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眼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6392发布日期:2021-09-07 23:3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眼部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眼部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眼科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眼部进行雾化给药来达到有效的辅助治疗,考虑到治疗的目的、治疗方式、治疗成本等因素,目前使用的是呼吸科常用的针对口鼻的雾化仪器用于眼部的雾化治疗。针对口鼻使用的雾化仪器由于与眼部的配合度低,导致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患者的使用感不佳。再者,目前使用的雾化仪器加入药液后,氧气气流带动药液形成气雾分子过程中,药液容易飞溅,液体直接作用在患者眼部达不到雾化治疗的效果。
3.专利号为201320731917.x,名称为一种医用眼部氧雾化治疗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的眼部雾化治疗仪器,该专利设计的眼杯与口鼻使用的雾化仪器的罩杯形状相近,与眼部的配合效果不理想,而且眼杯的内部空间大,不利于雾化的药液与眼部的充分接触,在治疗效果及使用效果上依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眼部雾化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眼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雾化仪器存在治疗效果不显著,患者使用感体验感不理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眼罩和药液储存罐,所述的眼罩为椭圆形或者圆形结构,所述眼罩的罩面为拱形结构,所述罩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凸起结构,所述的凸起结构下方设有贯通的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与药液储存罐相连接;所述的药液储存罐包括连接头、压环和储存罐本体,所述的连接头一端与进气管连接,另一端与储存罐本体连接,所述的压环安装在储存罐本体内部;所述连接头的中心是上下贯通结构,所述的进气管安插在连接头的中心;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内部为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进气管相贯通,所述储液腔与进气管相贯通的区域内设有过渡片。
7.眼罩的结构在原有的呼吸科使用的雾化仪器上进行了改进,椭圆形或者圆形结构更贴近眼部线条,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治疗效果更佳。此外,药液与氧气接触后容易四处飞溅,有时候药液飞溅出来直接接触患者的眼部,并不能达到雾化后湿润的作用,药效没有充分利用,药液浪费严重,因此在储液腔与进气管相贯通的区域装嵌过渡片,气体能够通过过渡片,而液体能够被阻挡,继续留在储液腔内。
8.进一步地,所述眼罩的边缘包裹一层橡胶,所述眼罩的下边沿还设有向眼罩内侧翻折的挡片。
9.进一步地,所述眼罩的两侧设有弯曲的弧面结构,所述的弧面结构与罩面为一体结构,所述的弧面结构与眼部附近的鼻梁线条相适配。
10.进一步地,所述眼罩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设有延伸片,所述的延伸片上连接松紧带。
11.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底部设有通气支柱,所述压环包括套杆和压环本体,所述的套杆与压环本体之间利用加强筋连接,所述套杆的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的套杆套于通气支柱外侧。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片环绕在压环本体外侧,所述的过渡片为塑料镂空结构,所述的过渡片与压环本体固定连接。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环本体的外圈连接边环,所述的压环本体与边环之间利用连接筋连接,所述连接筋沿着压环本体外侧壁均匀分布。
14.再进一步地,所述边环的内侧壁和压环本体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环形卡槽,所述过渡片安装于边环与压环本体之间且其边缘卡接在环形卡槽处,所述的过渡片为镂空结构。
15.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片装嵌在进气管中,所述进气管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的卡条,所述过渡片的直径与进气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过渡片的边缘设有与卡条相适配的卡口,所述过渡片的中间为网状结构。
16.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下端侧面设有卡扣,所述储存罐本体的开口内壁处设有滑槽和卡块,所述的卡扣与滑槽配合;所述的卡块设于滑槽上方,所述卡块的长度小于卡扣的长度;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卡扣的长度;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的周围环绕有限位片;所述的连接头与储存罐本体结合后,所述限位片与内部的压环的加强筋相抵触。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眼罩结构与人的眼部形状相近,能够很好地与眼部结构贴合,使得雾化器的使用感较舒适;
19.2、使用时,眼罩与人的眼睛之间为药液所形成的水汽流动提供空间,该空间较现有技术相对狭小,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水汽在空间内部快速移动,与患者的眼部进行了充分的接触,使药液能够充分为患者利用。
20.3、现有的雾化装置通常使用松紧带与头部配合,由于雾化器有一定的重量,使用时容易滑落,通常情况下需要人为的托举,本设计的眼罩两侧设有弯曲的弧面结构,该弧面结构配合人的鼻部线条,眼罩与眼部配合的同时,其一侧的弧面结构与人的鼻部配合,雾化器在人脸部能更好地使用及固定。
21.4、过渡片可安装在进气管中也可以与压环一体设计,主要的作用是药液在形成气雾分子过程中防止液体飞溅至眼部,避免了药液利用不充分,药效没有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受影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眼罩的剖面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连接头与压环的分解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压环与过渡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之通气管的截面示意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之过渡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连接头与储存罐本体连接示意图。
