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显微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4274发布日期:2021-04-21 00:0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显微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科显微镊。


背景技术:

2.在眼科手术中眼科显微镊是最常见的手术器械,而眼球作为人体中较为精密的器官之一,临床操作中常用到角尺进行测量离角膜缘的距离,如行玻璃体腔注射时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需在角膜缘后3.5mm进针,晶状体眼需在角膜缘后4mm进针(如图3所示);行人工晶体悬吊术时需要在角膜缘后2mm进针等。因此, 眼科手术需要准备的器械比较多,特别是手术室护士比较容易忘记消毒角尺,一旦忘记就要等待时间来消毒角尺,延长了手术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科显微镊,在镊柄顶端设置有刻度尺,将角尺和显微镊两个分开的器械的功能集于一身,方便医师在术中操作,减少器械准备。
4.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显微镊,包括镊柄、镊臂和镊尖,所述镊柄底端与镊臂顶端连接,所述镊臂底端设有镊尖;所述镊柄顶端设置有刻度尺。
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刻度尺的侧面设有与刻度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齿,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以毫米为最小单位。
6.其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刻度尺2mm、3mm和4mm处的刻度齿分别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标识。
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眼科显微镊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显微镊是在现有的眼科显微镊基础上进行改造,在镊柄顶端设置有刻度尺,将角尺和显微镊两个分开的器械的功能集于一身,在眼科手术中医生可以不用再使用角尺进行测量,直接拿显微镊的镊柄顶端的刻度进行测量,方便护士进行器械准备,节约手术时间(因为手术室护士比较容易忘记消毒角尺,一旦忘记就要等待时间来消毒角尺)同时更加方便术中医师操作。并且刻度尺的侧面设有与刻度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齿,方便医师测量离角膜缘后的距离进行定位;在刻度尺2mm、3mm和4mm处的刻度齿分别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标识,醒目的标识更方便医生快速找到不同手术要求的进针位置。
附图说明
8.图1是实施例之一种眼科显微镊的结构示意图;
9.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10.图3是晶状体眼需在角膜缘后4mm进针示意图。
11.图中:
[0012]1‑
镊柄,2

镊臂,21

防滑部,3

镊尖,4

刻度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一种眼科显微镊,如图1所示,包括镊柄1、镊臂2和镊尖3,所述镊柄底端与镊臂顶端连接,所述镊臂底端设有镊尖,所述镊臂2的侧面上布置有防滑部21,防滑部上并排布置有一行圆形镂空孔;所述镊柄顶端设置有刻度尺。一般镊柄顶端宽度为0.8

1.5厘米,利用镊柄顶端设置刻度尺,满足了原有角尺所需的测量长度要求,不在需要利用角尺进行测量,方便护士进行器械准备,更加方便术中医师操作。
[0014]
所述刻度尺的侧面设有与刻度位置一一对应的刻度齿4,所述刻度尺上的刻度以毫米为最小单位,以毫米作为最小单位是方便手术时测量。
[0015]
针对眼科的手术,在常用的几个距离段进行标识,如在刻度尺2mm、3mm和4mm处的刻度齿分别设置有不同的颜色标识。例如,行人工晶体悬吊术时需要在角膜缘后2mm进针,在2mm处的刻度齿标识成红色;如行玻璃体腔注射时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需在角膜缘后3.5mm进针,晶状体眼需在角膜缘后4mm进针在3mm处的刻度齿标识成黄色,在4mm处的刻度齿标识成绿色,方便医生在测量小距离时进行辨别,提高工作效率。
[00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