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767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7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和2020年,流行性肺炎病毒席卷全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人类的生命也在疫情中变得脆弱。在流行病毒肆虐的时期,公认的有效防御病毒手段主要有两种:勤洗手和戴口罩。其中手部消毒尤其重要,但是当人们外出时,并不容易获取到水和杀菌清洗物品,另外,有一种方式,即使用含消毒物质的随身消毒装置消毒,以消毒喷雾瓶(消毒凝胶瓶)为例,操作步骤如下:将消毒喷雾瓶从口袋拿出,对准需要消毒的部位(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手),推动消毒开关,可一次或多次喷洒,如果对物品消毒,则对物品喷洒后,将消毒喷雾瓶放回口袋;如果对手消毒,则一手持瓶,对另一手喷洒,喷洒完先将消毒喷雾瓶放回口袋,再揉擦双手。现有的随身消毒装置,如消毒喷雾瓶装有消毒物质,应当是外出消毒很好的方式,但实际观察可发现,即使在疫情时期,实际使用消毒喷雾瓶的人只占很小部分,采用上述消毒喷雾瓶消毒往往要十几秒甚至几十秒,在高危环境中(如人群密集场所)因感染源多很可能来不及进行病毒灭杀而被感染,另外,在日常中消毒部署时间较长,也会给生活秩序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内容纳有消毒物质;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容器直接或者间接地相连,固定件用于将容器设置于人体手部或者手臂部;

释放组件,所述固定件与释放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相连,固定件用于将释放组件设置于人体手部或者手臂部,所述释放组件用于将容器内消毒物质从容器设置有的释放口释放出;

触发件,触发件设置于人体手部或者手臂部,触发件为可接触触发或可感应触发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用于触发释放组件,促使释放组件释放出消毒物质。

优选的,所述触发件为施力触发件。

优选的,所述施力触发件为推杆,释放组件包括活塞,活塞容置于容器内,推杆用于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活塞,压缩容器体积后释放出消毒物质。

优选的,所述施力触发件为牵拉体,释放组件包括活塞,活塞容置于容器内,牵拉体用于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活塞,压缩容器体积后释放出消毒物质。

优选的,所述施力触发件为推杆,释放组件包括气囊,气囊连通有一导气管,推杆用于压缩气囊体积,促使导气管的出气口对释放口吹气。

优选的,消毒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防止误触动施力触发件的防误触组件。

优选的,防误触组件包括球体,球体用于堵封释放口,球体连接有一顶推弹簧,顶推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有一顶推杆,顶推杆插设于容器内壁设置有的空腔内,容器上设置有y型按钮,y型按钮包括顶压部和两相连接推拨部,y型按钮与容器上设置有的一旋转轴枢接,顶压部用于顶压顶推杆。

优选的,防误触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带钩块、第一慢回弹块、第二慢回弹块、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铰接,第一活动杆与推杆铰接,带钩块与第一活动杆设置有的芯轴枢接,带钩块的钩部可卡扣入第二活动杆内设置有的钩槽内,第一压杆用于抵抗第一慢回弹块对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铰接处的顶升弹力后挤压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铰接处,使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折叠成平行状态,第二压杆用于挤压第二慢回弹块,第二慢回弹块用于顶升钩块,使带钩块的钩部脱离出钩槽。

优选的,防误触组件包括止位块、工型按钮、支架和卡位弹簧,所述止位块与支架设置有的芯轴枢接,所述卡位弹簧用于促使止位块的底端插设于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内,促使止位块的顶端抵接于工型按钮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触发件为电感应件,释放组件包括叶轮,叶轮容置于容器内,叶轮连接有一电机,电感应件用于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驱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消毒装置还包括: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和/或震动马达,发光元件和/或发声元件和/或震动马达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和/或电路开闭,进行发光和/或发声和/或震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触发件设置在人体手部,触发件可直接触发或可感应触发的,用户想消毒时,可做轻微动作(例如:手指弯曲,手掌前翻、手掌后仰,说语音命令,手部短暂的相对静止等),即触发触发件,触发本实用新型中的释放组件释放出消毒物质实施消毒,较于使用喷雾瓶消毒时需过长的部署工作时间,用户想消毒时,轻微动作触发即消毒,对消毒需求意愿响应快;

