽出束紧带1201,将两个束紧带缠绕绑缚于患儿的大腿根部,并将魔术贴刺与魔术贴相互粘合,即可构成将本工具绑缚于患儿的大腿根部,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收纳袋的表面需紧贴于患儿的大腿皮肤表面。
[0048]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