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2417发布日期:2021-02-26 19:0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气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同时方便医患双方应用的通气敷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敷料是指用于物品主料之外的辅属材料,例如,可指止血纱布。现代伤口敷料包括交互式伤口敷料、藻酸钙敷料、银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水凝胶敷料。对于敷料的制备由脱脂棉或纱布制成,敷料质量根据用途选择,如方纱布、长纱布用一般纱布,纱条用稀纱布,引流条用纱带或稀纱布,灭菌后的敷料应放于通风干燥处贮存。
[0003]
敷料不仅属于一种常见的医疗辅助用品,其在应用于不同科室、或辅助治疗不同疾病时所采用的结构也各异,这与大多数非医疗技术领域人员所习惯认定的敷料仅用于包扎功能这一片面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因而,敷料结构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而不断改进与优化的,这显然也符合对于医护用具力求创新的原则。
[0004]
本领域技术人员,由于普遍没有将敷料视为一种专门用于针对某类疾病且能够额外的发挥利于该类疾病康复的医护用品,因而,对于以往敷料的自身构造进行改进与优化的动机大多仅局限于如何更加与皮肤贴合、力求避免伤口感染等方面,针对专门的某类疾病所发挥的防护作用十分有限,甚至是大多采用并不完全相匹配的敷料而直接用于对应类型的疾病,因而,当该类疾病患者需要相适宜的敷料用品来配合病况康复时,目前大多数的缺少针对性功能的敷料医护用品都无法适用。
[000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通过对以往用于开放性气胸伤口包扎的敷料的构造与用途进行分析可知,以往用于该类疾病的敷料结构并不能满足辅助治疗的需求,具体表现为:
[0006]
首先,开放性气胸多由各种外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外界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需要紧急将当时认为最清洁的物品,比如敷料、纱布等物品,紧急按压在伤口上,将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减少纵隔摆动时对呼吸循环产生的影响,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并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一般地,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是常见处理办法,留置引流管留置时间根据治疗目的、手术部位以及患者恢复因素等决定。
[0007]
例如,在临床工作中的临床医生,特别是急诊科医生,会经常面对这些患者的急救,一些患者因开放性气胸造成胸膜负压升高而出现反常呼吸运动的症状,并且可引起血液循环功能障碍、气体交换障碍,若没有及时抢救则会带来生命危险。常见的开放性气胸处理方式一般立即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加棉垫封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使开放性气胸变成闭合性伤口,穿刺胸膜腔抽气减压,可暂时解除呼吸困难。
[0008]
然而,目前无论是用于形成开放性气胸的紧急状况,还是用于手术后留置管路的伤口敷料,一般都会采用孔贴,而孔贴的主要作用只是用于伤口的换药,起不到固定作用,一旦患者活动起来,就很容易发生脱落。
[000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通过对以上各类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了目前
用于开放性气胸的敷料其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即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用于开放性气胸的敷料既无法有效地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也无法同时促进呼气的流畅,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这个技术问题不仅能够为开放性气胸症状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作用,也是满足医疗护理人员的实际应用需求。
[0010]
综上分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技术人员正是在结合目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本技术领域内的用于开放性气胸疾病的敷料结构提出进一步优化,提出一种通气敷料结构,其采用带有粘性的敷贴并且在相应部位合理地设置单向排气阀来实施结构优化设计,使其在用于开放性气胸疾病时既可有效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同时也利于促进呼气的流畅。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这个技术问题不仅能为开放性气胸症状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作用,也可满足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所带来的优点是面向医患双方的。经过众多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应用便可以知晓,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能够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11]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气敷料结构,其采用带有粘性的敷贴并且在相应部位合理设置单向排气阀,从而在用于开放性气胸疾病时既可有效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同时也利于促进呼气的流畅。
[001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
一种通气敷料结构,其具备用于开放性气胸伤口包扎的敷料层,该敷料层内侧的粘贴层粘贴于患者伤口处,以便用于患者伤口位置处的防护;
[0014]
敷料层外侧的粘贴层固定设置一单向排气阀,以便用于阻止空气从外界吸入,并且使存留于伤口位置处的空气由单向排气阀的排气口向外排出。
[0015]
通过以上实施的技术方案,技术人员在同一构思的基础上,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另外形成相应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手段包括:
[0016]
其中,单向排气阀外边缘带有贴合部,并且通过贴合部粘贴于敷料层外侧的粘贴层;
[0017]
对于单向排气阀,技术人员可优选采用鸭嘴阀。
[0018]
相应地,敷料层中心位置处设置孔位,并且使单向排气阀设置于孔位外围;
[0019]
进一步地,该孔位处于敷料层外侧的粘贴层的孔径尺寸大于处于敷料层内侧的粘贴层的孔径尺寸。
[0020]
进一步地,敷料层内侧的粘贴层于孔位外边缘留出一圈环形的内固定部,并且使单向排气阀的贴合部直接粘贴于内固定部。
[0021]
进一步地,其中的内固定部所在位置处的孔壁开设一圈环形的凹陷部,并且使单向排气阀的贴合部的外边缘沿着内固定部插入至凹陷部内部。
[0022]
结合以上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能够通过一些常规手段的配置,来实现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技术方案,例如,包括以下几项:
[0023]
贴合部与内固定部构成敷料层的密封结构。
[0024]
内固定部与凹陷部构成单向排气阀的固定结构。
[0025]
此外,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拓展,敷料层设置为多层结构。
[0026]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带有粘性的敷贴并且在相应部位合理设置单向排气阀,以便于在用于开放性气胸疾病时既可有效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同时也利于促进呼气的流畅;同时,通过对单向排气阀的固定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也利于提升具备单向排气阀的敷料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其敷料层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其敷料层的剖面示意图。
[0031]
图中:
[0032]
1、敷料层;
[0033]
2、单向排气阀;
[0034]
3、贴合部;
[0035]
4、排气口;
[0036]
5、外粘贴层;
[0037]
6、内粘贴层;
[0038]
7、孔位;
[0039]
8、内固定部;
[0040]