2、使用本实用新型消毒时手部易附病毒区(例如,抓门把手时手指手心区,握公车扶手时的手指手心区)不会触摸到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手部易附病毒区、本实用新型装置、兜三者间病毒的传递,避免了交叉传染;

3、本实用新型中单手轻微动作即可实现触发触发件,较使用喷雾瓶消毒时,一手开盖,一手按压消毒操作,本实用新型无需双手配合,单手即可实现消毒;

4、本实用新型操作不仅简便,而且新颖有趣,类似电影角色的动作,有利于人们养成勤消毒洗手的习惯;

5、本实用新型携带性好,不占用兜(或者包)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未触发消毒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触发消毒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防误触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容器分腔设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防误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佩戴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佩戴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防误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固定套壳捆绑于手指部时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固定套壳捆绑于手掌部时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活动套壳捆绑于手指部时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活动套壳捆绑于手掌部时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增设发光组件和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气囊的变形应用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防误触组件另一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2.固定件,3.活塞,4.推杆,5.释放管,6.延长释放管,7.压缩弹簧,8.进气阀,9球体,10.顶推弹簧,11.顶推杆,12顶压部,13.推拨部,14.气囊,15气囊箱,16.导气管,17.释放口,18.吸取管,19.固定套壳,20.存储腔,21.排出腔,22.活塞杆,23.吸取管,24.单向阀,25.配重块,26.第一活动杆,27.第二活动杆,28.带钩块,29.第一慢回弹块,30.第二慢回弹块,31.第一压杆,32.第二压杆,33.钩部,34.钩槽,35.下压弹簧,36.柔性压块,37.芯轴,38.推动部,39.抵靠部,40.拉绳,41.手环,42.止位块,43.工型按钮,44.支架,45.卡位弹簧,46.开口槽,47.第三慢回弹块,48.活动套壳,49.自我消毒管,50.前臂套,51.手部距离感应器,52.外壳,53.叶轮,54.电机;55.灯泡,56.扬声器,57.开关,58.柔性容器,59.滑槽,60.芯杆,61.芯轴,62.外部距离感应器,63.声音触发器,64.图像触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的佩戴式消毒装置,进行具体地描述。

通过思考,我们发现现有的随身消毒装置存在巨大的漏洞,从而造成用户放弃使用,而现有技术方案没有关注过这些问题,也没有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喷雾瓶为例:

1、目前使用喷雾瓶消毒时存在有消毒部署时间较长,从口袋拿出,到瞄准,到释放,到消毒,往往要十几秒甚至几十秒,消毒部署慢也会影响日常生活秩序(例如会造成上车或进出门排队)。

2、喷雾瓶消毒时手部会触摸到喷雾瓶,如果拿瓶时手已被病毒传染,瓶、兜因为相互接触也会被传染,即使手消毒完,当手再次触摸瓶、兜时也将被传染,这造成了手、瓶、兜间三者间的交叉传染,因为存在交叉传染,所以现有技术方案预防病毒的效果较差。

3、使用喷雾瓶消毒需要双手配合,一手开盖,一手按压消毒操作。而且对手消毒时,要先把喷雾瓶从手上移开,再揉擦双手,操作步骤繁琐。用户因为操作麻烦也会放弃使用。

4、携带性差,占用兜(或者包)空间,使用不便。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消毒装置中的容器1内容纳有消毒物质,固定件2与容器1直接地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优选为腕带,腕带将容器1捆绑于人体前臂部,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捆绑需要对固定件做其它选择,例如手环、手链、魔术贴,在此不做限定。释放组件在此实施例中具体为活塞3,施力触发件为推杆4,活塞3置于容器1内部,即固定件2与释放组件间接地相连,当推杆4推动活塞3移动,对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进行挤压,消毒物质从容器1的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5高速挤出,释放管5的出口处可设置有障碍物(例如网筛或者细孔),消毒物质撞击障碍物后分裂,形成喷雾。在本实施例中,推杆4与活塞3之间做分离设置,当然,推杆4与活塞3也可做一体成型设置,在此不做限定。所述消毒物质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液体、消毒凝胶、消毒固体。