33.图中:1.眼罩;10.凸起结构;11.延伸片;12.松紧带;13.弧面结构;130.出气通道;14.橡胶;15.进气管;150.卡条;16.挡片;2.药液储存罐;20.连接头;200.固定压片;201.限位片;202.弧形连接筋;203.卡扣;21.压环;210.压环本体;211.套杆;2110.通气孔;212.加强筋;213.连接筋;214.边环;22.储存罐本体;220.储液腔;221.通气支柱;222.滑槽;223.卡块;3.过渡片;30.卡口;4.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眼罩1和药液储存罐2。眼罩1为椭圆形或者圆形结构,主要是为了贴合眼部的线条,用最节约的材质达到应有的眼部治疗的效果,同时对于患者,保证其使用感较好,与眼部的配合度也较好,体验感佳。眼罩1的罩面为拱形结构,罩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凸起结构10,凸起结构10下方设有贯通的进气管15,进气管15与药液储存罐2相连接。
36.如图2所示,眼罩1的边缘包裹一层橡胶14。橡胶14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缓解眼罩1边缘与眼部周边接触的压力。眼罩1的主要材质是塑料,长时间与眼部压迫容易产生压痕,不利于眼部血液的流通,此处采用的橡胶为医用橡胶材质。眼罩1的下边沿还设有向眼罩1内侧翻折的挡片16。雾化过程中,一部分水汽凝结后会流下来,此处的挡片16也为橡胶材质,能够将液体集中在罩面与挡片16的交接处,便于雾化完毕集中处理。
37.眼罩1的两侧设有弯曲的弧面结构13,弧面结构13与罩面为一体结构,弧面结构13与眼部附近的鼻梁线条相适配。使用时,眼罩1位于眼部,眼罩1一侧的弧面结构13与鼻梁接触,能够帮助眼罩1定位在眼部。眼罩1另一侧的弧面结构13与面部之间形成出气通道130,缓解气体对眼部的压力。眼罩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了弧面结构13,一方面雾化时左右眼通用,另一方面便于出气。
38.如图1所示,眼罩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设有延伸片11,延伸片11上连接松紧带12。松紧带12的作用是保证眼罩1的定位。
39.如图1所示,药液储存罐2包括连接头20、压环21和储存罐本体22。连接头20一端与进气管15连接,另一端与储存罐本体22连接。压环21安装在储存罐本体22内部。连接头20的中心是上下贯通结构,进气管15安插在连接头20的中心。储存罐本体22的内部为储液腔220,储液腔220与进气管15相贯通。储液腔220与进气管15相贯通的区域内设有过渡片。储液罐本体22的侧壁上设有容量的刻度。如图10、11所示,连接头20的下端侧面设有卡扣203,储存罐本体22的开口内壁处设有滑槽222和卡块223,卡扣203与滑槽222配合,卡块223设于滑槽222上方,卡块的长度小于卡扣203的长度;滑槽222的长度大于卡扣203的长度。连接头20与储存罐本体22结合时,卡扣203沿着滑槽22滑动,滑至卡块处,连接头20向上移动的位移受到了限制,从而保障了连接头20与储存罐本体22的结合。当需要拆卸时,将卡扣203沿着滑槽222反向移动,卡扣203与卡块不接触,连接头20便能与储存罐本体22分离。
40.储存罐本体22的底部设有通气支柱221,该通气支柱221连通外接气管,即连接输送氧气的气管。氧气通过外接的气管进入通气支柱221,再进入储液腔220,从而实现气体与药液的作用。压环21包括套杆211和压环本体210,套杆211与压环本体210之间利用加强筋212连接,套杆211的顶部设有通气孔2110,套杆211套于通气支柱221外侧。这样,通气孔2110与通气支柱221相通,便于氧气的输入。
41.如图3所示,过渡片3环绕在压环本体210外侧,过渡片3为塑料镂空结构,过渡片3与压环本体210固定连接,过渡片3与压环本体210为一体结构,取下压环21可以对其整体进行清洁。
42.如图4所示,连接头20的内部设有固定压片200,固定压片200的周围环绕有限位片201。连接头20与储存罐本体22结合后,限位片201与内部的压环21的加强筋212相抵触。限位片201的数量与加强筋212的数量一致,这样能够限制压环21的转动及上下移动,起到定位压环21的作用。连接头20与固定压片200之间利用弧形连接筋202连接,弧形连接筋202的数量与限位片201的数量一致,弧形连接筋202的一端与连接头20内部相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片201连接,各段弧形连接筋202能够拼接形成圆环形围绕在固定压片200的外侧。
43.实施例二,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过渡片3设计为可拆卸式的结构,与压环本体210之间实现活动连接。如图5、6所示,压环本体210的外圈连接边环214,压环本体210与边环214之间利用连接筋213连接,连接筋213沿着压环本体210外侧壁均匀分布。边环214的内侧壁和压环本体210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环形卡槽4,过渡片5安装于边环214与压环本体210之间且其边缘卡接在环形卡槽4处,过渡片3为镂空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过渡片为可拆卸式的结构,便于清洁。
44.实施例三,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过渡片3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本实施例中设于通气管15处。如图7所示,过渡片3装嵌在进气管15中,进气管15的内壁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的卡条150,过渡片3的直径与进气管15的内径相适配。如图8、图9所示,过渡片3的边缘设有与卡条150相适配的卡口30,过渡片3的中间为网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过渡片3也是可拆卸式的结构。
45.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二、实施三中的过渡片3的作用是药液在形成气雾分子过程中防止液体直接飞溅至眼部,避免了药液利用不充分,药效没有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受影响的情况发生。
4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药液加入药液储存罐2内的储液腔220内,然后将压环21套于通气支柱221上,接着盖上连接头20,连接头20的另一端与眼罩的通气管15连接。当通气支柱221处通入氧气后,氧气穿过套杆211的通气孔2110,进入药液储存罐2内部,将药液形成气雾分子,并顺着通气管15聚集在眼罩1处,起到针对性的治疗,药液在氧气的作用下及时飞溅出来也会被过渡片3阻隔,保证药液的充分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