9、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通气敷料结构,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用于开放性气胸的敷料既无法有效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也无法同时促进患者呼气流畅,由此所导致的不适用于该类疾病患者辅助治疗的弊端。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该技术问题不仅能够为开放性气胸症状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作用,也可满足医疗护理人员的实际应用需求,显而易见,所解决的这个技术问题是面向医患双方的,是双重的。
[0042]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通过采用带有粘性的敷贴并且在相应部位合理设置单向排气阀,从而在用于开放性气胸疾病时解决防止气流吸气进入胸腔以及促进呼气流畅等问题。另外,由于通气敷料结构设计应用的目的与需求不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重点在于通气敷料结构的防护结构设计、以及排气结构设计,对于敷料的材质、尺寸等相比现有常规技术手段均无改进。当然,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也不涉及包括敷料尺寸、材质等在内的相应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只要能够按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具体结构,对于敷贴的尺寸、材质等选择都可根据不通过使用需求来选择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更加无必要将通过不同尺寸、材质等实施的敷料结构细化出来,例如,平铺之后呈矩形、半圆形或其它可行的形状的敷料结构,均可参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来完成;当然,不仅限于尺寸等,若要全部列举出来是不现实的。因而,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敷料改进的结构,技术人员根据
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应用需求,按照本申请形成的产品结构进行实际应用与测试,能够实际获得其带来的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将会在以下对系统结构的解析中逐步体现出来。
[0043]
实施例一
[0044]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包括用于开放性气胸伤口包扎的敷料层1,该敷料层1具有双面粘贴层,其中一面设置为内粘贴层6用于粘贴至患者皮肤表面形成对伤口部位的防护作用,另一面设置为外粘贴层5用于构建相应的排气结构。
[0045]
相应地,所实施的敷料层1中心位置处设置一孔位7,围绕该孔位7外围设置一具有排气口4的单向排气阀2,该单向阀气阀2底面设置一圈用于粘贴的贴合部3,并且通过该贴合部3粘接于所实施的孔位7外边缘位置处的外粘贴层5,从而使单向排气阀2固定在孔位7的外部;当患者使用时,依靠敷料层1的内粘贴层6粘贴于患者的开放性气胸伤口位置处,形成防护作用,从而防止气流在吸气时进入胸腔,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单向排气阀2,当孔位7内或患处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时,气体可由阀体内向外推开排气阀片,向外排出多余的气体,当孔内压力减小到不足以顶开阀片时阀门自动关闭,并且只有在孔位7内部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阀门才会自动开启,反之不会开启;
[0046]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通过配合单向阀气阀2,使气体仅允许呼气时空气从阀体的一侧流出,以便于患处多余的气体向外排出,同时,可预防病况发展成为张力性气胸。
[0047]
此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单向排气阀2可优选采用鸭嘴阀,也是常规技术手段,但是,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根据各种单向阀的设置以及测试效果可知,所采用的单向排气阀2不仅局限于鸭嘴阀,对于能够应用在敷料层 1的各种单向排气阀,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身应用需求来选择相适宜的阀体,从而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
[0048]
实施例二
[0049]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前,本领域内并没有合适的专门用于开放性气胸伤口包扎的敷贴结构,即便寻找到相近似的敷贴结构,其各个组件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也无法确保;结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设置的单向排气阀2与敷料层1之间可设计相应的固定结构,也就是,在与以上技术方案同一个构思的基础上,技术人员还可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具体为:
[0050]
由于敷料层1具有内、外粘贴层,可在外粘贴层5与内粘贴层6之间开设孔位7之后,外粘贴层5所围成的孔径尺寸大于内粘贴层6所围成的孔径尺寸,如此,则所实施的内粘贴层6于孔位7外边缘留出一圈环形的内固定部8,在未设置单向排气阀2之前,这段环形的内固定部8直接露于敷料层1外部,可将单向排气阀2的贴合部3直接粘贴于该内固定部8,相比直接将贴合部3粘贴在外粘贴层5的固定方式,有利于提升单向排气阀2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敷料结构的密封性。
[0051]
实施例三
[005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通气敷料结构,如实施例二所实施之技术方案的设计构思相同,由于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前,本领域内并没有合适的专
门用于开放性气胸伤口包扎的敷贴结构,即便寻找到相近似的敷贴结构,其各个组件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也无法确保;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所实施之技术方案,所设置的单向排气阀2与敷料层1之间可设计相应的固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具体为:
[0053]
如实施例二所实施之技术手段,由于所实施的内粘贴层6于孔位7边缘处留出一圈环形的内固定部8用于设置单向排气阀2,进一步地,则可沿着内固定部8所在位置处的孔壁开设一圈环形的凹陷部9,并且使单向排气阀2的贴合部3的外边缘部位沿着内固定部8插入至凹陷部9内部,从而使单向排气阀2的贴合部3固定的位置更深、更稳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单向排气阀2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敷料结构的密封性。
[0054]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用于辅助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技术人员可结合现有常规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实施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005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



具体实施

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005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

连接



安装



固定



设置



具有

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

连接

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7]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采用单向排气阀与敷料贴相结合形成的有利于提升开放性气胸伤口的防护作用以及促进患者呼气顺畅的技术方案,并且所形成的技术方案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之外;

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敷料结构的形状、尺寸等进行等效替换;

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

利用本实用新型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