参见图1,为满足对特定位置的消毒需求,可在释放管处连通有一延长释放管6,延长释放管6喷口方向可固定(例如向前),或者可根据需消毒的特定位置随时调整。当然,延长释放管6的管道可设置于腕带的外壁,或者设置于腕带的空腔里,不露于外部。延长释放管6可由硬性或软性材料制成。

参见图2及图3,当手部与前臂部为平行状态时,手掌背部不会触碰到推杆4,进而通过推杆4推动容器1内部的活塞,当需要消毒时,手掌背部后仰,后仰的同时手掌背部推动推杆4,进而推动容器1内部的活塞,完成消毒物质从容器中的释放,相比于使用喷雾瓶消毒时需较长的消毒部署时间,轻微动作(本实施例中手掌后仰)触发即消毒,对消毒需求意愿响应快,想消毒就能立刻实现消毒,也不占用手,其次,使用本实用新型消毒时手部易附病毒区(例如,抓门把手时手指手心区,握公车扶手时的手指手心区)不会触摸到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手部易附病毒区、本实用新型装置、兜三者间病毒的传递,避免了手部易附病毒区、本实用新型装置、兜间的交叉传染,再者,本实用新型中轻微动作即可实现触发触发件,较使用喷雾瓶消毒时,一手开盖,一手按压消毒操作,本实用新型无需双手配合,单手实现消毒部署,再者,本实用新型操作不仅简便,而且新颖有趣,类似电影角色的动作,有利于人们养成勤消毒洗手的习惯,再者,本实用新型携带性好,不占用兜(或者包)空间。因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动机高、使用成本低、行为触发点多,用户会乐于使用,并有利于人们养成勤消毒洗手的习惯。因此产品价值极高。

参见图4,为实现活塞3以及推杆4快速复位,可设置有一压缩弹簧7,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7的一端与容器1内壁相接,压缩弹簧7的另一端与活塞3相接,在压缩弹簧7弹力的作用下,可推动推杆4迅速复位到推杆4待按压时的初始位置,压缩弹簧7实质为使活塞3以及推杆4快速复位的弹性体,用户根据实际的复位需求可对弹性体做其它设置,例如采用带弹性垫圈,另外,为保持消毒容器1内部的气压稳定,在消毒容器1内壁设置一进气阀8,使推动推杆4迅速复位到推杆4待按压时的初始位置时随时保持气压稳定。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的行程和力度可根据触发操作的行程和力度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4,为防止误推推杆,可在容器内设置有一防误触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防误触组件包括球体9,球体9用于堵封释放管5处于容器内的管口,在其他实施例中,球体9亦可直接堵封容器1的释放口,球体9连接有一顶推弹簧10,顶推弹簧10的另一端相连有一顶推杆11,顶推杆11插设于容器1内壁设置有的空腔内,容器1上设置有y型按钮,y型按钮包括顶压部12和两相连接的推拨部13,y型按钮与容器1上设置有的一旋转轴枢接,即y型按钮可以绕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当推拨y型按钮左侧的推拨部13,顶压部12绕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直至顶压部12顶压住顶推杆11,球体9受顶推弹簧10的顶推力,而与释放管5的管口紧密贴合,可防止消毒物质流出,与此同时推杆4亦无法推动,即实现对推杆4的锁止,当需消毒时,推拨y型按钮右侧的推拨部13,顶压部12绕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直至顶压部12未顶压住顶推杆11,球体9不受顶推弹簧10的顶推力,而不与释放管5的管口紧密贴合,即解除锁止。

参见图5,为提高消毒物质容量和/或使用多种消毒物质,可对容器1做分腔设计,每一腔体内部各设置有一对推杆4和活塞3,且每一腔体各设置有释放口以及释放口相连的释放管5,另外,每一释放管5处亦可连通有一延长释放管6。具体例如:下腔体内储备液体消毒剂,上腔体内储备凝胶消毒剂。

