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宫腔止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1687发布日期:2021-02-26 18:4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宫腔止血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宫腔止血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宫腔止血球囊应用于产后宫腔出血的患者,在出血产妇的宫腔内置入止血球囊并进行充水,使得止血球囊产生一种由宫腔内向宫腔外的静水压,该压力大于子宫动脉压,注水后的止血球囊压迫于子宫中下端的内壁,即子宫动脉入口,可有效减少产后子宫出血。
[0003]
宫腔止血球囊的结构类似于在导尿管顶部设置一个内球囊,止血球囊充水膨胀后可以固定在宫腔内,球囊下端抵住子宫口,使宫腔流出的血液从内球囊上端的开口流入,再从引流管出口流出,进而排出宫腔中积累的血液。
[0004]
但对于刚阴道分娩后的产妇,现有宫腔止血球囊仍存在以下不足:
[0005]
1.在现有宫腔止血球囊中,引流管从宫腔止血球囊的上端伸出一部分并留有开口,而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血液可能会在开口处形成一层液膜,导致宫腔中的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引流管中。
[0006]
2.由于宫颈口无法自然收缩,开口过大,球囊在充水后很容易脱落到阴道,使得球囊无法正确的固定在所需要止血的位置。
[0007]
3.由于球囊无法完全堵住子宫口,子宫内的血液会流入到阴道里面,而产妇在分娩完毕后,阴道开口处(会阴处)可能会存在裂口,需要进行缝合,若此时有血液流出,会遮挡视野,操作位置暴露模糊。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宫腔止血组件,通过对引流管开口处进行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液无法顺利进入引流管中的问题;还可对宫颈开口部位向上进行挤压,使得脱垂的宫颈口向上闭合,从而避免止血球囊从宫颈口脱出。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
一种宫腔止血组件,包括止血球囊、注液管、宫腔引流管和注液装置,所述止血球囊上端部向内凹陷形成引流口,止血球囊下方还设有子宫颈罩。引流口侧壁上设有螺旋纹路,引流口与宫腔引流管相连接,宫腔引流管穿过止血球囊内部并从下端延伸出去;子宫颈罩内部设有气囊,中间设有滑动通道,所述宫腔引流管可在滑动通道中滑动;子宫颈罩外壁连接有充气管,通过充气管可对子宫颈罩内的气囊充气,充气后的子宫颈罩四周隆起,中间凹陷,可以卡在阴道后穹窿和耻骨弓内侧之间,且子宫颈罩向宫颈口内侧挤压,使得宫颈口趋向闭合。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宫腔止血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宫腔止血组件,止血球囊顶端直接凹陷形成引流口,且引流口侧壁设有螺旋纹路,使得血液漩涡式地流入引流管中,避免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液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血液无法顺利进入引流管中的问题。
[0013]
二、本实用新型的宫腔止血组件中的子宫颈罩为类似环形的可充气膨胀的罩子,其结构与喉罩很类似,子宫颈罩可以卡在阴道后穹窿和耻骨弓内侧之间(可参考宫颈托卡接的位置),子宫颈罩充气膨胀并向中部的宫颈开口向上进行挤压,可以让脱垂的宫颈口向上闭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向上托举宫颈口,封闭宫颈口使得止血球囊无法从宫颈口脱出。
[0014]
优选的,引流口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引流口侧壁上的螺旋纹路为逆时针方向,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因素,液体流入孔道时会形成逆时针的漩涡,因此逆时针的螺旋纹路更有利于血液的流入。
[0015]
优选的,子宫颈罩还设有用于推入和拉出子宫颈罩的套管,所述套管设于子宫颈罩下方且与滑动通道形成一体。
[0016]
优选的,子宫颈罩还设有用于排除宫颈口处积液的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上下贯穿子宫颈罩,排液孔下方连接有宫口引流管,通过连接有引流管的排液孔可直接将积聚在宫颈口处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排出体外。
[0017]
优选的,宫口引流管位于套管的管壁中,宫口引流管在套管的外壁上留有用于连接集液袋的开口,宫口引流管与套管的管壁为一体,可以防止宫口引流管自由活动给医护人员的造成不便。
[0018]
优选的,滑动通道与宫腔引流管之间设有防漏环,所述防漏环具有弹性,防漏环外侧与滑动通道内壁固定连接,防漏环中间设有用于宫腔引流管通过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宫腔引流管外壁的直径,防漏环可以增加子宫颈罩与宫腔引流管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血液从子宫颈罩与宫腔引流管之间的缝隙流出。
[0019]
