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6842发布日期:2021-02-09 21:1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肤取样器。


背景技术:

[0002]
自身皮肤移植是治疗创伤、烧伤及其他因素所致皮肤缺损的常用方法。植皮术包括皮肤组织单独移植的游离植皮和皮肤及皮下组织同时移植的带蒂皮瓣或皮管的移植。移植的皮肤能否成活主要取决于移植的皮肤与受皮组织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血液循环。影响移植皮片或皮瓣成活的因素包括创面感染、皮片移动、皮管或皮瓣的蒂部扭转受压或皮管脂肪过多等,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皮肤移植的成功。
[0003]
高压氧下,组织内氧分压、氧储量的增高,能增强受皮区组织的生长活力,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减少创面渗出和细菌感染,使创面新鲜清洁,为进行植皮创造良好条件。
[0004]
在移植的皮片或皮瓣与受皮区血液循环尚未建立之前,组织内的高分压氧,可减轻移植皮片因缺乏血液供应而造成的持续性乏氧状态,有利于移植皮片的成活。
[0005]
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与组织内的氧分压有密切关系。当细胞外液的氧分压低于1.3kpa(10mmhg)时,细胞不再分裂,不再合成胶原纤维。高压氧下细胞周围氧分压增高,细胞活跃,产生胶原和新生毛细血管,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建立。在移植皮肤与受皮区之间建立起的血液循环向移植皮片或皮瓣供应充足的血液和氧,从而提高移植皮肤的成活率。
[0006]
皮肤移植手术中常用皮肤取样器是皮肤环钻,皮肤环钻每次取样均需确定深度,取样深度不易控制,且取样深度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准确把握取样深度,快速准确取样。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包括手柄以及取样刀体,所述手柄和所述取样刀体的尾部相连接,在所述取样刀体的前部周期开设若干卡孔,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直径大于所述取样刀体的直径,所述挡圈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挡圈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挡圈通过所述安装槽配合所述卡孔安装在所述取样刀体上,以控制取样深度。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取样刀体为圆筒状。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外侧设置防滑纹路。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为2个。
[00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的直径大于所述取样刀体的直径。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圈为圆形状。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卡孔之间的间隔为2~10mm。
[00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圈的厚度为0.2mm~1mm。
[001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卡孔内标识有用于识别取样深度的刻度。
[0018]
有益效果在于:
[0019]
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的设计,医务人员根据需要的取样深度,将挡圈对应安装在卡孔内,取样时,有挡圈顶住皮肤,使得在取样时,取样深度一致,且可以通过调节挡圈安装位置以控制不同的取样深度,提高皮肤取样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值得在各大中小型医院中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的挡圈的主视图;
[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的挡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为手柄,2为取样刀体,3为卡孔,4为挡圈,5为开口,6为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适用于皮肤移植的皮取样器,包括手柄1以及取样刀体2,所述手柄1和所述取样刀体2的尾部相连接,在所述取样刀体2的前部周期开设若干卡孔3,还包括挡圈4,所述挡圈4直径大于所述取样刀体2的直径,所述挡圈4上设置有开口5,所述挡圈4内部设置至少一个安装槽6,所述挡圈4通过所述安装槽6配合所述卡孔安装在所述取样刀体2前部上,以控制取样深度。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时,皮肤取样时,先根据所需的取样深度,安装挡圈4,所述挡圈4通过所述安装槽6配合所述卡孔安装在所述取样刀体2前部上。安装完成后,通过取样
刀体2前端锋利的刀刃进行皮肤取样,挡圈4起到抵触皮肤达到控制深度的作用。本文所述的取样深度指的是取样刀体2前端进入皮肤后到皮肤表面的深度,即取样刀体2前端到挡圈4下端的距离为取样深度。可以在每一个卡孔3内设置刻度,刻度标识的为取样深度。运用于人体皮肤取样时,通常卡孔3也不需要太多,2~5个即可。如果是皮较厚的动物皮肤,可以考虑增加卡孔3的数量,同时增加每个卡孔3的间距。在进行一个部位的取样后,不用取下挡圈4,可以直接对另一处进行取样,因此可以保证在取样过程中的深度一致,也因此使得取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取样方式更加简便,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医生的工作强度,减少手术时间。
[0032]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图中,dc代表挡圈外径,d代表挡圈内径,n代表开口宽度,h代表挡圈厚度。如上尺寸可根据设置的卡孔3以及取样刀体2的尺寸进行合理设计,使得完美契合安装。
[0033]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取样刀体2为圆筒状。
[0034]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手柄1外侧设置防滑纹路。
[0035]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槽6为2个。
[0036]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手柄1的直径大于所述取样刀体2的直径。
[0037]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圈4为圆形状。
[0038]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每个卡孔3之间的间隔为2~10mm。
[0039]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挡圈4的厚度为0.2mm~1mm。
[0040]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每个卡孔3内标识有用于识别取样深度的刻度。
[0041]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