本实用新型中,触发件设置在人体手部可直接触发或可感应触发的活动范围内,并与释放组件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因此实现了单手消毒部署。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消毒装置中的容器可替换为柔性容器58,释放组件包括固定套壳19和释放管5,柔性容器58内容纳有消毒物质,柔性容器58与释放管5相连使用,柔性容器58置于固定套壳19内,固定件2与固定套壳19直接地相连,固定件2与容器间接地相连,在此实施例中施力触发件为推杆4,当推动推杆4,改变固定套壳内部体积,即可达到挤压柔性容器58,消毒物质从柔性容器58连通的释放管5高速挤出,此实施例可方便更换消毒物质,例如固定套壳内取出柔性容器58,用新的装满消毒物质的柔性容器重新与释放管5相连使用,即可实现更换消毒物质。在柔性容器58内壁设置一进气阀8,使柔性容器1(因形变力)复原初始形状时保持气压稳定。

实施例二

参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力触发件为推杆4,释放组件包括气囊14、气囊箱15和导气管16,气囊14外包裹有一气囊箱15,释放组件、容器1均与固定件2直接地相连,固定件2将容器1与气囊箱15捆绑于人体前臂部,推杆4插设至气囊箱15设置有的贯穿孔,气囊14连通有一导气管16,当需消毒时,手掌背部后仰,后仰的同时手掌背部推动推杆4,推杆4压缩气囊14体积,促使导气管16的出气口对释放口17吹气,造成释放口17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其释放口17处压强小于容器1里面液体(也可以是凝胶或固体)上方的空气压强,即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吸取管18上升,从吸取管18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完成从释放口17释放出消毒物质。吸取管18内设置有单向阀,防止容器1内的液体流出。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释放口17的位置存在多种可能,例如本实施例中释放口17在容器1的上侧。当然,为保证吸取管18能够更有效吸取消毒物质,可设置多条吸水管或增加吸取管18的吸取口。

为气囊14内部快速回气的,可于气囊壁上设置有一进气阀8,当推杆4压缩气囊14体积后,导气管16的出气口对释放口17吹气,推杆4回程过程中通过进气阀8迅速对气囊14内部回气。另外,为促使推杆4迅速回程,可设置用一回程弹簧(图未示出),回程弹簧顶压推杆4迅速回程,或者,利用气囊14(由弹性材质构成)自身具有的形变复原力顶压推杆4迅速回程。应当理解,气囊14与容器1存在多种连接方式,例如,气囊14与容器1可设置在同一个气囊箱15(也即固定套壳)内;又例如,气囊14固定于手掌的固定件2,容器1固定于手腕的另一固定件2,又例如,气囊14可不固定,气囊14连接导气管16的一端,导气管16另一端连接容器1,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容器1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在固定件2(腕带)内设置空腔作为容器1。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优选为腕带,释放组件包括固定套壳19,活塞3和活塞杆22,腕带与固定套壳19相连,即固定件2与释放组件直接地相连,腕带将固定套壳19捆绑于人体前臂部(腕部),容器1置于固定套壳19内部,固定件2与容器1间接地相连,容器1包括储存腔20与排出腔21,活塞3容置于排出腔21内,活塞3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杆22,活塞3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缩弹簧7,储存腔20用于存储消毒物质,储存腔20与排出腔21之间设置有吸入管23,吸入管23位于排出腔21的管口处设置有单向阀24,排出腔21的释放口设置有释放管5,释放管5穿设过固定套壳设有的通孔,释放管5处于排出腔21内的管口设置有单向阀24,施力触发件为推杆4,推杆4与容器1的储存腔20做分离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推杆4与容器1的储存腔20亦可做一体设置,当需消毒时,手掌背部后仰,后仰的同时手掌背部推动推杆4,在本实施例中,推杆4推动容器的储存腔20,进而使推杆4推动活塞杆22朝向固定套壳19移动,直至活塞杆22抵靠至固定套壳19内壁,继续推动推杆4,活塞杆22往排出腔21内深入,活塞杆22一端的活塞3移动,对消毒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进行挤压,消毒物质从容器1的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5高速挤出,当未给推杆4施加推动力时,压缩弹簧7推动推杆4以及活塞杆22复位,活塞3复位的过程中,储存腔20中的消毒物质泵入到排出腔21内。当未给推杆4施加推动力时,单向阀24具有防止排出腔21内消毒物质释出的作用。当然,活塞杆22与活塞3也可做一体成型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壳19可设置成半包围结构;也可设置可开盖结构(方便拿放存储腔20),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7,为满足对特定位置的消毒需求,可在释放管5处连通有一延长释放管6,延长释放管6可根据消毒需求固定朝向一方或随时调整喷口方向。