优选的,套管内壁与宫腔引流管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子宫颈罩滑动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锯齿部和开关,所述开关包括有卡块、弹簧和按钮,卡块嵌入锯齿部之间的缺口中,避免套管在第一引流管外壁上发生滑脱;按钮用于控制卡块脱离锯齿部之间的凹槽,弹簧用于卡块的复位。
[0020]
优选的,锯齿部为纵向排布的多个锯齿,锯齿朝下的斜面与宫腔引流管外壁的夹角≥150
°
,锯齿朝上的斜面与宫腔引流管外壁的夹角≤90
°
,这种结构使得向上推动套管时阻力较小,同时套管在不打开取出装置时无法向下滑动。
[0021]
优选的,注液管位于宫腔引流管的管壁中,注液管沿着宫腔引流管的管壁延伸至止血球囊中,注液管位于止血球囊中的一端设有注液口,注液管的另一端由宫腔引流管伸出并连接至注水装置。
[0022]
优选的,注液管与注液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观察止血球囊压力的压力计,子宫在恢复过程中会自然的回缩,子宫壁压迫止血球囊,通过压力计可以看止血球囊的压力变化情况,如果压力变大,则表示子宫回缩趋向正常,即向医生提供了另一参数(止血球囊内压),通过内压变化判断产妇的恢复状况,增加了新的参考数值,一旦止血球囊内压上升,则可以适当的排除止血球囊内的水,缩小体积,加快产妇恢复。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宫腔止血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施例中止血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实施例中子宫颈罩的剖面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1、止血球囊;10、引流口;101、螺旋纹路;2、注液管;20、注液口;3、宫腔引流管;4、子宫颈罩;40、套管;41、锯齿部;42、开关;420、卡块;421、弹簧;422、按钮;43、排液孔;44、宫口引流管;45、充气管;46、防漏环;5、注液装置;6、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30]
如图1所示的宫腔止血组件,包括止血球囊1、注液管2、宫腔引流管3、子宫颈罩4、注液装置5和压力计6,子宫颈罩4设于止血球囊1下方,宫腔引流管3顶端位于止血球囊1中,宫腔引流管3从止血球囊1下端延伸出并穿过子宫颈罩4最后连接至集液袋或其他收集装置,注液管2位于宫腔引流管3的管壁中,注液管2在止血球囊1中的部分设有注液口20,注液管2下端由宫腔引流管3的外部管壁延伸出来并连接至注液装置5,注液管2与注液装置5之间设有用于观察止血球囊1压力的压力计6。
[0031]
如图2和图3所示,止血球囊1上端部向内凹陷形成引流口,引流口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引流口侧壁上设有逆时针方向的螺旋纹路101,引流口与位于止血球囊1内的宫腔引流管3相连接,引流口与宫腔引流管3的内腔形成一体,宫腔引流管3穿过止血球囊1内部并从下端延伸出去。
[0032]
如图3所示,子宫颈罩4内部设有气囊,中间设有滑动通道,宫腔引流管3可在滑动通道中滑动,滑动通道的下方还设有套管40,套管40用于推入和拉出子宫颈罩4,套管40套设在宫腔引流管3上,套管40内壁与滑动通道形成一体。
[0033]
如图4所示,套管40内壁与宫腔引流管3之间设有用于限制子宫颈罩4滑动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锯齿部41和开关42,锯齿部41为纵向排布的多个锯齿,锯齿朝下的斜面与宫腔引流管3外壁的夹角≥150
°
,锯齿朝上的斜面与宫腔引流管3外壁的夹角≤90
°
,开关42包括有卡块420、弹簧421和按钮422。自然状态下,卡块420受弹簧421作用嵌入锯齿部41之间的缺口中,可以避免套管40在第一引流管外壁上发生滑脱,此时仅可以拖动套管40带着子宫颈罩4沿着宫腔引流管3向上单向移动;摁下按钮422时,卡块420脱离锯齿部41之间的凹槽,此时可以拖动套管40向下移动,从而取出子宫颈罩4。
[0034]
如图5所示,子宫颈罩4还设有充气管45、排液孔43、宫口引流管44防漏环46,充气管45设于子宫颈罩4下方,通过充气管45可对子宫颈罩4内的气囊充气,充气后的子宫颈罩4四周隆起,中间凹陷,可以卡在阴道后穹窿和耻骨弓内侧之间,且子宫颈罩4向宫颈口内侧挤压,使得宫颈口趋向闭合。
[0035]
排液孔43上下贯穿子宫颈罩4,排液孔43下方与宫口引流管44相连通,宫口引流管44位于套管40的管壁中,宫口引流管44在套管40的外壁上留有用于连接集液袋的开口,宫口引流管44与套管40的管壁为一体,可以防止宫口引流管44自由活动给医护人员的造成不便。
[0036]
防漏环46设于滑动通道与宫腔引流管3之间,防漏环46具有弹性,防漏环46外侧与滑动通道内壁固定连接,防漏环46中间设有用于宫腔引流管3通过的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
宫腔引流管3外壁的直径,防漏环46可以增加子宫颈罩4与宫腔引流管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血液从子宫颈罩4与宫腔引流管3之间的缝隙流出。
[0037]
具体操作方式:
[0038]
1.向止血球囊1中注水至充盈检查止血球囊1有无破损,向子宫颈罩4中充气检查子宫颈罩4有无破损;
[0039]
2.完全放出止血球囊1和子宫颈罩4中的水和气,将止血球囊1缓慢送入子宫腔中,止血球囊1底部位于宫颈口三角部位;
[0040]
3.再沿着宫腔引流管3向上推动套管40,将套管40上端连接着的子宫颈罩4缓慢推入至贴合宫颈口位置,子宫颈罩4的侧边则是放置在阴道后穹窿和耻骨弓内侧之间;
[0041]
4.然后打开注液装置5向止血球囊1中注水,同时观察压力表的指数;
[0042]
5.最后通过充气孔向子宫颈罩4内充气,将子宫颈罩4固定在宫颈口部位。
[0043]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