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6017发布日期:2021-01-08 12: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



背景技术:

桡动脉是人体内动脉血管,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一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桡动脉穿刺是常用的医疗手段,尤其是在介入治疗广泛应用的前提下,介入微创治疗经桡动脉穿刺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心室造影、颈动脉、脑血管造影,前列腺动脉造影及治疗等。桡动脉穿刺具有解剖部位表浅,易固定穿刺,止血容易,并发症少,无需长时间卧床,缩短留院时间,节省费用等特点,符合患者需求。桡动脉穿刺中要求患者手指掌面尽量背曲,使穿刺部位皮肤绷紧,固定桡动脉,确保穿刺的成功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仅在患者手腕部放置沙袋用于临时性支撑手臂与手掌,穿刺中患者手臂悬空放置,稳定性不够,舒适度差,不易紧绷穿刺部位皮肤,难以选择最穿刺角度与方位进行穿刺,易导致穿刺失败,反复穿刺也会增加患者痛苦,此外,在穿刺后无法保证患者穿刺部位不被触碰,影响患者休息,为此,提出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手部握力球,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滑动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铰接杆,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铰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上固定安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支撑板相对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与两个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铰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推动杆,所述壳体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并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与推动杆相适配,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壳体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上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延伸至滑动孔外并固定安装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内壁与铰接杆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该装置的壳体、海绵垫体、手部握力球、滑动孔、支撑板、安装槽、安装块、铰接杆、第一弹簧、夹持块、腔体、推动杆、滑动杆、楔形块、把手、第二弹簧、铰链、盖板和滑动槽相配合,使用时,将盖板打开,然后推动把手,此时第二弹簧为蓄力状态,把手带动滑动杆运动,滑动杆带动楔形块运动,楔形块带动两个推动杆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推动杆带动铰接杆在安装块上转动,铰接杆带动夹持块运动,使夹持块放开支撑板,保持现状,同时移动支撑板,调节到患者合适的位置,松开把手,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两个夹持块固定住支撑板,然后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支撑板上,手掌握住手部握力球进行穿刺,当穿刺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使得两个夹持块不在固定支撑板,向外拉动拉手,便可以将支撑板取下,使患者手臂放置于海绵垫体上,盖上盖板,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保护,同时可以盖上被褥进行休息;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对患者手腕部进行支撑,同时可以适应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稳定性好,舒适度高,容易使患者紧绷穿刺部位皮肤,方便选择最佳穿刺的角度与方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穿刺完成后,可以有效的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护,不会影响患者休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海绵垫体;3、手部握力球;4、滑动孔;5、支撑板;6、安装槽;7、安装块;8、铰接杆;9、第一弹簧;10、夹持块;11、腔体;12、推动杆;13、滑动杆;14、楔形块;15、把手;16、第二弹簧;17、铰链;18、盖板;19、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卧床患者桡动脉穿刺用手托,包括壳体1,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体2,壳体1内设有手部握力球3,壳体1上开设有滑动孔4,滑动孔4内活动安装有支撑板5,滑动孔4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槽6,安装槽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块7,安装块7上转动安装有铰接杆8,安装槽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对应的铰接杆8固定连接,铰接杆8上固定安装有夹持块10,夹持块10与支撑板5相对应,壳体1上开设有腔体11,腔体11与两个安装槽6相连通,铰接杆8上固定安装有推动杆12,壳体1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13,滑动杆13的一端延伸至腔体11内并固定安装有楔形块14,楔形块14与推动杆12相适配,滑动杆13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固定安装有把手15,滑动杆1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一端与把手15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铰链17,铰链17上固定安装有盖板18,壳体1上开设有滑动槽19,滑动槽19的内壁与支撑板5活动连接。

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滑动杆13滑动连接,壳体1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透气孔,支撑板5的一侧延伸至滑动孔4外并固定安装有拉手,壳体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安装块7上开设有铰接槽,铰接槽的内壁与铰接杆8转动连接,通过该装置的壳体1、海绵垫体2、手部握力球3、滑动孔4、支撑板5、安装槽6、安装块7、铰接杆8、第一弹簧9、夹持块10、腔体11、推动杆12、滑动杆13、楔形块14、把手15、第二弹簧16、铰链17、盖板和滑动槽相配合,使用时,将盖板18打开,然后推动把手15,此时第二弹簧16为蓄力状态,把手15带动滑动杆13运动,滑动杆13带动楔形块14运动,楔形块14带动两个推动杆12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推动杆12带动铰接杆8在安装块7上转动,铰接杆8带动夹持块10运动,使夹持块10放开支撑板5,保持现状,同时移动支撑板5,调节到患者合适的位置,松开把手15,在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两个夹持块10固定住支撑板5,然后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支撑板5上,手掌握住手部握力球3进行穿刺,当穿刺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使得两个夹持块10不在固定支撑板5,向外拉动拉手,便可以将支撑板5取下,使患者手臂放置于海绵垫体2上,盖上盖板18,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保护,同时可以盖上被褥进行休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对患者手腕部进行支撑,同时可以适应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稳定性好,舒适度高,容易使患者紧绷穿刺部位皮肤,方便选择最佳穿刺的角度与方位,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穿刺完成后,可以有效的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护,不会影响患者休息。

使用时,将盖板18打开,然后推动把手15,此时第二弹簧16为蓄力状态,把手15带动滑动杆13运动,滑动杆13带动楔形块14运动,楔形块14带动两个推动杆12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推动杆12带动铰接杆8在安装块7上转动,铰接杆8带动夹持块10运动,使夹持块10放开支撑板5,保持现状,同时移动支撑板5,调节到患者合适的位置,松开把手15,在第二弹簧16的弹性作用下使得两个夹持块10固定住支撑板5,然后患者将手臂放置于支撑板5上,手掌握住手部握力球3进行穿刺,当穿刺完成后,重复以上步骤,使得两个夹持块10不在固定支撑板5,向外拉动拉手,便可以将支撑板5取下,使患者手臂放置于海绵垫体2上,盖上盖板18,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保护,同时可以盖上被褥进行休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