参见图7,为保证吸入管23无论储存腔20处于何种倾斜状态均能吸取到储存腔20内的消毒物质,在吸入管23位于储存腔20内的管口处设置有配重块25,配重块25带着吸入管23位于储存腔20内的管口紧靠于储存腔20低端内壁。当然,推杆4与储存腔20也可做一体成型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8,为防止手掌背部误推推杆4,可在固定套壳内设置有一防误触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防误触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杆26、第二活动杆27、带钩块28、第一慢回弹块29、第二慢回弹块30、第一压杆31和第二压杆32,第一活动杆26与第二活动杆27铰接,第一活动杆26与推杆4铰接,第二活动杆27与容器1相邻,带钩块28与第一活动杆26设置有的芯轴37枢接,带钩块28绕芯轴37的轴线旋转,带钩块28的钩部33可卡扣入第二活动杆27内设置有的钩槽34内,第一压杆31用于抵抗第一慢回弹块29对第一活动杆26与第二活动杆27铰接处的顶升弹力后挤压第一活动杆26与第二活动杆27铰接处,使第一活动杆26和第二活动杆27折叠成平行状态,第二压杆32用于挤压第二慢回弹块30,第二慢回弹块30用于顶升钩部33,并使带钩块28的钩部33脱离出钩槽34。某些情形中,第二活动杆27可与储存腔20铰接(图未示出)。

参见图8,为实现带钩块28的钩部33紧扣于第二活动杆27的钩槽34内,在第一活动杆26可设置有下压弹簧35,下压弹簧35紧压带钩块28,对带钩块28产生下压力,带钩块28绕芯轴37的轴线旋转,至钩部33紧扣在第二活动杆27的钩槽34内,此外,在第一活动杆26设置有用于限制带钩块28旋转行程的限位柱(图未示出)。

参见图8,为提高按压第一压杆31与第二压杆32的舒适度,可在第一压杆31与第二压杆32的上方设置有柔性压块36。通过柔性压块36以增大按压第一压杆31和第二压杆32的按压受力面积,与此同时,在第一慢回弹块29与第二慢回弹块30的作用下,第一压杆31与第二压杆32的顶端同时抵接于柔性压块36,按压柔性压块36,第一压杆31与第二压杆32同时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慢回弹块29和第二慢回弹块30优选为记忆棉材质(其压缩时间快,复原时间慢),当然,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慢回弹块做其它选择,在此不做限定,例如:用户可使用一块多边形结构的慢回弹块替代第一慢回弹块29和第二慢回弹块30,以及使用一块多边形结构的压杆替代第一压杆31与第二压杆32。

防误触组件具体使用过程:柔性压块36被按下,第一压杆31向下挤压第一活动杆26与第二活动杆27铰接处,第二压杆32向下挤压第二慢回弹块30,第一慢回弹块29与第二慢回弹块30受压变形的同时,第一活动杆26和第二活动杆27被下压,成平行状态,与此同时,带钩块28的钩部33卡扣入第二活动杆27内设置有的钩槽34内,钩部33卡扣在钩槽34内,锁定住第一活动杆26和第二活动杆27的平行状态,此时,推杆4被顶出,将推杆4推动至手掌背部后仰时可触碰到的位置,用户可以进行手掌背部后仰推动推杆4操作。当柔性压块36松开,柔性压块36形态开始复原,用户手掌背部后仰推动推杆4完成释放消毒物质后,第一慢回弹块29和第二慢回弹块30开始复原,第二慢回弹块30还原过程中顶升第二活动杆27,并使带钩块28的钩部33脱离出钩槽34,第一慢回弹块29还原过程中将第一活动杆26和第二活动杆27顶升,使第一活动杆26和第二活动杆27折叠,形成一夹角。使用时(即柔性压块36被按下时),推杆4被顶出,不用时,推杆4部分收入固定套壳19,这样,减少了推杆4的空间占用,本防误触组件实现手动解锁,自动锁止。使用起来更方便。

