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O-P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4003发布日期:2021-04-13 22:3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牛羊O-P液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牛羊o

p液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防疫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牛羊o

p液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o

p液即食道一咽部分泌物的缩写,是用于病原检测的样品。牛羊0

p液的采集是开展动物口蹄疫病原学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
3.目前国内外从反刍动物食道内吸取o

p液大多用金属制的采集器,或者用简单的插管抽取,前者易造成动物咽喉和食道外伤,操作难度较高;后者则需多人配合,且不好控制。
4.申请号:201520902205.9公开了一种瘤胃液采集器,包括真空抽吸泵、吸气管、集液瓶、集液管和导管,真空抽吸泵与集液瓶上部通过吸气管相连接,集液管一端与集液瓶上部相连接,集液管另一端的外部套有导管,其特征在于,套在集液管外部的导管的一端为盲端,导管盲端附近管壁周围分布有收集孔。该采集器无须使用瘘管牛羊,可以通过口腔、食道直接进入瘤胃采样,更方便采集瘤胃液。套在集液管外部的导管的一端为半圆球形盲端,插入时对动物损伤小,导管盲端附近管壁周围分布有收集孔,有利于瘤胃液充分进入导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牛羊o

p液采集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牛羊o

p液采集装置,包括胃管、吸气球囊和集液管,胃管的一端与吸气球囊的进气口相连接,胃管的另一端与集液管一端可拆卸连接,集液管的另一端为盲端,胃管另一端侧壁间隔均布设有吸液孔。
8.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采用吸气球囊控制吸入食道的o

p液,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不易造成食道咽喉的创伤;集液管可拆卸的设置在胃管的另一端,可直接将集液管拆下用于检测,胃管和吸气球囊可冲洗后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9.所述胃管的另一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集液管一端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胃管与集液管螺纹连接。
10.所述集液管的外径等于胃管的外径。
11.这样避免集液管与胃管之间产生直径变化,在插入或抽出牛胃时造成损伤。
12.所述集液管的另一端端壁为球面,端壁与集液管侧壁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13.集液管端壁球面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牛的顺应性,避免对牛食道和牛胃造成损伤。
14.所述端壁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内塞。
15.由于牛羊o

p液粘性很大,在流经管壁时大部分粘在管壁上,为了减少采样量,避免浪费,可将内塞拔出后从圆孔中将o

p液抽出。
16.所述端壁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端壁的厚度,所述圆孔位于凹槽中间,所述内塞的一端插入集液管中,所述内塞的另一端与端壁齐平。
17.所述内塞包括圆柱形的内塞体和圆形的内塞盖,内塞盖垂直设置在内塞体的另一端,所述内塞盖的直径等于凹槽的直径,所述内塞盖与凹槽相配合的设置在凹槽内部。
18.内塞盖的设置方便将内塞拔出,集液管端壁凹槽的设置进一步避免采集过程中对牛食道和胃造成损伤。
19.所述吸气球囊的进气口内侧壁可开合的设有进气挡片,所述吸气球囊的出气口外侧壁可开合的设有出气挡片。
20.所述进气挡片的上侧与进气口上侧的吸气球囊内侧壁相连接,所述出气挡片的上侧与出气口上侧的吸气球囊外侧壁相连接。
21.集液管的长度为6

8cm,所述设有吸液孔的胃管的长度为10

15cm;所述吸液孔的直径为3

5mm。
2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牛羊o

p液采集更加简单、安全方便,对动物损伤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采集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集液管端壁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内塞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吸气球囊
ꢀꢀꢀꢀ
2、胃管
ꢀꢀꢀꢀꢀꢀꢀ
3、集液管
ꢀꢀꢀꢀ
11、进气口
ꢀꢀ
12、出气口
28.13、进气挡片
ꢀꢀꢀ
14、出气挡片
ꢀꢀ
21、吸液孔
ꢀꢀꢀ
31、端壁
ꢀꢀꢀꢀ
32、凹槽
29.33、内塞
ꢀꢀꢀꢀꢀꢀꢀ
331、内塞体
ꢀꢀꢀ
332、内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包括胃管2、吸气球囊1和集液管3,胃管2的一端与吸气球囊1的进气口11相连接,胃管2的另一端与集液管3一端可拆卸连接,集液管3的另一端为盲端,胃管2另一端侧壁间隔均布设有吸液孔21。
31.本实用新型牛羊o

p液采集装置采用吸气球囊1控制吸入牛羊o

p液,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不易造成牛胃穿孔;集液管3可拆卸的设置在胃管2的另一端,可直接将集液管3拆下用于检测,胃管2和吸气球囊1可冲洗后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32.胃管2的另一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集液管3一端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胃管2与集液管3螺纹连接。螺纹连接连接牢固且拆卸方便。
33.为了避免集液管3与胃管2之间产生直径变化,在插入或抽出牛胃时造成损伤,优选的集液管3的直径等于胃管2的直径。
34.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了牛的顺应性,避免对牛食道和牛胃造成损伤,集液管 3的另一端端壁31可以为球面,端壁31与集液管3侧壁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35.在端壁31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内塞33。由于牛羊o

p液粘性很大,在流经管壁时大部分粘在管壁上,为了减少采样量,避免浪费,可将内塞33拔出后从圆孔中将 o

p
液抽出。
36.在端壁31的中部设有凹槽32,凹槽32的深度小于端壁31的厚度,圆孔位于凹槽32 中间,内塞33的一端插入集液管3中,内塞33的另一端与端壁31齐平。
37.如图3所示,内塞33包括圆柱形的内塞体331和圆形的内塞盖332,内塞盖332垂直设置在内塞体331的另一端,内塞盖332的直径等于凹槽32的直径,内塞盖332与凹槽32相配合的设置在凹槽32内部。内塞盖332的设置方便将内塞33拔出,集液管端壁 31凹槽的设置进一步避免采集过程中对牛食道和胃造成损伤。
38.吸气球囊1的进气口12内侧壁可开合的设有进气挡片13,在吸气球囊1的出气口12 外侧壁可开合的设有出气挡片14。
39.进一步的,进气挡片13的上侧与进气口11上侧的吸气球囊1内侧壁相连接,出气挡片14的上侧与出气口12上侧的吸气球囊1外侧壁相连接。
40.集液管3的长度为6

8cm,设有吸液孔21的胃管2的长度为10

15cm;吸液孔21的直径为3

5mm。
41.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胃管2插入牛胃中以后,挤压吸气球囊1,在压力的作用下,吸气球囊1进气口11的进气挡片13将进气口11密封,气体将出气挡片14顶开,从出气口12排出,放松吸气球囊1,在负压的作用下,牛羊o

p液通过吸液孔吸入到胃管2 的另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集液管3中。使用时,将内塞33打开,将牛羊o

p液从圆孔中吸出。
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