实施例四

参见图9,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唯一不同的是,施力触发件为旋转杆,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包括推动部38和抵靠部39,旋转杆与固定套壳上设置有的一旋转轴枢接,即旋转杆可以绕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当需消毒时,手掌背部后仰,后仰的同时手掌背部推动推动部38绕旋转轴的轴心线旋转,抵靠部39随之旋转,抵靠部39推动储存腔20移动,进而实现推动活塞杆22朝向固定套壳19一侧移动,未阐述的其余技术细节均与实施例三一致,在此不再赘述。这样,通过杠杆原理,手掌背部推动推动部38时,可以减少所需推力,使用时可以更加省力。

实施例五

参见图10,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唯一不同的是所述施力触发件为牵拉体,牵拉体具体为拉绳40,拉绳40与容器的储存腔20相连,当需消毒时,手拉动拉绳40,促使活塞杆(图未示出)朝向固定套壳19移动,直至活塞杆抵靠至固定套壳19内壁,继续拉动拉绳40,活塞杆往排出腔21内深入,活塞杆一端的活塞移动,对消毒容器内的消毒物质进行挤压,消毒物质从容器的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5高速挤出,当未给存储腔20施加拉力时,压缩弹簧推动推杆以及活塞杆复位,活塞复位的过程中,存储腔20中的消毒物质泵入到排出腔21内,未阐述的其余技术细节均与实施例三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1,释放装置可由其它结构构成,例如在另一种情况中,释放装置可由活塞3和释放管5构成,拉绳40一端固定于释放管5管口处,拉动拉绳40,释放管5拉动活塞3,活塞3挤压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消毒物质从释放管5的小孔(图中未示出)进入释放管5内部,再从释放管5高速喷出。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佩戴方式一的示意图,为进一步方便手部操控拉绳,在手指处套设有一手环41,手环41与拉绳40相接,当需消毒时,手掌上翻即可拉动拉绳40。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佩戴方式二的示意图,当需消毒时,手掌下翻即可拉动拉绳40。

参见图14,为防止误拉动拉绳,可在固定套壳内设置有一防误触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防误触组件包括止位块42、工型按钮43、支架44和卡位弹簧45,所述工型按钮43插设于固定套壳19内设置有的通孔内,所述支架44与固定套壳19内壁相接,所述止位块42与支架44设置有的芯轴枢接,止位块42可绕芯轴的轴线旋转,所述卡位弹簧45用于促使止位块42的底端插设于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46内,促使止位块42的顶端抵接于工型按钮43的底端。

卡位弹簧45促使止位块42的底端插设于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46内,当需消毒时,按压工型按钮43向下运动,工型按钮43推动止位块42绕芯轴61的轴线旋转,止位块42的底端从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46脱离出来,解除锁止,手拉动拉绳40,消毒物质从容器的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高速挤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46设置于容器的储存腔20壁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设置于容器的排出腔21壁上,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4,所述工型按钮43套设有第三慢回弹块47。第三慢回弹块47为辅助工型按钮43被按压后往上复位提供推力,工型按钮43上抬,卡位弹簧45将止位块42卡入开口槽46,本防误触组件实现手动上锁,自动锁止。

在其他实施例中,工型按钮43与插设于固定套壳19内通孔的配合面为粗糙面或者工型按钮43与插设于固定套壳19内通孔之间做摩擦块设置,以增加工型按钮43与固定套壳19内通孔间的摩擦力,此摩擦力抵抗卡位弹簧45的弹簧力,当卡位弹簧45将止位块42卡入开口槽46时,延缓止位块42卡入到开口槽46,在省略第三慢回弹块47的情况下,也可实现第三慢回弹块47的慢回弹效果。另外,也可采用顶杆慢回弹的气压泵替代第三慢回弹块47实现第三慢回弹块47的慢回弹效果。

参见图23,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实施例五的防误触组件可做适当变形,具体不同的是止位块42的顶端设置有滑槽59,工型按钮43的底端设置有一芯杆60,止位块42通过滑槽59套设于芯杆60上,止位块42与工型按钮43活动枢接,即工型按钮43被按压时,芯杆60可于沿滑槽59的长度方向滑动,与此同时,止位块42亦可绕芯杆60的轴线旋转运动,按压工型按钮43向下运动,工型按钮43推动止位块42绕芯轴61的轴线逆时针旋转,止位块42的底端从容器设置有的开口槽46脱离出来,解除锁止,第三慢回弹块47提供推力,使工型按钮43上抬,工型按钮43带动止位块42亦可绕芯杆60的轴线顺时针旋转运动,止位块42重新卡入开口槽46,实现手动上锁,自动锁止。

实施例六

参见图15,在本实施例中,释放组件包括活动套壳48、活塞和活塞杆,容器置于活动套壳48,容器包括储存腔20和排出腔21,固定件2具体为腕带,腕带与容器的储存腔20相连,即固定件2与容器直接地相连,固定件2与释放组件间接地相连,腕带将活动套壳48捆绑于人体前臂部,活塞容置于排出腔内,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杆,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缩弹簧,存储腔用于存储消毒物质,存储腔与排出腔之间设置有吸入管,吸入管位于排出腔的管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排出腔的释放口处设置有释放管5,释放管5穿设过活动套壳48设有的通孔,释放管处于排出腔内的管口设置有单向阀,施力触发件为拉绳,拉绳与活动套壳48相连,当需消毒时,手拉动拉绳,促使活动套壳48内壁朝向活塞杆移动,直至活塞杆抵靠至活动套壳48内壁,继续拉动拉绳,活塞杆往排出腔内深入,活塞杆一端的活塞移动,对消毒容器内的消毒物质进行挤压,消毒物质从排出腔的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高速挤出,当未给活动套壳48施加拉力时,压缩弹簧推动推杆以及活塞杆复位,活塞复位的过程中,存储腔中的消毒物质泵入到排出腔内。当然,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套壳48可设置成半包围结构;也可设置可开盖结构(方便拿放存储腔20),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5,为满足对特定位置的消毒需求,可在释放管5处连通有一延长释放管6,延长释放管6可根据消毒需求固定朝向一方或随时调整喷口方向。

参见图15,为满足对本实用新型消毒装置外部的自我消毒的需求,可在释放管5处连通有一我消毒管49,自我消毒管49的喷口方向对准本实用新型消毒装置外部。此外,为满足在高危环境下,对本实用新型消毒装置的强化消毒的需求,可在释放管5处连通有两个以上不同喷口方向的延长释放管6,在释放消毒物质时,可以对多个方向、多个区域进行消毒。

实施例七

参见图16及图17,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五不同的是固定件2与固定套壳19直接地相连,固定件2将固定套壳19捆绑于人体手指部或者手掌部,为进一步方便手部操控拉绳,在人体的前臂部捆绑有一前臂套50,前臂套50与拉绳40相接,当需消毒时,手指或者手掌弯曲即可拉动拉绳40,拉绳40与释放管5不在固定套壳19的同一侧,拉动拉绳40,释放管5从固定套壳19的另一侧释放消毒物质。

实施例八

参见图18及图19,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八与实施例六不同的是,释放组件包括活动套壳48,固定件2与容器1的存储腔相连,固定件2将活动套壳48捆绑于人体手指部或者手掌部,为进一步方便手部操控拉绳,在人体的前臂部捆绑有一前臂套50,前臂套50与拉绳40相接,当需消毒时,手指或者手掌弯曲即可拉动拉绳,释放管5开口朝前释放消毒物质(无延长释放管6)。

实施例九

参见图1、图2及图20,本实用新型中,可感应触发的触发件包括但不限于:手部距离感应器、外部距离感应器、声音触发器、图像触发器。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为电感应件,电感应件具体选为手部距离感应器51(用于感应本实用新型与手部的距离),释放组件包括外壳52和叶轮53,叶轮53容置于容器1内,叶轮53连接有一电机54,电机54与容器1均置于外壳52内,容器释放口设置有的释放管5贯穿外壳,外壳52内置有用于对电机54供电的电源,外壳52与固定件2相连,固定件2即将外壳52内的容器与释放组件捆绑于人体前臂部,当需消毒时,手掌背部后仰,手背与手部距离感应器51距离减小,被手部距离感应器51感应到,手部距离感应器51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驱动电机54带动叶轮53旋转,挤压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进而从释放口处的释放管5释放出消毒物质。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感应需要对电感应件做其它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另外,为满足对特定位置的消毒需求,可在释放管处连通有一延长释放管6,延长释放管6的喷口方向可根据消毒需要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1,消毒装置含有发光组件(灯泡55)和/或发声组件(扬声器56)和/或震动马达(图未示出),所述发光组件、发声组件、震动马达可由用户通过开关57打开,或者通过手部距离感应器51和/或外部距离感应器62(用于感应本实用新型与外部的距离)发送的触发信号打开。例如:当外部距离感应器62感应到本装置接近门把手时,发送触发信号打开发光组件(灯泡55)和/或发声组件(扬声器56)和/或震动马达,进行发光和/或发声和/或震动,以提醒用户注意进行消毒部署。优选的,发光组件(灯泡55)具体是一种闪光组件,可增强消毒工作趣味性,人们也会更乐于勤消毒洗手。

实施例十

参见图20及图24,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十与实施例九不同的是,触发件为声音触发件63,所述声音触发件63包括:音频采集单元,其被配置为采集来自外界的图像;音频提取单元,将其处理为音频数字信号,并提供给音频主控单元;音频主控单元,将音频提取单元提供的音频与语音命令库的语音控制命令对比,以及响应于匹配成功,将匹配信号传递给输出单元,输出单元:将电机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54。驱动电机54根据控制信号,带动叶轮53旋转,挤压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进而从释放口处的释放管5释放出消毒物质。举例:使用者说出特定的语音命令,声音触发件63即可响应于匹配成功并将电机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54。优选的,音频主控单元可识别特定的声纹。

实施例十一

参见图20及图25,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九不同的是,触发件为图像触发件64,所述图像触发件63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其被配置为采集来自外界的图像;图像提取单元,将其处理为图像数字信号,并提供给图像主控单元;图像主控单元,将图像提取单元提供的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中心(可以是本地图像处理中心,也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图像处理中心),以及响应于匹配成功,将匹配信号传递给输出单元,输出单元:将电机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54。驱动电机54根据控制信号,带动叶轮53旋转,挤压容器1内的消毒物质,进而从释放口处的释放管5释放出消毒物质。举例:使用者将图像触发件64的图像采集单元对准门把手并保持手部短暂的相对静止,图像处理中心将采集并提取的图像与预设指令进行匹配,图像触发件64即可响应于匹配成功并将电机控制信号传递给电机54。

以前:一个感染者(自己不知)小a一次外出,触摸产生的触摸点(传染源)有20个(例如门把手、商品包装、公车地铁扶手、电梯按钮、各种开关等),可能20个人通过触摸点而带上病毒,其中10个因为没有及时洗手消毒而带有活病毒。部分人可能使用了喷雾瓶,但手拿出瓶时,可能手部已经被病毒传染,这样瓶子也被传染,瓶子放进兜里,兜也被传染,这时即使手部被消毒,兜和瓶子也已经带上活病毒了,手可因触摸再次带上活病毒。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个健康人外出佩戴本实用新型,只要做到在触摸(公共物品)前就对触摸点消毒,即可杀灭绝大部分的感染源,或者,触摸后进行手部消毒,消毒时手部易附病毒区(例如,抓门把手时手指手心区,握公车扶手时的手指手心区)不会触摸到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手部易附病毒区、本实用新型装置、兜间的交叉传染,消毒后,手部病毒被杀灭,本实用新型装置和兜也未被传染活病毒。因此外出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将大大下降。

同理,若本实用新型普及,感染者小a一次外出,触摸产生的20个触摸点(传染源)将被全部消灭,或者只有极少数传染源存活。产品普及后,本实用新型可产生群体防御的效果,即个别没使用本产品的人,因为他人对触摸点消毒过,接触经消毒的传染源不会带上活病毒,因此受到保护。

可见病毒的传染渠道将大大下降,接触传播的途径几乎被斩断。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对空气消毒,周围人有咳嗽喷嚏等情况,可对空气释放消毒物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